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301、城水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水桥
  城水桥,八字撑式木拱廊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桥长15米,宽4.17米,跨径8米。“八字撑”桥梁已初具木拱桥雏形,使木拱廊桥技术的出现成为可能。“八字撑”式的廊桥中,横坑的霞庄桥构架还比较简单,城水桥的拱架中已出现“剪刀撑”。……[详细]
灵鹫寺石塔
  灵鹫寺石塔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塔通高四米余,平面呈六边形,中缀佛像,边衬以石刻装饰,塔身有铭文可考,现石塔坐落在丽水市万象山公园内,共存四座,其中二号塔保存完好。位于丽水城内万象山。共四座,自南向北依次编为1-4号,外观与结构大致相同。1、2、4号塔刹均损坏,3号塔较完整,通高4.2米,塔顶高2.0米。全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塔基为六边形,须弥座,塔身为椭圆形,中空,刻有狮子、莲花、宝相花、佛像、神将等。塔顶刹座六面挑檐,呈弧形,其上依次为覆钵、宝珠、受花、相轮(共五重)、宝盖等。原在丽水城东10公里灵鹫山,1959年曾迁至云和县城郊前溪山,1980年迁至今址。2019年10月7日,灵鹫寺石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景点位置丽水市万象山公园……[详细]
台州香严寺
  香严寺位于峰江镇莲花山旁。唐天宝四年(745年)鉴真第四次东渡率弟子20余人逗留寺内10余天,后由于官厅阻拦返回扬州。至今日本保存有《鉴真和尚渡日经路图》,上绘唯一的寺院为禅林寺(即香严寺)。香严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当时赐额禅林寺,距今1200多年。禅林寺初建不久,天宝四年(745),唐高僧鉴真和尚开始第四次东渡,率弟子20多人逗留寺内,讲经说法10余天,给香严寺添上光辉一笔。唐代开元二十年(732),日本僧人荣睿邀请我国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赴日,鉴真欣然接受。但海上风涛险阻,前三次东渡均失败。唐天宝四年(745)鉴真准备第四次东渡,这一次先在天台国清寺住了3天,然后经临海入黄岩住在县南40里的禅林寺(即今香严寺)。后因江北各寺僧众与官厅阻拦,江东采访使下令追寻,此行未成,鉴真等被……[详细]
道场山祈年题记
  道场山祈年题记位于道场山护圣万寿禅寺东北,石刻内容为元朝湖州路最高长官达鲁花赤来道场山为民祈求丰年的记录,刻录于一块巨大的岩石立面上,文字由万寿禅寺主持编撰,时人谢德懋所书。2019年10月7日,道场山祈年题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金华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金华城区东南隅的婺江之畔。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南方3个典型的元代木结构的建筑之一,以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不少古建筑专家和游客。  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创建于北宋大 中祥符年间(1008一1016),赐名承天寺。宋徽宗崇宁年间改为崇宁 万寿寺。政和年问(1111)称今名。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为把奉父王徽宗,赐名报恩光孝寺。元代仁宗延佑年五年(1318)重建。明正统时修复,名为天宁万寿寺。原有山门、天王殿、石浮屠,大雄宝殿、大悲阁、古柏厅、和尚房和东西厢房等建筑,是一座较完整的小型寺院。现存大雄宝殿,通称为天宁寺大殿。大殿深广各3间,呈正方形,单檐九脊顶,抬梁式结构,正梁整根粗大园木,纵横交接处用斗……[详细]
306、兼济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兼济桥
  兼济桥(三孔梁桥)位于武康镇龙胜村六组,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在龙胜村郊外,离村委不远。……[详细]
307、社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桥
  社桥(五拱梁桥)位于武康龙山村,建于南宋至正十六年(1356年),于洛武公路平行,在马路上可见。……[详细]
嘉兴安国寺经幢
  位于海宁市盐官观潮景区西北隅。共三座,分为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四年和咸通六年。除幢顶为青石外,其余皆为汉白玉制成。幢座为一石雕须弥座,高0.25米,直径1.1米,座下有方形平台,系后世补砌。幢身由两块汉白玉石雕砌而成,,平面为八角形柱体,每面宽不等。幢身平面呈八角形,腰檐仿木构建筑形式。是现存古经幢0现石构仿木构做法最早的。上块自东面起由左向右正楷大字竖书“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十八个字,占三面,下刻开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唐玄宗颁发推崇《道德经》的诏书,对老子的《道德经》,要求“士庶家藏一本,勒令习读使知指要”。经幢下块各面依次镌刻老子《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幢身上端有一石雕仰莲宝座,其上才为幢顶。幢顶已有残破,原用一块巨大的青石雕成,高38厘米,为……[详细]
南阁牌楼群
  南阁牌楼群位于显胜门景区,在仙溪镇南周村村口。南阁是显胜门景区的入口处,在一条卵石铺成图案路面的直街上,矗立着五座牌楼。高高的大红匾上,分别写着斗大的金字楷书:“世进土”、“恩光”、“方伯”、“尚书”、“会魁”,显示着章氏几代人的功名和地位。“世进土”牌楼,为章纶、章玄应、章朝凤立于嘉靖二十三年;“恩光”牌楼,为章玄梅立于正德年间;“方伯”牌楼,为章玄应立于正德年间;“尚书”牌楼约建立于弘治初年,“会魁”牌楼建于正统四年,都是为章纶而立的。五座牌楼的结构和形制,都是木石结构的三山顶重檐六柱(左右两主柱前后各添一柱支承出檐)的单间形式,脊饰龙吻,高约8米。两根主柱是园角方形的石柱,四根边柱是园形木柱。柱子的基座用条石叠成,高约50公分或80公分。柱梁上的斗拱结构,颇具时代和地方的特色。牌楼群在……[详细]
花鸟灯塔
  花鸟灯塔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花鸟乡花鸟山西北角山嘴上,是一座位于中国舟山群岛最北端、长江口至太平洋航线上的特大型灯塔。花鸟灯塔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清朝末年,上海、宁波以及长江内河港口相继开埠,它们到日本以及太平洋的航线也日益繁忙。花鸟岛正处在这些航线的必经之所,而且附近岛礁极多,当时清海关海务科筹划设立的第一批灯塔中便有花鸟岛灯塔。最终花鸟灯塔由英国出资,从上海招来劳工建造,于1870年建成。此后灯塔也由英国管理,1916年进行了重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3年,日本接管了灯塔,国民政府曾派飞机轰炸,但损伤极轻微。1950年灯塔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现归上海海事局管理。灯塔下部为白色,混凝土砖石结构,上部为黑色,材料主要是铁板。灯塔内部分四层楼面。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顶层……[详细]
  黄沙坑土楼位于三魁镇黄沙坑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64平方米。土楼四面夯土合围,共四层,攒尖顶,底层大门朝西南向;内部为木构架,正中立通心柱直至屋顶,每一层均在中柱上横向出穿枋,枋上置搁栅承楼板;沿墙体一侧设有木梯,环绕而上直通顶层;在四面墙体上均开有或方或圆的窗户,最高一层向四面悬出瞭望台。……[详细]
  半月坵土楼位于万排乡茂竹园村半月坵,建于1936年,底层大门朝东北向,四面夯土墙合围,共四层,攒尖顶。内部为木结构,设四根木柱承托楼面搁栅,靠墙一侧设木梯,以通上下;土楼每层均开有方形窗口,东北面最高一层墙外设悬廊,用悬柱承檐檩。……[详细]
  下洋寨土楼位于万排乡茂竹园村,平面呈方形,四面夯土合围,攒尖顶。土楼共六层,一至五层均为土木结构,第六层为木构架建筑,每一层的夯土墙上均开有方形窗户,最高一层向外施悬廊。底层周围挖有护寨池,深约2米,大门前设有吊桥。……[详细]
  恩泽医局旧址位于临海市古城街道文化社区望天台43号,原台州卫生学校宿舍区内。恩泽医局建筑群由英国传教士白明登建造,为西方传教士在临海建造的早期西式医院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台州西医的发祥之地。恩泽医局与杭州广济医院、宁波仁泽医院同系圣公会浙江教区所属三所姐妹医院,为目前仅存的一座。时光变迁,医局一度曾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2001年,时任台州医院院长的陈海啸关注到医局保护问题,向台州市政府提交了文保修复的申请报告,迁移原入住人员并展开抢救性修复,最终基本恢复医局历史原貌。医局由三幢西式洋楼组成,北面为主楼,西侧由两架廊桥连接南面两幢附屋,门窗风格为教堂式尖顶,占地面积917.6平方米。主楼正房八间,二层,中两间为大门所在,顶嵌攒尖顶石质匾额,镌刻“恩泽医局”四字,前侧三面环通廊,二楼设木……[详细]
  东溪土楼位于东溪乡上村东村自然村西侧山脚下,坐东南朝西北,石、青砖、木夯土结构,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夯土墙合围一座正屋,东南向带耳房,西北侧设门,门楣为青条石质,门柱为青砖叠砌仿西式建筑,墙体底部为块石,上部为夯土墙,内设三开间,三层悬山顶,底层三间开敞,二层起设隔断,阁楼式,当中设一柱,夯土墙承檐檩,清水屋脊。……[详细]
316、普宾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宾桥,位于雅阳镇新久村,系木平梁廊桥,建于嘉庆廿六年,长13.60米4.25米3.74米8.54米。廊桥北桥头的神庙是马仙宫。桥头的台阶用了大青石铺成,古驿道则用了大块的卵石砌就,圆润滑溜的石面上刻着岁月悠悠的印痕。普宾桥周边的自然环境还保持的比较绿色生态。,跨径,桥屋高,桥屋宽……[详细]
317、池源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池源桥,位于横坑乡池源村,系木平廊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二年(1852)被洪水冲毁,咸丰七年(1857)年重建。桥长21米,宽4.3米,跨泾9.5米。……[详细]
  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古城-水利系统。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主要涉及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谷口高坝区和平原低坝区,与山前长堤即塘山遗址一起,整个水利系统东西两端相距11公里,南北相距5.5公里,整个水利系统形成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水库,库容量超过4600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地理边界,它与良渚古城的生产、-密切相关,为古城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防洪、蓄水、水运、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系统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是东亚地区人类早期开发、利用湿地的杰出范例。……[详细]
  双路土楼位于仕阳镇双路村叉路头,底层大门朝西南向,占地面积约45平方米。土楼四面夯土合围,共五层,四角攒尖顶,顶端做有葫芦状脊饰。平面呈方形,边长8.7米,底层大门门框青石结构,设铁叶门。土楼正中竖一圆柱,直达顶层,每层用木板隔断,设有木梯互相连通。五层外侧施悬柱,做有走廊,起瞭望作用。一至四层夯土墙均开有方形小窗,第五层设方窗,圆形射击孔以及弹匣柜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