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威海市旅游

威海市红色旅游景点

威海毛泽东像章珍藏馆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人,古今中外,用制作与佩戴像章的方式来表达对伟人的敬佩之情不乏先 例,但毛泽东像章的数量之多品种之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章。本馆收藏毛泽东像章数量达150多万枚,近十万个品种。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当今无愧的世界之最,堪称中华一绝。像章中都有毛泽东主席的头像,除了头像之外还有配图及文字,就在这些配图和文字当中,蕴含了一部中国的党史、军史、社会发展史及英雄人物史。本馆的宗旨是通过像章的展示,让老年人追思历史,青年人学习历史,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客服电话:0631-5557555地址:威海市工业新区江苏东路北营业时间:7:30~16:30游览时间:大约1小时……[详细]
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
  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设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旧址两个部分,10处展室,通过文物、照片、影像、复原展室等多种形式,展现胶东育儿所历史。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她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最后一丝生机留给乳儿,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着频繁残酷的扫荡,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造成了胶东军民的重大伤亡,但在乳娘和人民群众严密保护下,胶东育儿所乳儿在残酷的“扫荡”和多次迁徙中无一伤亡,用大爱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一段人间奇迹。胶东乳娘用超越传统的血脉亲情,用超越本……[详细]
荣成革命烈士陵园
  荣成烈士陵园,座落在荣成市区北部海拔120米的青山上,毗邻青山公园,占地面积300余亩。主要建筑于1968年动工,1970年落成。1979年整平广场,1983年造起围墙,1984年筑成花岗岩石甬路,1990年在原址重建革命烈士纪念堂。1990年,荣成革命烈士陵园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2007年,荣成市委、市政府针对革命烈士陵园经历年代久、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的实际情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计划投资1100万元,对荣成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扩建改造。整个改造扩建工程分两期。一期扩建改造工程已投资800万元,于2008年清明节前完工,主要包括:新建陵园牌坊一座;烈士陈列馆4座,建筑面积共42800平方米;扩建广场面积6000平方米;栽植花草1600平方米,设立可移动绿化箱50……[详细]
马石山烈士陵园
  马石山烈士陵园位于乳山市西北马石山上,距离乳山市区45公里。抗日战争时期,闻名全国的马石山突围战在这里打响,我英勇的八路军指战员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拉网合围”,在数千群众身陷绝境的危急关头,舍生忘死,反复冲杀,掩护了大批群众突出重围,自己却血洒马石山上,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马石山十勇士、马石山十八勇士、胶区军区十六团、十七团七连、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二连一排等众多英雄群体在这里诞生,从此彪炳史册,永励后人。1943年,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在马石山上立“马石山殉难军民之墓碑”。1971年,乳山县委、县政府在马石山上修建马石山烈士陵园。2013年,乳山市委、市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对马石山烈士陵园进行了高标准、大规模修缮布展。2015年8月15日,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揭牌并正式对外开放,……[详细]
马石山抗日战斗遗址
  马石山抗日战斗遗址位于乳山市诸往镇上石硼村北的马石山上,是1987年9月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调查的。现存马石山上环山毛石砌筑围墙,是当时战斗主要依托,全长2000余米。主峰阳坡有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烈士墓等。1942年11月,侵华日寇用两万余兵力,以“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拉网式“大扫荡”。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和胶东区公安局三科科长唐慈,根据“胶东军区战事--指挥部”的命令,在马石山南麓同当地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11月23日,敌人把棉亘数十里的马石山团团围住,为解救被围困在马石山上的数千名群众和部分地方干部,他们率部先后数次上下马石山,护送一千多人脱险,直至24日拂晓已失去了突围时机。为吸引敌人主力,使更多被围的群众有机会冲出重围,王殿元和唐慈……[详细]
文登烈士陵园
  文登烈士陵园位于威海市文登区。文登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发生了著名的天福山起义,打响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文登共有烈士7778名,其中著名烈士400多名,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张连珠、理琪位列其中,理琪烈士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为纪念牺牲烈士,陵园于1952年始建,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烈士墓区等,安葬烈士146名。陵园是山东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第三兵工厂旧址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第三兵工厂旧址位于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北,年代为1941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八路军第三兵工厂(总部)设于此地,旧址呈南北走向,东西长26米,南北宽25米,总面积约650平方米。整个旧址为一进四合院式,北屋为正房,共有7间,面积为124平方米;西厢4间,面积为33.6平方米;东厢3间,面积为26.2平方米;南道厅7间,面积为107.2平方米,大门从南道厅东第二间穿过。……[详细]
胶东军区临时指挥所旧址
  胶东军区临时指挥所旧址位于乳山市冯家镇西吉子园村中,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2年冬季“反扫荡”期间,许世友率部转移此地作临时指挥所,总面积约120.5平方米。旧址北为胡同,东、南为村民住房,西侧为小广场,呈东西走向,南北14.4米,东西8.4米。由正房和厢房两部分组成,正房坐北朝南共有4间,面积为39.5平方米;西厢3间,面积为25平方米,南部为过道门。……[详细]
胶东军区卫生三所旧址
  胶东军区卫生三所旧址位于乳山市乳山寨镇赤家口村中,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是1942年为救治抗日伤员设置,是济南军区总医院的前身,总面积约171平方米。该旧址呈东西走向,东西长10.6米。南北宽16.2米,由正房、东厢、西厢、南道厅四部分组成,为一进四合院式。正房坐北朝南共有4间,东厢3间,西厢3间,南道厅4间,其中东二间为过道门。……[详细]
西乳山战壕遗址
  西乳山战壕遗址位于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东南500米,年代为抗战时期。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4月调查。战壕建于39—40年地方武装及民兵抗击侵华日军修筑的,为泥石构筑,外墙为乱石垒筑,每隔10米有一射击孔,环山而筑。战壕现存残高1—2米左右,宽约2—3米,全长1500米,整个战壕面海环山所筑。……[详细]
谷牧教学旧址
  谷牧教学旧址位于乳山市乳山寨镇西驾马沟村中偏西,年代为1933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谷牧在此以教学为掩护从事抗日工作。旧址总面积约54平方米,原为家庙。旧址呈东西走向,东西长10.8米,南北宽5米,目前仅存正房,坐北朝南共有4间。……[详细]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坐落于起义遗址五间茅屋西侧160米处。四周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一派庄严肃穆。纪念馆堂式建筑,长49米,宽23、5米,红瓦白墙,掩映在浓绿之中。纪念馆建于1973年。馆内珍藏着天福山起义的珍贵文物,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遗物等。纪念馆已成为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沧桑岁月、接受优良传统和老干部、老党员寄托哀思、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思想教育课堂。尤其是清明、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期间,前来者成群结队,在瞻仰先烈、净化心灵的同时,也观光了景色,增长了见识。……[详细]
  花园沟阻击战遗址位于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西南2000米山谷里,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此与日伪军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地方,共牺牲八十多位八路军战士。遗址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在遗址附近山坡上保留有当时掩埋烈士的两座大墓。……[详细]
  胶东公学位于乳山市白沙滩镇宫家村,年代为1938年4月。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胶东公学为清末地主的私宅,是三个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2020年被列入威海市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并经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批准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1938年4月,中共胶东特委在牟平县马石店村(现属乳山市)召开会议,决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建立胶东公学。胶东公学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并实施国防教育、设置师范科的学校,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战时正规教育的先河。……[详细]
  于得水活动纪念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冯家镇徐家村中偏西,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2年胶东八路军将领于得水、刘渭、仲曦东等在此居住和指挥战斗的地方,总面积约214平方米。旧址呈东西走向,南北16米,东西13.4米,北侧为正房,坐北朝南共有五间,面积为63.7平方米;东侧为两间厢房,面积为18.6平方米,后期又在厢房南侧续盖了两间厢房;大门位于院落南侧,整个旧址为一进二合院。……[详细]
  东海医院诞生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冯家镇瑞木山村中,年代为1941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是1941年成立的,主要是为救治抗战伤员而设置的医疗机构,总面积约171平方米。旧址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东海医院办公区,由3间正房和4间厢房组成,正房位于北侧,坐北朝南;厢房位于东侧,设有过道门,为一进二合院,面积为83平方米;东部为诊疗所,与办公区间隔一胡同,由3间正房和3间厢房组成,正房位于北侧,坐北朝南;厢房位于西侧,设有过道门,为一进二合院,面积为89平方米。……[详细]
  北海印钞厂旧址位于乳山市冯家镇仙人脚村村中偏北,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北海印钞厂是1942年成立的,主要是为抗日根据地印制钞票。旧址为院落布局,建筑呈东西走向,南北11.2米,东西10.2米,总面积约115平方米。北侧为正房,坐北朝南共有五间,面积为48.6平方米,过道门从正房东部穿过。……[详细]
  牟平县委诞生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归仁村南,年代为1933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1月,中共牟平县委在此成立,该旧址呈东西走向,南北长12.5米,东西长10米,总面积约125平方米,北侧为正房,坐北朝南共有4间,面积为46.5平方米;西侧为3间厢房,面积为20平方米,大门位于东南侧。……[详细]
  双山战斗遗址位于乳山市下初镇初家沟村东北1500米双山顶峰上,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2年4月八路军十二团二十四名勇士为掩护胶东行署机关安全转移,在此同日伪军进行战斗的遗址。此次战斗共牺牲二十四名烈士,为了纪念在双山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二十四名烈士,一九四四年四月七日,当地政府和人民在双山主峰上为勇士们竖碑纪念,碑文上写下了人民对勇士们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详细]
  中共牟海临时工委成立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城区街道北江村,年代为1937年12月。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正房4间,东厢2间,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1937年10月,宋竹庭、于克恭等同志举办农民抗日夜校,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准备恢复和发展牟海边区的党组织。12月,建立牟海临时工委,由宋竹庭任书记,于克恭任组织委员,林慕堂任宣传委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