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东山战斗烈士陵园
  东山战斗烈士陵园位于东山县西埔镇石坛村后的石坛埔,距县城西埔2里多,建于1953年,是省政府公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保卫战是国共两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次战役。1953年7月16日,--民党当局为了策应美国的侵朝战争,为实现“--大陆”的美梦,拼凑四个主力团,两个海上突击队和两个伞兵中队,约13000人,在军舰、飞机和水陆两栖坦克的配合下,悍然窜犯东山岛。面对十倍于我的敌人,东山岛军民英勇奋战,最后在我援军的强大攻势下,共歼灭国民党军3000多人,敌军仓皇从海上逃走。历时36小时的东山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战斗结束后,为了纪念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烈士,就在我军民曾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过的石坛埔,兴建了方圆一公里的“东山战斗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东山战斗烈士陵园建筑雄伟壮观。……[详细]
中共漳浦县委成立旧址
  中共漳浦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马坪中心校。大革命失败后,漳浦一批共产党人李联星、陈元宰等在马坪镇后康村的马坪育才学校以教学为掩护,宣传革命道理,整顿农会组织,发展农民入党,成立党支部。1928年1月10日,在共产党人领导下,马坪农会向国民党军第11军实行武装--抗捐,揭开福建农民武装反抗国民党新军阀斗争帷幕。--农民遭到--,死伤数人。惨案发生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致函漳浦党组织。接到省委指示信后,大坑、丹井、马坪、官浔相继成立了党支部。在这个基础上,于1928年春,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派人指导下,在马坪中心校成立中共漳浦临时县委。3月,正式成立中共漳浦县委,领导漳浦各地农会武装实行武装反抗,驱逐第11军撤出闽南。中共漳浦县委成立旧址马坪中心校于2004年6月被漳浦县人民政……[详细]
马坪农会武装抗捐旧址
  马坪农会武装抗捐旧址位于漳浦县佛昙镇圩场杨氏祖祠。大革命失败后,在漳浦开展工农运动的共产党人转移到农村,整顿农会组织,建立农村党支部,继续开展工农运动。1928年1月10日,漳浦马坪农会千余名农会会员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冒着凛冽的寒风,高举马坪农会的大旗,挥动着“农民协会万岁”、“反对烟苗捐”的小旗,带着镰刀、锄头、土-、土炮等武器,开往佛昙镇,包围了烟苗捐征收处,在杨氏祖祠前向征收烟苗捐的国民党军第11军实行武装--抗捐。在烟苗所楼上的捐棍头目,悍然下令向--的群众开-射击,马坪农民用鲜血和生命进行英勇的斗争,拉开福建省农民武装反抗的帷幕。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指导下,漳浦县成立中共漳浦临时县委,领导各地农会开展武装反抗斗争,促使国民党军第11军不得不撤出闽南,征收烟苗捐之事不了了之。土地革命初期……[详细]
醒民学校旧址
  醒民学校旧址位于漳浦县长桥镇丹井村葛后自然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驻漳浦的共产党人转到长桥镇丹井村葛后自然村开展农-动。其中一批共产党人,中共闽南特委委员、中共福建省临委执委李联星和王占春、蔡永发等以办农村夜校为掩护,进行整顿农会的工作,并在丹井村陈氏祖祠创办醒民学校,他们根据农村中的现实生活内容编写教材,并运用演戏和教唱方言歌谣等方式,形象地揭露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状况,启发、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在整顿和发展农会组织的同时,他们注意物色、培养农会骨干,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建立了丹井村党支部,领导农民从和平--斗争方式发展到武装抗捐抗税斗争,成为漳浦早期建立的农村党支部和农民武装地方之一。醒民学校旧址陈氏祖祠近年来已进行了修缮,并树碑保护,保护状况较好。醒民学校旧址于2004年6月被漳浦县……[详细]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位于诏安县红星乡东埔村北蔗自然村,年代为1934-1949年。简介:机关驻地主要是山洞,现存会议处、炊事房、藏兵洞、冲锋台和地委机关领导人住所等旧址,因主洞口呈三角形,故称三角洞。1941年1月,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改称中共闽南特委,下辖平和、漳浦、云和诏3个县委和漳州、漳南两个工委,同年冬卢叨接任书记后,特委机关整体搬至三角硿一带的山坳中,1946年11月中共闽南特委改称中共闽南地委。这里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斗争两个时期,成为闽南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7年红旗不倒直至新中国建立,素有“闽南井冈山”之美誉。2018年,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三角硿一带的会议处、伙房、藏兵洞等山洞-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平和暴动遗址
  平和暴-动-纪念馆位于平和县长乐乡政府所在地(联三村下坪)下书斋。馆址面积2440平方米,筑有围墙,四面种植花草树木,显得宁静肃穆。大门匾额“平和暴-动-纪念馆”为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将军所题。馆内分前厅后厅两部份,中有天井和走廓。展厅正中,陈列着当年暴-动-总指挥、中共平和县委第一任书记朱积垒烈士的雕像。馆藏文物有实物60多件,图片、照片数百幅,内容丰富翔实。1961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定为革命遗址,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和暴-动-纪念馆2000年6月被平和县委宣传部定为思想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漳州市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定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首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纪念馆原址是罗家祠堂,又名下书斋。这座普普通通的农……[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政治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政治部旧址(漳州市委团结楼)位于芗城区胜利西路芝山南麓,芝山红楼北侧。这里原是漳州寻源中学教会牧师及高级教师住宿的楼房,楼内设备相当好,有电灯、电话、钢琴、钢丝床和全套的高级卫生设备。现为漳州市委机要局办公楼,占地近200平方米,坐西向东,西式双层楼房。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东路军政治部设在此处,罗荣桓、宋任穷等在此办公、住过。在这里,罗荣桓部署政治部全体干部和宣传队撒到漳州的大街小巷,张贴布告和标语,展开演讲,宣传红军的政策和主张。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扩大红军和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建设等工作,同时帮助闽南地方党组织建立地方革命政权和发展武装斗争。……[详细]
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
  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年代为1928年。简介:旧址原为侨办马坪育才小学,土木结构,建筑面积616平方米,由前厅、天井庑廊、正堂,加左右厢房组成。1917年华侨陈照馨将山仔头祠堂加以扩建,设立育才小学。1927年,一批共产党人在此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农会组织,建立农村党支部,领导农民进行反抗苛捐杂税等斗争。1928年,中共中央特派员来到马坪,召开中共漳浦县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漳浦县委。2018年,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位于漳浦县石榴镇车本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1932年4月,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形成,车本村成为革命中心区域。1934年后,该建筑先后成为红三团、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委、中共闽粤边临时特委、中共闽南特委机关驻地。1948年春,中共靖和浦县工委成立,机关亦设此,领导恢复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和解放漳浦斗争。旧址坐西北朝东南,由前厅、天井、榉头(两庑)、二层小楼及左右护厝组成,建筑面积426平方米。2013年,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红军进漳战役总指挥部旧址
  红军进漳战役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南靖县丰田镇凤安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1932年4月16—19日,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总部及红四军指挥部设于此,毛泽东居此,指挥了攻克漳州的十字岭、风霜岭等关键战役。旧址又称下店伙大厝,坐西朝东,由前厅、厢房、主堂和北护厝等组成,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前厅和主堂均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墙体承檩,悬山顶。山墙上保留有“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反对拉夫的张贞”等红军标语。2013年,红军进漳战役总指挥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外延15米。……[详细]
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
  “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坐落于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平风景名胜区内,地址在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为了纪念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团和独立第九团在三平寺胜利会师而建的,该馆于1986年10月奠基,1988年11月落成开馆。这次会师是处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胜利会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目前,它已是平和县乃至漳州市主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2007年12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首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该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九层岩山麓,绿树苍苍,修竹茂密,环境清幽肃穆。纪念馆为双层建筑,一厅二房,小巧别致。馆前平地上栽满茶花、桂花、侧柏、佛肚竹、三角梅、夹竹桃等,四时红绿相间,整年香飘不散。馆前有一亭,竖一块“红军会师纪念馆”,记事翔实……[详细]
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部旧址
  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部旧址位于漳浦县绥安镇绥北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1932年4月,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第三军根据毛泽东“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指示进驻漳浦,第三军军部驻扎于此。旧址俗称红楼,建于二十世纪初,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内通廊式红砖楼房,屋顶覆红瓦,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墙壁上保留有“欢迎-弟兄来当红军”等红军标语。2013年,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下垅苏维埃政府旧址
  下垅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华安县马坑乡下垅村德英堂。1929年8月,朱德率领中央红军攻克漳平县永福乡,成立永福乡苏维埃政府和农民武装赤卫队,苏维埃政府主席陈赐容派人到邻近的华安县马坑乡开展革命活动,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很快得到贫苦农民的积极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当地群众受永福暴-动-的影响,积极行动起来,打开地主家的粮仓,把谷物分配给穷苦老百姓。1930年2月,下垅村成立苏维埃政府和农民武装赤卫队,下垅苏维埃政府设在德英堂,苏维埃政府主席由李友理担任,李水金任赤卫队队长。下垅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派人到周边的文华等村宣传革命,张贴红军标语、口号,鼓励农民起来反抗地主的剥削压迫,得到周围乡村的响应。下垅苏维埃的革命活动惊动了-当局,1932年10月,驻和溪的-民团纠合下垅被打倒……[详细]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海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位于龙海市海澄镇南院路1号莲花中学校内。1926年11月,集美师范学校学生党员钟盛道回海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任教,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发展-员。同月,中共海澄支部成立,钟盛道任书记,支部活动地方就在海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和月溪商店。海澄支部隶属中共厦门特别支部,有党员10多人,是中国共产党在海澄县(现龙海市)最早的组织。……[详细]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月溪商店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月溪商店位于龙海市海澄镇九二一南路25号商店。1926年11月,进步学生陈应龙(又名陈今声)为了革命的需要,卖掉家中两亩地作为本钱,在海澄县城关西门街开设了一家出售进步书刊、日用百货并兼照相业务的小商铺,作为海澄县党的另一处活动据点、地下联络站。同月,中共海澄支部成立,钟盛道任书记,支部活动地方就在海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和月溪商店。……[详细]
红军攻克漳州纪念碑
  在漳州市委机关大院内,1992年落成。纪念碑采用抽象设计,主碑高19.32米,象征主力红军1932年攻克漳州。碑座高出地平线90厘米,前后分六级台阶而上,表示为纪念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而建。碑正面镌刻着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详细]
  振凤楼战斗遗址位于华安县高安镇高安村后墘。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8支队支队长李仲先、副支队长吴扬,副政委卢炎,率领1团、2团所部的5个连队,奉命进入华安进行活动,开辟新的工作局面,同时准备联合安溪的4团,开展军事整训。部队从南靖的荆都出发,首取华安归德(现为高安)国民政府的乡公所后,直逼振凤楼敌伪粮仓。驻守粮仓的民团一个班的敌兵,把守在四个边角的炮楼上,负隅顽抗。我军以强大火力压住敌人,以高处山头用机炮--敌人的火力点,战士们用自制炸炮投进敌人的楼里,趁敌慌敌之机,架梯从窗口进入楼内,连长赖景明带领战士们率先冲入楼内。在强大攻势下,我军活捉敌兵10多名,并缴获其-支。战士们把粮仓里的粮食分给贫苦的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取得了进入华安后的第二场胜利。战……[详细]
  闽南支队成立遗址位于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坪水西山岩葱仔寮。1947年6月18日,中共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参加闽粤赣边工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今后党的总任务是“创造闽粤赣边区人民解放军和解放区”,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决定迅速集中队伍与-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总队(总队长刘永生、政委魏金水、副政委朱曼平),下辖粤东、闽西、闽南3个支队,共2000余人。7月,根据边区工委的指示,闽南地委在南靖树海召开会议,决定结束埋藏,迅速集中队伍,为开辟闽南武装斗争新局面而奋斗。会后,卢叨、卢炎、王汉杰等赴乌山水晶坪召开会议,闽南地委机关也从南靖树海迁回乌山。卢叨回乌山后,重新担任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为副书记。这次会议决定迅速把分散各地和从菲律宾归国的……[详细]
  下樟粮仓战斗遗址位于华安县沙建镇下樟村内郑组下楼社。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8支队第1团、2团的所属部队在李仲先支队长、吴扬副支队长、副政委卢炎的带领下,经过高安一系列战斗后,一路奔袭下樟。部队赶到下樟时,天色已暗,黄雨定纠集40多名保安部队占据下樟粮仓,利用坚固的楼房为掩体,与解放军作负隅反抗,进行垂死挣扎。解放军赶赴下樟后即以猛烈火力发起攻击,狡猾的黄雨定孤立无援,眼看难以抵挡下去,便向攻楼部队提出谈判,以此为借口拖延时间,企图寻找机会逃脱。我军在掌握敌情动态后,及时识破敌人诡计,加强进攻,匪兵死命抵抗,由于缺乏爆破装置,坚固的楼体使敌人把战斗拖延到第二天凌晨。激战中,我军排长庄周鲁负伤牺牲。由于下樟离漳州较近,在得知漳州敌人援军将到的消息后,我军主动撤出战斗,迅速……[详细]
  坪坑战斗战场遗址位于云霄县和平乡桥头村坪坑自然村1948年1月7日,驻乌山地委机关接到水晶坪群众密保,获悉敌企图于翌日将驻水晶坪之保二总队第二大队部和第五中队调往公田,会合公田驻军“进剿”在八仙山-活动的游击队。卢叨、陈文平、李仲先、王汉杰等接到这个报告后,经过分析认为群众密报的情况可靠,立即研究伏击计划,决定由云和诏游击队配合闽南支队,在坪坑村后路上伏击该敌,同时组织60多名民兵牵制驻公田之保安团团部,防其增援。为了保证伏击获得全胜,卢叨等领导人作了周密部署。闽南支队和地委机关长李仲先带领,埋伏在路左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旁,任务是迎头痛击敌人,夺取敌人机关-;第二冲锋组,隐蔽在路右旁的树林里,任务是用土炸炮轰击敌人队伍;第三冲锋组,埋伏在一、二班前面的小山坡下,如发现敌人,则摇手巾为号,发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