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詹宝兄弟牌坊
  詹宝兄弟牌坊(含市口进士牌坊)年代:明位于西屏镇城东下马街。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詹宝,字天球,明弘治丙辰(1496年)科进士,授新昌令。牌坊仿木石结构,四柱五楼,歇山顶。通高8.52米,通面宽6.90米,以青石雕刻而成。用斗栱承托,正楼用九踩三昂。次间、夹楼用七踩三昂。立柱石两端有8个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的狮子。阑额、龙门枋、普柏枋上有人物、双狮戏球、鹤、麒麟、花卉等浮雕图案。牌坊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旌表弘治乙卯科乡进士包杰而立。仿木青石结构,四柱三间五楼,通面阔6.20米,明间3.32米,次间1.44米,高8.28米。石柱为抹角方柱,明间柱高5米,次间柱高4米。明间平板枋刻“乙卯科乡进士包杰”字样,正楼石匾刻“世显”字样,明、次间额枋镂雕各式动物、花草图案,内容丰富,雕……[详细]
舟山慧济禅寺(慧济寺)
  慧济寺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坐落于普陀山佛顶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国”享誉海内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该寺因山制宜,布局包括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与左右厢房相拥,颇有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为其他禅林所少见。慧济寺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圆慧初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慧济寺慧济寺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庵为寺。光绪时又大加建,并经朝廷批准请得藏经及仪仗,钦赐景蓝龙钵、御制玉印等。从此,一切规制与普济、法雨……[详细]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郊坛下窑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1985年10月到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冬,因建设南宋官窑博物馆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400余平方米,共发现窑炉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其中作坊遗址包括房基三座、练泥池一个、辘轳坑两个、釉料缸两个、堆料坑一个,素烧炉一座,以及素烧坯堆、排水沟、道路等遗迹。出土瓷片三万余片,窑具数千件。老虎洞窑遗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墙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坛下窑遗址约2.5公里。窑址发现于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调查,发现两座窑炉……[详细]
雅端村古建筑群
  雅端村古建筑群位于义乌赤岸镇雅端村,由陈其文和陈松耀祖孙三代建造,时间跨度从清乾隆初年至清嘉道年间,长达百年。整个建筑群由陈氏宗祠(叙伦堂)、容安堂、容安堂南北重厢(兰翠堂、珠宝堂、荣春堂、明星堂)、遗安堂、居安堂、德星堂、敦礼堂、敦星堂等多个厅堂宅院组成,号称“七厅八堂”,总占地面积508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527平方米,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整个建筑群以容安堂为核心,坐西朝东分布,容安堂居前,前临广场,建材取精用弘,由门厅、正厅、堂楼和左右厢房、南北重厢组成五路六院,计59间,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遗安堂居于容安堂之后,为一座十八间四合院,占地面积717平方米;敦礼堂居遗安堂之左上方,居安堂居右,分别为十六、十三间的四合、三合式宅院。叙伦堂即陈氏宗祠,是陈氏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占地……[详细]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按形制考证,约建于南宋至元代期间,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坊。两座牌坊皆为墓道牌坊,所在墓道已毁,墓主无从考证。它们都是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石坊,坐东向西。前者石料采用鄞县西部产的“梅园石”,后者石料采用鄞县东钱湖镇的“椅岙石”。庙沟后石牌坊位于东钱湖镇韩岭村庙沟后山麓南坡。石牌坊西向,二柱,一间一楼仿木构。面阔3.29米,柱高3.28米,单檐歇山顶,翼角起翘较大,兽面勾头,重唇板瓦滴水。横省石坊位于鄞县五乡镇横省村省岙仙人山,亦为西向,二柱一间楼仿木构,面阔2.5米。其基本结构与庙沟后石坊类同。不同处在于阑额下移,插入柱身,无普拍枋,华栱用插栱,阑额上刻出“七朱八白”式样的长方形凹槽等。庙沟后、横省石牌坊为研究我国明代以前此类石牌坊提供了珍贵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两座石牌……[详细]
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
  时代:明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金昭牌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上村,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金昭进士及第时所建。金昭(1516-1581),字懋卿,号霞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官至江西瑞州知府。牌坊为六柱三楼式木构建筑,平面呈横长方形,高7.63米,通面宽9.9米,进深2.35米。明间两柱为方石柱,次间两柱为木柱。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柱础为覆盆式。牌坊两外侧立有四角柱。明、次间均有阑额、由额、额枋等,各施雀替、丁头栱,正额前后悬匾。屋脊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间屋脊两端饰龙头吻;次间脊端饰凤头吻,两垂脊脊端饰飞凤。1989年12月12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宪台牌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花坦村中心,系四柱……[详细]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以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中心,星状分布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长兴县槐坎乡绵延山区之中。这里东临太湖,西枕天目,重峦叠嶂,地势险要,自古有“江浙门户”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后期,被人们誉为“江南小延安”。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抗战后期(1943年秋—1945年10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及以后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党、政、军指挥机关和后勤保障场所。包括槐坎乡仰峰岕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沈家大院)、粟裕宿舍和办公室(土地庙)、温塘村的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台基村的苏浙公学、乔下村的中共长兴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石臼村的兵工厂,东风村的方司令谭司令北山园住所;白岘乡茅山村的新四军后方医院疗养所,尚阳村的苏南区行政公署、丁岕的鞋子厂、水曲岕的修抢所横岭岕的被服厂、缠岭的《……[详细]
虞洽卿故居
  申江名人虞洽卿故居天叙堂建于1919年,取“叙天伦之乐”之意。它是一座优秀的近代建筑,它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并能和谐地矗立于中国江南乡村的建筑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天叙堂坐西朝东,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经过,光洁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悬有铁环的朱漆大门镶嵌在高耸的大墙中间。整幢楼房占地13700平方米,错落有致的亭台阁榭,曲径通幽的天井花园,集中西建筑的精华于一体,构造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天叙堂通面宽59米,通进深94米,分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由五进房屋组成,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使得整个布局主次分明,气韵生动。前三进始建于1916年,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由照壁、大门、厅堂、后楼、厢房组成,民族文化的精粹……[详细]
俞源村古建筑群
  俞源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城西南20公里。俞源村,始建于南宋,至明嘉靖年间文风鼎盛,清乾隆以后因经商而致富,曾出进士、举人六十八名。明代苏平仲为此村撰文四篇,均收入《四库全书》。俞源古村落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设计。现存元代石拱桥两座,明代宗祠及住宅十二座,清代宗祠、庙宇、戏台、住宅(大型住宅四座,最大的有二百五十八间)、公益建筑(义仓、养老轩、公厅)、文化教育建筑(私塾、书院、书馆)、商业服务业建筑(日杂商店、药店、客栈、花纸店、香烛店等)和手工业作坊(糟坊、染坊、水碓等)等共四十四座。只有一座大宅被日寇焚毁,两座中型住宅失火,两处作坊被拆除。俞源古建筑群的建筑类型丰富,个体建筑形制富有创造性,木雕、小木作装修、壁画、卵石工艺等俱都精美,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俞……[详细]
独松关和古驿道
  独松关和古驿道位于苏浙皖交界的安吉与杭州交接部独松岭。独松关,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抵御北方敌兵的重要关隘。同治版《安吉县志·古迹》载:“独松关,宋建炎间(1127-1130)兵起,垒石为关,名曰独松关。”“独松关,雍正九年(1731)知州申梦玺建讯兵房六间,咸丰九年(1859)奉抚宪重修,十一年(1861)毁。”古驿道,实为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陆路捷径之要道。现存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至余杭区百丈镇独松村段约1200余米。《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宝历二年(826)余杭县令珧筑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广径直百余里,行旅无山水之患。”《元和郡县图志》载,杭宣驿道从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设有驿站。独松关即为宋、元时期的驿站之一。清光绪版《孝丰县志》记载:“独松关在独松岭上,自……[详细]
嘉兴子城遗址
  嘉兴子城遗址建于三国时期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当年,由拳县“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下诏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同时命令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修建起城池。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和禾同音,为避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唐末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或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嘉兴扩筑大城,周十二里。人们把-的大城叫母城,把围内的老城叫子城,其垣墙称为子墙。一座城市的“形”,主要依生于它的街巷格局,正是有了这后来被称为“子城”的嘉兴城雏形,人们才会在这里从事生产、安居乐业。唐代嘉兴外城的修筑,奠定了嘉兴运河绕城、前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史料记载,它是嘉兴历代州府衙署所在地,也是浙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自唐至清,子城一直是县、军、路、府的衙署,太平天国时期……[详细]
乐清东塔
  时代:宋地址: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北宋熙宁间(1068—1077)九牛山尖古塔被雷震圮,邑令葛逢以“青龙有声井邑兴”迁建于此。“时有僧曰梅塔主者,建塔九层,并建塔院,设钟鼓。”南宋淳熙间(1174-1189),县令赵彦晖、袁采续建。塔高约18米,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须弥座。每层平座为平砖叠涩。八角倚柱,方形?柱,明间设?门,次间雕佛像,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斗栱四铺作。葫芦形塔顶,塔砖上舍钱题记多处。原塔院淳熙二年至五年(1175—1178),县令赵彦晖、袁采续行修建,五十年代拆毁。塔高约18米,砖结构,六面七级空心楼阁式。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檐有生起,翼角微翘,檐下用四铺作平斗拱。平座为平砖叠涩,挑出甚浅,不施斗拱,八角倚柱,方形式柱,明间壶门,次间雕佛像,塔砖上舍钱题记颇多。造型壮美,为“萧台……[详细]
万斯同墓
  万斯同墓,位于奉化市莼湖镇乌阳观山南麓。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县人,是黄宗羲的学生,博通诸史,著作很多,为人重气节,轻名利,康熙十七年,被荐博学鸿儒科,力辞不就。次年受邀到北京,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身份参加史局《明史》修撰工作。先后十九年,手订《明史稿》五百卷,创修史之特例,启浙东之史派,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墓曾长期湮没无闻,清末才被当地人发现,于1937年大修,并在莼湖建“乡贤祠”一所。墓朝南偏西,直径7米,从墓后壁到拜坛前沿深17.7米,拜坛呈方形。墓前有清大学士王顼龄题“鄞儒理学季野万先生暨配庄氏傅氏墓”的墓碣,两边有翰林裘琏题“班马三椽笔,乾坤一布衣”的对联。拜坛上有祭桌一、石凳二,墓前100余米处有牌坊一座,上有“万季野先生墓道”六字暨时人题……[详细]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位于城东南约3公里的芳野村中,芳野原名坊下,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分校设此,村名改为“芳野”一直沿用至今。分校旧址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3千余平方米,建筑共二进,二进间有天井、两侧厢房,一进与两侧厢房及伙房均为二层,二进为三层。中西合璧式建筑。该屋系芳野村绅士曾水清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所建,故名“曾家大屋”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浙江大学被迫内迁,1939年秋,在龙泉开办了分校,该屋即为龙泉分校旧址。分校当年设有文、理、工、农、师五个学院。还设有附属小学一所。有著名的教授30余名,全校学生近1000余地人。浙大龙泉分校除了坚持教课外,还开展了各项学术活动,至1945年冬迁归杭州总部,前后历时七年,浙大分校在此不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详细]
雪溪胡氏大院
  雪溪胡宅坐落在三魁镇雪溪乡桥西村的胡宅,占地面积4254平方米,建于清代,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着油漆,尽显木质本色。雪溪四周的环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雪溪胡宅的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墙都是附近溪流里的卵石堆砌而成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缝很是紧密,不同颜色的卵石间隔着排列,有意无意的组成了一片美丽的图案出来,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涂油漆,尽显出质朴自然的木质本色。用材讲究、工艺精细,兼具法式规范性与乡土灵活性,具有浙南、闽北建筑风格交融的鲜明特色。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间,包括胡氏大院、胡氏小宗祠、胡氏大宗祠、凤垅厝、外垟厝及胡氏书斋,构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主体建筑胡氏大院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第……[详细]
116、于谦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谦墓
  于谦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麓。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杭州)人。曾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升兵部尚书,拥立景帝,抗击瓦剌南侵,捍卫京师。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复位后被害,次年(1458年)归落于杭州三台山。明成化二年(1466),于谦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于谦墓区被毁。1982年,重建于谦墓,将原七座坟茔改为一座,墓高2米,青砖环砌,重刻墓碑,-“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墓前设祭桌、香炉。1998年,在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整治墓区环境,修复于谦祠,建成于谦……[详细]
顾渚贡茶院遗址及摩崖
  顾渚贡茶院位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侧的虎头岩。顾渚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产于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茶,是唐代贡茶,地方官袁高、杜牧、颜真卿等名流都曾亲自督办贡茶,留下许多题记。唐大历五年,始贡五百串;至会昌中(841-846年),岁贡增至一万八千四百斤。制作贡茶时,由“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到了元代,贡茶院改为磨茶院,院址移至水口。如今,顾渚贡茶院虽废圮,但院址遗迹依然可辨。顾渚山摩崖题记位于水口乡顾渚村、金山村。顾渚山摩崖题记今存主要有唐开元四年(839年)湖州刺史杨汉公题名、南宋绍兴七年(1138年)龙图阁学士汪藻题名、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韩允寅题名、唐会昌三年(843年)湖州刺史袁高题名……[详细]
江南第一家
  导 游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又称郑氏义门,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六千六百平方米,是饮誉中外的承夏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 介 绍 : 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洪武八十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郑宅至今尚存有江南第一家郑氏宗祠等一批重要文物群落,有遗址二十余处,郑氏家祠为当年族人同居的活动中心,始建于元初,占地约六千六百平方米,结构宏敞,风格古朴。令人惊奇的是祠内鸟雀不居,蜘蛛不留,蚊蝇无迹,夏日清凉无比。 宗祠正厅高悬着许多历代名人题匾和联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前厅及拜厅天井内有宋濂手植的古……[详细]
119、宋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六陵
  宋六陵位于绍兴市皋埠镇攒宫山,距绍兴市区18公里,有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等南宋六帝陵寝,故称宋六陵。此外,还有北宋徽宗陵、宋哲宗后陵、宋徽宗后陵、宋高宗后陵。占地2.25平方公里,为江南最大的皇陵区。每座陵寝均设上下宫,功能齐备,结构完善。以高宗永思陵为例,据宋周必大著《思陵录》记载,永思陵分为上下宫。下宫由外篱门、棂星门、围墙、殿门、大窑子、献殿、0石藏子等。南宋朝廷原打算收复中原后,即归葬伊洛(今河南巩县)祖陵,故以攒宫为名。元至正二十二年(1285),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率人盗掘宋六陵,破椁裂棺,0随葬珍宝,不计其数。幸被山阴义士唐珏等人事先获悉,潜入陵墓以他骨偷换陵中遗骸,作标记于石函,迁葬在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前,唯理宗颅……[详细]
临安城遗址
  临安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部凤凰山,建于南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平面呈方形,总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围墙、门址等组成。有三座城门,城内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主要宫殿区现均被深埋在距离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当完好。现皇城遗址为省军区后勤部仓库、市气象局和居民住宅所覆盖,尚存的北宫城墙长一百多米,东宫城墙长五百米。在大内中心部位还发现有很大的夯土台基,遗址周围尚存许多五代至元代的遗迹和遗物。临安城遗址对于研究南宋政治、经济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发展和变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皇城在布局上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河。南宋的杭州,皇宫在南、民居、市集在北——由朝天门(现在鼓楼位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