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宁化县旅游

宁化县红色旅游景点

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治平乡治平村马背岭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治平境内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和党群组织,常有红军和游击队活动,在建立和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的对敌战斗中,许多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和苏区干部牺牲。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历史,发扬革命传统,治平乡人民政府于1967年3月建竣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建成后,每年清明节治平乡组织师生前来祭扫,成为当地群众凭吊革命英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砖混结构,坐西朝东偏北,碑高2.76米,碑堂通面阔5.6米、通进深4.7米,总面积26.7平方米。由碑座、碑身、碑顶、四级碑堂及37级台阶组成,其中碑座长1.2米、宽1米、高0.44米。碑顶置五角星,碑身正面阴刻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为毛……[详细]
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
  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位于宁化县淮土乡上街镇凤山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由红军街(凤山村24-30号、31-33号、23、34、39、3、17号等7处古民居)和五通庙、王宅、红军井、红军看病所等四处建筑构成。1931年至1934年期间,红十二军、红三军团第四师等多支部队驻扎在凤凰山今凤山村等地,不少红军伤病员在红军看病所疗伤。凤凰山红军街,明末清初始建,沿街两侧现存59栋土木结构传统建筑,建筑临街一面均设有店铺、作坊等,街面以卵石铺设,设排水沟。1929年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从江西入宁化,路经凤凰山并在此处安营扎寨。1934年中央红三军团第四师及驻宁化各部队1.4万多红军在此集结待命,10月初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保护范围:各单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凤凰山红军长……[详细]
石寮红军兵工厂旧址
  石寮红军兵工厂旧址邱氏民宅位于宁化县水茜乡石寮村大屋下3号。为保障红军及游击队弹药供给,中革军委要求中央苏区各省军区及军分区建立兵工厂,尽最大努力生产武器弹药、维修损伤-械,保障参战部队的作战需要。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即宁清归军分区)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于1933年秋在彭湃县河龙区石寮乡(今宁化县水茜乡石寮村)大屋下设立兵工厂,厂房设在邱氏民宅。兵工厂建立后,主要为参战部队生产-、手-、维修损坏-械。1934年5月彭湃县划归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后,该兵工厂隶属闽赣省苏维埃政府。1934年12月,彭湃苏区沦陷后,兵工厂人员随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及所属红军部队一并转移。石寮红军兵工厂旧址邱氏民宅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117平方米,为抬梁穿斗混合木结构,左右厢房局部损坏改为砖混结构,整体建筑保存较……[详细]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
  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由张氏家庙(下祠)、三圣庙、维藩桥与玉屏德润亭组成。1929年,石碧村建立党小组,村民纷纷入农会、闹暴-动-、建政权、当红军、支前线、打土豪、分田地,积极投身革命。1932年8月,红军独立第七师成立,第二年在石碧村张氏宗祠设立红军独立第七师野战医院,得到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保护范围:张氏家庙(下祠):东至32米外水塘,南至山墙滴水外10 米,西至围墙滴水外10 米,北至辅房滴水外10 米。三圣庙:东南至32米外水塘,西南至张氏家庙(下祠)矮围墙外10 米,西北至后屋滴水外10 米,东北至砖混建筑墙基外10 米。维藩桥与玉屏德润亭:建筑滴水向外延20米。2018年,石碧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详细]
宁化西南五乡(曹坊)农民武装暴动指挥部旧址
  宁化西南五乡(曹坊)农民武装暴-动-指挥部旧址曹氏家庙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上曹自然村。1930年初,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千里回师赣南途经宁化,对中共宁化地下组织作出明确指示,要迅速发动工农武装暴-动-,领导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中共宁化地下组织及时研究部署了暴-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党支部分头行动,做好暴-动-前的对敌分化瓦解、购买武器及对民团武装策反等准备工作。1930年夏,正直青黄不接,贫苦工农食不果腹。中共宁化地下组织审时度势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人民反压迫、反剥削、求解放的情绪高涨,而且经过半年多的充分准备,红1军团和红12军正好在长汀整编,暴-动-能取得红军的支援,于是决定发动宁化西南五乡农民武装暴-动-,由曹坊先行,其他各地按计划相继进行。徐赤生、曹延勋等到长汀请求红军支援。是……[详细]
红军桥遗址
  红军桥遗址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五组,系县道石(壁)淮(土)线南北横跨禾口溪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县禾口区(今宁化县石壁镇)是宁化县最早建立的苏区之一,一直有中央和地方红军驻防。1933年农历五月,宁化县禾口区立新乡(今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渡头桥被洪水冲毁。为解决军民通行所需,驻禾口红军与当地群众共同新建了一座多孔石拱桥,于1934年春建成,在桥栏护壁上题有“红军万岁”和“一九三四年宁化工农群众仝造”字样。1977年6月17日,石壁降特大暴雨,将红军桥冲毁。禾口公社管委会于1977年秋在原址开工重建一座石墩水泥砼面桥,是年冬建成,在桥栏护壁上重题“红军万岁”和“一九三四年宁化工农群众仝造”字样,新题“1977年重建”字样。……[详细]
宁化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宁化:有红五军团主力,中央纵队,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约2万人。1934年10月10日,独立第七师(红五军团34师前身)从宁化湖村出发抵城关后,编入红五军团,开始向西转移;12日,红三军团主力部队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将防务交地方红军接管,彭德怀率主力部队撤出防御阵地,在凤凰山进行了短时间休整后,开始向西转移;同日,红九军团后方机关和中革军委直属炮兵营奉命从宁化的曹坊、滑石、淮阳等地向集结地出发。中革军委直属营和红三军团后方医院从宁化方田出发;独立第七师、红三、红五军团以及部分后方医院也于10月12日分别从城关、湖村、方田等地出发,开始长征。……[详细]
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
  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翠江镇北山顶峰,县革命纪念馆右侧。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8米,用青白色花岗石成。碑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共15个鎏金大字。碑座前面刻有碑文一块,并建有上下两层平台,上层长20米、宽15米,下层长40米、宽30米。平台紧接100级石阶,为瞻仰者上步行之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宁化县是中央革0据地组成部分、二万五千里长征起点县之一、0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后期所在地。全县有1.3万多人参加红军,其中3000多人为革命献出生命。1977年,建此纪念碑以资纪念。福建三明市……[详细]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
  宁化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县和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红军提供大量粮食,被誉为“苏区乌克兰”。宁化县革命纪念馆位于宁化县城关北山,建于1977年5月,由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毛泽东《如梦令·元旦》铜雕、《军号嘹亮》石雕、革命纪念园、宁化县第一个党团混合小组活动旧址等组成。馆藏文物1861件(套),其中包括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等一批珍贵革命文物。1996年被命名为首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年代:1931年座落地点:宁化县淮土乡淮阳村简介:旧址原为刘氏宗祠,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由门楼、前殿、正殿、辅房等组成。1931年11月上旬,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在此主持召开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宁化县苏维埃政府以及中共宁化县委。保护范围:旧址及门坪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宁化县红军医院旧址
  宁化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非常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1933年9月,中央内务部作出各区设立红军后方医院或分院的决定。宁化把农村土医、郎中组织起来,经一段时间的培训,从事救治前线生病、负伤后转移来的红军伤病员,同时还经常替群众看病。当时,各医院的条件都很差,通常只有3—5个医生和十几个护士,担负着几百个伤病员的救死扶伤治疗。由于敌人的-,药品非常紧缺,主要以中草药为主。宁化共在城关谢氏家庙、湖村石下邱氏宗祠、方田丁氏宗祠、以及泉上、禾口、安远等地办起了20多所红军后方医院。……[详细]
彭湃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陈氏宗祠
  彭湃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陈氏宗祠位于宁化县湖村镇巫坊村,年代为1933年。建于清代,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385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主体为单进式砖木结构建筑。1933年7月22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会议决定增设彭湃县,由宁化的安远、河龙排、巫坊、泉上以及建宁的均口等地组成。彭湃县委、县苏维埃机关驻地宁化巫坊村,其中县苏维埃政府设于此。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排屋头红军标语旧址
  排屋头红军标语旧址位于宁化县中沙乡练畲村练畲自然村排屋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中沙练畲红军部队为宣传党和红军政策,曾在该民宅外墙壁书写多条红军标语,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倒算,曾对多条红军标语涂抹,现已无法辨认,仅外墙壁尚存1条红军标语,内容为“-兄弟要想……”因自然因素侵蚀,字迹褪色。排屋头红军标语旧址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0平方米,为清代所建悬山顶单檐穿斗式砖木结构民宅,现无人居住,整体建筑保存较差。……[详细]
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
  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位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伍家屋自然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石壁立新红军部队为宣传党和红军政策,曾在该香火厅外墙壁书写1条红军标语,内容为“土豪的谷子不要钱发给贫农”,目前保存较好。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4平方米,为清代所建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古建筑,系伍氏香火厅,整体建筑保存一般。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于2008年8月被宁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家山红军烈士墓
  马家山红军烈士墓位于宁化县安远乡马家村中心村东北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某部行军途经安远马家村,遭遇当地民团袭击,数名红军战士牺牲。1958年,当地村民将发掘的数具红军烈士遗骸移到该址掩埋,建简易烈士墓,为石混结构,坐东朝西,墓高约2米,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水泥墓碑上阴写竖书“红军烈士墓”字样。因自然因素侵蚀,年久失修,致使烈士墓基座部分水泥脱落,字迹不清,保存一般。……[详细]
  中共武层区委、武层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余氏宗祠)位于济村乡武层村。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田螺髻战斗遗址(龙华山)位于方田乡泗坑村龙华山顶。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沙罗坝红军医院旧址(丁氏宗祠)位于方田乡大罗村沙罗坝自然村。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周坑口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淮土镇周坑村周坑口社公下。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棠地河下塅战斗遗址暨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水茜镇棠地村河下塅坳子山上。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