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红色旅游景点

    闽赣军区司令部遗址
      闽赣军区司令部遗址位于宁化县安远乡里坑村里坑50号。1934年5月底,宁化、彭湃(今宁化县安远乡)、泉上(今宁化县泉上镇)、清流、归化(今明溪县)5县由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划归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5月16日,建宁县城陷于敌手,已危及到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在建宁驻地的安全。1934年6月,由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邵式平率机关从建宁县伊家区都上乡(今建宁县伊家乡都上村)迁驻彭湃县安远区里坑乡(今宁化县安远乡里坑村),闽赣军区司令部设在该地。8月,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分别迁驻宁化县城、泉上、彭湃,1935年3月撤出宁化县境。在此期间,宁化苏区成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后期革命斗争活动中心。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在迁驻宁化苏区期间,指挥所属红军部队及地方武装,在宁、清、归……[详细]
    游维新故居
      老游击队员游维新故居位于华安县华丰镇良埔村上柯组14号。游维新(1909-1949),又名游汀兰,龙岩永定县湖坑乡太联村人。1928年参加卢肇西领导的陈东暴-动-,曾任大溪赤卫队中队长、大队长等职。积极发展队伍,带队参加攻打中川等战斗,一度成为敌人抓捕的重要人物1933年由于闽西进行“肃社会民主党”运动,他被迫离开永定,以贩卖草药为掩护,到广东汕头寻找党组织。1938年到华安县仙都开展活动,后转移到良村的良埔定居下来,以开中药铺为掩护,巧妙开展革命活动。在华安期间,他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揭露国民政府的-统治,深入发动周围群众,发展地下党员,积极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积蓄革命力量。由于解放前的华安-势力十分猖獗,敌强我弱的斗争态势还未转变,再加上--分子柯水金、柯友兰告密,游维新同志于1949……[详细]
    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
      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东北角。为缅怀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坚持武装斗争牺牲的老游击队员、在抗日战争中视死如归的民族斗士、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捐躯的解放军官兵、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取义的志愿军战士、在保卫祖国海疆战斗中牺牲的边防军战士,1958年春烈士陵园开始筹建,成千上万的各界群众怀着对先烈无比敬仰的心情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主体工程于1959年秋竣工。此后又陆续安置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身殉职的英雄儿女,目前英烈堂共安息着201位革命先烈的英灵。多年来,各级政府多次拨出专款对陵园进行修整,增添配套设施,同时设置管理机构。1996年12月,在共青团晋江市委的倡议下,各界群众自发捐款64多万元,装修了英烈堂,整修了纪念碑,绿化了陵园。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6.5亩,建有纪……[详细]
    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
      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溪榜村东溪睏牛祖厝,是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红二支队的机关旧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溪是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红二支队重要活动地点之一。1933年8月25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东溪召开有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县工农兵代表及中心县委、红二支队领导成员等500多人参加的大会,宣布成立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选举李剑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陈仲琪为副主席。苏维埃政府下设土地部、财政部、军事部、肃反部、粮食部、文化部、妇女部等机构。苏维埃机关驻地设在睏牛祖厝。这是安南永德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伟大实践。它的成立,标志着安南永德红色苏区正式形成,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保护面积3……[详细]
    中共武层区委、武层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武层区委、武层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余氏宗祠位于宁化县济村乡武层村西面约500米处。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宁化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党对宁化苏区的统一领导,1931年11月,在淮阳区淮阳乡(今淮土乡淮阳村)刘氏家庙成立中共宁化县委、宁化县苏维埃政府,宁化苏区进入全盛发展时期。1932年1月,设立武层区,下辖武义、上畲、黄京、陈家、茶湖岗、肖家、新田、武层8个乡,并成立中共武层区委、武层区苏维埃政府,肖九雍等4人先后任区委书记、李荣根等4人先后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下设内务部、财政部、粮食部、土地部、劳动部、教育部、军事部、裁判部、工农检查部、贫农团等工作部门,在武层余氏宗祠办公。中共武层区委、武层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打土豪分……[详细]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长汀: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二十四师约2万多人守卫在这里。红一军团于广昌战役后,奉命东进福建建宁、泰宁,尔后抵达长汀;红九军团参加广昌战役后,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而留在长汀;红二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地方武装组建成立的红十二军,1934年春在瑞金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直属总部独立第二十四师,在保卫连城战斗后到长汀。1934年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长汀钟屋村观寿公祠堂门前草坪召开群众大会,告知红军要转移,要乡亲们做好坚壁清野,并向赤卫队、少先队发送0、弹药。下午3时,红九军团分兵两路出发,经河田到长汀,在城内休整4天后,于7日晨抵达与瑞金相邻的长汀古城,当晚到瑞金。第二天拂晓到武阳。当天,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从中央带回消息,红二十四师及于都补充一团划为红九军团建制。10日,全军团集结……[详细]
    花墩桥列宁小学遗址
      花墩桥列宁小学遗址位于建宁县溪口镇溪口社区花墩桥街36号。1932年10月18日,红一方面军在建黎泰战役中第二次攻克建宁县城后,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建宁苏区得到恢复巩固,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进行了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和文教卫生事业建设,区、乡、村普遍设立列宁小学,招收苏区群众子女传授新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文化教育,扫除文盲,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审查文化教育材料。列宁小学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革命战争与苏维埃建设事业服务,强调学校教育既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又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列宁小学语文课第一课是《菩萨不灵》,教的第一首歌是《送郎当红军》。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组织宣传队上街宣传破除迷信,查禁-和,-博,宣传红军打胜仗和党的中心工作,组织社会服务队,帮……[详细]
    仙游反日会碑刻
      仙游反日会碑刻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鲤城街道师范路1号。1928年4月4日,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北伐。同年4月中旬,北伐军攻入山东,北洋军阀全线动摇。5月1日,北伐军进驻济南。日本侵略者为确保其在华殖民利益,打着保护侨民的幌子,调兵侵入济南,以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5月3日,日军突然发动袭击,对中国军民进行大屠杀,制造了济南“五三惨案”。之后,又冲入国民党政府特派驻济机关山东交涉署,将特派交涉员蔡公时及署内职员等18人,除1人侥幸脱逃外,皆被残杀。日军的侵略暴行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社会各界纷纷组织抗日救亡之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仙游各界人士于同年8月组织成立仙游反日会,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通过发传单、贴标语、立碑刻等方式,以唤起民众的反日爱国热情。仙游反日会碑刻为一块高244厘米、宽98厘米……[详细]
    红军强渡长安渡口战斗遗址
      红军强渡长安渡口战斗遗址位于三元区城东乡长安渡口。为支持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5月27日,红7军团从宁化、明溪转战来到三元县长安、白沙、列西,对面城关、下洋一带已有国民党军80师两个营和-民团把守。红7军团19师和当地支部广泛发展群众,了解当地情况,决定筹集40多条船,发动群众支援几十名船工,兵分列西、翁墩、白沙、长安(现火车站)四路,强攻沙溪东岸列东守敌,强渡三元城并长安渡口是红军强渡沙溪河的重要一仗。红军经激烈战斗,攻占对岸,消灭敌2个营和民团。红军强渡长安渡口后的当天下午,在三元城关城南的太堡庙,把从当地地主、恶霸那里没收来的布匹等物资,都分给了贫苦农民。这次强渡沙溪河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央苏区红军在东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详细]
    张山头红军墓群
      张山头红军墓群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小浆村张山头自然村,年代为1930年代。简介:主要包括东坑头片、瓦窑片、墓坪片三大片区。墓葬表面观察均为土堆墓,平面呈长条状,墓顶封土呈弧形,墓前干砌少量青薄砖(当地称合子砖)或石块作为封门,实为墓冢标志。遗址内存红军墓碑一方,风化岩石质,立于东坑头山上。碑额正中阴刻五角星,五角星内有圆形文饰。碑体铭文共计7字,正中阴刻“红军墓”三字。右下角阴刻“三一年立”四字。墓群所葬的主要为闽浙赣苏区红军官兵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初步清理墓葬1343座,占地面积为约1000余亩,其中东坑头山一号墓系红军医院院长王日华同志墓。遗址内尚存闽北红军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看守所、炮台、战壕等遗迹。保护范围:东坑头片:东至东坑头田塝,南至古道,西至山头排山脊,北至上丘盘山脊。墓坪片……[详细]
    中共云和诏县委旧址
      中共云和诏县委旧址位于诏安县建设乡月港村,年代为1935-1937年。简介:原为月港陈氏族人大宗祠堂或支系祖祠,陆续建于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由达三祠堂、陈氏祖祠、陈氏少宗、成德祠堂和裕德祠堂共五座建筑组成。1935年至1937年7月期间,中共云和诏县委机关设于此,同时是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和闽粤边独立营的重要活动基地。1937年7月14日,中共闽粤边特委代书记张敏在达三祠堂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国共合作“6·26”的政治协定和特委关于召开“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会议精神。16日国民党诏安保安大队突袭月港村。与会县委委员罗贵炎当场牺牲,闽粤边特委代书记张敏、云和诏县委书记李才炎等14人被捕,押送途中吴老狮等3人牺牲,其余人员押往县城监狱关禁。20日张敏等12人被杀害于诏安城郊良峰山麓虎咬巷。这是……[详细]
    鸡公山战斗遗址
      鸡公山战斗遗址位于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下坪自然村。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执行者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节节失利,中央苏区日益缩小。1934年5月16日,中央苏区东北战线咽喉要地建宁县城失守,至6月上旬,红1、红3、红7、红9军团被迫从东北一线向南退守宁化、石城、长汀、宁都、兴国一线。1934年6月1日,红9军团一部400余人从建宁方向退守彭湃县芒东桥区(今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鸡公山,并在鸡公山等地设置阻击阵地,阻击国民党军第94师进攻。3日上午9时许战斗打响,3000多敌军在迫击炮和重机-火力掩护下,向鸡公山红军阻击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伤亡惨重,遗尸遍野。战至下午5时许,红军除少部分突围成功外,大部分壮烈牺牲,血染鸡公山。鸡公山系武夷山脉中段鸡公山支……[详细]
    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长田自然村,是长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楼寨,也是明代义士沈胄和清末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沈瑞舟将军的故居。楼寨建于明代,因其建造时宅基受局限,楼大门偏移中心轴线,故名“歪嘴寨”。建筑面积1038平方米,现保持始建时期的平面格局和空间结构,楼高二层,后山墙与两侧山墙交接处抹圆,外墙用三合土高筑,二层遍布-眼射击孔,具有典型的防卫功能。寨门前埕树立光绪三年(1877)武进士、御前花翎侍卫沈瑞舟石旗杆一座。歪嘴寨是乌山游击队指挥部和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的重要活动据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乌山游击队队长林秋光、游击队警卫队队长沈木才、游击队员沈长元、沈扁头、沈阿鹄等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云和诏县委和闽粤独立营领导人卢胜、陈文平,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详细]
    红军东门楼战斗旧址
      红军东门楼战斗旧址位于建宁县濉溪镇万安桥西侧。1931年5月31日,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期间攻打建宁城,战斗至当日午后,红军已攻占城北溪口青云岭、城西龙堡山和南门以南地区,切断了敌人向南逃往宁化、归化的道路,进至建宁城下。15时许,红3军团第4师从溪口塔下渡濉溪绕至县城对岸包抄,攻下东山,在东山组织火力--敌人仅剩的从县城逃往泰宁的唯一大道万安桥。随后,城北、城西、城南的红军突入城内,敌人向万安桥溃退,企图逃往泰宁,遭东山红军--,多被击毙或落水溺亡,18时红军攻占建宁城,至此,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完全胜利。1934年5月16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期间建宁保卫战,红军在此阻击从东面进攻建宁县城的国民党东路军汤恩伯纵队,掩护城内红军和闽赣省机关撤退转移。9时30分,城内红……[详细]
    菲律宾华侨职工运动领袖许立故居
      菲律宾华侨职-动领袖许立故居位于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长声路32号。许立(1905~1971),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人。1925年移居菲律宾,并投身菲律宾、印尼华侨职-动,1926年加入共青团,参与组织菲律宾华侨总工会,1929年出席上海泛太平洋职工代表大会。1930年4月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转为共产党员。1933年9月被荷兰印尼当局驱逐出境,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石狮永宁区委书记。1935年重赴菲律宾,任菲律宾抗日反奸大同盟主席,创办抗日刊物,发动华侨捐款捐物,多次组织华侨抗日义勇军、慰问团回国参加抗战。1942年3月创建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在抗战中功勋卓著。1946年再度回国,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侨务委员、中共中央--部二处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详细]
    泰宁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
      泰宁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位于泰宁县杉城镇环城路小东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以后,建黎泰三县及邻近地域的军事压力有所缓解,这一地区的土地革命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33年5月上旬,闽赣省第一次临时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黎川县湖坊召开,正式成立中央苏区闽赣省。作为闽赣省所属县之一的泰宁县,至9月底选举产生了县、区两级工农兵代表,并召开了区代表会议。10月25日,泰宁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城隍庙隆重开幕。会场布置庄严大方,主席台正中挂着马列画像,两侧贴着“主义遵马列,政权归工农”的对联,会场门口则贴了一幅“旧社会打他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创造得灿烂光明”的门联。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到会讲了话。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杨志和为泰宁县第一任苏维埃政府主席。至此,泰宁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已……[详细]
    中共彭湃县安远区委、安远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彭湃县安远区委、安远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张公庙位于宁化县安远乡集镇所在地偏东北安远村。1933年7月,红军东方军入闽作战取得泉上土堡战斗胜利,解放了宁化东北片。为加强党对新区的统一领导,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46号会议决定增设彭湃县,是年8月设立安远区,下辖安远、里坑、岩前、张坊、后溪、伍家坊6个乡,并成立中共安远区委、安远区苏维埃政府,林观音妹、谢木生先后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委书记不祥),下设内务部、财政部、粮食部、土地部、劳动部、教育部、军事部、裁判部、工农检查部、贫农团等工作部门,在安远张公庙办公。中共安远区委、安远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经济、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彭湃苏区的扩大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1……[详细]
    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下垞村王西自然村。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进入莆仙时,在指挥部任何应钦秘书的共产党员胡秉铎接见了陈国柱,提出要发动群众反对-,必须深入下基层做民众工作。于是,陈国柱立即召开党员会议,分片包干下乡发动农民,组织基层农会。陈国柱也回到家乡下垞村发动农民,并在白漈灵宫成立农民协会,下垞村最早参加农会的有张茂灼、张茂铿、林恩、林笔、张柴生人等。从此,下垞村农民协会以白漈灵宫为秘密活动据点,组织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抗捐、抗税斗争。1964年夏,陈国柱子回乡时曾特地来到白漈宫灵宫,向乡亲讲述历史,强调白漈灵宫具有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的双层重要价值,嘱咐乡人要保护好。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为白漈灵宫,俗称白漈宫,原在白漈溪,因山洪暴发迁至王西自然村……[详细]
    后张联络站旧址
      后张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月埔村后张自然村。后张村是中共莆田县委早期领导人陈兆芳、吴承斌开辟的一个沿海重要革命基点村。鉴于这里地形有利、群众基础好,1928年5月,莆田县委决定在后张村郑阿吴家建立党的秘密联络站,由郑阿吴负责,主要担负往来人员食宿、掩护革命同志及传送重要情报等任务。后张联络站自1928年成立至1949年解放,接待过中共莆田县委、中心县委、闽中(南)特委的领导同志和许多闽中革命者,为他们开展革命活动提供后勤保障。1930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巡视员邓子恢(化名老李)到莆田巡视工作时就留宿该处。抗日战争时期郑阿吴同志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动员并输送醴泉栖梧村吴清泉、吴九龙等10多位青年参加闽中海上游击队。解放战争期间后张联络站多次遭受-派“围剿”与摧残,但郑阿吴以她的睿……[详细]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陈家大院位于泰宁县杉城镇红卫行政村岭上街12号。从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每次来到泰宁都居住在陈家大院红军总部,总部第一厅左侧是红军总部机要科,当年红军就靠这里的一台电台指挥战斗。第二厅左侧是红军总部的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就曾在此工作;右侧是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旧居。第三厅左侧是总部参谋科,叶剑英参谋长在此制定作战方案;右侧则是朱德总司令旧居。驻扎在陈家大院期间,朱德、周恩来等--曾亲自率领总部直属部队干部战士上街清理阴沟,打扫卫生,刷写标语,参加城区清洁运动周活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陈家大院为清代民居建筑,坐北向南,由门厅、前厅、中厅、后厅和厢房28间及后花园、花坛等组成,砖木结构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