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41、南渡广济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渡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奉化市南渡村,横亘于奉化县江下游,是东南沿海唯一的驿道所径,是旧时奉化三大水路交通要道之一。该桥始建于宋,元代重建,明、清几度重修,但桥墩仍是元代建筑物。现存广济桥为木石结构廊屋式桥,通长51.68米,宽6.6米。石柱为墩,五缝四孔。每缝石柱6根,都有侧脚,上下作榫,基石固定,头用锁石锁住,并用三根大牵木固定。锁石上铺梁木,其上为桥板。桥面建廊屋21间,八架梁用六柱,梁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上覆小青瓦。元代桥墩中至今还保留有“至元二十三年岁在丙戊四月二十九日乙丑甲时重建”,“城居沈森辛酉本命三月二十二日未时与家眷等施财舍……以及鄞县小溪石匠许成”等题刻和元代的柱顶石历代碑记等物。保存良好。广济桥位于浙东古驿道上,通过这条驿道,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路紧密相连,使这条东西方贸易与文化……[详细]
小仙坛窑址(小仙坛青瓷窑址)
  小仙坛窑址位于上浦镇石浦村北200米曹娥江畔。小仙坛瓷窑遗址由小陆岙、小仙坛、大园坪三处窑址组成,是上虞东汉瓷窑分布的密集地,东西相距600米。遗址面积约800平方米,窑炉破坏严重。产品制作规整,质量甚高。器形以碗为主,兼有壶、洗、罐等。胎质致密,胎色灰白,釉色青绿。器表饰蓖纹、席纹、水波纹、弦纹等。窑具有垫饼、喇叭形支座等。小仙坛瓷窑遗址产品釉面具有较强的光泽感,经过科学测试,其瓷胎质量好,烧成温度高,吸水率低,胎体烧结好,抗弯强度大,已经达到了成熟青瓷的标准,小仙坛窑址被认定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青瓷窑址,是成熟青瓷的典型代表,曹娥江流域也因此被专家学者认为是我国青瓷的主要发源地。小仙坛瓷窑遗址时间上有先后,但又互相衔接,为探讨东汉时期由原始瓷发展为成熟瓷器,研究我国瓷器的产生、发……[详细]
仙都摩崖题记
  仙都摩崖题记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管理区,分布于初阳山、鼎湖峰、仙水洞、铁城、小赤壁五景点,从唐代延续到近代。现存摩崖石刻和题记120余处。最早的摩崖石刻为唐代乾元年(公元758年)间篆书名家李阳冰的“倪翁洞”三字篆书和建中元年的一条游记。宋代摩崖题记有55处。明清题记有32处。民国(公元1912-1949年)时期的题记有15处。当代题记有10处。仙都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所以题记内容有不少是和道教有关的。也有游人的题词,体裁包括诗赋和散文。书体有篆、隶、行、楷、草等体。题记作者较出名的有唐代的李阳冰、宋代的沈括、明代的李健、清代的袁枚、民国的楼村和现代的沙孟海等人。仙都摩崖题记延续一千多年,书法品类众多,风格各异,而且有很多精品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因而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不多见的。题记中多次记录了……[详细]
144、吴越国王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越国王陵
  临安吴越国王陵位于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和玲珑镇,建于五代十国,是吴越国创始人之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资源。陵墓包括吴越国第一代国王钱缪墓、吴越国第二代国王的王后马氏墓及钱缪的父母钱宽、水邱氏墓。钱缪墓位于临安市锦城镇东北面的太庙山南坡,占地面积120亩。墓上有大型封土堆,高约9米,长宽各约50米,有华表、石马、石羊和钱王祠。吴越国第二代国王的王后马氏墓-康陵,位于临安市玲珑镇祥里村庵基山东北坡。墓葬为砖廊石室,分前、中、后室。墓内后室刻有天文图,四壁有石刻浮雕和彩绘的牡丹图案。前室也有壁画。该墓是目前吴越钱氏王室墓中保存最完好、内涵丰富的。钱宽、水邱氏夫妇墓位于临安市锦城镇西墅村明堂山,总面积2000……[详细]
145、它山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山堰
  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大和七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位于鄞州区鄞江镇它山旁,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全长134.4米,高约3.05米,宽4.8米。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详细]
146、龙德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德寺塔
  时代:宋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城东侧龙峰山上该塔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峰之麓,原有龙德寺而得名。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砖砌塔身高36米,七层六面,呈六角形。六面每层都有两米来高拱形门洞,六门相对、玲珑秀丽。塔身外原有木构塔檐,平座、斗拱、飞檐翘角、凌空伸张。楼梯穿越塔壁,内外交叉,反复上折,可以登临。塔身外每面转角处用六边形倚柱,柱间施阑额,正中设壶门,门旁有槏柱,平座和腰檐下均施斗栱,补间铺作各两朵,圆形栌斗,出跳木制斗栱无存,泥道栱为砖制。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南宋宝示右二年(1254)两次重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遭雷击,塔身向东微倾,又重修。明正统年间遭火灾,万历年间再修。1979年,省文管会拨款重修,所需塔砖全部按原尺寸由当……[详细]
147、大通学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位于胜利西路563号,古越藏书楼西约一百多米。全称大通师范学堂,原为贡院,清代改为豫仓,清末是著名革命团体光复会在浙江的活动大本营,活动基地。学堂原有50多间房屋,坐北朝南的平房建筑,占地3098平方米,建筑面积1754平方米。整体布局分三进,第一进为门厅,正中悬挂的“大通学堂”匾额系赵朴初先生题写。第二进为礼堂,现为光复会史迹陈列室。第三进在1982年正式对外开放时被辟为徐社,介绍徐锡麟的生平事迹。东侧第一进西首第一间,原是秋瑾工作室和被捕处。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徐锡麟、陶成章等,以响应清政府发展教育、倡办团练为名,积极培养和发展光复会骨干,后为组织皖浙起义,徐锡麟以所捐道台的资格去安庆任职,打入官场。去安徽前,徐锡麟派王金发去上海,同时请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一道组织与领导起义活动……[详细]
148、全祖望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祖望墓
  全祖望墓位于南郊王家桥苗圃南端。全祖望(1706-1755)浙江鄞县人,是浙东史学派的重要人物,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入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不愿充任低等的知县,次年归家乡,此后且不复出仕。他学问渊博,尤好搜集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家居后,成《固学纪闻》三,修《南雷黄氏宋元学案》,七校《水经注》,继选《甬上耆旧诗》,撰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等著作,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的遗产。该墓地原为全氏墓地,是祖关山墓葬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墓坐东偏北,朝西偏南,坐落于一片绿草丛中。墓平面呈长方形,面阔730厘米,进深420厘米,四周用条形石块堆砌,高122厘米,墓碑系原物,高122厘米,长厘米,上 书“谢山全太史之墓”,祭台两侧竖有两方“全祖望先生传”的碑刻和两根方形石柱,柱上刻有两……[详细]
仁爱医院旧址
  仁爱医院旧址年代:民国红会医院位于下城区环城东路38号,前身是仁爱医院,又名圣心医院。1922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郝格肋捐出部分家产在刀茅巷的石板巷创办了仁爱医院,医院由外籍修女出任院长。1928年秋天,英籍大姆姆彭(修女,俗称白帽子姆姆)出任医院院长时,在原有修女楼屋住宅、男女病房楼屋各1幢及医师住宅1所的基础上,又修建了1座哥特式教堂和X光室、施诊所、免费病室、海星小学校舍等。1949年以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6月医院改名为杭州红十字会医院。仁爱医院是由外国教会组织创办的,以西医体系建立的医院。院中的教堂建筑为哥特式,建筑用材考究,注重细部装饰,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而比邻于四周的四幢红砖楼房同为仁爱医院时期建筑,保存较好,与教堂建筑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人文内涵和统一环境氛……[详细]
三门源叶氏民居
  年代: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该民居晚清时期建筑精品之代表,清朝道光年二十六年(1846)村人叶鹤天中恩贡后兴建,坐东朝西,依山而建。原有主体建筑五幢,现存三座,门额题字分别为“芝兰入座、”“荆花永茂”、“环堵生春”,伴有庭院、花园、池塘等,占地4500平方米。叶氏建筑群布局严谨,造型精致,气势宏大,组合巧妙,保持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风格。厅内的楹柱、栋梁粗壮,梁架结构独特。藻井、梁柱、走马楼及窗棂等无不精雕细刻描金彩。因采用天井调节信宅排水排气、改善室内采光,虽然墙高楼深,但空气流通畅,舒适明亮。其中“芝兰入座”最为精巧,布局为三进两面三刀明堂,是民居中的杰作。艺术砖雕是叶氏建筑群的精华。三座正门全以砖雕镶嵌,有楼台亭阁,山水动物,花鸟图案。其中23方长56厘米、宽26……[详细]
潘公桥及潘孝墓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潘公桥为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田盛街中段、原湖州府城东北门临湖门外的一座三孔石拱桥,南北向跨放生官河(城北苕溪霅溪汇流处),乃明工部尚书、水利学家潘季驯捐银所建,故名“潘公桥”。该桥始建于万历十三年(1585),十八年(1590)竣工。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时为增加泄水量,改五孔石木梁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长57.5米,宽6.6米,高9.5米,主孔净跨15.5米,拱矢高8米,南北孔净跨9.3米,拱矢高5米,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上下踏步各有50级。2013年5月6日被定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潘孝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滨湖街道太史湾村北山东坡。潘孝为明代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之祖父,其墓规格较高,为湖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明代墓葬。墓曾被盗……[详细]
一江山岛战役遗址
  全国大陆解放以后,国民党军队仍盘踞于岛上,妄图把一江山岛作为--大陆的跳板。1955年1月18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一举全歼岛上的国民党军队,获得重大胜利,迫使盘踞在大陈、披山、渔山、南麂等岛的国民党守军仓惶逃跑。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一江山岛解放后,因大陈岛国民党军队很快撤离,一江山岛已基本成为荒岛,原岛上国民党军队的工事都基本以战后原样保存。现存碉堡、暗堡、炮位、堑壕、营房、埠头等150多处。2004年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总局公布浙江省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为红色旅游景点,其中包括一江山岛战役遗址。2008年11月,一江山岛战役遗址被评定为椒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7日,被评定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详细]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东部沿杭州湾一带。此段海塘南至南台头闸北侧,北至城北路口,长约2300米,是钱塘江海塘的重要构成部分。鱼鳞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黄光升修筑的鱼鳞塘采用五纵五横的条石叠筑方法,底部开槽打桩,一二层五纵五横作“丁”字形排列,三四层五纵四横递减,跨缝相叠至十八层。南接海宁,北连平湖。历代增筑,清乾隆、道光年间曾对海塘进行维修。现海塘为重力式鱼鳞石塘,大部分为双盖鱼鳞石塘,塘底有木桩,塘外向海中有护坡、“丁”字挑水坝,塘上有防浪墙。鱼鳞塘是研究海盐县历史、文化、经济、军事、水利设施的实物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现保存较好,仍在使用,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详细]
东钱湖石刻群
  东钱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县东钱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线。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南宋时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体的石刻艺术精品,它包括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墓道、宋太师越国公史诏墓道等。这些墓道长50米至数百米不等,现存较为完整。石刻造型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生动传神。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为核心。其墓道长200米,宽25米。整组石刻气势雄伟,刻划精致,在中国现存发现明墓中较为罕见。东钱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成为中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填补了中国南宋时期美术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艺术史的空白。其元明石刻……[详细]
155、渡渎余庆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渡渎余庆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女埠街道渡渎村渡一行政村该堂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间,面西向,平面布局为三进一穿堂,堂前尚存一对明代石狮,建筑总面积约860平方米。此祠堂系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者程颐、程颢的后裔程嘉禾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祠堂廊本墙上砌有乾隆五十五年立的“建造程氏余堂碑记”碑高189公分,宽74.5公分,叙明程氏后裔程嘉禾“弃举业,逐廉价之利,家业兴隆之日”建祠以追远祖。该建筑是三合院,门楼居东,厅堂朝南五开间,明间抬梁式,用五架梁和及平梁,有随梁枋,前廊有轩,抱头梁前部呈象鼻状。四前檐柱为瓜棱形,刻花雀替,轩和门楼刻卷草,双龙纹和寿字。留存至今布局完整,结构完好无损,更有石碑记载建造经述,是清乾隆晚期祠堂的代表作。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详细]
156、西泠印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泠印社
  导 游 : 印社创建于1904年,以“保存金石, 研究印学”为宗旨,在保存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以及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历任社长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 介 绍 : 穿过西泠桥就是孤山了,自孤山南麓上达山巅,亭台、廊榭、楼阁等,沿山势、坡形而布设,于山林氛围中,处处透溢出浓郁的金石艺术韵味和书卷气。 “西泠印社”是我国专门研究的金石篆刻和书画艺术著名学术团体。这里占湖山之胜,揽金石之华,是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交 通 : 乘游1、2、3路到西泠桥下,步行前往。浙江绍兴市……[详细]
157、余姚通济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通济桥
  通济桥横跨余姚城中的姚江之上,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为木结构,初名德惠桥,后又改名虹桥,屡建屡毁。元朝至顺三年,改建为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现存桥身为清朝雍正七年至九年重建。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2019年10月7日,余姚通济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交通:余姚市区公交车均可到达。景点位置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府前路……[详细]
158、岳飞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飞墓
  岳飞墓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的岳飞庙内。岳飞墓园在忠烈祠西侧,墓呈圆形,石砌墓椁,青草封顶。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字样。旁有其子岳云墓。墓前建有墓阙,阙前照壁上镌“尽忠报国”四字,为岳飞一生的座右铭。墓道两侧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马、石虎和石羊;墓道阶下有陷害岳飞的四个0臣秦桧、王氏、万俟呙、张俊跪像,反翦双手,长跪于地。墓阙门框上镌有石刻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被害以后,狱卒隗顺背负其遗体逃出临安城,至九曲丛祠,葬于北山之漘。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孝宗即位,以礼改葬岳飞遗体于栖霞岭的南麓。以后历朝历代都对岳飞墓进行过重修。现在所见岳飞墓是1979年重修的。墓园内有南北碑廊,陈列着岳飞手迹和后人凭吊岳飞的诗词碑刻127块,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1961年,岳飞墓……[详细]
159、衢州三槐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衢州三槐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该堂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前后共五进,并设戏台、厢房,平面呈“丁字形”。前四进通面阔14.30米,第五进通面阔29.80米,通进深50米,总面积1500平方米。一进门厅前有一水池,门前有旗杆石,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檩用三柱,前设卷棚后为天花。二进设戏台,面阔三间,梁架为十一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三步用四柱。二进与三进天井两侧为过廊。三进,梁架为九檩,明间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屋面前廊顶与主屋顶勾连搭成双顶。三进与四进屋面也成勾连搭;三、四进的柱均为梭形。四进,梁架与三进同,与五进天井两侧厢房为两层重檐。五进两层重檐。三槐堂建筑,柱、梁等构件时代特征明显,木雕工艺精湛。距今约四百年,建筑内部结构完好,整体形制保存完整。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详细]
北二蓝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北二村,该祠是浙江省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畲族宗祠。宗祠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面积650平方米,建筑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清嘉庆14年重修后厅,咸丰7年重修。1998年被立为省级文保单位。2006年作整体维修。建筑为砖木三开间三进二天井结构。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门楼、前厅、天井及两厢正厅,天井和两厢、后楼。建筑做工精细,门楼步廊设卷棚,为三重檐歇山顶,前厅明间设戏台,次间为二层廊楼,戏台顶施藻井,为歇山顶建筑。中厅明间为四柱拾梁式,次间为五柱穿斗,前设卷棚,后为双步架,中厅上挂有“种玉堂”文匾一牌。后厅设太公堂,抬梁式屋架。整座建筑用料粗大,雕梁画栋,帽梁叠顶,雕刻极为精细。具有很高文物价值。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地游客想……[详细]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