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慈城古建筑群
  慈城古建筑群位于宁波市江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镇。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还有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构筑物。慈城古建筑群保存了大批明、清古建筑,包括祠堂,如刘家祠堂;住宅,如甲第世家、大耐堂、布政房、姚镆宅、福字门头、桂花厅、冯岳彩绘台门、莫驸马宅;牌坊,如冬官坊、贞节坊、世恩坊;彭山塔、孔庙等等。古建筑群规划合理、布局紧凑、用材讲究、雕刻精美,具有浙东地方建筑特色。慈城古建筑群对于研究浙东地方居民建筑提供了重要实例。2006年慈城古建筑群作为明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程氏庆余堂程氏庆余堂位于慈城镇东北角、察院巷7号,主体建筑座北朝南,大门朝东,偏南。祠堂建于……[详细]
国安寺塔
  时代:宋地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皇岙。建于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年)间。塔为楼阁式实心石塔,高九层,平面六边形,现残高约17米。国安寺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国安寺塔为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建,六面九级实心,原通高18米余。系青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塔下有雕刻精美的须弥座。底层设回廊,塔身遍雕佛像,共计1026尊。腰檐平缓,檐口刻出瓦垅和脊,檐下施斗拱,顶安塔刹。近千年来,国安寺千佛塔以其挺拔的身姿,掩映在青山翠谷间,历经了岁月的沧桑轮转,承载着厚重的文脉。《永嘉县志》载:“国安寺在膺符乡(今瑶溪乡一带),唐乾符间(874—879)建。”塔系楼阁式青石仿木构建筑,六角、九层、实心,高18.6米。台基由长方形条石铺就,周边雕刻“九山八海”纹,……[详细]
宁波林宅
  时代:清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紫金巷,该宅坐北朝南,西临紫金卷,背依三支街,东近镇明路,西毗邻民居。在海曙区紫金街30号。清同治年间举人林钟峤、林钟华兄弟俩之住宅。整个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头门、照壁、二门、照壁、轿厅、前楼、中楼、后楼等组成,左右配以厢房。门楼、照壁、影壁等处均有精致的雕刻,现尚存砖雕170余幅,石雕、木雕50余幅。宅西南辟有小园,为“兰亭”,藏有明董其昌书,陈继儒题跋的“兰亭序”贴石二方。林宅是浙东地区现存的古代雕刻艺术最集中,最精致,内容最丰富的建筑之一,这些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对研究雕刻艺术、建筑装饰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详细]
兰溪世德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位于黄店镇三泉村。又称“将士厅”。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现存三进,面阔皆三间,坐北朝南,偏东,硬山顶,占地面积710平方米。第一进建于明嘉靖年间,有牌坊式砖雕门楼,次间梁架均用砖砌入墙体之中。正厅通面宽14.8米,通进深12.83米,明间梁架为七架梁带前后廊。前廊进深4.2米,用五架梁。后廊为单步,屋顶用覆水椽,次间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檐口斗栱有昂。后进为清末民初增建。世德堂是兰溪地区最具宋元风格的木构建筑,其正厅檐下的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和内槽三叠梁等都是当地古建的罕见孤例,1997年该建筑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巾山塔群
  时代:元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巾子山西麓龙兴寺内临海城区有巾山,风光秀丽,风景怡人。巾山各处分布着四座古塔,为巾山平添了一份历史底蕴。其中峰顶的大小文峰塔成了临海城的地域标志,而群塔之中,最有特色、最为著名的当属千佛塔。巾山西麓的龙兴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神龙寺”;二年(706年),改名“中兴”;景龙三年(709年),复改名“龙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名“开元”。千佛塔则位于龙兴寺内,相传因塔内存有诸多瑰宝,又名多宝塔,始建年代不详,传为梁岳阳王建;至迟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初称龙兴寺塔,后毁。千佛塔现存塔身系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据元僧淳具《捐建多宝塔发愿文》砖刻(该塔砖原嵌在古塔内,砖长0.38、宽0.19、厚0.075米,文12行,每行8-1……[详细]
处州廊桥(如龙桥)
  如龙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东南举水乡月山村南侧,横跨举溪之上,其势与山脊依稀相连,看似龙首下倾,故名。如龙桥修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全长28.2米,净跨19.5米,矢高6.8米,面阔6米,有廊屋9旬,外观呈八字形,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合卯接,形成架设廊屋的拱架平面,其上横铺桥面板,建造桥屋。桥为木拱架廊屋结构,东北端建三重檐歇山顶钟楼,西南端有桥亭,其与廊屋当心间皆为重檐歇山顶。钟楼与近旁的马仙宫殿阁相对,浑然一体。桥亭三面辟门,穿亭而过,为去闽古道,造型讲究,结构科学,工艺精巧,年代久远,是浙西南现存历史最早的木拱廊桥,具有极高的考古和科研价值。如龙桥是全国迄今有确切记年、现寿命最长的木拱桥。桥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详细]
铁店窑遗址
  铁店窑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县琅琊镇铁店村及其周围的山坡上,其年代上起北宋(公元960年),下至元代(公元1271年)。铁店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和乳浊釉瓷器,以乳浊釉瓷器为主。乳浊瓷器是铁店窑最具特色的产品,种类不但有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器,还有三足鼓钉洗、鬲式炉和花盆等。乳浊釉是一种二液相分相釉,烧成后,呈天青、天蓝、月白色,均具有茧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没有带铜红斑彩的,艺术效果颇佳。器物纹饰以素面为主。铁店窑乳浊釉瓷器与北方同时期的乳浊釉瓷器有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元代烧制的乳浊釉瓷器曾远销海外。 ……[详细]
208、吴镇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镇墓
  吴镇墓,位于浙江嘉善县,元代。坐北朝南,通高2.3米,墓径5.2米,墓基八边形,用条石砌成,条石棱角上刻有如意纹,石墓以上再叠三层条石,顶上堆土植草。墓前是明万历知县谢应祥篆书此画隐吴仲圭高士之墓碑,碑高1.36米,宽0.62米,厚0.22米。吴镇自题梅花和尚之塔碑,仅存下半截,现置于梅花庵内。墓前东南1米处有梅花泉,前方甬道尽头是梅花亭,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3间。亭内立有明泰昌元年(1620)陈继儒撰写的行书《修梅花道人墓记》碑,高2米,宽0.94米,厚0.23米。亭西侧是洗砚池,1986年修复。东侧回廊上置有吴镇画竹刻石8方(称为八竹碑),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钱石耕据原拓本重刻。西侧碑廊有吴镇草书心经碑石3方,刘墉、皇十一子(永瑆)、钱樾题跋刻石2方,乾隆四十五年(1780)刘臻……[详细]
南明山摩崖题刻
  南明山摩崖题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晋、唐、宋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丽水城南15公里南明山上。现存摩崖题记58处,主要分布在石梁、高阳洞、云阁崖三处:石梁现存题记20处,其中有北宋元八年(1093年)处州太守关景晖的题刻。该题记已被磨去一半,后刻“石梁”二字。此外,还有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山游记的碑刻六方;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北宋时期,在下洞口附近刻有“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等字,此题记是沈括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游南明山时所刻。在高阳洞口还有一则记载洪水的题刻;云阁崖有摩崖石刻12处,其中“灵崇”二字传为东晋葛洪所书。……[详细]
南坞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分内外祠堂两座。内祠堂位于村落中心,约建于明末清初,前后三进,包括砖雕门楼、前厅、中厅及后厅等,不设厢房。其中,中厅梁架制作较精良,山面缝砖雕梁架具有特色。外祠堂位于村口,建造时代稍晚于前者。前后三进,包括门厅、中厅、后厅及两侧厢房等。门厅前设三重檐木构门楼,具有江山一带特色。两翼带木构门廊各三间。门厅北向出戏台。其两侧厢房于平檐0歇山屋顶,此法为江山清代建筑中独见,颇具文物价值。正厅三开间,进深十一檩,梁架有精美雕刻、彩绘等。除了木构建筑以外,宗祠外各有古井一。上述文物现保存状况较好。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南海石室
  时代:宋至清小南海石室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小南海镇石岩背村,2013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衢江北岸分布,开凿于江畔红砂岩山体中。现存石室总数超过50座。可能是古代石矿遗址。石室入口形式有二种,一为沿悬崖峭壁处平行往纵深开凿,其二为山坡平面开方形口子,往下开凿。石室形成的时代据现有资料还无法确定。有人根据石室中的虫鸟雕刻判定为汉或南朝;南宋周大忠有“五丁运神斧,开凿自何年”之诗句,说明石室最早开凿时间要远早于当时。但从当地社会发展因素考虑,大规模的开采或大部分石室的形成,应在宋元时期和之后,包括砌筑城墙及民居建筑的大量使用此类石材等。现大部分石室保存较好,有些石室经旅游开发,成为大众参观游赏的胜地。……[详细]
陈英士墓
  陈英士墓位于湖州市南郊岘山东麓,距市区约2公里,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英士墓始建于1918年,1934年进行扩建,1998年对陈英士墓进行重修。重修后的陈英士墓由石碑坊、墓道和墓穴三部分组成。面积约3000平方米,墓道长201米,宽12米;其中中心墓道长100米,宽2.8米。石碑坊高6.25米,宽7.20米,为四柱三间冲天式花岗岩筑成,石碑坊两侧一对石狮分距左右。石碑坊匾额正中有孙中山手书“成仁取义”四大字;左侧是林森题的“浩气长存”,右侧为蒋中正题词“精神不死”。两旁石柱对联,分别有于右任和蔡元培所题。走过百米墓道,拾级而上,为墓的第一层祭台,祭台两侧又有一对石狮,使陵墓更显庄严肃穆。祭台中央为巨型花岗岩石碑,上镌刻“孙大总统谏辞”,四字一句,共53句212字。表达了孙中山对烈士的高度……[详细]
新叶村乡土建筑
  时代:明至民国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毗邻兰溪市。新叶村西为玉华山,为祖山,北为道峰山,为朝山,村东和村南各有一个小土丘为狮山、象山。这里的村民多叶姓。2010年被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宋嘉定元年,始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玉华夏氏,后夏氏逐渐湮没不闻,而叶氏则繁衍成庞大的氏族聚落。现已传至第29代,共有人口3900多人。新叶村内有保存较好的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主要古建筑有西山祠堂(万萃堂,祖祠)、抟云塔、文昌阁、有序堂(总祠)、进士第、永锡堂、种德堂、崇仁堂(分祠)、双美堂等。……[详细]
宁波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天宁寺始建于唐太中五年(851年),原名国宁寺,宋宗宁二年(1106年)改名为崇宁万寿寺,改和元年(1111年)更改名为大宁万寿寺,建炎年间,毁于战火,不久重建。元至大二年(1309年)为倭寇所毁,后又重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天宁禅寺。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寺前原建有东西两塔,东塔已于清光绪年间崩塌。1995年配合中山改造对东塔基进行了考古,发掘出残塔基。现存者为天宁寺的西塔。原因塔砖上有正书“咸通四年(863年)造此砖纪”之铭文,1995年在西塔组修时,又发现了许多咸通年间的塔砖。故有“成通塔”之称,由于该塔比较矮小,又形似乌龟,所以俗称“乌龟塔”。天宁寺塔系砖结构,立面呈抛物线状.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3.20米,共五层,逐层收缩。每层用砖叠涩出……[详细]
永丰库遗址
  元永丰库遗址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北侧唐宋子城遗址内。前身为南宋“常平仓”。是元代宁波的衙署仓储区遗址。南宋庆元元年(1195),改明州为庆元府,并于子城内设“常平”仓”,“以藉米麦”。元时改为“永丰库”。“差设官攒,收纳各名项断设赃罚钞及诸色课程,每季解省。”(《元至正续志》)明洪武三年(1370)更名“宏济库”。“出纳库四座,以‘文行忠信’字为号,今废。”(《成化宁波郡志》)2001年9月和2002年3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永丰库遗址规模较大,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总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遗址以两处单体建筑基址为核心,并有与之相关的砖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沟、水井、河道等众多遗迹,出土可复原各类文物800余件,是宁波市历史上规模最大、成果最丰硕的一次城市考……[详细]
丝业会馆
  丝业会馆位于广惠桥东侧,为南浔商业组织中最早、实力最强的同业公会。南浔丝业所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春,由南浔丝商庄祖绶等禀请藩司蒋(益澧)批准设立,以收解捐税、维护丝商利益为宗旨,为湖州市首家丝商建立的公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广惠桥(张王庙桥)附近购地建屋三楹为办公之用。落成于民国元年(1912年),耗银8万余元,由每包出口丝中捐资所得。民国5年(1916年),丝业公所改称丝业公会,又叫丝业会馆。丝业会馆的大门上,至今仍有英文书写的“SILKGUILD”横额。大厅称“端义堂”,为抬梁式木结构。屋顶为歇山顶,高15米。前面四柱为整块长方形条石。厅内宽敞、高爽,可设宴54桌,每年四月在此开蚕王会,镇上丝业从业人员数百人,聚首一堂共祭蚕神,祈祷蚕事茂盛。大厅南北侧建有西式洋房两间,……[详细]
芝堰村建筑群
  芝堰村建筑群位于芝堰乡黄店镇芝堰村。村庄是陈氏聚居地,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出现客栈、杂货等商业建筑,现存明、清民居30余座,分为宗祠、民居二大类。代表性建筑有“孝思堂”、“衍德堂”、“济美堂”、“成志堂”等。结构别具特色,保存也较完整。其中孝思堂系陈氏宗祠,共三进,中轴线上有门厅、正厅、后厅,两侧有厢房。正厅面阔三间带四周回廊,歇山顶。其古建筑或有家谱记载,或有匾额、题刻,相对建造年代可考,建筑时代演变清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芝堰村民居为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及民居建筑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芝堰村建筑群作为明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栖真寺五佛塔
  时代:宋地址: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塘川办事处罗垟村。塔原有五座,现存四塔。一字形排列。单檐石质,六边形,仿木结构形式。四座塔形制相同。分别由台基、基座、塔身、顶檐、塔刹等组成。现四塔之塔刹均已毁。塔基六边形,较低矮;基座较高,做成须弥座形式。塔身上鼓下收,平面呈六棱圜状。之上刻出仰莲、阑额、斗拱等。顶檐下缓而上陡,刻出瓦垄及圆瓦当、重唇滴水等。塔刹已毁。五佛塔原位于栖真寺放生池前。后迁今址时曾作重新组装。现保存较完整。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柏石陈大宗祠
  陈大宗祠年代:清坐西朝东偏南20度,总体布局为前后三进,并设有戏台、厢房、钟豉亭、茶亭等,占地约970平方米。前厅,面阔五间间两弄,进深六檩用四柱。戏台为四柱重檐攒尖顶,位于前厅与正厅之间,与正厅隔天井。天井两侧设钟豉亭。正厅,面阔五间,梁架为八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为直梁,整个大厅除椽子外,通绘彩画。正厅与后厅明间之间设过厅(茶厅),过厅两侧为水池、厢房。后厅,梁架为七檩,明间五架梁前后单步,为直梁。该祠彩绘图案多样,用料考究,至今鲜艳如初;单体建筑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布局完整,是一处较为重要的祠堂建筑。……[详细]
富盛窑址
  富盛窑址位于富盛镇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岭长竹园。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现南北并列两条龙窑。1978年进行了试掘,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龙窑,窑头巳遭破坏,残长6米左右,窑床宽2.4米,文化层堆积为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混合堆积,窑底有原始青瓷和印纹陶的残片,证明此窑同时烧制原始瓷和印纹陶。原始瓷有碗、盘、碟等,胎质坚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叠烧时以扁圆形垫珠间隔。印纹陶有坛、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饰米筛纹、杉叶纹、回纹。该窑址对研究我国瓷业生产尤其是绍兴地区早期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富盛窑址作为周至战国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