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红色旅游景点

龙山会议纪念馆
  龙山会议旧址位于闽侯县荆溪镇桃田村龙山。龙山位于福州市闽侯县与晋安区交界的山岭中,原属桐口乡,现属荆溪镇桃田村。这里山高坡陡,丛林茂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地下党人活动的区域,是革命老区村。抗战胜利前夕,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派庄征到福州联系过去隐蔽下来的少数党员,开展城市工作。庄征来到福州后,联系了孟起、林白等人,开始发展组织,建立据点,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于1945年8月建立了中共闽江工委(简称江委)。江委以福州城市为中心,以福建农学院、协和大学等大中学校为工作重点,通过学生工作,大力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同国民党腐败统治作斗争。1946年11月25日至1947年1月15日,在中共福建省代表会上,中共福建省委改称中共闽浙赣区委员会(同年9月改称为中共闽浙赣省委),同时撤销江委,成立城……[详细]
中共红四军前委机关政治部旧址(松荫堂)
  松荫堂,又名永东楼,位于古田镇八甲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属砖木结构。属围垅式建筑,二层二进五厅七开间土木楼房,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35平方米。房屋布局为一正两横,正楼分正门、前厅、天井、大厅、厢房和后厅,两横是两侧护厝。大厅为叠高平房、后厅为二层楼房。整座建筑融合了南方建筑和客家建筑的特色,飞檐翘角,雕梁画栋。20世纪20年代,外国传教士强行租用松荫堂为礼拜堂。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到达古田后,外国传教士都先后离去。1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进驻古田,把前委机关和政治部安扎在松荫堂。毛泽东、陈毅以及前委机关和政治部的工作人员也住在这里,积极为即将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作准备。1929年12月中旬,红四军进驻古田后把前委和政治部安扎在……[详细]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南侧53号(原27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10月,经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个省10多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为了便于福建的--工作,中共东南分局委派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党代表叶飞等从南昌来到福州,就福建红军和地方游击队改编问题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进行谈判,并提出在福州设立新四军办事处。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正式成立。中共闽东特委宣传部长兼--部长王助以新四军参议的身份任办事处主任(后由闽东特委书记范式人以新四军军部上校身份任负责人)。2月23日,张云逸、王助、孙克骥等10余人抵达福州,即与陈仪就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人员和漳浦事件等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新四军驻福州……[详细]
明溪县革命纪念园
  明溪是重点革命老区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央苏区21个基点县之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革命斗争和实践,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自1929年建立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归化城市小组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明溪人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先后有3200多人参加革命斗争,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邱文澜、赖水金、蔡福钦、张隆友等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明溪县人民政府在滴水岩红军战地医院旧址旁建设了明溪县革命纪念园。纪念园由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纪念馆、革命先烈纪念长廊、纪念广场和红军战地医院纪念馆五大部分组成。园区以纪念、瞻仰、弘扬、传承革命精神为宗旨,它的建成也时刻提醒我们要永……[详细]
兰圃祠堂战斗旧址
  兰圃祠堂战斗旧址林氏宗祠位于闽侯县祥谦镇兰圃村林氏宗祠。1949年初,林森县(1944年闽侯县改名为林森县,1950年复名闽侯县)兰圃村有个大地主恶霸林柯锬,拥有田地千亩,家财万贯。他眼见农民斗争风暴日益高涨,为保护自己利益和安全,利用兰圃村农历2月14“迎神”节日之机,演戏闹节3天,特请驻扎沪屿乡的县保安队光顾自己的家宅,备盛宴款待保安队长刘兆春及其随带兵丁队伍一行,妄图借保安武力恫吓民众。兰圃村地下党支部获此信息后,立即向闽中游击队密报这一动态。闽中游击队领导当即研究决定:“趁保安队在兰圃祠堂看戏之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歼灭敌人。但战斗必须神速,歼敌要稳,一鼓作气,不得误伤群众,确保万无一失。”当即派出陈振标、沈祖夏、郑书程、黄建国等12名游击队员,乔装打扮成看戏群众,依靠兰圃地下……[详细]
古田会议附属旧址群
  古田会议附属旧址群位于上杭县古田镇八甲村、溪背村、上洋村、五龙村、苏家坡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包括红军士兵委员会旧址(毓公祠),红军军医处(吉兴堂),红四军后勤工作部门旧址(笃厚堂),红四军哨所旧址(文光阁、红军桥),闽西特委机关干部培训班旧址(鸿玉堂)及苏家坡圳背岩洞等7处,与古田会议密切相关,是古田会议内涵的补充和延伸,为古田会议的0-召开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和安全保障。保护范围:毓公祠、笃厚堂、吉兴堂:建筑四周各向外延10米。文光阁:阁四周各向外延20米。红军桥:桥四周各向外延20米。鸿玉堂:东至发电站围墙,西至西山墙外10米,南至围墙外10米,北至后檐墙外10米。苏家坡圳背岩洞:东至山顶分岭,西至溪西岸,南至停车场,北至洞外30米。2018年,古田会议附属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详细]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1933年10月,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队长郑金照被任命为中共常太区委书记,派回常太开展工作。郑金照回到常太动员各村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同时深入外坑等村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积极分子,在外坑大厝、畲角里发展了陈文通、雷金桐、华金雀等参加革命队伍,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1934年9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在灵川西厝村重建后,决定到国民党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常太山区发展新的活动据点。同年10月,郑金照、陈建新、翁鸿镗等奉命到常太开辟新区。当获悉外坑有位原民军营长的儿子雷光熙拥有-支欲报父仇时,便以探亲访友为名到外坑畲角里雷金桐家,一起动员其堂弟雷光熙参加革命队伍。雷光熙接受动员后,毅然献出家里所藏的-支弹药,参加了革命队伍。随……[详细]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田尾新村208号。抗日战争初期,闽中地区通过和平谈判,把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师独立大队,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闽中工委在莆田城关西来寺设立抗日办事处,以便双方联系,负责人方子明。1938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背信弃义,悍然发动“泉州事变”,谋害了工委和部队负责人刘突军,并将独立大队包围缴械。后经我方据理力争,国民党方面被迫同意把闽中红军游击队交还新四军,开往皖南前线抗日。1939年,国民党又推行“溶共”、“防共”、“限共”政策,并陆续颁布所谓“限制异党活动”的一系列-法令。面临这种局面,闽中党组织一边在庄边宁里举办训练班培训抗日干部,一边派张伯庭等同志到莆田沿海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闽中抗日办事处迁移到沿海忠……[详细]
中共闽清县委机关驻地暨刘忠瑶故居旧址
  中共闽清县委机关驻地暨刘忠瑶故居旧址位于闽清县坂东镇坂中村佛堂前。1947年8月底,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决定加强闽清工作,成立以陈世明为书记、刘忠瑶为组织委员的中共闽清县委。为了更好地贯彻省委8.28会议精神,尽快打开闽清及闽(清)永(泰)尤(溪)边工作新局面,陈世明开始组织力量。一方面,从福州地下党中抽调一部分闽清籍或与闽清关系密切的党员,如刘忠瑶、郑一惠、廖怀玉、刘子萍、周天赐等来闽清开展工作,建立闽清农村据点;另一方面,准备在农村平原工作有了初步基础上,迅速建立山头武装基地,开展游击战争。陈世明向林汝南及区党委推荐抽调熟悉闽清山头情况、武装斗争经验丰富的闽中游击队骨干刘志德再回闽清工作。9月中旬,中共闽(清)尤(溪)永(泰)南(平)古(田)中心县委建立,书记林汝南(兼),委员有陈世明、杨良……[详细]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旧址暨毛泽东、朱德旧居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旧址暨毛泽东、朱德旧居位于建宁县溪口镇溪口社区溪口街49号。1931年5月16日至3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避强打弱,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方针,自江西富田一路向东横扫700里至福建建宁,取得白云山战斗、白沙战斗、中村战斗、广昌战斗、建宁战斗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缴-2万余支的辉煌胜利,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1931年5月3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击溃建宁守敌刘和鼎部第56师7000余人,解放了建宁城,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当晚,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率领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进驻溪口天主教堂。他们在这里从事了许多的重要革命活动,开辟了建(宁)黎(川)泰(宁)革命根据地;毛泽……[详细]
雷光熙烈士故居
  雷光熙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雷光熙(1915—1941),曾用名雷音,畲族。其父雷觉苍是倾向进步的民军营长,北伐战争结束后,莆田民军被国民党军林继增部收编,雷觉苍在国民党地方--中被枉杀。面对家庭突遭的厄运,雷光熙十分悲愤,深感社会黑暗,遂中断学习回乡继承家业。1934年9月间,王于洁回到莆田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后,派陈建新到常太做雷光熙思想工作。雷光熙对共产党振兴民族的作为深有好感,表示坚决投身革命,并主动献出家里所藏的3挺轻机-、9支-、1支驳壳-及-、手-数箱。于是,党组织用这些武器在常太建立一支游击队。在斗争中,雷光熙从一个普通学生逐渐成长为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经受了-林弹雨的考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从福(清)永……[详细]
红军第108团旧址
  红军第108团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麦斜岩。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07团在莆田建立后,中共仙游县委也开始走上创建红军队伍的道路。同年9月,中共仙游临时县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10多支长-,组建了一支红军游击队。10月,游击队决定利用善化民防团团长大宴土豪劣绅之机袭击善化民团总部,夺取-支弹药,此役,游击队击毙团丁4人,击伤3人,缴-20余支,-千余发。战斗胜利结束后,游击队向群众作革命宣传,并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布告。随后,游击队撤离到兴太山区麦斜岩山腰上的麦斜岩寺,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由黄英任团长,林植任政委,并决定以麦斜岩为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以便同莆田的广业、常太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军第108团的成立,使仙游自建党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武装,在仙游……[详细]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丰泽区城东镇的莱山上,占地面积45亩,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建筑物及瞻仰台、工作室、停车场、山门等配套设施,是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逐步成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泉州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自1927年1月中共泉州地方党组织成立以来,有1700多名泉州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烛照千秋的历史丰碑。1991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4年8月,泉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1996年10月落成揭碑。烈士纪念碑高26.12米,宽3.57米,主碑正面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详细]
谷文昌纪念馆
  解放前的东山岛,风沙肆虐、寸草不生。“荒山秃岭和尚头,林草奇缺水如油。风沙无情田屋休,三餐难度人外流”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随军南下解放东山的老县委书记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制定出筑堤堵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找到适宜东山种植的树种木麻黄,并在全县掀起植树造林热潮,至1964年共造林8.2万亩,全县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绿化,141公里的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1987年,东山人民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1999年,东山各界捐资120万元,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谷文昌陵园,内有谷文昌塑像与谷文昌陵墓;谷文昌纪念馆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立,2004年2月,建成开馆。2012年对馆区进行拓展规划建设,形成谷文昌纪念园。纪念园由现有的谷文昌纪念馆、陵园……[详细]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位于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共头里。1946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撤销闽粤边临委,成立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同时宣布撤销闽南特委,成立闽南地区委员会(简称闽南地委),隶属闽粤边工委,陈文平任书记。1947年5月,闽南地委改隶属闽粤赣边区工作委员会,地委领导班子也相应进行调整,卢叨正式从边工委调回,任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任副书记。1948年8月,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书记魏金水,闽南地委书记卢叨、副书记陈文平等15人为委员。至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前,闽南地区党组织得到空前发展,闽南地委下辖中共平和县委、中共诏安县委(原云和诏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工委、中共永和靖县工委、中共南靖县工委、中共漳南工委、闽西南白区共产党组织、中共安南同县工委、中共安溪中心县委……[详细]
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
  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位于长乐区玉田镇玉田村郑氏宗祠和玉田镇桃源村郑氏支祠内。1926年6月,福州协和中学党小组派郑乃之、赵忠英、郑寅等在榕学生回玉田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反对国民党发行“金库券”,在玉田宗祠召开群众大会,斗争--污吏吴梓卿,追回了被0-的款项,这一斗争取得了胜利。1927年4月3日,福州发生--事变,福州地区共产党人被屠杀殆尽,党组织惨遭摧毁。10月间,中共中央特派员刘谦初来福州整顿恢复地下党组织,同时发动玉田地区农运。1928年2月(春节后),福州市委又派出江木煊、郑乃之、孙健、付炳恭、赵忠英、陈仁材到玉田地区,以筹办玉田、桃源小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党小组,江木煊任组长兼组织,孙健任宣传委员,郑乃之负责--和农民协会工作,发展了三十多个农民党员,4月间成立了……[详细]
东屿革命烈士陵园
  东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长乐区的大象山麓的峡漳路营前街道东屿村路段一侧。东屿烈士陵园是中共闽中地委福长林中心县委(后改名闽中地委福马工委)陈大鹍(组织部长)、林坡(组织副部长)、陈定波(工委组织部长)、林大猷(区委书记)、林象玉(村支书)、严章(游击队员)、林景国(游击队员)等7位烈士长眠之地。1949年,福州即将迎来解放,3月18日、7月27日、8月12日-派在长乐闽侯围剿偷袭与搜捕中共地下党员时,上列7同志中6位先后不幸被捕,1位阵亡。陈大鹍、林坡在长乐城关不幸被捕,押往江田,刑讯中,大义凛然,抗辩终日,宣传爱国民主;深夜临刑,两烈士从容赴难,慷慨悲歌,高呼口号,昂首阔步,走上刑场,惨遭活埋。林大猷不幸在古槐被捕,遭酷刑逼供,坚贞不屈,被割鼻、割耳、挖心肝、凌迟惨死,推入粪池。林景国在里尾战……[详细]
福州店员总工会旧址
  福州店员总工会旧址武圣庙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上杭龙岭顶39号(原12号)。台江区上杭由于地处闽江下游北岸,支流纵横,具有水运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货栈、商行、名店、老铺等商家十分繁茂,生意红火。但商界良莠不齐,一些不良商家惟利是图,投机取巧,牟取厚利,欺压顾客;与此同时,不良商家置店员的合法权益于不顾,随意撕毁合同、克扣薪金、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由此引起劳资矛盾和纠纷的事件屡有发生。为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1927年1月,共产党员陈碧笙、蔡珊等人受中共福州地委的指派,在上杭大庙山龙岭顶武圣庙内成立福州店员总工会。店员总工会成立后,组织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有钱庄、百货、颜料、布匹、药品、纱布、土产、米业、糖业、茶业、纸业等近40个行业的店员加入,人数达万余人。店员总工会属下的各行业工会发动……[详细]
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
  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下洲社区砺山自然村。1949年4月,中共仙德工委在岭西开辟游击根据地后,于4月下旬在石牌兜砺山中学成立了仙德游击司令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县的游击武装。同年6月初,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抽调陈维金部进驻仙游,在仙游县自卫队、便衣队、警兵等配合下,进犯岭西。面对强敌进攻,仙德游击司令部机关转移到后埔半岭,各游击队占领主要山头,控制交通要道,以砺山寨为屏障,阻止国民党军的进犯。砺山寨位居岭西中部,寨后群山连绵,寨前脉坡伸延到中岳街,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敌军想在岭西站住脚,必然要占领砺山寨。游击队要保住岭西游击根据地也须守住砺山寨。这样砺山寨成为敌我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6月初的一天上午,陈维金部进逼橄榄岭,争夺砺山寨,一登上岭顶就架起小钢炮轰击石牌兜、砺山一带,……[详细]
惠安暴动红一团集结地旧址
  惠安暴-动-红一团集结地旧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涂岭村恒德堂。恒德堂是一座小庙。1930年9月14日夜,准备参加由中共福建省委、泉州特委、惠安县委领导发动的惠安武装暴-动-的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团500余人在这里集结。惠安县北部地区(现大部属泉港区行政区域)有着较好的革命斗争基础。1927年4月,中共惠安县临委从县城撤到涂岭农村,发动群众坚持武装斗争,农民协会会员发展至1200多人,农民自卫军战士500多人。11月,农民自卫军更名为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多次击退国民党泉州“田亩捐”总局征捐部队和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的围剿进攻。1929年6月,曾在广州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广州起义的陈平山同志,在涂岭大埔寺召开骨干分子会议,加强革命武装的政治军事训练。12月,陈平山接任惠安县委书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