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
      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浙南农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重视。1930年1月,中央派金贯真巡视浙南 。3月,中央军委派胡公冕等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正式成立,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下辖三个团(师),最盛时达6000余人,军部设在五氵束鸟 村。红十三军是当时编入中央军委序列的全国14支正规红军之一,它以永嘉、温岭、永康为活动中心,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足迹遍及浙江南部20余县。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指导,红十三军斗争最终遭到失败。 红十三军斗争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农村封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红十三军在浙南广大农村中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们战斗过的中心区域,以后大多……[详细]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位于上城区方谷园3号。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项目,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采用了传统和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化手段相结合的展示手法生动再现了浙江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创建、发展、壮大以及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的全过程。全馆共分为潮起钱塘、星火钱塘、奔腾钱塘和今日钱塘四个展厅。潮起钱塘展厅中央的一座幻象台,采用了360度全息成像技术,通过悬浮于空中的光影效果,生动再现了“五四”运动时期,省一师范学校进步学生创建我省首部进步刊物《浙江新潮》时的情景。展厅内六块液晶显示器分别展示了五四运动在杭州、马克思主义在杭州的传播、盛传海内外的一师风潮、浙籍先进知识分子、浙江工运和浙江农运等内容。星火钱塘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四人蜡像群雕。它还原了1922年9月初的一天中共杭州小组诞生时的场景。……[详细]
    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
      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56号,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紧邻小营公园,交通便利。纪念馆开馆后,共接待中外宾客10000余批次,参观者达30余万人次。著名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波士顿市市长怀特、日本歧阜市市长莳田浩等知名人士和政要,均曾率团前来参观访问。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民政部部长崔乃夫、-等领导人也曾前来视察。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赴杭州机场途中临时决定来到小营巷视察卫生情况,他先后来到61号、56号、42号三个墙门,察看了居民的卧室、厅堂、厨房、菜橱、水缸等,赞扬说:“你们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1972年,为纪念毛主席到小营巷视察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促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小营巷56号墙门,被辟为“毛主席视察小营……[详细]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连陷绍兴、镇海、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并开始向乡村扫荡,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为粉碎日寇“扫荡”计划,建立三北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分批挺进三北敌后。5月10日,中共浦东工委派姜文光、朱人侠率领“淞沪五支队”一个班和受浦东工委暗中控制的汪伪五十团一个排共50多人组成先遣队,在姚北相公殿登陆。6月16日,中共浦东工委委员、军事部长、“淞沪五支队”教官蔡群帆和第四大队大队副林有璋率领“淞沪五支队”二个中队共130余人相继集结相公殿。6月18日下午,驻庵东日军第五师团大桥施国部的一个小队37人至相公殿骚扰抢劫。我抗日武装迅速在相公殿附近埋伏,对日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此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日军16人,并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打响了浙东敌后抗日……[详细]
    中共一大纪念船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0“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0“一大”代表-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1964年,-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只“红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徐经纬说,1959年9月,父亲等3人参加了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的造船庆功会,他们被授予了奖状和锦旗,当地政府曾向无锡红旗船厂提出,希望父亲能留在当地工作,但厂方考虑到父亲人才难得,终未同意。1……[详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北连吴山天风,南邻万松书院;东眺钱江浩荡,西瞰湖光山色。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建造本馆。1987年12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1990年3月落成,1991年9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主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03年10月建立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网站。为了更好地宣传烈士事迹,弘扬烈士精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主馆主体建筑进行了改扩建,2011年9月工程竣工,国庆节基本陈列试开放,201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纵览馆区,地域广阔,占地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上山主甬道入口处,矗立着一对高大方正的花岗石线雕狮形望柱,一方汉白玉贴面的花圈祭坛和一组大气磅礴的“浩气长存”主题雕塑。上山主甬道依山而建,拾级向上,到达云居山顶。革命烈……[详细]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内。 1942年8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开展灰色隐蔽斗争的指示,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金仙寺成立,何克希任司令,连柏生任副司令,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刘亨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政治部主任。司令部成立后,立即将部队统一整编为三、四、五支队,简称“三五支队”。 9月1日,司令部在金仙寺举办浙东第一期教导队,学员达70余人,由蓝碧轩任队长,张浪任指导员。9月22日,中共浙东区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领导在金仙寺召开会议,作出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司令部领导下,1942年11月12日,三北根据地经受了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的考验。三北游击队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地方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把制造摩擦、……[详细]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
      英雄园即嘉兴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9年,原址在市区三塔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为嘉兴解放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1996年5月,搬迁至南湖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30.1亩。2005年底进行整体改造,2006年3月正式竣工对外开放。英雄园分设英雄纪念碑、英雄广场、英烈园(烈士墓区)、嘉兴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区域。英雄纪念碑总高度7米,宽12.5米,由总重400吨的66块花岗石拼装而成,底座四面浮雕以嘉兴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各个时期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嘉兴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园区西侧,用以史串人、以人彰史的方式,展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嘉兴地方革命史。陵园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分设英雄纪念碑、英雄广场、人民英雄革命纪念园(烈士墓区)、嘉兴革命历史史料陈列馆等区域,同时在周边……[详细]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处
      1930年7月,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以姚北开明乡绅费德昭的余姚纠察队(原为浙东人民自卫军)为基础,扩大革命武装,择时在三北一带举行农、盐民革命武装暴-动。 时任中共余姚县委副书记的-扃奉命,会同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的史济勋、中共余姚县委委员胡尧田二人与费德昭第四子费永思进行了接触。费德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思想激进。通过接触,费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成立了由史济勋、-扃、费德昭、罗希三、徐云千等组成的“军事行动委员会”,筹建以原余姚纠察队为基础的100余人的革命武装。1930年8月初,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把这支革命队伍命名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费德昭为师长,史济勋为-表,-扃为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营,师部设在坎东六灶庵。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成立后,一面加大对群众的革命思想……[详细]
    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区委旧址
      1927年12月,方志敏等共产党员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成功领导和组织了弋(阳)横(峰)武装起义,开辟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1931年初,革命根据地开始向衢县境内发展。1936年10月,浙皖特委所属的中共衢(县)遂(安)寿(昌)中心县委在遂安县(今淳安县)白马乡横源田村正式成立,县委书记严忠良。中心县委下辖6个区委,其中衢县境内有两个,即太真乡的中共石柱岗背区委和灰坪乡的中共上坪田区委,分别为中心县委的第一、第二区委。之后,浙皖赣游击根据地党组织和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游击斗争的全面展开,1990年8月23日,原中共衢县县委、县政府于在灰坪乡上坪田村建立了“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区委旧址”纪念碑。2007年1月,“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区委旧址”被衢州市委命名为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详细]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
      苍南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悠久、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著名的白沙盐民-、农民武装攻打平阳城等。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许多英勇的苍南儿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纪念先烈,教育后人,苍南县委县政府投资600万元,于 1990年春建成苍南革命烈士陵园。多年来,该陵园免费提供参观、瞻仰、学习、游览,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士达4万多人次。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苍南县城灵溪公园山麓东南侧,总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烈士墓、烈士纪念馆、陵园大门、石牌坊、亭、廊、综合管理房等建筑和陵园绿地。烈士墓位于烈士纪念馆西侧,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四周环绕着青松翠柏。墓室表面采用数百块名贵“四川红”花岗岩砌成……[详细]
    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
      乐清是老革命根据地。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创建了中共乐清地方组织。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派员到乐清,于1938年3月在朴头村重建中共乐清支部,12月建立了中共乐清县委,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乐清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配合全国革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乐清市雁荡镇响岭头村。1951年12月,乐清县人民政府开始在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响岭头村动工兴建雁荡山革命烈士墓,1953年7月竣工。后几经修缮扩建,1963年4月建成雁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1995年6月建成乐清革命烈士纪念馆,形成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陵园整体占地66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东、南、西三面均砌有花墙……[详细]
    33、石公馆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公馆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下了和谈的假面具,公然向全国各个解放区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贯彻执行党中央由防御转为-的战略部署,1945年,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国民党反动派乘势而入,-再度笼罩三北大地。面对中共慈镇县工委领导开展的武装游击斗争和群众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对三北地区发动疯狂的政治、军事清剿,一时狼烟四起,岗哨林立。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计划,中共慈镇县工委在宓家埭地下党员宓信官的配合下,在梅山北坡找到了一个天然石洞,并利用该洞穴既能隐蔽疏散、又便于联络的有利条件,辟其为中共慈镇县工委的秘密办公地,在此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四明特工委组织部长薛驹同志也曾到该洞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慈镇县工委的领导人为革命栖身于此,乐观地把石洞称为“石公馆”。从1947年冬到全国解放前夕,……[详细]
    田塘头革命纪念园
      田塘头村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在浙南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这里山林苍翠、交通偏僻,是开展革命活动的好地方,曾是永嘉县委机关驻地之一。1928年,中共永嘉县委在田塘头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组建红军游击队。田塘头及周边村先后有80多人入党、90多人参加红军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员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三营八连,1930年参加了袭击缙云、永嘉瓯渠的战斗,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田塘头村红军驻地多次遭到疯狂“围剿”。1931年7月,红军连准备开赴江西革命根据地,行军至青田时遭国民党部队阻击包围,红军连血战突围,伤亡惨重。1932年5月,红十三军斗争失利,田塘头村10名红军战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7年至1949年,根据革命形势发展,中共永嘉县委在田塘头村发展民兵100多名。1949年2月……[详细]
    藤桥战斗纪念碑
      1949年5月7日,温州解放,从浙赣铁路沿线败退下来的国民党交警部队获悉后,企图取道藤桥等地下海逃往台湾。13日凌晨,国民党军0瓯江窜至横山,遭到双潮、外垟(今鹿城区临江镇)等乡民兵拦击,后又向藤桥方面逃窜。14日,邱清华、周丕振率第三支队,在第一、第二支队各一部、独立大队、永嘉县委警卫队和藤桥民兵的紧密配合下,将国民党军分别包围于藤桥镇内及周岙村(今瓯海区泽雅镇)附近。15日,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在藤桥北岸村和石鼓山等地毙敌30余人,俘其余士兵,缴获火箭筒5支、重机枪8挺、轻机枪16挺、冲锋枪和卡宾枪400余支、其他长短枪170支以及一批弹药等军需物品。在这场战斗中,浙南游击纵队在藤桥民兵的配合下,歼灭由美式武器装备号称“袖珍王牌军”的国民党交通警察第一总队,共计1200多人,保卫了刚刚诞……[详细]
    毛泽东批示纪念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慈溪县岐山乡五洞闸村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952年组织了集体所有制形式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民14户,耕地149.91亩,社员土地除少量自留地外,全部入社,耕畜、大中型农具折价归社,产品进行统一生产分配,实行“按劳取酬”。高级社的成立,使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短短四年,皮棉亩产由农民单干时的29公斤提高到60公斤,合作社集体资金积累达到6万多元,社员增加到180户,耕地面积由建社初期的149亩扩大到1300亩,显示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当时的中共华东局农委书记刘瑞龙和浙江省委、宁波地委领导对五洞闸高级社这个典型十分重视,先后来社进行检查指导。是年,五洞闸合作社获农业部“棉花丰收奖”,社主任罗祥……[详细]
    中共浙东区委成立旧址
      中共浙东区委成立旧址,位于观海卫镇昌明村,原系清光绪年间在杭州经营烟草(化妆品)的商贾宓彰孝的第一、二进宅院。因宓彰孝在杭的店号叫“宓大昌”,故当地群众称该院落为“宓大昌”。 旧址由大门、主体建筑和偏房组成,总占地面积2,53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70平方米。大门坐东朝西五开间。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略偏西,由头门、正厅及厢房组成,通面宽35.65米,通进深29.3米。偏房在主体建筑西侧,坐西朝东,呈梯形布局。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全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在我党力量薄弱地区增辟战略单位的战略部署。中共华中局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于1942年派谭启龙到三北主持浙东工作,并陆续增派何克希、顾德欢等到三北充实领导力量。1942年7月18日,浙东……[详细]
    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纪念碑
      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纪念碑筹建于1990年,至1991年4月与1993年夏分别竣工,1995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坐落在慈溪市浒山街道峙山公园西侧脉云山北坡,建筑面积858平方米。北楼大门额镌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名,底层为瞻仰大厅,正中置陈列前言,东西两侧内墙用浮雕,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实和英雄人物形象。二楼设三个展厅,主题陈列分辛亥革命、党的创立和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五个时期。还陈列有介绍革命先驱马宗汉、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和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费德昭等49位先烈生平事迹的图文资料,以及郑侠虎、戚乾炳、蒋子瑛等42位革命烈士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革命生涯,并陈列了记录498位慈……[详细]
    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成立旧址群
      1948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在瑞安县桂峰乡板寮村正式宣布成立,中共浙南特委书记龙跃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郑丹甫为副司令员、胡景瑊为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支队、一个独立大队、一个警卫大队。同时,中共浙南特区委员会(简称“中共浙南特委”)改称为中共浙南地方委员会(简称“中共浙南地委”)。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与浙南地委机关驻地同设在板寮村。浙南游击纵队的成立,标志着浙南游击战争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这支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留下的人员和长期坚持浙南斗争的干部为骨干,以根据地的共产党员和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浙南武装队伍,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紧密配合解放军主力作战和解放浙南全境的主力部队。 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成立旧址群,位于瑞安市桂峰乡板寮……[详细]
    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
      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景区是以弘扬革命传统为主题,集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是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号召,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国防意识,所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文化工程。景区占地9000余亩,其中山地占98%,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达数亿元,现已被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国防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实践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民兵及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浙江省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等。景区是根据中央红军长征所历重要会议、重大事件及重大战役的史实,用翔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