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代王城墓群
  代王城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代王城东南1.5公里处。代王城墓群与太子梁汉墓群一样,应是代国历代王侯将相的墓葬。对研究代国的丧葬制度和代国物质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代王城汉墓群分布于古城东、南、西三个区域,现存封土63座。当时为汉代代国的王宫贵族的墓葬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城墓群平坦的地面上巨石突起,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高大的坟丘延绵不断。据调查,墓丘分为4群,总计土冢27座,编号为M1~M27。每座墓地直径大者为40-50米,小者10余米,高在10-15米不等,很有气势,系汉代居住城中的贵族墓城。1973年10月曾发掘墓群最西土堆,出土了汉代陶器、玉器、五铢钱等器物,其余墓葬保存较为完好。现存封土堆63座,均为当时王室贵族墓葬。……[详细]
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它位于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现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门望族之一,极盛时期在北魏,上可追溯至后汉及魏晋,下延续到北齐、隋和唐。据《魏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新唐书》宰相系表和《景县志》记载,见于史传的,有官位者就有六七十人之多。南北朝时期讲门阀,景县的封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之一,其官位之高,人数之多,在当时也是少有的。1948年当地群众挖开4座,取出许多随葬品,还有5合墓志和1方墓志盖,其中人物有封魔奴、封延之及妻崔氏、封之绘及其妻王氏。封氏墓群所出文物,是北魏、北齐时期珍贵实物资料,它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一青瓷精品仰覆莲花大尊,一仰一覆两朵大莲花,……[详细]
南庄头遗址
  南庄头遗址位于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村东北约2公里处,泥河湾、周口店、山顶洞等古文化遗址环绕着它,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10500~9700年左右。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己发现的遗迹有5条灰沟、2座灰坑和2个用火遗迹。出土遗物丰富,种类有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针、种子和少量的夹砂深灰陶、夹砂红褐陶片、石片以及水沟等人类活动的足迹,另外还有鼠、鸡、狗、狼、猪、鹿等动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烧烤、切割的痕迹。南庄头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北方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另外,该遗址所出的丰富遗物,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特征及农业、饲养业、制陶业的起源……[详细]
南阳遗址
  南阳遗址位于容城县城东十三公里,在南阳村南四十米,被村民称作“城坡”,为周代时期遗存。遗址四周均有古河道,即“南河”、“后河”、“东河”、“西河子”,占地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出土“西宫”铜壶一件、铜鼎两件、“右征”铜壶盖一件,“易市”陶钵、陶罐各一件以及陶鬲、陶鼎、陶豆、陶罐、陶尊、铜镟等文物四十多件。尤其是一九八四年出土的春秋时期钱币“尖首刀”,为此遗址的断代提供了充分依据。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集解》引《世本》曰:“桓侯徙临易。”宋忠曰:“今河间易县也。”后汉时的河间(国)易县,即今容城县东部南阳、古贤及雄县西部一带。《括地志》载:“雄县北废易县,是春秋鲁庄公时(前六九三至前六六二年)燕桓侯徙于临易的地方。”还说:“废易县,在今县(指……[详细]
205、宋璟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璟碑
  宋璟碑,原在宋氏墓地,今在邢台市南郊五公里处的东户乡中学校园内。因碑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撰,故亦称颜鲁公碑。碑体高289.5公分,宽149公分,侧42.5公分。半圆形碑首,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方形碑额,正中篆书阴文“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原有仰首贔屃碑座,上刻褡裢花纹,庄严稳重,今已逸失。碑四面皆刻,楷体盈寸,洋洋三千余言,尽述宋璟“历仕三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碑文题后结衔:“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是碑初立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系宋璟之孙宋俨为“追念祖父德业”所建。宋俨是宋璟第七子宋华之子,建碑时正任苏州刺史。据新、旧二唐书和碑文记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宋璟上疏告老,申请“致仕”,玄宗李隆基……[详细]
蔚州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河北省蔚州城西北隅。通过对真武庙的建筑结构特点分析及与其它有确切线条的建筑相比较,结合碑文记载推断,真武庙应为明洪武年间建筑。大殿前的歇山卷棚抱厦应为清康熙、雍正时期所重修增建。钟楼四根卷刹柱为元代遗物,明代利用。真武庙坐北朝南,坐落在高约3米的夯土包砖台基上,殿宇禅房相连,形成一个封闭式独立院落。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正殿分布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东西配殿各两座,四面房转角垣墉环绕,院中东部建钟楼一座,西侧建鼓楼一座。前殿为穿心过殿。单檐悬山卷棚勾连搭式,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悬山为正五架分心中柱式,五架梁枋心绘“金龙牡丹”,前卷棚为四架梁,顶置椤锅椽,梁架均油饰。正殿位于院内正北为北极大殿。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琉璃花脊,前抱厦,厦前砌宽敞的月台,高于院面1.30米,月台前置台阶七……[详细]
纸坊玉皇阁
  峰峰玉皇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纸坊村西南。在古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要道上,依山傍水,形势险要。玉皇阁是砖瓦结构的无梁拱顶建筑。始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575年),为祭玉帝而建,原名玉帝四明无梁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阁下部为石砌平台,东西各设券门磨砖错缝平砌,拱券为东西要道,跨度为4.64米,券沿有四龙二凤、花卉石浮雕。台上三面设砖栏。阁建于平台上,通高18.6米,平面方形。宽深各五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外观呈二层楼阁式,琉璃瓦顶,上置宝刹。阁身通体仿木用砖砌筑而成,四面正中设拱券门,四周加设木结构回廊。外观二层处,四面明间设半圆拱形假门,墙壁面隐作圆形柱分出间位,并砌阑额、普柏枋,交角出头。檐下作五踩双昂仿木斗拱,斗拱上方置仿……[详细]
隆尧唐祖陵
  大唐帝陵位于隆尧县正南6公里的魏家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的大唐西陵,为唐高祖李渊-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或唐祖陵。唐高祖时始建。唐太宗贞观廿年(647年),累遣使臣左骁卫府长史长孙尊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派上柱国田再思、象城令宋文素等在陵东500米处建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陵、碑皆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唐陵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不仅封土已平,而且整个陵区由于长期用土,形成一片低于周围1—2米的洼地。直到1984年,在地表下1.5米处发现大型砖墓室券形墓顶,方知陵墓位置。唐陵所处地势为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盛唐石雕均在中间洼地。墓葬于北面高地……[详细]
209、普彤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彤塔
  中国第一佛塔——普彤塔。座落于南宫市北旧城,东距市区1.5公里。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落成,据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比河南洛阳白马寺塔还早建一年,可谓“中国第一佛塔”。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普彤塔在建筑手法上有不少独到之处,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置斗拱,第八层斗拱外出翘头,上不施令拱,而置一小斗托住塔檐,塔顶装“仰莲钻首”铁制塔刹,置大中小鎏铜佛像三尊。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三尊。整个建筑形式别致,结构独特。这在中国楼阁式建筑演变体制上,实为少见的佳作。相传建佛塔选址南宫城内,是因汉明帝刘庄随其父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详细]
天护陀罗尼经幢
  天护陀罗尼经幢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是一座唐代(公元618~907年)的佛教经幢。天护陀罗尼经幢为青石质,残高5米,直径约64公分,雕刻建造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幢身下施覆莲座、须弥座及方形石础。幢身呈八边形,施宝盖二重,上承须弥山,再上为重层仰莲托八面石柱,石柱各面的尖拱龛内各雕有菩萨立像1尊。幢身南面刻“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后题有年款。幢顶残缺。天护陀罗尼经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经幢实物,对于研究经幢的发展历史以及佛教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详细]
泥河湾遗址群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的中、东部,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泥河湾遗址东部是以东谷坨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群,已发现24处旧石器地点。发现石制品多达上万件,还有数量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为距今100万年左右。这些发现层位清楚,遗物丰富,集中分布在泥河湾的古湖滨,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活动状况,是目前东亚地区已经发现的分布最集中、石制品最丰富且时代最早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存。遗址中部是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已经发现19处旧石器地点。时代为距今15000至10000年。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已多达数万件,还有加工精美的装饰品,以及大量人工破碎的哺乳动物化石。泥河湾遗址是研究200万年至300万年以来古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地理及新构造运动等学科的著名地区,……[详细]
海丰镇遗址
  海丰镇遗址位于黄骅市羊二庄镇海丰镇村与杨庄村之间。遗址所在为一中间高四周渐低的台地,其中心最高处为一东西向土岗高出周围地表3米左右。遗址南北约500米,东西约1000米,面积约超过50万平方米,断层暴露遗物丰富。1986年黄骅县博物馆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现遗址地表砖、瓦、瓷片随处可见,断崖上文化层连绵不绝,主要区域的文化层厚2-4米,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古文化遗址。2000-2003年间两次发掘,清理出大量金代灰坑和房基,出土文物丰富,有陶、瓷、骨、石、蚌、玉、玻璃等器物。以资器居多,且为定、钧、磁州、井陉以及耀州、龙泉、景德镇等名窑窑口出品。2006年海丰镇遗址作为金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封龙山石窟
  封龙山(元氏县与鹿泉市交界处)石窟,现存两处,一处在封龙山西麓的西石堂院,一处在封龙山东麓的东石堂院,东石堂院窟内造像己毁。西石堂院有窟三个,自西向东依次为一、二、三号。一号窟即三世佛窟,主龛坐佛为释迦牟尼佛,右龛坐佛为未来佛弥勒佛,左龛坐佛为过去佛阿弥陀佛。窟内除三尊主佛外,四壁还刻有90多个小佛龛。二号窟为千佛窟,坐像为释迦像,窟内四壁自上而下雕刻一排排、一组组纵横交错的小佛,共847尊。从雕刻内容和手法看,该窟开凿略晚于一号窟,约在唐代前期。三号窟为涅盘窟,窟内刻释迦牟尼涅盘像,从雕刻手法看为北宋年间所刻。西石堂院东侧崖壁上刻有“武平三年秋礼”6字,是石窟始凿于北齐的有力证据。……[详细]
纪晓岚墓
  纪晓岚墓地位于河北省沧县崔尔庄镇北村村南约300米处。纪晓岚,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为清代官宦文人,沧县景城纪氏后裔。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其祖上在明朝从南京迁来。纪氏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总纂《四库全书》和撰着小说《阅微草堂笔记》闻名于世。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纪晓岚虽为科举人仕,可他不是纪氏家族中唯一做官的,更不是最早进入官场的,他家早已是河间望族,所以纪氏墓地也不仅此一处。纪晓岚基所在纪氏家族墓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南北300米,东西100米,共有墓……[详细]
西土城遗址
  西土城城址位于康保县二号卜乡西土城村周围,辽、金、元时期。该城址呈马蹄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500米,占地55万多平方米。城墙夯土筑成,残高1.5—5米,夯层厚10—14厘米。城墙基西北角“文革”塌毁470多米。南城墙正中端有豁口是城门位置。东城墙有一处缺口,为后人进村道路穿段8米。整个城墙有马面30个,间距分别为70—90米,近十几年,经各级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发现和采集大量的遗物标本,其中有石器、斧、陶瓷器皿,铜钱、青砖、瓦片等物。西土城城址其文化内涵丰富,是蒙汉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西土城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开化寺塔
  开化寺位于元氏县城内西南隅。原有寺内建筑大多已毁圯,现仅存砖塔一座。民国二十年编修的《元氏县志》记载:“是塔建于元魏时代,寺旧有塔二,故号曰双塔,明成化年间修葺。唐时称为开化寺,现仍之,剩下塔之一座”。开化寺塔为密檐式实心砖塔,建在用砖垒砌的约7平方米的台基上。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九级,通高23米。第一层较高,台基以上起仰莲塔座,仰莲之上在八角体塔身的各面,用砖雕砌假门假窗,假门均为券门,双门紧闭,门上雕以花饰。第一层之上各层,均仿木结构,用砖雕砌斗拱,承托出檐。每层除转角斗拱外,每面中间有补间斗拱一组,每层共有斗拱16组。各层出檐之间均镶嵌有雕字砖,刻有施主、功德主姓名。塔刹虽已失原状,铁制宝顶尚存,上铸有文字,辨识不清。2013年5月,开化寺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7、安远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远庙
  俗称伊犁庙,也称金顶寺,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规制修建。固尔扎庙是喀尔喀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准部远近牧民每年夏季都到这里-,顶礼膜拜。该庙于乾隆二十年(1756年)被民族0分子阿睦尔撒纳溃军烧毁。清军平叛后-,有功的达什达瓦族全部迁住热河。乾隆考虑到给达什达瓦族提供佛事场所,遂命在武烈河东岸建造此庙。落成后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每年夏季都到热河聚会。安远庙,宽146米,长255米,占地2.8公顷。全庙平面为长方形,面南偏西,内外三进墙正中为山门,面阔三楹,汉式重檐歇山顶,拱门三个,砖混结构。……[详细]
怀安昭化寺
  昭化寺位于河北省怀安县安城镇西大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后来又废弃。明正统元年至八年(1435年-1443年)重新修建。昭化寺南北96米,东西38米,建筑面积670平方米。该寺座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等,都是明代早期的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该寺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瓦顶,建筑面积292平方米。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大雄宝殿的四壁上绘制壁画93平方米,绘制的人物有47组,490余位,规模之大实属罕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昭化寺主要建筑具有明代早期建筑特点,在官式做法中,又表现了当地的地方民间做法,对于研究中国古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详细]
淮军公所
  在保定旧城区西南隅,有一处在北方地区很不多见的建筑:房屋高大,“封火墙”随墙脊阶梯式的高出,房基和柱石也比通常房屋高,看上去敞亮明快,气魄壮观,具有明显的江淮建筑风格,这就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奉旨率淮军至保定,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后,于此建的淮军公所。同时,还为其在南京镇压太平天国而阵亡的将士建了昭忠祠和祭场。李鸿章死后,将昭忠祠改为李鸿章祠堂。该祠堂建筑东西宽115米,南北长120米,占地约25亩,有四个高大的院落,二进院内是由原来的祭场改建的戏楼,造型别致,基本上保留着原来的风貌。昭忠祠正堂的四周墙上及两庑壁间,都嵌有刻石,记载淮军的“功绩”和“烈士”的事迹,是研究淮军的珍贵资料。2013年5月,淮军公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丰润中学校旧址
  丰润中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13-1925年)代表性校园建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辛亥革命后,丰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至1912年办起六所高等小学堂,为解决学生升学困难,从遵化州官立中学分出丰润预备中学,1913年春开办丰润中学校,李秋野任校长。1914年在车轴山,利用寿峰寺殿办新校。1914年秋郭李航接任校长。郭任职期间,亲自设计校园。依次建筑了罗马式两层小楼的图书馆、高大宽阔的会议室、校长室、会计室、传达室,最南边是牌坊式铁格扇大门。中轴线两侧,呈雁翅排开,修建了三百多间房屋,组成了各式各样的教学区和斋宿区,为后人创建了一座宏伟别致的艺术园林式的校园。丰润中学也成为全国一流水平的名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