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黑山头城址
  黑山头城址黑山头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5公里,是金、元时期的遗址,距今已经有700多年。该古城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及其家族居住的主要居住城池之一。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土筑。外城呈方形,占地346290平方米。城墙外有护城壕。四面均设有城门,门外设瓮城。内城处于外城中间偏西偏北位置,呈长方形,占地18871平方米,有东西两座小门,城外亦有壕。整个建筑呈“干”字状,遗址内有许多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该遗迹对研究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及蒙古汗国时期直至元朝早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5公里……[详细]
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
  兴隆洼原始聚落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约1.3公里的丘陵西缘,南为连亘群山、北向视野开阔、东有牤牛河上游的一条主流,遗址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山梁向北伸出的两道漫岗的坡地上,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这里在2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分布有兴隆洼遗址2处、红山文化遗址4处、赵宝沟遗址3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3处,即这里在8200年至3600年间,均有先民居住。是敖汉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古文化的一个纵断面。1983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兴隆洼遗址进行7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4万平方米,共清理古代房址153座。房址均为圆角方形,有的略作长方形,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最大的房址140平方米,尚未发现门道,可能以梯出入,中间为灶址,环灶有四个或六个较大的柱洞,沿穴壁边的四边各有5~6个……[详细]
明代长城遗址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古一级公路往东行驶8公里,您便可以不为“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感到遗憾了,因为象征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古长城就在你的脚下。位于我旗上海庙镇西部的明代长城遗址,西起黄河东岸向东绵延数百公里,在我旗境内长达53.3公里。它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但整体依旧完好,由黄土夯筑,夯层为8至12厘米,墙体和墩台(敌台)构成主体,墩台排列整齐,每墩相距150米。历经苍桑的墩台现在仍然高达12米,墙体高6.5米。流经宁夏灵武县的水洞沟河,从长城的豁口处穿过,此豁口为这段长城的防御重地,筑有关城和其它重要防御设施。明长城在我旗境内共有7处烽火台遗址,而今,它们虽然已被历史的长河冲刷的千疮百孔,但它们的风骨却更加令世人所钦佩。……[详细]
白灵淖尔城址
  白灵淖尔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百灵淖乡城圐圙村,又名为北魏怀朔镇故城。建于北魏始光年间(424~428年),永熙三年(534年)废弃。城平面略呈不规则五边形,周长4667米,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1100米。夯筑土墙残高3~4米,基宽约10米。南、北各开一门,墙外设马面,四隅有角楼址。城内西北隅有方形子城,其西北墙与大城墙重合,子城南北长360米,东西宽320米,东、南墙残高1.5米。故城内文化层厚约2米,西半部为官署、寺院建筑址。东北部为居民区。发现有古井三眼。出土有莲花纹瓦当、板瓦、筒瓦、花纹砖等建筑构件及泥塑像、泥质灰陶弦纹罐、水波纹壶等文物。2006年5月,白灵淖尔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百灵庙起义旧址
  百灵庙起义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百灵庙镇。旧址在艾不盖河之南的女儿山顶。1936年1月26日德穆楚克栋鲁普王爷(简称德王)的蒙政会乌滂守备队官兵,反对德王投靠日本侵略者,在共产党人--指导下,由云继先、朱实夫率领,在百灵庙武装暴-动-,举起蒙古族抗日旗帜。现在山顶建有纪念碑。碑呈方锥状,高20米。……[详细]
清固伦恪靖公主府博物馆
  清固伦恪靖公主府,是康熙皇帝第六女恪靖公主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亲王敦多布多尔济后居住过的府邸,约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四十五年间(1697-1706)年,是内蒙古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品级建制的府邸。它是研究清代北部边疆地区建筑及其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也是边疆各族人民友好团结、共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历史见证。清和硕恪靖公主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和浩特博物馆馆址。2009年4月30日,固伦恪靖公主府专题陈列经过两年半的筹备,配合公主府古建筑维修工程的告竣,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全国唯一的固伦恪靖公主府博物馆正式确立,成为内蒙古特色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社会。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固伦恪靖公主府,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详细]
麻池城址和召湾墓群
  汉代麻池古城遗址位于包头市郊区麻池乡西北,总面积约90余万平方米,是包头地区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古城郭遗迹。古城城垣高6米,底宽10米,顶宽3-4米,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相互连接。北城东西800米,南北550米。南城东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出360米,其余与北城相连。清初三湖湾一带盛产青麻,其时在此有13个沤麻池,村庄园称之为麻池村。古城城垣6米,底宽10米,顶宽3-4米,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相互连接。北城东西800米,南北500米,南城东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出360米,其余与北城相连。总面积约90万余平方米。1954年在麻池召湾16号公墓,曾挖掘出金、银质的虎、豹、骆驼形镂空饰片,出土了有狩猎图案的简形器等,具有鲜明的匈奴文化特色。古城出土了汉代铸的单于和……[详细]
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辽上京临潢府故址是辽朝的开国皇都,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地处乌尔吉木伦河与沙力河汇合处。建于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上京城幅辽阔,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为皇城,南为汉城,两城相连作“日”字形。皇城,宫殿和衙署所在,周长6344米。城墙夯打土筑,残高6—10米,宽12—16米,夯土层厚15—18厘米,断面呈梯形。城墙外侧筑有马面43个。四墙皆有城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辰。现在3门遗址存有豁口,南门已不存。门外设瓮城,残高4—6米,城外有上京城幅员辽阔,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为皇城,南为汉护城河,河外有护堤。皇城由外城和内城(即大内)组成。大内在皇城正中偏北高台上,俗称紫禁城,作南北向长方形,有开皇、安德、五銮等殿址,为皇城主要宫殿……[详细]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即“河套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沙漠大峡谷(长34公里),属典型的高原峡谷QP3地形和喀斯特地貌,是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峡谷内发现的包括34种哺乳动物和11种鸟类在内的庞大动物群,被学术界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景区以真、奇、幽为特点。瀑流飞溅,群峰竞秀,秀美如画,曲径通幽,苑如仙境;8大沟湾湾回水转,草木葳蕤,林果飘香,壮美如歌;峡谷步移景换,时迁景异,堪称世外桃源,天然氧吧,是您休疗养生、探险爬攀、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境内萨拉乌苏河两岸,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为35000年左右。这里先后发现有400余件石制品,包括用硅……[详细]
霍洛柴登古城遗址
  霍洛柴登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浩绕柴达木苏木。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46米,南北宽约1100米。城墙夯筑,基宽13米,残高0.5~2米。城内中部有一条东西向街道,宽约50米。西侧中部有大型建筑台基,其东北部有铸钱遗址。城内文化层厚约0.8米,采集到绳纹筒瓦和板瓦、凹弦纹板瓦、菱形纹方砖、“千秋”瓦当等。城东、南、西三面有墓葬,规模较大,有竖穴土坑、砖室、土洞墓等,1971年发掘57座,出土有泥质灰陶和釉陶仓、灶、井、罐、熏炉及铜钫、壶、“五铢”钱等。据城内出土“西河农令”铜印及有关文物推测,其年代约在汉武帝至王莽时期,属西河郡辖地。2006年5月,霍洛柴登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川城址
  霍洛柴登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浩绕柴达木苏木。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46米,南北宽约1100米。城墙夯筑,基宽13米,残高0.5~2米。城内中部有一条东西向街道,宽约50米。西侧中部有大型建筑台基,其东北部有铸钱遗址。城内文化层厚约0.8米,采集到绳纹筒瓦和板瓦、凹弦纹板瓦、菱形纹方砖、“千秋”瓦当等。城东、南、西三面有墓葬,规模较大,有竖穴土坑、砖室、土洞墓等,1971年发掘57座,出土有泥质灰陶和釉陶仓、灶、井、罐、熏炉及铜钫、壶、“五铢”钱等。据城内出土“西河农令”铜印及有关文物推测,其年代约在汉武帝至王莽时期,属西河郡辖地。2006年5月,霍洛柴登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答堡子城址
  安答堡子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百灵庙镇东约35公里处,又称破塔子城址。城址平面呈方形,每边长约500米。夯筑土墙,残高0.9~1.5米。四面各开一门,外筑瓮城。四隅设角台,北墙有马面。城内发现建筑址三十余处,十字形街道与四门相连,宽8~10米。城外有护城河,宽7~8米,深0.9~1.2米。遗址中采集到筒瓦、板瓦,灰陶卷沿盆、直口罐,铁锈花白瓷罐、茶袖瓮等残片。城东北高地上有古墓群,已清理两座为土穴洞室墓,内置木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朝西,死者穿丝绸衣服。基地上有景教墓顶石,属阿剌兀思系汪古人墓地。2006年5月,安答堡子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克什克腾岩画群
  克什克腾岩画群属石刻类,由百岔河流域岩画、砧子山岩画、西拉沐沦流域岩画、苇塘河岩画四部分构成,共23处90组400余个单体图像。从年代上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时间长达六千余年。内容有图腾崇拜、萨满崇拜、生殖崇拜、祭祀、舞蹈、狩猎和放牧等,图像大小不一,画境古拙,形象生动,人物粗犷有力,动物栩栩如生,再现了克什克腾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环境变迁的历史画面。1996年5月,克什克腾旗百岔河、砧子山、苇塘河、西拉沐沦河岩画群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克什克腾岩画群经自治区申报、国家文物局确定和国务院核定,成功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寨子圪旦遗址
  时代:新石器位于准格尔旗窑沟乡荒地自然村东北约1.5公里。1998年发现,并配合万家寨水利枢纽建设工程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寨子圪旦遗址的主要遗迹是环绕山丘顶部修筑的石筑围墙及围墙内的高台建筑。石筑围墙依山顶部的自然地形而建,平面形制不大规整,略呈椭圆形,南、北最长160米,东、西最宽11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石砌围墙底宽4.5米,顶部残宽0.5~3.5米,残高约1.5米。在围墙内的中心地带,有一底边长约30米的覆斗形高台基址,其性质应该属于主要履行宗教事务的祭坛遗迹。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沙日特莫图庙
  时代:清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巴音乌素嘎查境内沙日特莫图庙,始建于明代初期,在清代及民国历经兴废,经历抗战及“0”,大经堂和明王殿及四座佛塔被拆。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宗教政策落实,该庙在嘉木扬·图布丹大师和僧团努力下,1986年恢复佛事活动,1992年复建了菩提塔,1998年维修甘珠尔殿、0殿和天王殿,2000年扩建苏格庆大殿。2006年建成吉祥果聚塔,该塔为汉藏风格,供奉蒙藏汉文全套《甘珠尔》、《丹珠尔》等大量珍贵佛典,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佛塔之一。2008年,该庙被鄂尔多斯市批准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音长汗遗址
  时代:新石器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南约0.5公里、西拉木伦河北岸东山坡上.1986年修建平双(河北省平泉县--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公路时发现,经1988年、1989年、1991年三次发掘,揭露总面积7257平方米,文化内涵包括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南台子类型、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赵宝沟文化、西荒山类型、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红山文化遗存遍布整个遗址,有房址17座、灰坑33个、墓葬6座.遗物丰富多彩,种类多,富于变化。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辽太祖陵
  辽太祖陵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周围古木参天,小溪潺潺,是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辽太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陵区的山门巧妙地借用了天然的山谷,构思奇巧,十分独特。原先的地面建筑宏伟壮观,后被毁,现仅存一些砖瓦碑石等。从其残存的石雕上,可以看出辽国契丹文化的特点,古朴拙致,秀丽自然,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辽太祖陵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哈达英格苏木石房子村大布拉格山谷中,这里相传为契丹始祖发祥之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驾崩后葬于此。位于巴林左旗石房子村西北。为守护和祭祀辽太祖陵墓的奉陵邑,陵在城西北约2公里的山谷中。城垣分为内外两城,东南向,外城周围约2公里,残墙高约6米,4个门址尚存,东门和北门还可见到瓮城痕迹。内城只筑有南墙,高略同于外城墙,墙上正中开设大门,……[详细]
哈民遗址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偏南约30公里、南距通辽市约60公里的史前聚落遗址。遗址介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地,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曾获得“201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遗址位于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20公里处。经发掘,共清理房址43座、灰坑38个、墓葬6座、环壕1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近千余件。填土含少量陶片、动物骨、蚌壳及零散人骨等。哈民遗址展示馆和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工,于2016年8月19日揭牌。2019年10月,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四郎城古城
  金四郎城古城遗城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北两公里处。城址为乌桓游牧故地,故命名为桓州城。始建于金代。古城呈方形,东西长1052.5米,南北宽1136.8米,东西两面城门至今尚可辩认。城墙夯筑不明显,残高3-5米,每隔60左右米有凸出的马面。城中有建筑台基遗迹,为州府官衙所在。古城内散布着大量残砖碎瓦,瓦背为素面反面布纹,砖多是灰色素面,有少量沟纹砖。古城内曾出土过粗瓷双耳罐铁斧及定窑、钧窑瓷片。 文物保护2013年5月3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3处,其中,古遗址516处,四郎城古城为其中之一。……[详细]
敖伦苏木城遗址
  敖伦苏木古城又称“赵王城”、“五英雄城”。城址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960米,南、北长约570米,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城墙的四面辟有城门,四角筑有角楼。城门、角楼与城墙的的轮廓清晰。城墙墙基宽约3米,残高2~3米。城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高台和土包99处。城东300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此外,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敖伦苏木古城遗址位于百灵庙东北约28公里处,这座古城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姻亲之部——汪古部的首府,因座落在艾不盖河北岸,那时艾不盖河名叫黑水,当时称为黑水新驿。又因汪古部赵王世家居住此城,也叫“赵王城”。--敖伦苏木古城建于元泰定元年(1323年),不仅有着高耸雄伟的殿堂,豪华雅致的宫邸楼阁,还有鳞次栉比的街衢商店和金碧辉煌的“德风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