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61、紫阳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阳堤
  紫阳堤位于江西星子县城南鄱阳湖畔。因前面与落星石相对,故又称“南康星湾石堤”。始建于北宋元棺间,郡守吴审礼以郡治濒湖,风涛险恶,往来舟楫停泊无所,于是构木为障。因草创简陋,仪十余年即废。崇宁间,郡守孙乔年报请以石为堤,长500余米,堤内又疏浚二个停泊之所,俗称“内澳”,可容小船千艘,岁久渐圮。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着手大力修复。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生于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其上任伊始,见旧堤岁久不治,水波荡击,木腐土疏,澳内则淤泥堵塞。于是筹钱百万,米五百斛,于淳熙七年(1180年)动工。朱熹“间亦躬行于上,劳苦勤恤者甚至”,凡用工一万七千二百有奇,在旧堤上增高三尺,益以土石……[详细]
吴城遗址
  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乡吴城村,处萧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以村为名。当地村民自古以来亦称吴城为“铜城”,这与历史上出土过青铜器、冶炼过青铜器有关。距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1973年秋,樟树市博物馆配合兴修吴城水库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吴城遗址。自发现以来,吴城遗址先后经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考古科学发掘。通告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该遗址分布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中心是一座61.3万平方米的商代中晚期都邑古城。从揭露6000多平方米面积来看,清理了一批房基、陶窑、水井、铸铜作坊、道路、祭祀场所、墓葬、城墙和城壕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石器、陶器、原始瓷、玉器、牙雕等5000多件。出土有青铜戈、矛、刀,陶器及原始瓷器鼎、罐、盆……[详细]
拾年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拾年山遗址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拾年村东面,其西南10里之地为蒙山之阳,东南北三面有蒙河水系环流,是一座台地型古文化遗址,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左右。该遗址系1984年10月考古调查发现;曾先后三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遗物石器有:钁、锄、斧等;陶器有:鼎、缸、簋、杯等器物4000余件;清理墓葬136座等。通过大面积揭露和发掘资料表明,拾年山遗址是一座具有一定布局特色的原始村落遗址,整个遗址以高出周围数米为自然壕沟,它的北部为居住区,南部为公共墓区,东部系作坊区。其文化特征第一期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相似,年代测定距今约5500~6000年;第二期文化与薛家岗三期文化相似,年代测定距今约5000~5500年;第三期文化与石峡文化、筑卫城下层、樊城堆下层、尹家坪下层有联系,年……[详细]
瑶里改编旧址
  瑶里是著名的皖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并将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为了胜利完成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新四军高级将领陈毅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亲临瑶里指导。整编工作分统一番号,思想整顿,加强军事训练,扩编等四步进行。1938年1月,新四军在瑶里敬义堂设立了招兵处,并分别到祁门、休宁、至德和浮梁、景德镇的广大农村城镇宣传,十多天扩军200多人。部队在整编期间,召开了边区游击队和地方党组织干部会,传达了党中央关于改编的决定和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具体指示,同时宣布成立皖赣浙省委,以李步新为书记。陈毅在瑶里程氏宗祠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讲了话,宣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详细]
凤山査氏宗祠
  凤山査氏宗祠 浙源乡凤山村查氏宗祠是海宁、婺源查氏后裔保存的唯一一座古祠。该宗祠始创于康熙三年(1664年),又名“孝义祠”,距今已有349年。宗祠建筑宏大,檐柱雕龙画凤,横梁及檐角雕刻着堆花、虫鸟。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价值高、保存较完整。据了解,该乡开始筹备宗祠修复项目,预计将投资1000万元对查氏宗祠进行大规模修缮。 查氏宗祠是婺源查氏仅存的一座宗祠,是中国儒教宗法制度思想的物化象征,也是礼制文化的重要载体,为研究徽州地区的家族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查氏宗祠:是海宁、婺源查氏后裔保存的唯一一座古祠。由当时郑太守颂名,是浙江海宁和江西婺源的查氏后裔保存的唯一一座古祠,是婺源与海宁查氏族人祭祀始祖查文征之总宗祠,是为纪念五代十国时婺源查氏一世祖查文征修建的。查文征曾侍南唐为寿州六安县令,累迁……[详细]
瑞金革命遗址
  “红色故都”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瑞金县境留内有诸多革命遗址,主要分布在叶坪村、沙洲坝、云石山等地。1931年9月28日,毛泽东和-指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在叶坪村建立、发展和巩固中央革0据地。1931年11月7-20日,在此召开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及经济政策等重要决议,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为主席。叶坪村的革命遗址有毛泽东和-旧居、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红军检阅台、红军战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办公,现存的革命遗址有中央政府大礼堂、中央政治局旧址(沙洲坝下霄村)、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沙洲坝棘子排)、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详细]
浮梁双峰塔
  浮梁双峰塔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勒功乡勒功村宝莲山双峰寺遗址左侧山坡上,因位于宝莲山两个山峰之间,故名“双峰塔”。是一座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的砖石佛塔。双峰塔为就地取材特别烧制砖,六角六面。外体五层以及底部须弥座和顶部刹座,共分七个部分,内体依外体五层,在各层间增设夹层,累计九层。采用内体空筒式穿壁绕平座结构,应属砖体楼阁式佛塔。塔为六角五层,坐东朝西,残高16.2米,维修后高19米,底层每边只有3.5米,无平座层,是典型的弧身塔,平面每边约为拱率二十分之一的弧线,塔身亦呈弧线。内部每面面阔1.13米,塔壁厚1.95米,塔对角距离7.00米。第一层塔身特别高,为4.55米,外层表面分成上、下两段,两段交接处留有梁槽的痕迹和外跳平座的基脚插孔。外五层,每面各开六门洞,一、……[详细]
牛城遗址
  牛城遗址的发掘对江南考古研究有重要的作用,有望破解曾经改写了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史的“青铜王国”遗留的谜底。南京牛城遗址:现为大洋洲镇刘凌行政村所辖,属于平原边缘的丘陵地带,遗址上有牛城村、黄叶塘村、刘凌村。学界人士也许都不会忘记那个让世人瞩目的新干大洋洲遗址,但是却忽视了在新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遗址——新干牛城遗址。如果说两者关系,应该说近乎姊妹。大洋洲遗址和牛城遗址都是在新干大洋洲镇发现的,两个遗址的直线距离在3-4公里之内,据专家鉴定都是商周时期的遗址,这样的发现不是巧合,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同一个文化下的两个遗址。所以有媒体和专家称“新干牛城遗址的发掘有望破解‘青铜王国之谜’”。新干牛城遗址经过江西考古人员的调查发现后,最终确定牛城遗址是商周时期重要遗址,有古城墙长约35……[详细]
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
  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座落在大井村中央,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驻扎在大井新屋下“邹屋”中的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便将他这幢兵营腾让出部分房间来给工农革命军居住,毛泽东便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在大井,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对王佐部队的团结改造工作,派何长工等同志到王佐部队进行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1928年2月,王佐部队与袁文才部队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1928年夏,红四军医院由宁冈茅坪迁到大小五井,在这房屋的中厅设立医疗所,红军医院院长曹?U也曾在这里居住。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同志率红五军一部上井冈山后曾来到大井,在房屋的西厢居住和工作。1929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占领大小五井,烧毁了大井的全部房屋。此屋仅存一堵残墙和屋前毛泽东平时读书、……[详细]
70、镇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窑
  镇窑 蛋型瓷窑。明末清初景德镇首创,全称景德镇窑,简称镇窑。因历史上景德镇烧窑主要燃料是松木,故又称柴窑。 清末景德镇有一百多座镇窑,现存一座镇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窑炉长十八米,体积近三百立方米,窑场占地约八百平方米。该清代古镇窑的型制体量、结构比例、砌筑材料和手工技法,代表了中国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的最高水平。镇窑里不同窑位温度不一样,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瓷器。曾为清朝皇族和民间烧制出多批精美陶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传统坯源不足,该镇窑窑炉缩小三分之一,最终因比例失调,几次点火烧瓷均以失败告终。一九九五最后一次烧窑,十几年来再没有正常烧炼,窑体出现裂缝,窑房受到白蚁侵蚀。为在生产中有效保护古代镇窑及传统手工技艺,让镇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传承下去。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九日……[详细]
龙图学士和刺史传芳牌楼门
  龙图学士和刺史传芳牌楼门,位于乐安县罗陂乡水口村,坐北朝南,毗邻并排而立,中间隔一小巷。龙图学士牌楼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成化九年(1473年)重修,是水口村彭氏后裔为纪念先祖彭彦昭而建的;刺史传芳牌楼门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是水口村彭氏后裔为纪念先祖彭玕封为安定王而建。 龙图学士牌楼门平面呈八字形,四柱三间三楼单檐式全木结构,庑殿顶,四角飞檐起翘,四柱成一字形排列,两侧为呈八字形的砖砌翼墙。牌楼门为单檐砖脊小青瓦庑殿式屋面,正脊高7.75米。平板枋上有典型的明初风格的五层如意斗栱,明间上部为十攒斗栱,次间额枋上为六攒斗栱。中门之上阳刻“龙图学士”4字匾额。 刺史传芳牌楼门为四柱三间单檐三楼式砖石结构,四柱成一字形排列,两侧砖砌翼墙呈八字形,由四柱构成中门……[详细]
理坑村民居
  理坑村民居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山村原名里坑,因自古村人崇尚理学,秉承勤读之风,被誉为朱子理学之源,故称理坑。自元代起文风大兴,明清时更是文人学上、进士官宦辈出,曾有36官宦、16进士、92文入学士,出了333部582卷著作,其中5部78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理坑明清官宅约120余幢,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详细]
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
  时代:唐至民国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西周时期有人在此捕鱼狩猎。汉代有砖瓦建筑。历代主要建筑有:宝钟寺、地藏殿、观音堂、天花宫、四王庙、金台庵、九王庙、江声阁、栖宾亭、白云亭、晴照亭、观澜轩、聆音台、读书台、山响楼、石佛楼、山巅古塔等。这些建筑几经沧桑,毁于频繁的战争中。现存建筑都是清咸丰八年(1858)后重修和新建的。解放后又多次维修,并新添了一些景点。较大的修建一是清代的曾国藩、彭玉麟奏请咸丰皇帝,旨谕拨建重修;二是当代即1949年至今,进行四次修复。经过修复后的石钟山,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祠、厅、院、轩等3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这里石扣有声,观之出奇,许多石块具有天然形成的绉、透、瘦、漏、丑等特点,石刻诗联,琳琅满目。正因……[详细]
抚州玉隆万寿宫
  玉隆万寿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临川、金溪、东乡、崇仁、宜黄、乐安)商人集资所建。会馆为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0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个部分,从正门进去,左侧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场所。会馆座西朝东,长80米,宽54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玉隆”乃宋真宗为祭祀东晋著名水利专家、道教大师许逊而赐名,后改名玉隆万寿宫。此后江西及全国各地建有多座万寿宫或许旌阳祠供奉许逊,抚州此宫即属此范畴。抚州玉隆万寿宫为坐西面东偏南30’,疑为与抚河走向相对。此宫最早建于明洪武年间,名文兴庵,乃正觉寺所属之下院。后毁,于清嘉庆年间原址重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文兴庵南修许旌阳祠(即目前中堂位……[详细]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 唐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位于金溪县秀谷镇北门村委会第四、第五村小组和县华侨农场金窟林场分场。宝山又称银山,包括紧密相连的金窟山、老虎垅、铁屎墩(山)、羊石山四处,为云林山支脉。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北面部分是金窟山,金窟山分里金窟、中金窟、外金窟,有竖矿洞7个。宝山金银矿冶遗址中间部分是老虎垅和铁屎墩,老虎垅位于金窟山与铁屎墩之间,老虎垅有斜矿洞和竖矿洞各5个。铁屎墩为一分布面积为20000平方米、体积约38000立方米的乌黑山丘,有垂直、先竖后斜和先斜后竖矿洞遗址12处。铁屎墩后山上有斜型浅井式矿洞遗址8处,炉基26座;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南面部分是羊石山,山上有一自然巨石,旧称白面坞。岩石高2.9米,宽3.6米,底长4.5米,白面坞上保存《金溪场银坑记》摩岩……[详细]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时代:宋、元、明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位于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东溪行政村的周岭自然村。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发掘揭露出大批与宋、元、明三代造纸工艺有关的遗迹,而且时代顺序清楚,功能相互关联,几乎可以完整再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造竹纸”有关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序;弄清了造纸作坊遗址的整体布局状况、造纸型水碓的形态演变,完善了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工艺流程,新发现了元代抄纸房遗迹,进一步证实了华林造纸作坊始建于宋代,并对华林古代造纸的规模与商贸路线有了详细的了解。共发现了宋代至明代时期水碓16处、沤竹麻坑20多处、槽房10多处以及蒸煮、拌料、漂洗、槌打台、烧灰坑等造纸作坊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代青白瓷、青瓷、青花瓷、黑釉瓷、白釉瓷等几百件瓷器;还出土……[详细]
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建成于1840年(清道光庚子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当年也是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整座书院,分中、前、后三进,面积2000余平方米,大小合计100多间,现存42间,系砖木结构。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按原貌维修。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会面旧址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砻市,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当时,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是4月25日到达砻市。4月28日,指挥部队担任掩护任务的毛泽东也回到了砻市,他听说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领几名干部赶来,在书院的门口和朱德同志第二次会见。接着大家一道登上 书院的最高层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参加交谈的有毛泽东……[详细]
十都王家大屋
  十都王家大屋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当地纸商富豪王集贤所建宅院。十都王家大屋是江西目前遗存最大的古民宅。大屋体量宏大,布局完整;宅院规划科学,主从有序、功能分明。大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既防天灾,又避兵匪--,俗称“金带环抱”,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选址科学。十都王家大屋装饰华美、工艺精湛,是江南清代宅第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作。其装饰、绘画、雕刻图案内容丰富、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十都王家大屋地处赣东北,为赣浙交界区域,大屋充分展示了两地建筑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在梁架及小木作和雕刻工艺上均体现了浙江与江西相互影响的建筑手法,成为王家大屋较为典型的建筑特征;在清代赣东北民居中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十都王家大屋历经二百余年,……[详细]
龙溪祝氏宗祠
  龙溪祝氏宗祠龙溪祝氏宗祠龙溪祝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广丰县东阳乡龙溪村,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康熙、乾隆两朝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坐北朝南,占地3.78亩。祠分三进,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一进戏台、二进中厅三进享堂。该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康熙、乾隆两朝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坐北朝南,占地3.78亩。祠分三进,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一进戏台、二进中厅三进享堂。戏台面朝中厅,台前有宽敞的前院,两侧厢房为二层结构建筑,跑马楼廊与戏台相通。中厅和享堂均为歇山顶,面阔五间,气势不凡。中厅应是议事、宴飨的厅堂,其与享堂之间是后院,有古树二株,苍老拙朴,郁郁葱葱,为古祠增添几许风韵。两侧厢房,称“报功”和“崇德”,为褒彰祀奉乡贤和名宦而置。三进享堂则是供奉祖先神位之处。……[详细]
马家洲集中营旧址
  马家洲集中营旧址位于泰和县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是由一栋祠堂和四栋民房构成。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松山村西侧的105国道边还有一棵-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先烈古樟”。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派江西省特种工作委员会(简称特办处及其--),于1940年6月--1945年1月在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在泰和县的城郊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设立了一所秘密监狱,即马家洲集中营,对外称江西省青年留训所。马家洲集中营先后关押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近500人,包括中共南方局委员、南方工委副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中共南方局委员、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原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丰城中心县委书记吴建业等大批中共重要领导人。马家洲集中营的斗争是江西红土地上浸透革命烈士鲜血的历史丰碑,是中共江西和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