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旧址
  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始建于1899年,初于德国高层官员官邸,称“十一号官邸”,1912年改为营部大楼。为德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砖石木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形,方块形花岗岩砌基,褐黄色沾灰墙,层间嵌条石,多折坡屋面。主立面南向,中部凸出墙面,隅石勒墙角,顶部拱起三角山墙。后长期为铁路分局招待所,目前似闲置。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9号开放时间:外观全天开放……[详细]
金山汉墓群
  金山汉墓群位于兰陵镇金山村。年代为汉。该墓为临沂市目前经科学发掘的西汉墓葬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墓上祭祀建筑在山东省属首次发现,对研究西汉时代的葬俗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墓为单墓道岩坑竖穴木椁墓,由墓道、甬道、墓室、墓上封土、墓上祭祀建筑几部分构成。墓室坐西面东,墓室东西长7.3米,南北宽4.6米,深11米。墓道向东敞开,全长44米。墓道前设祭祀祠堂建筑全国首次发现。该墓历史上多次被盗掘,出土一宗文物。墓群的保护范围为“以金山汉墓墓室中心为基点,向东300米,南600米、西500米、北600米,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2006年12月7日,金山汉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滨旅馆旧址
  海滨旅馆旧址 Site of Seashore Hotel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23号,建于1903~1904年,属欧洲中世纪田园式公共建筑,建筑面积4940平方米。花岗岩砌基,清水墙面勾缝,敞廊露柱,造型独特。曾称汇泉大酒店,是青岛最早的假日旅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青岛停留时曾入住该旅馆。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家庄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东周赵家庄遗址位于胶县里岔镇赵家庄村南,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类型。遗址坐落在村南约100米的高台上,东有岭,西有山,南有河流及水库。遗址范围较大,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度超过1米。地表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石器、兽骨等。在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黑陶为最多,其次为灰陶,另有少量的褐陶。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鬻、盆、罐、壶等。石器有石斧、石杵、石锛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沟头遗址
  北沟头遗址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沟头村东北。重点保护区占地百余亩。遗址有一条长80米、宽60米、高7.5米的平顶土台。历年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凿、石锛等石器,灰陶鼎、黑陶壶、蛋壳陶杯等陶器,鹿角、骨针、骨镞、铜币、铜箭头以及汉代砖瓦等。系新石器文化遗址,历经商周一直延续到秦汉。据《沂州府志》载,该遗址有“康王城”之说,无考。北沟头遗址的发现和考察,把临沭县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发现。出土的文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艺术成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尤其是东夷地区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77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临沭县北沟头遗址等文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寨墓群
  北寨墓群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城西北3公里的北寨村内,是中国现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画像石墓。现已探明古墓六座。一号墓为大型画像石墓,墓内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东、西侧室,共八室,面积为88.2平方米,用石材280块,其中画像石42块,主要内容有:攻战图、祭祀图、出行图和乐舞图等。二号墓为大型砖石结构多室墓,墓葬布局与一号墓基本相同,出土文物80余件,其中五龙戏珠三足砚和铜女俑十分珍贵。三号墓、-墓均为小型砖室墓。另外还发现两座小型石室墓和砖室墓及其它遗迹现象。北寨墓群布局清晰,墓室结构严谨,画像内容丰富,造型奇巧,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国家文物局)……[详细]
猴矶岛灯塔
  猴矶岛灯塔,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猴矶岛。灯塔高约14米,主要为航行于长山水道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该灯塔始建于1882年;战争期间灯塔灯笼被毁;1953年重新修建;1974年灯塔大修。其重要作用是为航行于长山水道和猴矶水道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2006年12月7日,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密故城遗址
  高密故城位于高密市井沟镇城后刘家庄村南,据考证,始筑于东周,西汉为胶西郡国、高密国都城,东汉为北海国属县、侯国的古城址,总面积约337万平方米,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西汉郡国都城规划的典型代表,能够反映特定时代整体地域的典型风格,为研究春秋战国至两汉诸侯王国城邑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019年,高密故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前掌大遗址
  前掌大遗址位于官桥镇3公里的前掌大村,面积约20尤平方米,西距薛国故城1公里。1978年至2001年,前掌大遗址先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10多次发掘,清理墓葬1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特别是1994年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兵器、玉器、酒器等被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5年至1998年,又发掘出五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车马坑,因而轰动考古界,据考古证明,前掌大墓葬群是西周早期薛国贵族基地。……[详细]
崂山道教建筑群
  崂山道教建筑群 崂山道教建筑群属古建筑类,包括太清宫、太平宫、上清宫、明霞洞、关帝庙、白云洞、明道观、蔚竹庵、华楼宫、太和观、沧海观等11处保存现状较好的道教建筑,其规模宏大,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是研究崂山文化乃至中国道教史的重要史料。其中太清宫建筑布局渗透道家思想,其建筑形式堪称庙宇园林的典范。……[详细]
十里铺北堌堆遗址
  十里铺北堌堆遗址位于定陶县仿山镇十里铺村西北约100米处,菏商公路及菏曹运河斜穿占压遗址的东北角。周围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遗址完全被淤积层覆盖。该地历史悠久,相传定陶为古陶丘、夏三鬷国、周代曹国。汉初梁国治定陶,后继济阴国、定陶国、济阴郡多有兴废,治所均在定陶。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现已发现,以该遗址为中心,周围绕以官堌堆、仿山、何楼、程庄、十里铺、高河等6处堌堆遗址,形成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周时期持续发展的遗址群。该遗址发现于2013年冬季菏曹运河拓宽工程施工过程中,此后,定陶县委、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妥善保护,积极协调有关业务部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最大限度使该遗址免遭进一步破坏。后经调查和钻探,2014年7月-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历史……[详细]
老庄大佛寺石刻造像
  老庄大佛寺石刻造像,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老庄村北青铜山阳悬崖上,是山东地区现存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躯,造像坐北朝南,宽5.4米,深5.1米,高9.25米,主佛高9.05米,占据窟中主要位置,为唐代凿刻,居全省雕凿佛像之首。2019年10月7日,老庄大佛寺石刻造像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临朐魏家庄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东周魏家庄遗址位于大水泊镇魏家庄村西100米处。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厘米。采集的石器有斧、砺石;陶器有鼎足、器耳、钵底等,以夹沙红陶为主。属大汶口文化类型。破坏严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临淄墓群
  时代:周至汉在临淄故城内及故城周围有一群贵族墓葬,共计150余座,墓葬年代为西周、东周和汉代时期,墓主身份多为国君、公侯,如著名的太公衣冠冢、二王冢、四王冢、管仲墓、三士冢(历史故事“二桃杀三士”之三勇士)。田单墓、西汉齐王墓等。墓群内的墓冢,许多还存有高大的封土堆,像位于齐故城东南115公里的四王冢,封土方基圆顶,高达100米~120米,远望战国时田齐的四位国君,即威王、宣王、泯王、襄王,故有四王冢之名。其他各座墓冢封土堆大小不一,有的不足10米,状若小丘,甚至有的现在已不见封土,大概为后代所夷平。临淄墓群中发掘的西汉大墓有临淄大武窝托村齐王墓的5座陪葬坑,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多达12000余件,其中多有珍品,如鎏金银盘、鎏金铜熏炉等。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尽美故居纪念馆
  王尽美故居在诸城市南25公里枳沟镇大北杏村,王尽美纪念馆在诸城市南岭。王尽美(1898——1925年),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中国0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革命艰苦奋斗,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逝世,终年27岁。王尽美故居是三间土墙草房,原为地主“见山堂”柴园偏房,光线昏暗,低矮潮湿。1918年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倒塌。1960年,在旧基上重新修复,四周筑起围墙。1977年,山东省政府将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尽美纪念馆建筑面积816平方米,为方形结构,主体高17米,由-题写馆名。门厅内镶嵌着-《忆王尽美同志》诗,大厅立有王尽美烈士全身雕像。共设四个展室,分别陈列烈士革命斗争的史料、图片、遗物,-、-、-、-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以及关于烈……[详细]
萧大亨墓地石刻
  萧大亨墓地石刻 萧大亨墓地石刻群座落于山东泰安市满庄镇东萧家林村村西侧的金牛山下。 萧大亨(1532—1612)明代泰安人(今新泰防城镇)。历史上的萧大亨,是明代泰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兵刑两部尚书。……[详细]
东贾柏遗址
  东贾柏遗址位于汶上县城东3公里的东贾柏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发现,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组织力量进行钻探发掘。两次发掘出揭露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房迹10余座,灰坑十几个,清理墓葬19座。房迹形状有葫芦形、圆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建筑。每座房子面积8—20平方米不等。墓葬分布较为集中,多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下,以仰身直肢葬为主。除单人葬外,还有3人葬,迁出葬和二次葬。具有母系氏族社会外对偶婚的特征。出土器物有陶、石、骨、角器等一百多件,其中陶器有钵、盘、盆、碗、小口短颈双耳罐等;石器有磨盘、磨棒、石斧、石锛等;骨器有骨针、骨锥、束发器等。陶器都是手制,陶质稍软,以夹砂红褐陶为主……[详细]
东镇庙大殿遗址
  东镇庙大殿遗址位于临朐县沂山东麓东镇庙村,其修建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宋朝,目前留存碑碣、古木、大殿遗址和古祭台,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学、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2019年,东镇庙大殿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济宁太子灵踪塔(汶上砖塔)
  太子灵踪塔座落在汶上县城西北隅宝相寺内,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北宋(公元1112年),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高45.5米,为砖彻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彻有佛龛,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上刻簿片方升,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耀灼,在当地有“黄金塔”之美称。汶上历史悠久,古太子灵踪塔原称宝相寺塔,因宝相寺而得名。宝相寺始建于唐代,原名昭寺,占地25亩,北宋咸平五年重建,易名为宝相寺,因年久失修,毁于1946年。1993年汶上县葺修该塔时,在塔的地宫内发现佛舍利、捧真身菩萨、银菩萨等141件稀世文物,始知此塔名为“太子灵踪塔”。之后,汶上县人民政府又重建了宝相寺,供奉佛圣物。经过两年的施工,寺院也已建成,包括经修复的太子灵踪塔、供奉殿、塔宫……[详细]
田齐王陵
  田齐王陵分布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临淄齐故城南7.5公里处的鼎足山和牛山之东。在临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称为“临淄墓群”。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战国及汉代齐国王侯、大臣、贵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齐陵镇南部,田齐有六王葬此,被称为田齐王陵。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盘活文物保护单位。二王冢,俗称“二王坟”,又称“齐王冢”,位于齐陵镇南的鼎足山上。二墓东西并列,方基圆顶,南北长约190米,东西总长320米。其中西冢墓长约190米,似有三层,逐层收缩,圆坟顶高约12米。东冢圆坟较西冢矮。“二王冢”,文献乡载为齐桓公墓和齐景公墓,经过考证,现认为是田齐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称“四女坟”,系田齐威,宣、泯、襄四代君主这墓,位于牛山东侧,依南山东西并列。自西向东为序: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