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

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永嘉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策源地。自1924年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以来,永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永嘉县上塘镇屿山公园。纪念馆建于1993年,为坐西朝东、钢筋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纪念馆前是花岗岩石铺设的可容纳千余人的广场,广场南侧沿着围墙是一条碑廊,东侧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5.5米、宽3米、底厚7.4米、顶厚3米。碑体以蟹青色磨光花岗岩石贴面,碑体正面中间黑色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永嘉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方刻记全县586名革命烈士英名,背面镌刻着纪念碑碑……[详细]
谢文锦烈士纪念碑
  谢文锦(1894—1927),永嘉县潘坑村人。191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后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秋,毕业后回到家乡主办岩头高等小学,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师生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19年春离乡赴沪,在《新青年》杂志社工作。1920年8月,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4月,受党指派,同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等前往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翌年12月7日,在该校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国第一批赴苏联留学的十几位革命知识分子之一。1923年冬回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兼共产国际代表、苏联军事政治顾问鲍罗廷的翻译。1924年8月,他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到家乡筹建党团组织,于12月创建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五卅惨案后,参……[详细]
亭旁红色景区
  亭旁红色景区亭旁起义,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展示了二次革命时期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过程。1927年为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0宁海县委委员包定奉上级指示,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回亭旁以亭山小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开办干部训练班。吸收党员,培养干部,创建0亭旁支部,并以各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1928年清明“南溪事件”发生后,宁海县委积极筹备武装起义。5月22、23日,包定率农民武装先后捕杀-豪绅,任离玉、任友端揭开了亭旁起义的序幕。之后,包定率武装力量攻占亭旁街,宣布亭旁区苏维埃政权创立,这是当时浙江省唯一一个苏维埃政权。随即,-紧急调集军队进行镇压。5月27日,起义宣布失败。亭旁起义所保留下来的遗址主要包括亭旁起义纪念馆、纪念碑、起义指挥部、苏维埃成立大会旧……[详细]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园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湖口湖西山北坡,始建于1958年1月,1966至1982年间进行了3次改建,1985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总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是慈溪目前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 陵园由大门、广场、纪念碑、烈士墓群等组成。大门主体高4.6米,通宽8米,用青石砌筑,顶部用琉璃瓦覆盖,呈廊檐式,额书“革命烈士陵园”六个大字,右侧门柱刻“为有牺牲多壮志”,左侧门柱刻“敢教日月换新天”。内门右为烈士生平陈列室。 瞻仰广场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地面由方形青石铺筑,可容纳200人左右列队瞻仰。纪念碑位于广场南端正中,高3.1米,宽1.2米,碑基高1米,宽2.6米,由青石砌成,护栏为钢筋水泥结构,总体形状呈拜台式,纪念碑正中刻毛泽东手书:“革命……[详细]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于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门畴溪小学校舍,创办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简称“抗日干校”)。该校对外称“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救亡干部训练班”。粟裕任校长,黄先河任副校长,黄耕夫任教导主任,邓扫空任总务主任。学员主要来自温州各地进步知识青年及少数工人、教师等,以及来自丽水、台州、宁波、绍兴和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共计100多名。学校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游击战术等4门课程。粟裕亲自讲授游击战术,刘英也时常到该校作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在山门期间也到过干校向学员作形势与任务的重要报告。3月15日,抗日干校提前结业。部分学员组成随军服务团,随粟裕北上抗日;部分学员……[详细]
霞峰宫革命纪念室
  1927年3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平阳县农民协会会长张培农回家乡,组织蒲门各地农民协会,在马站霞峰宫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联合成立“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公推施树敢为会长,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四•一二”-政变后,张培农等以霞峰为基地,组织了农民武装——赤卫队。1928年秋,张培农、王国桢指挥赤卫队,夜袭蒲门警察分所——蒲城可爱楼,缴获一批武器和弹药。1930年5月,赤卫队部分队员配合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城。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蒲门区委领导下,该地进步知识青年施立培、林裕芝、叶玉钗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团结一批热血青年,参加“青年抗日救亡团”、“青年抗日宣传队”、“青年妇女训练班”等进步组织,深入集镇农村,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解放初期,蒲门区委进驻霞峰,以霞峰宫为……[详细]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位于闽、浙、赣边界的浙西南腹地——松阳县境内,这里崇山峻岭,其中箬寮岘海拨1500多米,为松阳最高峰,可远眺松(阳)、遂(昌)、龙(泉)、云(和)四县,更有成片的原始猴头杜鹃林堪称华东一绝。土地革命时期,特别是红军挺进师到浙西南,以松阳安民乡、枫坪乡、玉岩镇、大东坝镇为中心区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因而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这里到处是红军-的旧居、党政机关旧址、红军标语、召开重要会议的会址、重大战役的遗址。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主要集中在松阳县的安民、枫坪、玉岩、大东坝等地。安民乡安岱后村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现有“红色古寨”寨门、红军桥、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碑、红军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主会场———陈氏宗祠、挺进师……[详细]
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
  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坐落于椒江市中心,由战斗陈列馆、烈士纪念馆、纪念塔碑和墓区组成,建筑雄伟、环境幽静,是为了纪念我军在解放一江山战役中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而兴建的一座英雄纪念馆。纪念馆内共有两层展厅,展厅内所陈列的物件基本以历史挂图、照片和船舰飞机模型为主,并且设立有多媒体演示,演示的是我国海陆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历史背景:1955年1月18日,为了打击-军的嚣张气焰,实现-解放浙江东南沿海岛屿的决心,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步兵1个师、各种类型舰艇137艘、航空兵22个大队,在张爱萍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整个一江山岛渡登陆作战历时10个小时,共打死-军519人,俘虏567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一江山岛被攻克后,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军失去了外围屏障,-在美国……[详细]
刘英、粟裕在凤林的办公室旧址
  1937年9月、10月,刘英率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挺进师部队先后两次进驻平阳县凤翱乡凤林村(今属凤卧镇)。刘英住在该村满垟六份内大屋郑志西家中。10月中旬,粟裕率部经山门水漫到达凤林,与刘英住在一起。 刘英住在大屋南厢下首1间,粟裕住在南厢上首1间,中间厅堂为两人共用会客室。1937年10月,红军挺进师全部集中后,在六份内大屋召开关于部队改编的全体指战员大会,宣布部队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会上,粟裕、刘英分别作了讲话。他们在讲话中阐述了国共合作和改变番号的意义,号召全体指战员坚决执行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保持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服从命令,加紧训练,随时准备开赴前线杀敌。11月,省委在六份内大屋召开了第十二次扩大会议。会上,刘英代表省委作三年游击战争最后8个……[详细]
环川农民协会纪念馆
  1927年1月,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温州的大好形势下,以平阳江南(今属苍南县)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和农协组织蓬勃发展。同年2月上旬,全县第一个基层农协组织——环川农民协会在苍南县新安乡东社村协天庙成立,会员达数百人,平阳县农民协会会长张培农以及叶廷鹏、林珍、李孚忱等参加了大会。当镶着犁头标志的红旗在会场上空升起时,全场欢声雷动,口号声响彻云霄。大会选举叶廷鹏为环川农民协会会长,林珍为副会长。环川农协会成立后,在“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下,开展了反对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和粮食平粜等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农村封建势力,显示了农协的强大威力。“四•一二”-政变后,虽然农运遭到镇压,但环川农民协会会员仍坚持斗争,先后两次参加攻打平阳县城的战斗。 环川农民协会纪念馆,位于苍南县新安乡东社村……[详细]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浙南(温州)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温州人民就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1924年,中共温州地方党组织建立,领导广大民众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浙南农民武装-此起彼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南大地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后,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使浙南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建立武装队伍,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直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巩固与扩大游击根据地,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国-的领导,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在解放军渡江南进的胜利……[详细]
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
  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龙泉市区北隅安清山,始建于1959年,总占地面积36.2亩,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园以来,在一条中轴线上建有门楼、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第一三四共三任浙西南特委书记宋孟平烈士纪念碑和许信琨、张麒麟烈士墓,还有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七位烈士墓。早期,广东省委委员、广州市委书记、省港大罢工组织者之一季步高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粟裕大将部分骨灰敬撒纪念碑和龙泉籍知名人士、原总参政治部顾问、少将李逸民将军纪念碑,还建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房,接待处和厕所。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两层共四个展厅,以史实介绍、照片、革命文物等形式,详实的记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龙泉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龙泉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馆内陈设86幅革命烈士的照片画像和15……[详细]
游击队畲乡后方医院旧址
  1947年冬,中共平阳县委决定在平西区创办一所游击队后方医院。平西区委经过讨论,把医院办在怀溪乡的小岭和樟树坦2个山村。怀溪山高林密洞多,便于隐蔽。穹岭、小岭和遥岭通向珊溪、双桂、周山下等山区,连接青景丽游击区,接应和撤退都很方便。而且,小岭村和樟树坦村是畲民聚居地,群众受尽国民党的压迫剥削,亲近共产党和游击队,他们使用畲族语言,较易蒙骗敌人。后方医院常设的一个点是樟树坦村徐焕敬家1幢2层5间木结构楼房。 医院开办时,设备仅有一只从敌人那里缴来的急救箱。包扎用的纱布和消毒用的酒精等,都是地下交通员穿过敌人-线,翻山越岭到水头、山门等集镇采购来的;手术器械用匕首甚至家用剪刀代替;药物以当地中草药为主,采用群众提供的民间秘方配合治疗。医生是当地人池方水,助手是当地的雷朝福、白秀英等。一有伤病员,……[详细]
李得钊烈士纪念碑
  李得钊(1905—1936),又名德昭,永嘉县港头村人。1920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温州艺文中学,在校期间,和金贯真等学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溪山学友会”。1924年毕业后,受聘在母校附属小学任教。是年冬,由谢文锦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冬,受中共中央指派,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并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编辑。193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是军委书记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建立作出了贡献。1933年,调到中共中央特科总务部工作,后又到中共上海中央局工作。1934年6月26日晚7时左右,在中共中央分局机关(上海马立斯新村)被捕,后移送南京-看守所。在狱中,他坚贞不屈,翌年8月被判……[详细]
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处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自1935年起率红军挺进师进入平阳作战,1936年率挺进师在平瑞边葛藤湖、包垟与浙南红军游击队胜利会师。1937年10月,率挺进师在平阳凤林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任司令员。1938年1月,在平阳山门创办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简称“抗日干校”)。同年3月,率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原红军挺进师)从平阳出发,奔赴皖南抗日前线。此后历任新四军一师师长、苏浙军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等职。1954年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0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中,粟裕将军与平阳人民结下了深厚……[详细]
梅山游击根据地暨中共浙南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旧址
  瑞安西部山区的梅山,海拔900多米,分布有叶寮、下歇平、格儿、坑根、长弯、毛田、外厂、底厂、叶寮厂、水碓坑、横坑等自然村,这些自然村及梅山相毗邻的大垟坑、李山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统称梅山地区(即梅山游击区)。1935年至1937年间,红军挺进师往返浙南和浙西南时曾多次经过或驻扎过梅山,并数次安排分队在梅山留守,收容伤病员,开展游击活动,建立根据地。1940年5月,中共平阳县委派员到梅山长弯建立交通联络站,发展党组织。1942年2月开始,中共平阳县委机关转移到梅山。2月下旬,浙南特委书记龙跃在梅山长弯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省委书记刘英被捕、省委机关被破坏的严峻形势下浙南地区如何坚持斗争的问题,史称“梅山紧急会议”。1944年4月,浙南特委从青景丽地区迁回瑞安,梅山长弯是其常驻地之一。1……[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坞根镇西山下村。1928年秋,中共温岭县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派常委柳苦民等人到离县城15公里的坞根建立革命根据地。1929年4月,在坞根先后建立了街头、西山下、洋呈、寺基等党支部,并发动群众开展抗租反霸斗争。后通过筹款买-、收缴地主武器、改编土匪武装等,建立起第一支农民武装-赤卫队,后来逐步发展成游击大队。1930年7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团,8月扩编为红二师,柳苦民为主要领导人,下辖坞根、青屿、楚门(海上)3个游击大队、直属特务队和天台游击队,总人数(不包括天台游击大队)有700余人。在国民党的--下,红二师进行了大小战斗数十次,其中较大规模的反“围剿”战斗5次,全师有150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柳……[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9-1942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城关镇厦河村。1939年冬,中共浙江省委机关迁到丽水。次年5月在城内四牌楼开设一家兴华广货号作掩护。省委书记刘英,化名王志远,以“兴华广货号”老板身份居住于此,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至1941年4月省委机关迁往温州止。旧址为重檐木结构楼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163.38平方米,三间二层,现辟为陈列室。1939年至1941年间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城郊设了十余处秘密活动点,主要有:兴华广货号、黄景之律师事务所、刘英书记住所。兴华广货号坐西朝东,四开间二层楼,木结构。一楼为店铺,二楼为住宿与办公场所,刘英书记以商人身份作掩护开办店铺作为省委联络站,负责与东南局及各特委的……[详细]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冠尖及马头岗村)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浙南平阳凤卧乡(现凤卧镇)召开全省第一次-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委机关和浙南、处属、台州、宁绍、金衢、浙西等地代表26人,代表全省近2万名党员。刘英代表省委作了政治报告和过去两年来浙江工作的书面总结。大会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周恩来视察浙江的指示精神,通过了《关于目前抗战形势与浙江党的任务的决议》等一系列文件,选举产生了新的浙江省委,刘英任省委书记;选出了刘英等12人为浙江出席党的七大代表。浙南特委、平阳县委机关一些干部,当地各党支部书记、委员列席了闭幕式。这次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表大会,在浙江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会议分别在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两地举行,会议开幕式、闭幕式和作政治报告、第一次大会发言在冠尖举……[详细]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
  华阳,地处浙闽交界的革命老区。1934年至1937年间,华阳人民在红军闽东游击队、独立团(即红军七军团挺进师)直接领导下,与敌展开了浴血斗争。其中,当地畲民李圣夫、李招弥等受当时在福建一带活动的闽东游击队影响,最先接受党的教育,并相继加入地下党,于1934年秋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华阳牛角湾开展地下活动,并先后吸收了李先滚、李先静、廖国怀、廖国秉、廖宝务、李招乳、李学通等二十多人参加红军,1936年春推荐李先滚参加独立团,从此,在华阳地区便有了一个红军的小组织。此后,到解放为止,华阳地区的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里,先后有30人烈士光荣献身。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位于苍南县观美镇华阳旗竿岗老鼠山。1959年12月兴建,坐东朝西,1980年12月重修,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建筑面积323平方米。 公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