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庐山会议旧址及庐山别墅建筑群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这里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庐山会议纪念馆:现旧址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像。庐山大厦:位于纪念馆右侧不远处。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匾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4个大字。现已装修成标准客房的旅游宾馆。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现用作商场、餐厅。导游: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详细]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紧邻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中共中央东南分局驻扎于此,负责组织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同时还承担着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任。旧址原为盐商余兴庆的住宅,旧址建于1917年,总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8.2平方米,内有五栋面积相近、法国风格相同的两层半楼房。每栋建筑分为上下两层,砖木结构,木质楼梯和楼板,倒板用木板条加外粉刷(俗称“烂板筋”)做成,屋顶为圆木人字梁顶架,灰色机制瓦(当时的中外合资企业——湖北汉阳华兴砖厂制造“鱼利”灰机瓦)盖顶;外墙体用红色机制砖砌筑,砖的短边一侧阴印法文“WAY”字样。旧址内设有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机关复原陈列和盐商余兴庆旧居复原陈列。2019年10月7日,……[详细]
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1930年9月底,红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向袁水流域转移,其中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于1930年10月1日解放江西新喻(现新余市)县城,并在新喻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此后,经水西向罗坊、樟树临江等地进发。1930年10月25日—30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在距此10公里远的新余罗坊召开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期间,红三军团指挥部曾驻扎于此。因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坊会议与兴国调查会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研究红三军团的革命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旧址为清代祠堂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两天井,面积561平方米。其廊道与厢房设置独特,是江西祠堂建筑的代表性之一,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民俗研究价值。地址:新余市渝水区(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西镇沙陂……[详细]
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
  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193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成立,领导机关设在湖坊桥头龚家大屋,1933年6月4日,闽赣省军区在湖坊吴氏家庙成立。闽赣省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北大门,是连接中央苏区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纽带和通道,是永远不能放弃的“中央苏区的战略钥匙”。闽赣省前后历时两年(1933年5月-1935年5月),管辖了现在福建、江西两省三明、南平、抚州、鹰潭等5市21个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土地革命时期,闽赣省苏区广大军民为革命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做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的牺牲。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作为闽赣省领导机关的创建地,具有重大的革命纪念意义和保护价值。2019年10月7日,湖坊中共闽……[详细]
瑞金中央工农红军学校旧址
  1998年,瑞金县人民政府批准杨氏宗祠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总部旧址”,次年纪念馆又批准近旁的三座古祠,分别为红校政治部、校务部、教导处等旧址,挂牌立石加以保护。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创办的培养红军通信干部的学校。70多年前,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在我军通信兵的创始人王诤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在瑞金创办。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间,红军通信学校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发展壮大,共培训无线电报务、机务、司号和旗语等各类通信人员2100余人,对建立红军各方面军和各根据地的通信联络,确保党中央、中革军委反“围剿”作战指挥,保障红军长征转危为安,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详细]
真如寺塔林
  真如寺塔林,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城东北22公里云居山五脑峰南麓。真如寺塔林,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八〇六~八二〇年)。当时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真如寺现塔林有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寮房等,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寺属水田一百馀亩、山林三千三百馀亩。寺中尚存千年古银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者,直径达二米,拔地参天,蓊郁苍翠。寺内还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间铸造的千僧大铁锅等。寺庙周围有历代僧塔二十馀座,寺前还保留著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以及赵州关、明月湖等字样……[详细]
七里镇窑址
  时代:唐至明遗址位于江西赣州东郊水东镇七里村。窑址范围在东西宽约一公里的范围内,有窑址堆积十六处,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是江西省南目前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烧制历史最长的宋元古窑场。始烧于晚唐,盛于两宋,终于元。前后延续三百多年历史。产品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品种。青釉胎质坚细,胎色灰暗,釉呈蟹壳青,有细小开片,带有砂粒。白釉,影青瓷胎质细腻,火候甚高,叩之声脆;釉厚呈乳白色,釉面光泽晶莹。黑瓷制品较复杂,有黑釉,酱红釉,酱褐釉,茶青釉,黑釉窑变等。但真正乌黑发亮的黑釉不多,窑兔毫,玳瑁等斑纹也不太成功;胎呈暗红或紫灰色。七里镇窑生产的器型多为碗、盘、盏、碟、罐、钵、壶等日用器,产品中还有部分外销瓷。器体厚重,大多为实圈足,施釉不及底,足部露胎。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详细]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主要革命旧址之一。该旧址建于民国8年,原是新市村袁爱敬奉列祖列宗的祠堂,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分上下两进,进间有一口约9.5平方米的天井,有房屋4间,总面积410平方米,上进中墙上保存有当时书写的红五分校“校歌”,旧址保存完好。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是1932年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以后,以原省苏维埃领导的军事学校基础建立起来的,1932年4月12日,随湘鄂赣省委一道迁至小源,驻扎此屋,下设有军事教育处、政治处和管理处,学员分政治、炮兵和步兵3个大队,先后举办过3期训练班,每期为六个月,共培养军政干部近900人,加强了湘鄂赣省红军和各县警卫团、游击队的领导力量,为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详细]
白舍窑遗址
  时代:宋白舍窑遗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南白舍村西南侧红土山岗上。有古窑遗址32座,窑体堆积物20余座,绵延2公里,窑旁遍布瓷片、窑具、垫器、匣钵、炭灰等,遗存丰富,窑址散布于瓦子山、符家山、对门排等处。时代为宋至元。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舍窑是宋元时期“江西五大名窑”(景德镇窑、吉州窑、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窑、白舍窑)之一。起始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趋于衰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白舍窑以烧制白瓷、青白瓷而著称,另有白色泛黄、胎质较精糙的白瓷和少量影青瓷。制作工艺精湛,有“瓷中之玉”美称。窑瓷种类多为日常生活用品,不乏精致高档瓷器,如莲花瓣温酒壶,弧形葵口划花碟、茶盏等,还有青釉台灯、粉盒、瓷枕、堆塑瓷俑、佛像、祭祀供器、墓葬器等。……[详细]
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附近的小荷山脚和吊桶环山顶,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仙人洞遗址的洞口朝向东南,前面有一条小河。吊桶环遗址位于一座60米高的石灰岩小丘顶部的洞穴内。遗址出土遗物丰富,有石器、骨器、穿孔蚌器、陶片和人头骨、下颌骨、牙齿等,还有数以万计的动物骨骼碎片。其中最特别的是年代超过万年的夹粗砂条纹陶、绳纹陶,这不仅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器标本之一。此外,还发现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两个遗址发现有华南地区洞穴罕见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清晰地层堆积,为探讨人类如何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这一世界性大课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原为刘氏祠堂,建于公元1897年,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厅一井一横一排,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占地566.91平方米。1933年3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瑞金叶坪洋溪刘氏私祠创办。任弼时、张闻天、李维汉先后任校长,杨尚昆、董必武、冯雪峰先后任副校长。学校内设教务处、总务处、教材编审处等机构,开设有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团苏维埃工会训练班和高级训练班。课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中-史、西方革命史、地理、自然科学常识等及各类学术讲座。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高级党校,培养了大量革命政治干部,对于新中国党的建设、党政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9年10月7日,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详细]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万寿宫,位于永丰县君埠乡老圩村中央,始建于清代中期,后屡废屡建,现存民国年间重修建筑,总占地面积663平方米。1930年12月29日,毛泽东、朱德等随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由宁都黄陂、小布来到君埠,总司令部就驻扎在万寿宫内,当晚在此召开了军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分析了敌情,并发布了《攻击进攻之敌龙冈张辉瓒师的命令》。第二天,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在君埠小别岭打响。经过激烈战斗,红军在龙冈万功山一带全歼敌十八师9000余人,活捉敌师长兼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1983年10月,旧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现旧址保存完好,并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详细]
筑卫城遗址
  筑卫城遗址位于樟树市东南9公里的大桥乡洪光塘村东土岗上,是4500年前江南先民的繁衍生息之地,江西省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载:该地“乡民筑城以自保”,因以得名。他比新疆的楼兰古城、古罗马的废培古城更为久远,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大型土城之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整个城址呈方形布局,规模庞大,保存完好,东西宽410米,南北长360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古城的残墙最高处约20多米,最低也有4-6米。城墙皆为泥土沙石夯筑,残墙上长满了野草,足以容三、四人并排行走。从筑卫城遗址的布局看,北邻赣江支流芗溪河,南接广袤的平原地区,内河水系由西向东贯穿全城,使内河与外河相通,城外又有护城河环流;以河为中心,河东面是生活……[详细]
银山银矿遗址
  时代:唐宋德兴银山银矿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矿井数量最多、矿井形式最为复杂的一处大型银矿矿冶遗址,对研究我国银矿的开采与冶炼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与考古价值。从遗址现场采集的唐代文物标本来看,银山银矿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银矿矿冶遗址之一,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是我国延续开采时代最长的银矿银址,是面积最大、矿井数量最多、矿井形式最为复杂的一处大型银矿矿冶遗址,点多面广,矿井形式丰富,有横井、竖井、斜井、盲井等,采矿区与冶炼区齐全,矿渣堆积丰富,而且保存的矿冶遗迹宏伟壮观,地形地貌原始古朴,对研究我国银矿的开采与冶炼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与考古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仙水岩崖墓群
  仙水岩崖墓群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18公里处,时代为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已调查发现205座崖墓,是中国现存崖墓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崖墓大部分利用天然岩洞造成。洞穴大小悬殊,有的宽2米,有的宽58.3米。洞口朝向东南。墓门有两种结构,一种为夹板式墓门,一种为横串式墓门。从墓葬习俗来看,大体分为单洞单葬、单洞群葬、联洞群葬三种。发掘棺木41具,形式多样,全是优质的木材精制而成。随葬品中十三弦古筝是目前国内最早的木制弦乐器;纺织工具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斜织机构件的发现,将其最早年代从东汉提前至战国时期。仙水岩崖墓群,为研究古越民族的族俗、经济活动、文化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对于研究东南亚地区悬棺葬的源流、传播路线、民族迁徙和文化融合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国家文物……[详细]
包家金矿遗址
  时代:唐至明包家金矿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茶亭镇包家境内,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金矿遗址,历经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持续开采1100年以上,历时之久,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包家金矿遗址分布范围达二十五平方公里。遗址主要由采矿区、选矿区、冶炼区构成,保存状况良好,有中国最为壮观的露天采金场,有巧妙利用自然巨石开凿的水力自动淘金场,又有大量的地下开采遗迹,矿山体系完备;选矿区的废石堆积壮观;冶炼中心区还分布有选矿场和炼渣堆积,与此同时,还出土了大量能判断考古年代的陶瓷器标本和刻有与古矿山有关的唐、宋、明摩崖题刻。遗址入围2010年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山查氏宗祠
  婺源查氏宗祠是查氏族人祭祀始祖查文徽之总宗祠,建于1644年,宗祠占地面积达2460平方米,直进六层,由广场、花园、大天池,大礼堂、后堂等部分组成,民国初年在此开办了洋学堂,也就是凤山中心小学的前身。由于历史原因,礼堂的大天池、厨房等被改作他用,但宗祠主要建筑保存完好,身在祠内,依然能感受到该宗祠当初的雄伟气势。查氏宗祠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于2013年正式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婺源县重视残缺损坏古祠堂、古民居、古遗址的修葺和保护,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保护古建筑中来,促进婺源旅游可持续发展。大修开工仪式上,许多来自河南、浙江、广东等地的查氏后人现场捐款,凝心聚力,追古寻根,共--建这座规模宏大的“查氏文化大院”。……[详细]
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
  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江西省宁都县城梅江畔。旧址原来是一座耶稣堂,始建于1916年,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占地面积约有394平方米,整个庭院占地约2040米。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保存完好,还建有宁都起义陈列室。1931年春,蒋介石派由西北军一部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开赴江西对红军进行“围剿”,因不满-的反动统治和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0的影响和指导下,同年12月14日,第二十六路军将士一万七千多人,在参谋长赵傅生(0员)、旅长季振同、董振堂和团长黄中岳等的率领下,在宁都宣布起义,加入红军。这支起义部队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由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委员,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红十三军军长,赵傅生任参谋长兼红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任红十五军军长。宁都起义是中……[详细]
济美石坊
  济美石坊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会埠镇西庄村招边组的南潦河北岸旁,距县城28公里。石坊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动工建造,建成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距今400余年。据《江西胡氏大成谱》记载:此坊是明皇朝为表彰华林胡氏后裔胡士王秀及其祖先胡仲尧、胡仲容兄弟赈饥、创南康桥、造冯川桥、建华林书院修孔子庙等善行义举功德而修建。济美石坊平面呈口字型,四方四柱。从每边看均为二柱五楼,内外一致,总体为四柱二十楼,柱不出头的仿木结构石制牌坊。边柱、额坊、童柱上均刻有人物、花卉、禽兽和几何图案,所用雕刻手法有平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线刻、缕雕等多种手法,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每块雕刻构件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可谓是明代石雕建筑中的瑰宝,极为罕见。济美石坊是江西省唯一的四方牌楼,极具文物价值。19……[详细]
赣州文庙
  介 绍 赣州文庙位于老城区的东南,现厚德路东段的北侧,是江西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立校址,属省级文保护单位。 该文庙在唐代时曾为紫极观,到宋代又改为大中祥符宫,于皇佑年间创立县学。文庙原占地约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三组,采用平行轴线方式布局。目前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造,均保存完好,主要有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魁星阁、节孝祠等等,其中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高达15米,气势宏伟,带有显著的赣南特色。江西赣州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