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 > 东方市旅游

东方市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海东方沙滩公园
  海东方沙滩公园将沙滩、大海、公园零距离融合为一体,海岸线全长2800米,面临北部湾,沙滩洁白细腻,海水清澈粼粼,是东方市绝佳的海滩景观。景区占地240亩,包含百福石雕、游乐园、健身广场、时光隧道、太极区、风情街、观海平台等景观;种植有花梨、棕榈、榕树、苏铁、三角梅、步步高、鸡蛋黄等植物。2019年12月26日,东方市海东方沙滩公园景区获批国家AA级旅游景区。……[详细]
推荐2
俄娘九峰山
  俄娘九峰山三月三盛会发源地俄贤岭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海南旅游风景保护区。海南东方市是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县城及各乡镇的黎族同胞都举行传统的三月三盛会。游客若赶上此时游览东方县,定能亲身体验黎族同胞这种幸福和欢乐,给旅游增添无比的乐趣。三月三盛会,原是黎族同胞未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民间传统节日,婚后的人是不再参加的。但今天,时代的发展使三月三成为黎族同胞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的盛会,黎族男女老少以及党政干部、其他民族群众都普遍参加。为了欢度三月三佳节,海南黎族胞们早在开年之时就添置新衣裳,酿造山兰甜酒,备好做甜稞的糯米。三月初三天一亮,黎胞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和姑娘们打份得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地到-地点去,-的广场上热闹非凡,男女青年翩翩起舞,跳起打柴舞、打鹿舞、竹竿舞等,接着,有的进行对歌,有的参加打叮咚。有些青年在活动中互相表达爱情,为日后喜结……[详细]
推荐3
猴猕岭保护区
  海南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境内,与昌江、乐东交界。保护区北部有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部有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南部有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是海南大广坝水库。土地总面积:12215.33公顷,核心区:5033.94公顷,缓冲区:2873.044公顷,实验区:4308.35公顷。保护区于2004年7月23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级别为省级,是一个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猴猕岭自然保护区内出露的岩性98%为沉积岩地层有志留系至二叠系,受到上述岩性以及气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等综合条件的影响,土壤类型有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三种。猴猕岭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现保存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类型,是热带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特征。本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80科、722属、1389种(含变种亚种及变型),其中蕨类植物24科、44属、84种,野生种子植物156科、678属、1305种(含变……[详细]
推荐4
解放海南烈士陵墓
  东方市“解放海南烈士陵墓”,是为纪念一九五零年在小岭、皇宁、北黎、八所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建筑物。位于东方市八所镇新北村以东的北黎河南岸。一九五零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准备攻琼崖”和“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以第四十三军、第四十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十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第+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指挥,执行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任务。渡海作战兵团先后组织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分两批四次潜渡琼州海峡成功。四月十六日,兵团主力组成两个集团,分乘大帆船,正面强渡琼州海峡。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接应下,于十七日在海口市以至临高角一线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大举登陆。继而向纵深发展,在黄竹、美亭与敌军决战,打垮敌军主力。二十三日解放了海口市。随后,登陆部队与琼崖纵队兵分东、中、西三路追击南逃之敌。五月一日凌晨,第四十三军一二九师三八五团、三八七团和一二七师三八零团,向驻守在小岭、皇宁、北黎、八所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猛烈攻击。……[详细]
推荐5
俄贤岭
  俄贤岭三月三盛会发源地俄贤岭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海南旅游风景保护区。海南东方市是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县城及各乡镇的黎族同胞都举行传统的三月三盛会。游客若赶上此时游览东方县,定能亲身体验黎族同胞这种幸福和欢乐,给旅游增添无比的乐趣。三月三盛会,原是黎族同胞未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民间传统节日,婚后的人是不再参加的。但今天,时代的发展使三月三成为黎族同胞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的盛会,黎族男女老少以及党政干部、其他民族群众都普遍参加。为了欢度三月三佳节,海南黎族胞们早在开年之时就添置新衣裳,酿造山兰甜酒,备好做甜稞的糯米。三月初三天一亮,黎胞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和姑娘们打份得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地到-地点去,-的广场上热闹非凡,男女青年翩翩起舞,跳起打柴舞、打鹿舞、竹竿舞等,接着,有的进行对歌,有的参加打叮咚。有些青年在活动中互相表达爱情,为日后喜结良缘……[详细]
推荐6
鱼鳞洲
  鱼鳞洲鱼鳞洲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西南海滨,清康熙年间就已是海南风景名胜地。古人有诗云:鱼鳞洲耸接云天,策枚登临别有天。怪石回环看不厌,奇峰重叠翠相连。泉流一井清如许,浪击千层势欲颠。海上仙山何处觅?分明此景是神仙。“诗句道出鱼鳞洲秀丽的景观。”泉流一井“是指岸边有一永不干涸的甘泉”,井西边还有一栖息海鸟水禽的洞穴。海边水浅沙白,波浪不兴,是理想的天然浴场。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40年,然而,海南热闹了十多年,海南鱼鳞洲却仍旧静着,仍旧沉默着偏居一隅。往来世事迁徙,多少岁月悠悠逝去,迁不走的,是那鱼鳞一样嶙峋的礁石和粗糙的砂粒。鱼鳞洲就被列为海南风景名胜之一。鱼鳞洲面临波涛翻滚的大海,奇峰林立,岩石多姿,绿草灌木铺地,长年山花烂漫。海滩上,沙细如末,白如雪,松软如棉;海风推波助澜,海浪扑打在石壁上,溅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沉雷般的涛声轻重有序,节奏均匀。海边水浅沙白,波浪不兴,是理想的天然浴场。鱼鳞洲附近长满了仙人掌,别的植被很少,这一自然现象非常有趣。也许你知道海南岛有个八所港,那是因为它……[详细]
推荐7
大田自然保护区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西部东方市境内,距市区12公里,地处东经108°47’~108°49’,北纬19°05’~19°17’,属地势较平缓的丘陵地区,海拔在30~80m之间,面积约1314hm2。保护区成立于1976年,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海南坡鹿(Cervuseldihainanus)及其生境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为正处级事业单位,现有在册职工51人,其中在岗职工47人;事业编制20人,单位自筹31人。大田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602种,兽类36种,鸟类79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18种,鱼类8种,昆虫类111种。保护区地处热带干旱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019mm,年蒸发量可达到1929.1mm,总体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旱季长达7~8个月,雨季2~3个月。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自然条件特殊,植物生态群落独特,生物复杂多样,植被属较典型的干旱热带稀树灌丛草原,素有“小非洲”之称。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详细]
推荐8
黎族船形屋
  黎族茅草屋主要有两种样式,分别是船形屋和金字形屋。船形屋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上盖茅草或葵叶;金字形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干编墙,再糊稻草泥抹墙,昌江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屋保存较为完整。白查村是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白查村的茅草房犹如一艘艘倒扣的船,村民习惯称之为“船形屋”。白查村现存81间船形屋,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船形屋是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2008年该村船形屋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查村茅草屋为落地船形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屋内为泥地,村民从外面挖回粘土,把地面铺平,浇上水后双脚踩平,晒干或晾干地面,使之平坦坚硬。走进白查村,随处可见隆闺、牛栏、猪栏和以基石垫底、悬空地上的谷仓……[详细]
推荐9
天南第一泉
  天南第一泉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该有近2000年历史,村名追溯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后,渡海入琼守卫南疆军队第十所的驻地。临海驻防,兵马苦于无井汲水。马援组织士兵在村旁“飞来庙”处挖掘出泉水,水质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至今十所村民仍习惯于清晨围井提水饮用,井旁仍镶嵌清代乾隆26年(公元1761年)所立《汉马伏波之井碑》。现代文豪巨匠郭沫若于1961年慕名参观考证后,赋赞美诗一首:“水泉清冽异江河,古井犹传马伏波。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  “汉马伏波井”被东方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门票  成人票:15元  儿童票:8元  其他优惠:小孩1.1米以下的免票; 老人持老年证的免票 学生半票 现役军人免票交通  岛外运输以航空和水运为主,岛内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铁路:  三亚-东方-昌江铁路线已经全线通车。连接琼州海峡的火车轮渡也已经开通。  公路:  岛上交通以公路为主,223 224 ……[详细]
推荐10
汉马伏波井
  “天南第一泉”名叫“汉马伏波井”,即一口汉代水井。位于海南省东方市西海岸。“汉马伏波井”井口颇大,直径八尺多,据乡人传说,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扩大为圆井,以砖砌成,井近处的有伏波祠,久已毁废。墙上嵌一石碑,题“汉马伏波井”,署“乾隆辛已”(清高守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据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董学有、大诗人郭沫若1961年视察海南岛观看此井证实,此井确为汉光武帝时有功于海南马援将军经略海南时所造,距今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了。“汉马伏波井”夏日水凉,冬日水暖,十所村数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从不枯歇,自古水质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大诗人郭沫若观赏此井时,考证史料,饮赏井水,连口称赞,诗随口出:“水泉清冽异江灌,古井犹传马伏波。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海盐含量百之三,饮此信知水味甘。古所于今沾惠泽,胜标铜柱在天南。薏苡烹来可作糜,军行用以止朝饥。功成人竟明珠视,古井无波水自知。”天南第一泉四面环山,时而云雾缭绕,幽静之极。一条高山河流从西侧奔流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