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红色旅游景点

      书京红军驻地旧址(书京聚庆堂)位于台溪乡书京村48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坊红军驻地旧址(后塘边屋)位于罗坊乡乡政府大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砂红军瞭望塔(步云塔)位于安砂镇安砂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湆头兵工厂战斗遗址位于西城镇湆头村湆下自然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竹峰中共尤德永工委成立旧址(竹峰得水堂)位于中仙镇竹峰村57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坊红十二军驻址柳恕娄谦堂位于清流县长校镇江坊村,年代为1931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92),坐东北朝西南,平面呈不规整的梯形,由前后两堂和左、右横屋组成,建筑面积约1141平方米。1931年1月,红十二军部分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发动群众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相继建立了荷坑、下谢、长校、黄石坑、江坊等乡苏政权和里田区苏政权,部队曾驻扎江坊柳恕娄谦堂。留存红军标语6版20条(幅)。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外延伸20米。……[详细]
      桂峰蔡氏宗庙位于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年代为清。由蔡氏宗祠与祖庙两处建筑组成。宗祠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坐南朝北,建筑面积421平方米。由门前空坪、门楼、内空坪及石旗杆、内台阶、高台明、下堂、中天井、厢房、正堂、后花台、水井等组成。祖庙始建于明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建,坐南朝北,建筑面积967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由空坪、照壁、石旗杆林、下堂、中天井、廊庑、高台明、正堂、五级后花台、两口小水井、两侧石护坡、花园等组成。……[详细]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旧址群位于永安市大湖镇大湖村、坑源村,年代为1939—1945年。由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组成,总建筑面积9822平方米。前身为1903年陈宝琛在福州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1936年与省立莆田、尤溪等 4校合并为省立师范学校,1938年迁至永安文庙;1939年由于日军轰炸永安,省立师范紧急迁往永安大湖,1942年改为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1945年10月迁回福州。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为省立师范在大湖期间的校舍。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旧址群是永安抗战文化形成、发展、壮大的重要见证。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田口游击队队部位于清流县田源乡田口村中部偏南,又名霞曾公祖屋。坐西朝东,占地1500平方米。该建筑系客家围屋、五凤楼拓展的合院式民居建筑。1930年,田口游击队成立后,该屋即为游击队队部驻所。……[详细]
      山坊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驻地旧址群位于将乐县大源乡山坊村,年代为1936年。由谢氏家庙、富贵房祖厝、谢氏大院组成,整体格局保存较好,总占地面积16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9平方米。1935年初,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率独立师第一团向将乐、邵武、泰宁三角地带挺进,揭开了创建将乐九仙山游击根据地的序幕。1936年5月,黄立贵、马长炎分别率领第二、第六纵队在将乐进行游击活动,大源成为闽北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游击队在大源山坊村谢氏家庙建立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党支部、谢氏大院建立游击队营地、富贵房祖厝建立起秘密的地下交通情报点。闽北红军独立师于1938年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北上抗日。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旧址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下谢红12军驻地旧址(湖远公祖祠)为两进式的土木结构单层瓦房,中为天井,两边各有厢房一间,面积约160平方米。下谢是清流较早成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也是分田分地运动的模范乡,该村还曾发现珍贵文物《下谢村贫农团分配土地榜》。根据资料记载,包括罗炳辉率领的红12军、张瑞标率领的闽西独立7师在内的多支部队都曾在此活动。下谢谢氏祠堂留存的标语共有3版。主要在外墙右侧和后侧、正面共五条。房屋正面共7条,正中为识字歌:“放开喉咙唱山歌,唱熟歌儿能识字,认识文字真正好,能读会写也会算,唱歌要唱识字歌,□□□(以下还有3句无法辨别)”。识字歌左侧上方为:红军。右侧上方为:红军□□□右侧外墙共3条标语及土地榜1副。其中标语较清晰3条,内容是 “庆祝分田胜利!” “男女平等,自由结婚”及“深入土地革命!”落款为“……[详细]
      长校村官厅里位于长校镇长校村三角街,始建于清代早期,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入门厅、中厅、上厅、围廊、天井、正厅、左右厢房、横屋等几部分组成。正厅为抬梁与穿斗式互混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三面墙承重、当心间设神龛,结构完备。该处为朱德旧居及红四军第一、第三、第四纵队旧址,现保留红军标语5处,内容已模糊不清,急需补救。……[详细]
      基头要塞位于清流县龙津镇基头村短阴岭上,面积约500平方米。由上下相连的三处方形堡垒组成,扼挖山下道路。1933年11月29日,闽赣游击队400余人在此与敌52师进行激战,意图阻击敌人对闽赣省所在地宁化的进攻。……[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庭美堂位于尤溪县坂面镇坂面村,年代为1934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20世纪30年代重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425平方米,建筑面积2517平方米。1934年7月6日,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开始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这一特殊艰巨的任务。在红九军团掩护和配合下,红七军团过长汀、连城、永安县境,打下大田县城,经尤溪以东,进到闽中地区(水口一带)后继续北上。在尤溪期间,红军曾在丁尾厝庭美堂居住,堂内现存4幅墨书红军标语。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红七军团铜铁岭战斗旧址位于明溪县夏阳乡旦上村,年代为1934年。分布于九天山,由山脚前沿战壕、山腰支援和通讯战壕及山顶防御战壕组成,总长约8.2公里。战壕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环状战壕,用于防空及对地作战;单兵作战战壕,用于对地作战;长条形垒石群体作战战壕,用于集群对地作战;战壕间交通线,用于战术调整及物资运输。1934年3月,红七军团第19师在铜铁岭两次伏击前往归化(明溪)的国民党李默庵部第10师,共歼敌六百多人,俘敌数百人,缴获一批机枪、步枪和其他军用品,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迟滞了福建方向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进攻步伐,部分减轻了中央苏区面临的军事压力。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山脚前沿战壕:南至悬崖边沿,北至战壕边沿外5米,西至公路边沿,东至战壕边沿外5……[详细]
      许思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旧址(汝南祠)位于均溪镇许思坑村。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畲红军史迹1930~1931年座落地点:清流县林畲乡塘堀村简介:由毛泽东旧居(诒燕第)、工人夜校(即润晖第)、红军井、红军医院(由一座民居和一个天然溶洞组成)、红军桥、烈士墓等组成。1930年1月15日,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入清流,宿营林畲乡塘堀村,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次日,开赴明溪。行军期间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1931年6月,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为了扩大中央根据地,部份红军由泰宁、将乐、明溪进入林畲,成立了林畲乡苏维埃政府。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林畲红军史迹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桃源分水隔烈士墓位于桃源镇翁厝村。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陵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武陵乡武陵村。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济屏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举人厝)位于屏山乡屏山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