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第七批国保)时代:元至民国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峪道河镇柏草坡村中部柏草坡龙天土地庙位于汾阳市城北11.5千米峪道河镇柏草坡村中。坐北向南,一进院落,东西28.81米,南北49.71米,占地面积1432平方米。据史料记载,该庙始建于金代,元以后屡次维修。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主要有:戏台、献殿、龙王殿,东面配殿3座。龙王殿为金代始建、元代重建,其余皆为清、民国时期建筑。龙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设斗栱,四铺作,华拱出跳状如翼形栱,其上不设交互斗和令拱,斗栱里转单杪承搭牵,搭牵做蚂蚱头。后檐斗栱不出跳,把头绞项作,三椽栿出头。殿内梁架为四架椽屋搭牵对三椽栿用三柱,梁上设驼峰承大斗,斗内出捧节令栱承槫,平梁上叉手交捧节令栱直抵脊槫。脊槫下皮有金承安五年(……[详细]
郭壁村古建筑群
  郭壁村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东沁水西岸郭壁村。在明代,村主街即长达五里,有“金郭壁”之誉。坐西向东,背山临河,呈带状。村东沿河石砌护坡,村西山上筑有夯土城捕。村内分坊区,以“坊”、“里”命名,如“宁远坊”、“三槐里”等。村内现存多座内门楼、过街楼。过街楼下行人,楼上则作寺阁、戏台。山坡上有一座内门楼设“丁”字形门洞,十分奇特。村内有一座纪念清官崔钰的“崔府君庙”,庙中有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乐楼。村中民居为典型的晋东南风格,以二三层的四合院为主,大多为明末、清代遗构。村北民居、古街保存相对较好,建筑和装饰水平亦较高。村内建筑较豪华的“进士第”保存数座,砖、石、木雕装饰精美,有的门楼外有雕刻忠孝二字的砖雕照壁。村西北山上的书香门第“青缃里”,俗称“王家屹洞”,显赫的王家宅院集中于此,……[详细]
西阴村遗址
  西阴村遗址西阴村遗址(第四批国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遗址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6年由李济先生发现并主持第一次发掘,这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具有划时代意义。1994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为新石器时代仰韶庙底沟文化、西王村三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类型文化和商代二里冈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庙底沟二期文化遗迹有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器物包括夹砂瓮、缸、折沿罐、釜灶……[详细]
府城关帝庙
  时代:清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城北10公里处的金村镇府城村府城村关帝庙位于泽州县城北金村镇府城村,它坐落在村东的青岗上。系由上、下、外、中、前院组成的一组庞大建筑,占地数十亩。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戏台、关帝殿、三义殿,西侧建筑有廊庑、钟鼓楼、僧楼。正殿为关帝殿,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庙宇应该在深山高崖之上,云雾缠绕,烟霞相伴。府城关帝庙却不然,它在村庄外,大路旁。环绕它的自然是一片繁杂喧器。关帝庙至少有800年的历史,最有名的就是石雕。关帝庙石雕,每个院落都有不同。二进院的石雕最富童趣,北过亭的廊柱柱上刻着山羊和骏马。吃奶的小羊羔和啃脚丫的小羊羔,特别吸引来这里游玩的小朋友。门道两侧有三个狮子大家庭,狮子父母带着一群狮宝宝的门前石鼓上嬉戏。三进院是关帝圣君殿,当地人为了表示对关帝……[详细]
225、太符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符观
  在山西汾阳市城东北15公里上庙村。此观始建年代不详,金承安五年在此创建醮坛,刻立碑记,后经明、清修葺,始成现状。为道教庙宇,规模宏敞,布局疏朗,场面开阔。山门三间,有如精巧的牌坊,三彩琉璃团龙,镶贴在门外两壁,劲健有力,观内东西配殿各五间,悬山式屋顶,前檐插廊,东奉后土圣母,西奉五岳大帝,殿内悬塑满壁,塑像壁画基本完备,虽经几次重装,不失原作风格,表现后土圣母在文武侍从护卫下出巡的场景,造型艺术令人赞叹。正北向昊天大帝殿为主体建筑,面宽三间,单檐歇山式。正殿三楹,配殿五间的设计颇为稀有。昊天殿结构朴实,用材粗壮,形制手法古朴,俨然全代建筑。殿内奉玉皇大帝,侧有侍者六人,躯体高大,形象逼真,观其风格应是明塑。现存昊天大帝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代遗物。左右配其配殿大于正殿的设计,打破了庙宇建筑的惯……[详细]
坡头泰山庙
  坡头泰山庙坡头泰山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盂县北下庄乡坡头村始建年代不详,庙内元代经幢记载,元至正七年(1357年)重建。明天顺、清康熙、民国六年都曾进行过修缮。泰山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40平方米,三进院落。自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为戏楼(建筑已毁)、石牌坊、山门、正殿、后殿;两侧分别对称布局有钟鼓楼、配楼、耳殿、禅房、关帝殿、奶奶殿等。庙宇前部开阔疏朗,后部紧凑严密,形成了疏密有序,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形制多样,元、明、清各代建筑并存的群组建筑风格。正殿和后殿均为元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昴。梁架结构为前搭牵对三椽栿通檐用三柱。后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昴,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正殿、后殿及……[详细]
五台山广济寺大雄宝殿
  广济寺大雄宝殿广济寺大雄宝殿(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五台县城内西大街北侧俗称西寺。始建于元至正(1341一1368年)年间,明清两代局部予以修葺。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及殿内塑像为元代原作。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殿前筑月台,前檐当心间和两次间皆装隔扇,后檐当心间辟板门一道。檐柱柱头作覆盆卷刹,柱身侧角生起显著,屋顶举折平缓。檐下斗栱简洁疏朗,柱头斗栱四铺作出假昂。殿内使用减柱造,前槽不设柱子,后槽仅用两根粗大的金柱,殿内空间宽敞。梁架彻上露明造,制作较为规整。殿内梁架、斗栱、驼峰与柱网配置依然保存着典型的元代手法。殿内塑像与大殿同期,正中佛坛为一佛二菩萨,扇面墙背塑三大士坐骑兽一字形布列;两山砌长形砖台,分塑十八罗汉,为元代遗物。殿前有唐代八角形石经幢一……[详细]
真泽二仙宫
  真泽二仙宫真泽二仙宫(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壶关县城东南45公里的树掌镇神郊村真泽宫俗称二仙庙、奶奶庙,始建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形成五进院建筑格局。二仙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中轴线依次有牌坊、山门、当央殿、真泽寝宫、圣公母大殿。当央殿为真泽宫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殿内梁架粗犷,为典型元代建筑。殿内东、西、北绘有壁画,面积约76.2平方米。寝宫为二仙宫主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为明代遗物。殿内塑二仙真人卧像,四壁绘神态各异的百子图,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寝宫两侧分别有插花楼,并有楼式廊房各九间分布东西。殿内木质构件均为明代遗物。真泽宫现存宋、元、明……[详细]
229、千佛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庵
  千佛庵千佛庵(第四批国保)时代:明地址:隰县城西里许凤凰山巅又名小西天。庵始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东明禅师主持兴建,清代各朝多次修补。现存建筑多为明末所建。千佛庵坐西朝东,有山门二重,布局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左右为文殊、普贤二配殿,两侧有北极殿、马王祠;下院主要建筑有无量殿、韦陀殿、摩云阁、八卦亭及韦陀殿之上的钟、鼓二楼。无量殿为下院主殿,面宽五间,前檐插廊,殿内供无量寿佛。大雄宝殿是庵内的精华所在,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插廊,单檐悬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琉璃剪边,中设琉璃方心。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六椽七檩前后单步梁用四柱,梁栿彩画沥粉贴金,近似龙凤和玺画法。这是山西明清建筑彩画中高等级装饰,在民间建筑的实物中并不多见,弥足珍贵。殿内悬塑满堂,共有大小泥塑千……[详细]
繁峙岩山寺
  岩山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灵岩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延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岩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寺内正殿已毁,现存建筑主要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其它殿四间,禅房三间,垂花门一座,钟楼一座兼做山门。除南殿外,其余均为晚清到民间年间的建筑。寺内青松郁郁,古殿峻峨,壮观幽谧,仿佛镶于山野的璀璨明珠。岩山寺以南殿即文殊殿的壁画最具特色。该殿始建于金代,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这些壁画是金大定七年年宫廷画师王逵历时十年才绘制成的。西边墙壁的壁画内容,描绘了释迦牟尼一生的重大事迹。南壁的壁画,描绘五百商人海遇难,罗刹女赶来相救的情节。东壁的壁画表现的是经变故事和人情风俗,是一幅表现宋、金时期都市风情的历史画卷。岩山寺壁画,内容丰……[详细]
231、会仙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仙观
  会仙观会仙观(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武乡县城东25公里监漳镇监漳村 始建于金正大六年(1229年)(即南宋韶定二年),后历代曾数次修葺,现存主体建筑三清殿为金代遗构,玉皇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63平方米,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关公殿、玉皇殿、三清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钟、鼓楼、厢房、廊房、耳殿。玉皇殿,座落在1.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砂石覆盆式柱础。梁架为自然材锛砍。三清殿,座落在1.2米的石砌台阶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前檐插廊。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为石质,仰覆莲花柱础。梁架结构简洁,形制手……[详细]
232、洪济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济院
  洪济院洪济院(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武乡县东良乡东良候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正殿为金代风格。余皆明、清重建。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036平方米。主要建筑正院有戏楼、钟鼓楼、南殿、正殿、东西配殿;偏院内主要建筑为关公殿。寺院山墙外有千佛塔一座。南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东西两侧廊庑各七间,均为硬山式建筑。正殿为寺院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明间辟板门,两次间均为直棂窗。檐下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用材规整,梁枋断面之比基本符合宋《营造法式》,金代建筑特点明显。正殿和南殿内存有壁画九十二幅,内容为人物、山水、建筑风景等,共约120平方米,为清代绘制。千佛塔,平面方形,高约2米,每边宽0.8……[详细]
天宁寺双塔
  天宁寺双塔在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载:“寺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筑残坏,双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耸,双塔并峙,格外醒目。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高约30米,每层收刹甚急,轮廊形制奇异。底层四面砌有券洞,内置佛像一躯,二层以上平座甚高,外观很象七层塔。二、三层刻假门和直楼窗,檐下和平座上砖雕斗拱如木构制,质宝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更换。塔下存有北魏石佛一躯,眉目清晰,躯体完好。关于这对古塔,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鲁班和妹妹打,-,要在平定一夜之间建起一对佛塔,妹妹不信,于是半夜四更时,悄悄去察看,发现双塔几近完工,只剩下西塔塔刹还未安上,为了不让哥哥,-赢,故学公鸡打鸣,鲁班听到鸡鸣以为天将放亮,便匆匆收拾工具……[详细]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庙道巷附近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元泰定二年(1325年)毁于兵火。泰定3年(1326年)重建公廨厅堂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上党门门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增建右侧钟楼。成化七年(1471年)增建左侧鼓楼。弘治三年(1490年)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府衙坐北朝南,现存大门、钟鼓二楼、府二堂、办公院、西花园等建筑。大门与钟鼓二楼平行排列,台基高峙,主从有别,错落有致。大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明间辟门,两次间青砖砌筑扇面墙,单檐悬山顶。钟鼓二楼青砖砌筑城垛、券洞、踏道,上筑0,广深三间,重檐歇山顶。东侧钟楼——曰风驰,西侧鼓楼——曰云动,以示高耸入云之意。钟鼓楼斗栱密致,脊兽华丽,与门庭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是……[详细]
中漳伏羲庙
  中漳伏羲庙位于长子县城以东十公里的中漳村,现存正殿、朵殿、献殿及两厢等建筑,其中正殿三间四椽元代风格,其他建筑都是清代补建。中漳伏羲庙正殿大约在明清维修时被整体举高,前檐石柱可见上部接了一米多高,使这座三间小殿显得很巍峨。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载:明、清均有重修。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现存有正殿、献亭;两侧有东、西耳殿,上、下厢房。东西长23.6米,南北宽29.4米,占地面积693.8平方米。大殿为元代遗构,献亭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正殿建于砖石台基之上,长7.4米,宽8.3米,高0.3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三椽栿搭前搭牵,柱头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檐柱为石质,明间板门为新设,两次间为直棂窗。庙内存明崇祯十三年(1643)、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嘉庆二十四年(1……[详细]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周至汉地址: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上郭古城址位于上郭村,在村东10米处发现古城址的北墙,墙残长500米,宽7—8米,高0.5—3.5米,夯层厚为7—15厘米。村南100米处有西墙暴露部分4—5米,残高3米左右。上郭遗址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750万平方米。为春秋时期的古曲沃城址。上郭村向北的墓葬为西周、东周时期;遗址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等遗物。邱家庄墓地位于闻喜县官庄乡邱家庄村北100米战国汉墓群,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分布在村西、村北的丘岭上。断崖暴露大量的土坑竖穴和砖室墓。1973、1979年清理发掘15座土坑竖穴墓。出土青铜器有鼎、豆、壶、剑、镞。玉器有琮、环。陶器有鼎、……[详细]
武乡大云寺
  武乡大云寺武乡大云寺(第五批国保)时代:宋地址:武乡县城西25公里故城镇故城村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重修碑记载,寺曾为东汉涅氏县治所,初名岩静寺。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重修。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今名。金大定年间重建三佛殿。元、明、清时期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金代原构。余皆为明清所建。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为十八罗汉殿,西为十殿阎罗殿。观音殿亦为南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为清代遗构。大雄宝殿为寺内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柱头卷刹明显。斗栱五铺作重栱计心造,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无补间铺作。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寺内各殿共保……[详细]
238、古中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中庙
  古中庙古中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0.5公里的下台村西北的高地上该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院,建筑规模宏大。下院建筑有舞台、看楼、香积厨等。上院有山门、太子殿、正殿、耳殿、厢房等。山门为三道门洞,在西面的拱券式门洞上方,有明代石刻一块,上面刻有“古中庙”三个大字。太子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内无梁,所以亦称无梁殿。周檐施大额枋,殿内施八角藻井,中悬垂莲柱,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建筑形制独特,是我国有关祭祀始祖炎帝现存最早的建筑。正殿为清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式屋顶。殿内东山墙上,有一块清康熙年间的碑刻,记叙了始祖炎帝开粒食之源的伟大功勋,其碑云:“帝亲尝百草,乃得味于天造晦冥之初,是帝之德,在养生立命而帝之功,……[详细]
南樊石牌坊及碑亭
  时代:清地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西堡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时任山东盐运滨乐分司司运的贾宗洛奉圣旨旌表为其祖母诰封中宪大夫贾凝端继妻李恭人所建的节孝牌坊。牌坊为石质仿木构结构,南北向,双面六柱五门三重檐,高12米,阔8.50米。正门两端各开二合八字门,两面的石条台基各长4.63米,宽2.23米,高1米。牌坊上雕“圣旨”和“旌表”石匾,从基座到顶部均浮雕走兽、花卉、人物。牌坊夹杆石为圆雕石狮,其额枋,斗拱,阑额等部位,有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的石雕装饰,基本反映并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石雕工艺。右侧附设石碑楼一座,内有石碑15通,碑文均刻于各种石雕艺术造型内,书体有真、草、隶、篆,并配有线刻图案、花卉,雕工、书法俱佳,保存完整。199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详细]
兴东垣东岳庙
  兴东垣东岳庙(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石楼县城东北20公里的兴东垣村始建年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四年(1388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及清代均进行过修葺。现存建筑大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呈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和大殿。前院东西廊房各三间,后院东西窑洞各五间,大殿两侧东西垛殿各三间。大殿为庙内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月台,前廊进深两椽,占总进深的三分之一,形制特殊。柱头卷刹明显,收分显著,具有早期建筑特征。柱础覆盆式雕牡丹图案,四周檐柱之上设柱头斗栱,无补间,柱头枋叠架三层,为一斗三升式。殿顶黄、绿、蓝三色琉璃覆盖,为明清遗物。殿内东西两壁有明末壁画36平方米。大殿脊槫下有大明崇祯十四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