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红色旅游景点

中共仙德工委旧址
  中共仙德工委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下洲社区石牌兜。为了适应全国解放战争迅速发展的形势,迎接人民解放军南下,中共闽中地委于1949年1月下旬在福清渔溪的溪尾洋召开干部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所属各县党组织和游击队的负责人计70多人,会议由地委副书记林汝楠主持。会议研究确定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开仓济贫、扩大游击队以及筹款筹粮筹-等几项主要任务。会议还根据闽浙赣省委的指示,把闽中地委改为闽中工委。闽中工委决定把所辖各县党组织统一改组为5个县委和5个县工委。因德化县工委书记毛票被国民党地方当局通缉,暂不能回德化担负领导职务,故德化县工委同仙游合并,于1949年2月在仙游度尾石牌兜砺山中学成立中共仙(游)德(化)工委,刘佐周、毛票分别任正、副书记。仙德工委成立后,相继成立了枫亭区、慈孝区、西区、城区、……[详细]
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
  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5组。1927年2月,莆田党组织在珠江开展活动,成立农会,进行抗捐抗税斗争。同年10月,建立了中共渚林(珠江)支部。1929年11月,中共莆田县委委员陈兆芳、吴承斌等在莆田沿海地区建立一支四五十人-的游击队,陈兆芳任队长、吴承斌任副队长。在游击队活动过程中,陈兆芳采取了“分散从事生产、集中打击敌人”的斗争方式,在当地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抗捐反霸斗争中起了良好的作用,有效地发动并锻炼了群众。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游击队在当地建立了月塘、濑垞、珠江等10多个革命基点村,从此,珠江村成为莆田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1946年,莆田党组织负责人杨杞松在忠门地区秘密串联发动,重建游击队。同年11月,中共闽中特委派林汝楠回到莆田沿海协助杨杞松恢复和扩大沿海地区的……[详细]
后埔破仓分粮旧址
  后埔破仓分粮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后埔村后埔自然村。1947年6月中旬,闽中戴云纵队在仙游的西北区秘密活动,6月15日驻扎在书峰乡芦前村,纵队领导人召--议,研究攻打兴安(今社硎乡)的行动计划。会上,中共仙游县工委书记黄国珍汇报了仙游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并反映时值青黄不接,群众缺米断炊日子相当艰难的迫切问题,引起了纵队领导的重视,放弃原先攻打兴安的计划,改为度尾后埔破仓分粮,以解决群众迫切需要粮食的问题。当日晚,戴云纵队经书峰西坑直插度尾后埔村。后埔村有三教祠粮仓和下亭粮仓两座,防守薄弱,距中岳镇公所保安队和潭边-所较远,有利于游击队破仓分粮行动。6月16日上午10点多,由黄国璋带领的一路游击队迅速包围了两座粮仓,破开粮仓大门。然后派黄国珍、欧成龙各带领10多名游击队员发动周围乡村群众前去……[详细]
闽中革命烈士陵园
  福建省闽中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莆田市区中心的繁华地带,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园区占地面积63712平方米,始建于1957年12月,其前身为“莆田县革命纪念碑”,1983年莆田建市后由市政府接管,并改称为“莆田市烈士陵园”,2000年8月报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闽中革命烈士陵园”,现有工作人员10人。该园于1990年被列为福建省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几年,我们立足于“以人为本、完善服务”的工作理念,努力把我园建设成为富有影响力的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在原有一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风格完全按照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模式建造的革命英雄纪念碑的基础上,……[详细]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翔云镇金安村美格山上。翔云是革命老区,是中共安南同边区的重要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翔云人民流血流汗,前仆后继,为革命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为纪念牺牲英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南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拨款建立“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并于1957年建成。由于地域狭小,1992年,经上级党委批准,纪念碑迁建于金安村美格口北侧山岗上。碑址现有简便公路通达,地势略显高亢,向东可鸟瞰大岭盘山水泥公路和翔山村全貌层层叠叠集绿积翠的梯田与错落有致的分散民居;西望则是楼房林立、住屋鳞次栉比的的翔云镇区。“青山有幸埋忠骨”,在纪念碑中存放着梁长智等烈士的遗骨,现已成为革命烈士的陵园。翔云是中共安同南特委和中国抗日义勇军闽西南军区闽南二支队第五大队根据地之一。1934年至1935年,闽南二……[详细]
中共仙游山坪洋支部遗址
  中共仙游山坪洋支部遗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霞峰村山坪洋自然村。仙游山坪洋是闽中工农游击队活动的基本地区,这里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1935年12月,中共闽中特委为了加强对莆仙边游击根据地的领导,在广(业)常(太)兴(太)根据地成立了边区工委,陈建新任工委书记,邱子国、陈文通、郑金照、方子明等任委员,边区工委下设党支部。仙游兴太根据地在古邑(游洋)山坪洋设立党支部,支部委员有邱途、陈光龙等人,从而加强对该地区游击武装斗争的领导。1936年1月23日,国民党驻军第49团夏德贵部调集2个营和莆、仙两县的保安队,进攻常太漈川、外坑、金竹坑和游洋山坪洋等革命基点村。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游击队退入山中,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周旋。在运动战中敌人一无所获,对基点村进行烧杀抢掠后撤兵而去。同年6月27日,……[详细]
莆田县第一届农民协会代表会议会址
  莆田县第一届农民协会代表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路中段。莆田在建党初期就注意开展农-动,在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期,1926年7月陈国柱从广州回到莆田后,主动同国民党左派人士曾天毅、郑炳炎、陈震、郑春荣、林海川、郑秀毓等合作,秘密酝酿成立中国国民党莆田县党部筹备处,12月北伐军攻克莆田之后,县党部筹备处便在城中心的“鼓楼顶”(即古谯楼上)公开挂牌办公,得到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拥护。在农-动比较活跃的北路(城郊)、涵江、江口、广业、常太等区亦相继成立了区党部筹备处,公开登记发展党员,并送县党部筹备处统一制发党证。1926年12月下旬,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任命陈国柱、林清汉为莆田农-动特派员,负责筹建莆田农民协会。于是,陈国柱便以县党部筹备处的名义通知全县各区推举农协代……[详细]
荷山中央红军东方军旧址群
  荷山中央红军东方军旧址群位于沙县富口镇荷山村,年代为1933-1934年。简介:荷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有“中央红军村”之称。1933至1934年,彭德怀、杨尚昆等率领中央红军东方军驻扎荷山村,人数最多之时曾经达到1万多人。旧址群由东方军司令部、通讯站、红军医院、造币所、红军亭、红军井、红军墓等组成,是沙县乃至三明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司令部旧址原为新庵庙,是一处供奉马氏仙娘的神庙。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坪、前堂、天井及其两侧厢房、正堂组成。天井两侧的厢房曾经是彭德怀等东方军红三军团主要领导人的居住之处。通讯站A站位于荷山村大厝坪,原为陈氏宗祠,始建于清后期,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通讯站B站位于荷山村大厝坪,通讯站A站的右侧,原为陈氏民居,始建于清后期,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红军医院……[详细]
涵江联络站旧址
  涵江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西街道萝苜田23号。莆田文史专家陈长城是原涵江商会会长陈杰人的长孙,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闽中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48年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城市工作显得更加重要,闽中地委决定在陈长城家建立涵江地下联络站,由陈长城负责人,其他成员有郑兆树、杨俊,还吸收了若干进步青年共同配合工作。涵江联络站建立后为闽中和莆田的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接待、掩护革命同志和革命同志家属,保护他们的安全。二是接送进步青年到大洋根据地参加革命,为闽中党组织和游击队输送得力干部。三是侦查敌情,收集情报,配合党的武装斗争。期间陈长城经常派员到城厢等地打听消息,了解国民党军政的动态等,及时向闽中支队司令部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四是筹集经费、军械、物资,为游击队提供后勤保障。主要……[详细]
龙岩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龙岩市虎岭山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内,为纪念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闽西革命先烈而建。1955年奠基,1956年10月19日落成。纪念碑占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碑高25.38米。汉白玉、花岗石垒砌。基台三层台坪,周围栏杆;四面分别镌刻邓子恢、张鼎丞、魏金水、伍洪祥等题词。199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闽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1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在册烈士24000多人,占福建省烈士总人数的53.6%。为了缅怀褒扬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闽西人民于1955年在龙岩市城区虎岭山兴建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1984年,根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副委员长生前提议在烈士纪念碑北端兴建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1……[详细]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长汀革命旧址位于福建省西部长汀县,开创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初,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转战到赣南、闽西,3月份,第四军发动的长岭寨战役告捷,红军攻占了长汀城并成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到5月时,红军控制的区域达到五个县,方圆数百里。又经过不断的发展,闽西、赣南革0据地逐渐连成一片,到1930年的下半年,形成了中央革0据地。长汀革0据地是闽西革0据地的一部分,后来也成为中央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汀革命旧址主要包括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云骧阁、章耕别墅、中华基督教堂等处革命旧址。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兆征路,旧址原是历代汀州府的府试院,1857年改建。旧址的整个建筑为木质结构,占地3000多平方米,内有朱子祠、龙山书院等建筑……[详细]
毛票故居
  毛票故居位于德化水口镇毛厝村。1943年,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以卖故衣为名来到毛厝村,进行秘密的革命工作,先后发展了毛票等一批中共地下党员。毛票旧居——岐山堂遂成为吴天亮秘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据点之一。1943年8月,毛票被选送到闽中特委在仙游上湖底举办的骨干学习班学习。学习结束后,与省委委员黄扆禹、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等回到毛厝,遵照省委指示,建立岐山堂地下交通联络站,然后开辟德化至大田武陵安的地下交通路线。11月间,吴天亮、毛票等人到大田武陵把林大藩的队伍接到毛厝。随后,黄国璋、郭永星等8位同志也来到毛厝。毛厝村成为仙、德、永、大地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岐山堂也一度成为游击队的重要交通站,为1944年省委机关南迁坂里打下基础。1944年3月省委机关迁移德化坂里时,毛票负责内外交通联络、生……[详细]
白鸽岭营救战斗旧址
  白鸽岭营救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苦竹村白鸽岭。1944年8月,中共闽南特委委员翁鸿镗和他的通讯员在莆田黄瓜岛发动群众,揭露国民党假抗日真--的面目,被国民党军统特务跟踪,不幸被捕,囚禁于莆田狱中。翁鸿镗被捕后,国民党当局对其严刑逼供,妄图破获闽中的中共地方组织,但是,翁鸿镗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国民党当局只好呈报上司,福建省军统机关命令将翁鸿镗押送永安梅列集中营候审。中共闽南特委获悉翁鸿镗将押往永安的情报后,决定把营救翁鸿镗的任务交给特委委员蔡文焕。蔡文焕立即组织人员在莆田至仙游的交通线上布置了监视点,密切注意敌人动向。8月中旬,当军统特务和-押解翁鸿镗和他的通讯员从莆田经过仙游郊尾地段时被游击队侦悉,于是蔡文焕在仙游龙华坝头据点村召集紧急会议,讨论营救事宜,大家一致认为营救地点最好选……[详细]
永春红四军标语
  1929年8月红四军进驻永春横口、一都时,十分注重革命宣传工作,沿途处处刷写标语,张贴文告,散发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的宗旨。横口和一都许多房子外墙上,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红军刷写的许多革命标语。现在郭氏家庙墙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两条红军标语:“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都市是人类的坟墓,乡村即我们的乐园”,后一条标语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经过血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只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方针,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理。另有刷写于横口乡环峰村的“思义税典”厝、进兴堂的红四军标语,保存较为完好。“思义税典”厝的标语有:“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打倒压迫民众的国民党。红军☆”、“军民……冲锋……卫……第四军战地……巡回……”。进兴堂的标语有……[详细]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成立旧址哲理钟楼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仓后路7号。1925年底,中共中央派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回莆田进行建立地下党的工作,哲理钟楼就成为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据点、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诞生地、闽中革命的摇篮。陈国柱奉中央指示回莆后,应聘在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母校哲理中学任教,住在哲理中学钟楼二层。1926年2月,陈国柱在钟楼宿舍内召集经过培养和考察的进步学生开会,宣布代表党组织接收他们加入青年团,同时成立莆田党团混合支部,书记陈国柱,组织委员陈天章,宣传委员陈德来,直属党中央领导,使闽中成为福建省最早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三个地区之一。同年6月,陈国柱将原发展的团员全部转为中-员,发展为中共莆田支部。支部改建后,积极向农村发展党员,在斗争中物色发展对象,吸收骨干分子入党,建立农村党支部。……[详细]
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
  为纪念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2010年我县先后投资120多万元在科岭村修建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该馆已经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专题纪念馆、教育基地。。科岭村位于南靖县西北部,地处南靖、永定、龙岩、漳平四县边区中心,以科岭为中心的(龙)岩永(定)(南)靖革命根据地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扩展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岩永靖革命根据地始终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东南前沿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屏障,为巩固和发展闽西苏区,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闽西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30年和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挺进科岭,点燃了土地革命运动的熊熊烈火……[详细]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龙卷墓根据地遗址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龙卷墓根据地遗址位于长乐、福清、闽侯三县交界处的龙卷墓农场。遗址与福清梨洞、长乐南阳、闽侯鸭笼顶山路相通,分别距云居里4公里,玉田镇7公里,其中心千亩山地坡度平缓,宜于农垦,四周群山环抱,地形险要,可攻可守。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就是我党组织活动区。1941年4月,日寇犯闽,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组建了一支以陈亨源为队长的抗日游击队,这里成为抗日游击区之一。1942年,根据组织安排,潜伏在国民党第70军内的党秘密工作者郑乃之“请假”回家乡活动,邀同抗日游击队员郑春敏,组织创办龙卷墓农场,名为“保证责任长乐玉田垦牧生产合作社”,经国民党长乐县政府批准注册登记正式成立,股东13人,长乐早期共产党员、1927年任福州市委执委的郑长琦也是签约股东之一。农场最初招收农工17名……[详细]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兴国寺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兴国寺位于沙县凤岗街道办事处东山村西部兴国寺内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率领下,历时半个月之久,攻克了沙县县城。1月25日,红军东方军司令部设在沙县兴国寺,大殿为作战指挥厅,彭德怀、杨尚昆等住在左右厢房。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福建省立医学院等6所学校及其他单位内迁沙县,其中福建省立福州中学于1938年2月迁址至兴国寺,1939年8月分设省立初级、高级中学。省立高级中学的中-员积极开展活动,1940年11月,上级党组织将福建省立医学院和福建省立高级中学的党员组合成立中共沙县工作委员会。1941年党组织派中-员陈振先进入省立高级中学就读,组织开展--,出版《文艺专刊》等进步刊物,发动-,组织100名学生参加艺术剧团第二大队,深入乡镇……[详细]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位于梅列区列西街道列西村的梅列门右侧。1934年5月27日,红7军团19师在师长周建屏、政委吕振球指挥下,参加建宁保卫战,建宁失守后,5月25日,红19师从建宁的石山经塔下山、黄舟堡转战宁化、归化(明溪),奔袭百余里,到达梅列区城列西(今市区)。此时,国民党军南有陈明仁80师驻莘口的239旅,北有驻沙县境内的238旅一部,有受到南北夹击之虞。为了跳出这一困境,返回中央苏区主战场,红19师需强渡沙溪河。当时,沙溪河对岸列东一带已有国民党军80师两个营和-民团把守。红19师和当地支部广泛发展群众,筹集40多条船,兵分列西、翁墩、白沙、长安(现火车站)四路,强攻沙溪东岸。经激烈战斗,攻占对岸,消灭敌2个营和民团。在战斗中,颜生地等村民勇敢带路,耐桃等船工英勇牺牲。在红军的……[详细]
中共惠安特支隐蔽点和联络站旧址
  中共惠安特支稳蔽点和联络站旧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甘蔗园自然村出福元故居。1934年3月,中共惠安特支书记曹海等在甘蔗园出福元家建立隐蔽点和联络站。1936年8月,中共惠安特支书记曾炉被敌通缉追捕,转移到三朱村隐蔽,后转移到涂岭后头(住谢神水家)、甘蔗园(住出福元家)、南埔西龙(住林红贡家)等地隐蔽活动。不久与在惠北隐蔽的闽中特委蔡先镳接上关系,惠安特支改隶闽中特委领导并增补曾木生、陈剑秋为委员。1937年7月下旬,曾炉按照闽中工委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指示,成立抗日工作组,在涂岭的黄田、陈田、东坪、寨后、甘蔗园,南埔崙头、西龙,仙游杜云、大埔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学生会、互助会,发动群众抗日救亡。1946年6月,中共惠安县工委负责人林平凡、张海天、朱汉膺等根据“分散隐蔽,积极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