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

中共浦江县委旧址
  山垄王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位于浦江县岩头镇王店行政村山垄王店自然村,东承黄宅,西连城区,四面环山,地理位置隐蔽,群众革命基础好,这里是中共首届浦江县委成立的旧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山垄王店村曾一度成为浦江革命的活动中心。1939年,中国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外患和国民党实行-的内忧,共产党人临危救国,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满腔热血,把生命置之度外,经受革命的洗礼。1939年9月,金衢特委下派的蒋忠同志从黄宅转移到岩头镇山垄王店村,以教书的名义,坚持革命斗争,开展秘密活动。山垄王店就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承载了历史的红色记忆。在蒋忠的组织领导下,全县党组织通过地下党员散发、张贴抗日救国的宣传标语,发动师生排演《-三部曲》、《大刀进行曲》等节目,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在中共浦江县委的领导下,浦江的……[详细]
龙溪会议旧址
  1930年夏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活动进入全盛时期,活动范围遍及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丽水、金华等地区的20余个县、市,经历大小百余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封建豪绅势力。同年9月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调集了浙保第三、四、五、七团共4个团的兵力,再配以永嘉、黄岩、仙居、缙云等4个县的保卫团,从四面八方向红十三军第一团(师)包抄过来,形势非常严峻。是月底,面对风云突变的严峻形势,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在五氵束鸟龙溪山洞主持召开军事干部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雷高升、刘蜚雄、胡协和、胡衍真、戴元谱、金则意、李立敬等19人。会议制订了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保存实力、伺机再起的应变方针,采取出走、上山、隐蔽、潜伏等具体办法。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决定胡公冕、刘蜚雄和杨波等留苏回国人员回上海,向中共中央……[详细]
瑞安烈士陵园
  瑞安革命历史悠久。从1926年开始建立党组织至1949年解放,瑞安党组织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历经风雨,不屈不挠,在国民党腹心地带坚持长期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成为浙南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瑞安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党的解放事业付出了重大的牺牲,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300多人。为了纪念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共瑞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修建了瑞安烈士陵园。 瑞安烈士陵园,位于瑞安市区西观山公园内。1982和1991年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扩建后的烈士陵园占地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陵园的整体布局是:东首为正门,高7.5米,宽3.2米,门楣正中刻有“瑞安烈士陵园”,门两侧石柱刻有“瑞城育英灵长夜血碧,安……[详细]
双路口革命历史纪念亭
  泰顺县仕阳镇双路口村地处浙江最南端,与闽东的柘荣县交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叶飞领导的闽东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5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福建省霞浦县(今柘荣县)、福鼎县西部和浙江省泰顺县南部建立中共霞鼎泰县委,下设4个区委,其中第二区的驻地在泰顺境内的双路口村。第二区委又称泰南区委或排头区委,书记章立坦,这是泰顺境内的第一个中共区委。在泰南区委成立的第三天,泰南区苏维埃政府也宣告成立,主席章子辉,这是泰顺境内的第一个区级红色政权。闽东苏区向泰顺发展,使闽东的革命斗争力量大大加强,双路口村也成为当时闽东苏区的可靠后方。是年10月26日,闽东工农红军霞鼎第七、八支队,会同霞浦县东坪、泰顺县排头一带的赤卫队100多人,进攻泰顺仕阳镇双路口村国民党据点,俘虏民团团长一人、团兵10余人、土豪6……[详细]
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
  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山沟沟景区下余村茅塘自然村。为一徽式建筑,现为民居。曾作为新四军随军被服厂。该民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盛家,外为高墙头,小青瓦,内有两层皆为木制结构,镂空木窗、梁木雕有凤凰扑牡丹的图案,上层为小0。墙门外朝东砖墙上有抗日标语。1945年,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军主力南下,并成立苏浙军区,下辖三个纵队。当-顽固派调集部队三次向第一、三纵队进攻,新四军-还击,取得了三次浙西反顽自卫战的胜利。当第二次反击战胜利后,新四军一纵队在余杭区西部山区整训,于太平乡茅塘村设立随军被服厂,厂址在当时的盛水福和盛阿毛家。当时有04台缝纫机,60余人夜以继日地紧张生产,制成一批军装、军帽、绑带、皮带,还有棉衣、棉裤,送给全队使用。抗日标语墙山沟沟景区下余村茅塘自然村。在盛云义、盛阿生家墙门外朝东砖……[详细]
王国桢烈士故居
  王国桢(1900—1931),原名杨柳,字叔材,平阳县蒲城(今属苍南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之一。1926年参加由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作为中央特派员赴浙南开展农民运动,积极组织农民协会,领导武装-,被选为永嘉县农会会长。他是党在大革命时期浙南地区最早的农民运动组织和领导者之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的创始人之一,曾以温、台游击区域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担任过中共浙南特委书记和温州中心县委书记,为党在浙南地区组织发展和武装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12月11日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于温州市区松台山。 王国桢烈士故居,位于苍南蒲城乡西门外村,是一座由25间房子组成的四合院,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11……[详细]
寨山烈士陵园
  景宁畲族自治县寨山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我县弘扬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场所和教育基地。陵园内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挺进师烈士遗骨、闽东红军独立师烈士遗骨、追击国民党败军李廷年部牺牲的人民解放军烈士遗骸和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为国捐躯的景宁儿女烈士遗骨。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1952年,在县城西郊寨山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上世纪70年代,纪念塔因风化倾倒重新修建,1988年将纪念塔扩建为烈士陵园。1995年,寨山烈士陵园被列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2月,景宁县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启动寨山烈士陵园修建工程,对烈士墓室、纪念碑、地面护栏、灯光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修缮。该陵园是景宁人民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逢清明节、建军节、建党……[详细]
九峰革命历史纪念碑
  九峰乡是泰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11月7日,红军挺进师与中共闽东特委在白柯湾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以刘英为书记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此后,浙江和闽东的党组织迅速发展,在九峰乡先后建立中共泰平区委及前坪仔、山后、赤水溪、半岗、九峰、湾头、石门党支部。1936年8月,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和瑞平泰中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在白柯湾、山后、前坪仔等村组建红色政权,开展分青苗、分土地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九峰乡党组织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清剿”,中共浙闽边区委和泰顺县委转入隐蔽精干斗争,在山后等村保存了骨干力量。1947年11月中共泰顺县委在前坪仔组建了中共浙闽边中心县委,以泰顺为中心的浙闽边游击根据地迅速扩大,九峰普遍建立农会、妇联会和民兵组织。1949年5……[详细]
红军路纪念碑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泰顺东部地区,以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当时,这一带闭塞的交通和险要的地形是红军队伍得以生存和取胜的自然条件。 解放后,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是老区人民最大的心愿。自1988年8月开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老区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历时十年多,于1999年9月打通了自九峰经峰文至富垟的公路,全长42公里。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由于公路沿线有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宣布正式成立旧址、中共浙南特委成立旧址、红军山洞医院旧址、红十九师成立旧址和峰文战斗地址、三条岗战斗地址、伙爬岭战斗遗址、革命堡垒村等众多革命胜迹,老区人民将此路称为“红军路”。原红军挺进师二纵队政委、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张文碧于1996年6月欣然题写了“红军路”。中共泰顺县委、县人民政府……[详细]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1930年5月,王国桢以温、台游击区域代表身份,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后返回温州,于6月18日至22日,在瑞安渔潭村(今属瓯海区)灵佑宫主持召开中共浙南第一次-表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永嘉、瑞安、平阳、乐清、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永康等县-表和工人、妇女、游击队、红十三军代表共25人。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重建浙南特委等指示精神,通过了《目前浙南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以及组织妇女运动、农民运动等决议案,提出“发动地方-,夺取地方政权和一省胜利的前途”。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组织委员曹珍、宣传委员赵胜、军事委员陈文杰、农运委员应焕贤、工运委员朱绍玉、妇运委员杨德芝、委员兼秘书金缄三。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瓯海区仙岩镇渔潭村灵佑宫。灵佑宫初建于清乾隆年……[详细]
穹岭头战斗遗址
  1948年7月21日,中共平阳县委机关和浙南游击纵队第十区队指战员,在县委书记郑海啸率领下,从山门大岙村转移至穹岭头附近的峰岗与由刘正发率领的青景丽县委机关、浙南第二县队在穹岭会合。21日上午,平阳县委得到消息,国民党浙保二团三营七连100多人从文成方向向穹岭头行进。当时,第二县队与第十区队两部加上当地民兵,虽武器装备较差,但战斗人员数量超过国民党军。平阳县委与青景丽商定,第十区队与第二县队协同作战,诱敌上岭,从中切断后予以消灭。按预定计划,由郑海啸、刘正发共同指挥,第十区队第二小分队在岭头设伏,迎头痛击国民党军;第二县队坚守沟边山岗,阻击国民党军向文成五十四都方向逃跑。 下午2时,第二县队首先进入沟边山岗阵地。但国民党军提前到来,很快就与第二县队发生了激烈战斗。原定在穹岭头阵地设伏待敌的第……[详细]
中共瑞泰边联络站旧址
  1936年春,中共瑞泰边联络站在文成县坦岐村正式建立,归属鼎平(中心)县委领导,朱大孝任站长,朱大商、朱儿丁、朱德添、黄永谷等党员为交通员。8月划归瑞青泰县委领导。其主要任务:扩大联络点、寻找宿营地、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开展通讯联络。在全体交通员的艰苦努力下,瑞泰边联络站发展迅速,相继建立了枫门头、双尖、雷公尖、下山岭脚、岩背岭脚、赤砂、塘山、黄龙、九溪、穹口、东处、稽垟、支坑口、东家寮、下庄、白岩下、江山、石传井、天湖、牛鼻头、苍横岩等22个联络点。逐步形成大峃、珊溪、峃口、黄坦、西坑等地与福鼎、泰顺、景宁、瑞安、平阳等地交通联络网,把上级的指示和情况迅速传达到基层,并将基层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机关反映。 中共瑞泰边联络站旧址,位于文成县珊溪镇坦岐村朱氏祠堂。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建……[详细]
陈寿昌烈士纪念馆
  陈寿昌纪念馆坐落在景色秀丽的镇海区寿昌公园内。纪念馆占地面积5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场地正中央矗立着陈寿昌烈士铜像,铜像的基座铭刻着聂荣臻元帅的题词:“陈寿昌烈士永垂不朽”。周围的仿古建筑是陈寿昌纪念馆、镇海革命烈士纪念馆。这里是镇海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全市首批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之一。陈寿昌烈士出生在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的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他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始终不渝地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他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中央特委委员、福建省委书记、湘鄂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红军十六师政委。1934年11月,在湖北指挥部队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8岁。他是镇海籍革命烈士中职务最高的同志。1992年初,镇海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正……[详细]
永嘉县革命烈士陵园
  永嘉县是革命老区,这里曾涌现出许多革命先烈。1955年永嘉县人民政府在永嘉县沙头镇的龙头山修建了永嘉县革命烈士墓,后经多次重修,形成现在的烈士陵园。陵园背靠龙头山高峰,面对楠溪江宏伟的引水工程大坝,前低后高,长55.5米、宽40米,计2220平方米。这里交通便利,风景幽美。永仙公路(41省道)与清澈的楠溪江蜿蜒而过。公路边通道山墙上 书写着“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墓道边栽植着常青的柏树,陵园正中的大门上方镌刻着“烈士墓”三个大字。 走进烈士陵园大门是一条笔直的道路,两边是草坪、花坛,并各有一座纪念亭。再往上便是上下分行营建的墓区,每个墓穴前有石刻的墓志,镌刻着烈士姓名、籍贯。墓区上方正中高高矗立的纪念碑上,书写着“人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最高处是陈列馆、吊唁厅,陈列着47位革……[详细]
肇平垟革命纪念馆
  肇平垟革命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县级市)塘下镇肇平垟村。肇平垟是瑞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重要活动据点之一。1926年,肇平垟农民在共产党员林去病的组织领导下成立肇平垟农民协会。1927年初建立中共肇平垟支部,领导农民开展抗租抗息斗争。1930年1月30日至2月1日,中共中央巡视员金贯真在肇平垟主持召开永嘉中心县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此后,肇平垟党支部与上级党组织一度失去联系。直至1937年夏,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来到肇平垟,恢复了肇平垟党支部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并重组了肇平垟支部。1939年12月,浙南特委在肇平垟召开永嘉、瑞安两县委负责人会议,成立了永瑞中心县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南特委、瑞安县委一直在肇平垟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站,负责传递情报和护送来往人员。在漫长的革命斗……[详细]
红军第十三军二团海上游击大队纪念堂
  红军第十三军二团海上游击大队纪念堂位于清港镇鹤新村鲤鱼山南麓。 1929年,浙南农民武装暴-动风起云涌,中共台州中心县委派柳苦民、程顺昌到芳杜、清港开展革命活动。芳杜乡中赵村应保寿和清港乡垟心村杨则益(又名德益)积极响应。不到一个月,分别组织了50多人,开展反暴和抗租斗争。1930年7月,两支队伍被编入新成立的红十三军二团楚门(海上)游击大队,应保寿任大队长。他们活动在乐清湾一带,经历了歼灭芳杜茶头保卫团、清港渡保卫团,与省保安队激战等大小战斗20多场次,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政权和农村封建势力,在浙南广大农村中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但遭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应保寿、杨则益等19人英勇牺牲。 红军第十三军二团海上游击大队纪念堂背靠青山,周边是民居。纪念堂原为民国时期建……[详细]
屿北武装起义纪念碑亭
  屿北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民风淳朴,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十三军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瓯北县委的主要驻地。1945年3月2日,国民党永嘉县警备队妄图破坏该机关。屿北民兵拿起火枪、锄头,击退国民党军的进攻,缴获了岩坦乡公所、溪口警察所的武器,史称“屿北武装起义”。随后,县委在此建立了瓯北抗日武装中队,后同乐清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合编为700人枪的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开创了瓯北地区抗日反顽斗争的新局面。从1945年3月至5月,该村先后五次击退了顽军的“清剿”,其中第五次“清剿”,国民党顽固派调集重兵进攻,并进行抢劫掳掠,焚烧民房540多间。屿北村人民不屈不饶,为革命事业付出了重大牺牲和代价。 屿北武装起义纪念碑亭,位于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1985年建成。……[详细]
陶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1926年至1927年,陶山各地纷纷建立农会,开展革命斗争。1928年,陶山成立了中共北区区委。是年,陶山各地农民运动兴起,开展闹荒和反对土地陈报斗争。1928年6月,永、瑞、平三县农-合武装-,陶山的农民武装踊跃参加。1929年,陶山建立了农民赤卫队,次年与湖岭地区农民赤卫队合并为北区游击队。1930年5月,数百名北区游击队员自愿到永嘉加入红十三军第一团。随后,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县城途经陶山,在北区游击队配合下,攻打了国民党陶山警察所。同年7月16日,中共浙南特委与红十三军在陶山举行了反军阀战争万人-大会。1937年,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进驻陶山沙门山、丁岙山,陶山党组织恢复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陶山党组织在革命斗争的前沿阵地,为党的-、交通联络和情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漫长的革命斗……[详细]
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遗址
  瑞安西部山区葛藤湖自然村与平阳县龙尾相邻,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叶廷鹏等浙南党组织领导人及其武装人员常驻地之一。这里山高林密,地处偏僻,又是瑞安、平阳两县边界地,适宜于游击活动。1937年7月下旬,红军挺进师主力部队从庆元县来到瑞安西区(今文成县大峃一带),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获悉后派农运委员黄先河到公阳(今属文成县)找到师长粟裕,后随挺进师部队到泰顺、福鼎山区见到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同年9月,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游击队长陈铁君率队来到葛藤湖,与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会师。当日,两支队伍移师平阳包垟,叶廷鹏、郑海啸等人赶往包垟与粟裕会晤,并主动提出接受闽浙边临时省委的领导。挺进师与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及其武装的会师,使挺进师在浙南开辟的根据地范围扩展到了平阳北港和飞云江以南的……[详细]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以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中心,星状分布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长兴县槐坎乡绵延山区之中。这里东临太湖,西枕天目,重峦叠嶂,地势险要,自古有“江浙门户”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后期,被人们誉为“江南小延安”。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抗战后期(1943年秋—1945年10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及以后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党、政、军指挥机关和后勤保障场所。包括槐坎乡仰峰岕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沈家大院)、粟裕宿舍和办公室(土地庙)、温塘村的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台基村的苏浙公学、乔下村的中共长兴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石臼村的兵工厂,东风村的方司令谭司令北山园住所;白岘乡茅山村的新四军后方医院疗养所,尚阳村的苏南区行政公署、丁岕的鞋子厂、水曲岕的修抢所横岭岕的被服厂、缠岭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