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傅家遗址
  东营傅家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南1.5公里处,傅家村就坐落于遗址的中部。从遗址向东约200米是东辛公路,潍高公路从遗址中部东西穿过。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俗称“傅家顶盖子”或称“摩天岭”,是目前鲁北地区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该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75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7万平方米,中心部分1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层厚约1-3米,内涵丰富。自1985年至199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县博物馆的配合下,曾先后2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707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508座,灰坑214个,水井4眼,出土石器、骨器、角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400余件。该遗址发现4眼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水井,底部发现有汲水用具红陶壶及部分石、骨器等。水井是大汶口文化时期……[详细]
102、百狮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狮坊
  单县古城,因其历史上牌坊多而精闻名天下,据民国本《单县志》记载,从宋代到清未,单县建坊百余座。民国末年还存有34座,城内主要街道上,凌空飞架着一座座精美的牌坊,给古老的县城增加了几分肃穆庄严。单县的牌坊均为节孝坊,全石结构,四柱三间,斗拱重檐,构筑精巧,气势巍峨,平面为“一”字形,四柱和额枋上雕刻精美,或云龙缠绕,或鹤凤翱翔,或八仙庆寿,或二十四孝等。在牌坊之林中,百狮坊和百寿坊以其雄伟的气势,巧妙的结构,严谨的图案,精致的透雕和优美的传说享誉海内外,堪称天下一绝。百狮坊与百寿坊200多年来,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县也因此名扬海内外。百狮坊俗称张家牌坊,位于山东单县张家牌坊街东端,清乾隆四十三年(公无一七七八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该坊用青石仿木……[详细]
萧城遗址
  时代:宋萧城遗址位于冠县北馆陶镇东南萧城村,又名驻马城、歇马城。目前,古城址遗迹尚存点将台、箭楼、城门楼、磨盘洞、烽火台、饮马井及萧太后杀降斩俘的“万人坑”遗址等,是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重要历史见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评价说,萧城“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长城以南,首屈一指。”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萧城呈正方形,周长为10华里,总面积169万平方米;城墙土筑夯砸,每层厚十三公分,四角和城门有箭楼及城门楼。“萧城晓烟”为旧时馆陶县八景之一。清代康熙年间的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成书的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歇马城在县东南七里,相传宋景德初,契丹军至澶渊,其母萧太后尝引军驻此城,因以名。又县有萧城,相传亦契丹萧后所筑。”萧城周围许多村庄名字的由来都富有宋辽战……[详细]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主要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和河阳店等村庄之间的农田区域,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东至龙山街道焦家村东首沟壑及其南向延伸线,南至龙山街道董东村西南300米处水渠及其东西延伸线,西至历城区唐王镇河阳店村西侧南北向乡村路及其南向延伸线,北至黄(桑院)傅(家村)乡村路。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焦家遗址东西800米,南北700米,总面积56万平方米。地处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遗址中部略隆起,以西400—500米处有巨野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处于古代文化发展底蕴极其深厚区域的核心地带。城墙、壕沟和一批大型墓葬的发现,加之相当数量的大汶口文化玉器和白陶的发现,昭示了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焦家遗址是鲁北地区具有政治、经济……[详细]
野店遗址
  野店遗址遗址位于峄山镇野店村南,系山东省史前考古文化遗址,属山东省典型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兼有周至汉代遗存。遗址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古文化堆积厚0.5米至1.6米。1971年至1972年,由山东省博物馆和邹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660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双叠层,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100余座、灰坑17个、房址6座、陶窑2座;龙山文化的房址l座、灰坑6个。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经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该遗址距今约4640年至6170年之间,约略延续了1500年左右。野店遗址的古文化层分为4层,内含大量陶片、木炭、红烧土。房址有方形,圆形,均有半地穴式建筑。部分区域墓葬密集,多呈长方形土坑竖穴,分有葬具的……[详细]
巨野文庙大成殿
  巨野文庙大成殿系明代建筑,是祭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地方。位于巨野县城东南隅,永丰塔北约100米,西邻县政府家属院,南靠文庙街。1979年,被巨野县革委会将文庙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元时期,巨野文庙原建于城北,由于水患屡建屡废。明洪武十五年移建今址,为祭祀孔子之所。明永乐、正统、成化、正德年间不断增修扩建,建有文昌宫、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等以及学田二十亩;万历三十三年建太和元气坊、泰昌元年筑奎楼、天启初年建两庑,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县令章弘“鼎新正殿,续成诸祠,规制乃备”,并创建义学。文庙共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等建筑70余间,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详细]
偪阳故城
  偪阳故城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西南约2.5公里处,南依群山,东有龙河古道。逼阳,春秋小国,子爵。《世本》云:“逼阳,妘姓,祝融之孙,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至于何时所封,初封何人,史无可考。《国语·郑语》曰:“妘姓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皆为守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可知逼阳与曹姓国及其他妘姓国皆为周时诸侯国。《春秋》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春,鲁、晋、宋诸国联合攻打逼阳,因“城小而固”,至夏五月“遂灭逼阳”。逼阳城破,国君被俘,逼阳归宋。齐灭宋归齐,后归楚。秦设傅阳县,汉、晋因之,后废。城周长3293米,当地有“九里单八步”之说。城址南北长、东西短,大体呈长方形。城中西南隅有小山,俗称“米山”。西北部有村庄,名城里村。其余皆为农田。残墙北部明显,系因清代农民义军加高旧墙,筑……[详细]
聊城铁塔
  聊城铁塔,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市旅游景点。聊城铁塔在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被誉为东昌三宝之首的铁塔,位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始建于北宋时期,是我市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铁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现为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均有伎乐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东南、西南两角,各有一金刚力士,怒目凸腹,手按双膝下蹲,作顶托状。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部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详细]
广饶关帝庙
  位于广饶县城内西北隅,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因而又称“南宋大殿”。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原有三义堂、春秋阁等建筑,已废圮。今存正殿三间,为南宋原构,颇为珍贵。1965年前,原址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明清建筑,现仅存大殿。该殿绿瓦朱甍,飞檐翘角,歇山顶式,全木结构。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长12.63米,进深10.75米,台基高1.12米,殿高10.39米。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与宋《营造法式·厅堂建筑》所载相同。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广饶关帝庙大殿座落于中国北部山东省广饶县城西北的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是一座建于南宋时……[详细]
长清莲花洞石窟
  长清莲花洞石窟,泰山西北麓五峰山西聚仙峰西侧峭壁上莲花洞石窟窟高3米,外砌券拱门,额置“天启六年五月圣佛莲花洞”题刻。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僧二菩萨,四壁及拱门两侧雕小佛242尊,窟顶藻井雕莲花。洞外东石壁雕小佛10余尊。洞内题字大部漫漶,能识者尚有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及北齐乾明元年(560年)造像题名。1979年定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洞石窟造像位于长清县五峰山乡石窝村东的五峰山西端顶部,199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东朝西。窟平面呈“凸”字形,宽4米,深3.98米,高3.10米。平顶刻有42朵莲花作平棋,莲花涂朱。窟室北、东、南三壁有一宽0.30米、高0.40米的二层台。东壁(正面)有一铺五躯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佛置于当中,高2.12米,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详细]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青岛市南区中部的观海山南坡,沂水路11号,面对小青岛和青岛湾,处于当时青岛市中心处,是当时德国胶澳总督办公的地方,又称“总督府”。这座由花岗岩砌成的“总督府”,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是一座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耗资85万德国马克。建筑采用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主面为三纵五段的对称处理,中轴线非常突出,建筑平面呈“凹”字型。配以折线型屋顶,覆以筒式红瓦,开启有弧状屋面窗,顶侧装有铁栏杆,既用于装饰,又做避雷针,十分精巧。总督府为5层楼房,主体高20米,1、4、5层楼均为窗户较小的辅助性房间,主要办公室都在2、3层朝阳的一面,走廊均在背阴的一面。办公室宽敞明亮,门窗很大,办公室外还有长廊式阳台,室内除装有柚木护墙板和……[详细]
颜庙颜林
  颜庙称复圣祠。位于宁阳县城西北约20公里鹤山乡泗皋村。颜庙为春秋二仲上戊日即使祭祀颜氏祖先颜渊的场所。颜庙坐北朝南,占地约10亩。大殿灰瓦悬山顶,木结构,前檐下施用斗拱,三开间,进深7米,面阔11.5米,面积80.5平方米,通高8.2米。大殿虽然规模不大,仍使用了大梁、扒梁和顺梁,具有“二梁不在大梁上”的奇特结构。这种梁架结构在全国实属少见。颜林,位于皋山南侧,鹤山乡泗皋村以西,为颜回52代孙颜仙、颜俊、颜和三支移居泗皋后颜氏子孙的墓茔之集中处,至今已30余代。颜林占地100余亩,林中树木苍劲翁郁,有四类珍贵树种,即凤柏(又叫鸟灵柏)、楷树、铁树、红钱榆,此四类树种皆原皇宫园林珍贵树种,因颜氏子孙中很多为博学之人,又为“圣人”之遗脉,故得到历代皇帝崇尚儒学的恩赐。不过此四种树木能流传至今,皆……[详细]
昌邑故城址
  时代:西汉位于山东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昌邑集,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昌邑,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设县,西汉时期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就成为王国之都。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划国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乞讨山阳郡为昌邑国,封期子刘骰为昌邑王。刘骰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刘贺继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征为帝位,在位仅27天,昏庸-,被大将军堆光废为海昏候。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国为山阳郡,至东汉,改为兖州刺史部。1980年,1982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城址进行了两次调查勘探,探清古在平面略呈方形,档城墙长12……[详细]
兖州天主教堂
  兖州天主教堂位于兖州市城区西御桥南路东。兖州天主教堂有巨大的拱顶、高耸的塔楼,是当代流行的德国哥特式建筑样式。薛田资神父所著《在孔夫子的故乡》一书中是这样记述教堂的建筑的:“…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53米长,18米宽。设计和施工都是爱尔列曼神父承担的……教堂至拱心石高14米。20根柱子(5米高)均是石柱到顶,柱础(1.8米)都雕了花。在一个修道院服务人员的帮助下,神父还自己制成了各种颜色的琉璃砖,把飞檐、柱肋等用绿、红、黄色的釉砖装饰起来,房顶的瓦和滴水檐都是涂了红釉的。在祭台下面建了一个很大拱形的地下室…”。历史沿革清康熙年间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曾在境内建教堂传教,但规模小,不久停止。1891年德国传教士进入兖州,1897年开始营建兖州天主教堂,1899年建成高21米的大圣堂(天主圣神……[详细]
王因遗址
  王因遗址位于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王因村南面的一片稍隆起的台地上,与周边平地高约1米。遗址东2公里为古老的泗河,遗址北侧有一条古河道。遗址中心部分面积为6万平方米,外缘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型的遗址。1975年秋至1978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此遗址共进行了7次发掘,揭露面积10180平方米,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899座,房址14座,灰坑423座。出土了大量石、陶、骨、玉、蚌、牙、角质器物,还有不少的动物遗骸等。王因遗址分为五层,二至四层为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层,第五层为北辛文化晚期地层。王因遗址墓葬全部出在大汶口文化地层中,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合葬和二次合葬占一定比例,侧身和曲肢葬为数较少。王因遗址墓葬区是全国最大的史前墓地之一和发现墓葬最多的氏族公共墓地。王因遗址的发掘以墓葬区为……[详细]
祓国都城遗址
  时代:汉牧马城遗址位于胶州市里岔镇。是青岛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汉代古城遗址。牧马城原为汉代祓国都城,因明朝在此豢养军马而重修城池,名称也由此而来。牧马城城郭呈正方形,总面积为720亩,城周4华里,每面中间有一城门,东、西、北三面的城门已不见痕迹,南门遗址仍然可寻。围绕在南城门外的小城,又叫瓮城,保留有10米长的城墙遗址,其高度平均在2米以上,有的地方达3米左右。从城墙冲刷的坡度来看,原来城墙的高度应当在7-8米间,宽约6米。城墙系用夯土筑成,至今土层坚实,当年夯土的柱洞仍然清晰可见。现在城内已无任何建筑,地面上还残存着汉代的砖瓦、陶片,还曾出土过铜箭头、铜洗和玉石,当地群众也经常发现有“货泉”和“五株”字样的铜币。这些遗物都是汉代古城的证明。据史书记载,牧马城在西汉时期曾是祓侯国的治……[详细]
景灵宫碑
  景灵宫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北边吴陵南约五十米的交阜平原上。宋代的曲阜又进入一个光环有加的时期,除对孔子及其后裔一再加封外,沉睡了四千年的黄帝出生地遗址也被宋朝统治者重视起来。真宗妥协于燕辽以后,总想以华夏民族的文化优势震慑北方,故有儒释道三家并重之举,封泰山、尊孔子、容释家,潜心向道,数度“天书”之能事,梦见神人而尊黄帝为赵氏始祖,故于大中祥符五年召集群臣审定,下诏京城与曲阜寿丘各修建景灵宫,京城景灵宫奉祀黄帝及赵氏先皇诸“神仙”,曲阜景灵宫祭祀始祖黄帝及圣母。景灵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遭火灾,旋即修复。宋徽宗政和年间,金世宗大定年间,蒙古(公元1250年),元顺帝至正七年(公元1347)多次重修。此后再没有关于景灵宫的记载,大约在元代末期或明代初期景灵宫被毁,现存遗址已埋在地下,……[详细]
景灵宫遗址
  景灵宫遗址位于曲阜市书院街道。年代为宋。景灵宫遗址位于曲阜市城东-里的旧县村东部。始建于宋代。宋真宗帝“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以轩辕皇帝为赵姓始祖。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闰十月,诏曲阜县更名为仙源县,将县城迁往寿丘之西,又兴建了景灵宫奉祀黄帝。宋真宗妥协于燕辽以后,总想以华夏民族的文化优势震慑北方,故有儒释道三家并重之举,封泰山、尊孔子、容释家,潜心向道,数度行“天书”之能事,梦见神人而尊黄帝为赵氏始祖。《宋史·志·礼七·吉礼七》载:帝(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五年十月语辅臣曰:“朕梦先降神人传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赵某授汝天书,令再见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翼日,复梦神人传天尊言:‘吾坐西,斜设六位以候。’是日,即于延恩殿设道场。五鼓一筹,先闻异香,顷之,黄光满殿,蔽灯烛,睹灵仙仪卫……[详细]
俾斯麦兵营旧址
  俾斯麦兵营是德国海军当局在青岛建设的大型军营之一,以德国“铁血宰相”Otto von Bismarck(1816-1898)命名,兵营位于青岛山的南麓,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校舍。俾斯麦兵营 又名万年兵营,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德国侵占青岛初期,自1899年10月先后建造了三座兵营,其中以俾斯麦兵营最为典型。兵营共有营房四座,是在炮兵营旧址——“嵩武兵营”建筑的。第一、二营房建于1903~1905年, 第三、四营房建于1906~1909年。营房建筑古典构图,作横三段纵五段划分,中央与两端突出阶梯形山花作重点装饰, 明显带有19世纪末期欧洲建筑的手法,门窗为四分阶段圆券,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的常用手法;而密排工字钢梁,中间填以三合土的楼层构造则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习见的构造技术。这四座营房的……[详细]
威海英式建筑群
  英国对威海的租借期限最初定为25年,从1898年开始。但直到1930年威海卫以及刘公岛和威海港内群岛才归还中国,而且刘公岛仍然由英国续租十年。到了1940年年底,英军撤出刘公岛,终于结束了对威海长达42年的租借历史。英国在强租威海的几十年里,逐渐建设了一批行政、军事设施和商业区,主要分布于刘公岛和市区东海岸沿线。沿着不长的北山路南行,路边上有英国领事馆旧址。拐到沿海的环海路上,路边上有一座英商海滨避暑房旧址(曾称为“英海军司令避暑房旧址”),现在是一座茶楼。这座建筑为英国人依莱斯1904年所建。国七“威海英式建筑”的年代标注为1900、1901年,那么这座建筑应该被排除在外了。这座建筑的正立面上方有四个石质圆孔,故称为“四眼楼”。该建筑为三层石木结构,正面为走廊,中间为花岗石台阶,是威海欧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