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鸡叫城遗址
  鸡叫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垣壑尚存,相传有仙人夜间筑城,鸡叫而成,故名鸡叫城。城呈圆形,东西长约480米,南北宽约460米,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1997年于西城墙探沟内发现龙山时期陶片,专家认为此系屈家岭文化中、晚期的古城(距今5200~4000年),陆续使用到龙山时期。1998年,发掘190平方米,墙体地层关系可分为七层,底层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晚期居住遗址,柱洞密而小,一般直径15-20厘米,深度在20~30厘米。鸡叫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此一大型聚落遗址,对研究原始社会发展和国家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相传有仙人夜间筑城,鸡叫而成,故名鸡叫城。此处垣壑尚存,城呈圆形,东西长约4……[详细]
汤家岗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汤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考古研究所在安乡县汤家岗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左右的环壕土围。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期灰坑0土一件陶塑猴头,刻出眼、鼻孔和嘴,吻部和眉骨均明显突出,为原始社会的艺术品。中期有灰坑9个,墓葬2座。中期石器有斧、弹丸、敲砸器、打磨器等。陶器中夹砂红陶增加,泥质酱褐胎黑皮陶减少,出现少量泥质灰陶。彩陶数量略有增加,出现了红陶白衣上绘红、褐彩的,图案有点线纹、网纹、旋涡纹、波状纹等,其它装饰方法有印纹、刻划纹和拍印纹饰。器类有圜底器和圈足器,计有罐、釜、碗、钵、盘、豆、器盖、器垫主器座等。……[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津市苏维埃政府旧址(益泰绸布庄)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津市苏维埃政府旧址(益泰绸布庄)其濒临澧水码头,在民国时期属于津市码头最繁华地段。“益泰绸布庄”系20世纪20年代初建成。益泰绸布庄整体建筑风格具有中西结合近现代建筑风格。分为南北两栋,建筑保存状况良好。益泰绸布庄原名“怡和洋行”,由英国人经营销售茶叶、绸缎、砂糖、煤油、五金等产品。“怡和洋行”是湖北鹤峰、湖南石门等地“宜红茶”运往汉口,经“万里茶道”远销英国、俄罗斯的经销商,也称“津庄”。后更名为“益泰绸布庄”。益泰绸布庄是津市仅存的一处革命旧址,是津市目前保存较好的民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同时对研究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革命史和万里茶道茶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津市苏维埃政府旧址(益泰绸布庄)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皂市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皂市商代遗址位于石门县皂市镇石坪村5组,距县城18公里,遗址在渫水北岸,高出河床5-6米的台地上,面积约70000平方米。1959年省博物馆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当即进行了小面积试掘,证明是一处遗物相当丰富的商代文化遗址。1977年底至1978年初进行了正式发掘,1981年第2次发掘,2001年进行了第3次大规模的发掘,前两次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第3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3次发掘面积共2500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不等。遗址分布区的东、西两头包含有新石器时代、商、东周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商文化层堆积较厚,遗物较丰富,个别探方有商周之际的文化遗存。1977-1978年发掘时,曾发现沾有铜渣的红烧土块。1980年发掘时,发现有熔铜炉,在炉旁留有大块的铜渣和2件石范……[详细]
车轱山遗址
  车轱山遗址位于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1982年和1983年冬湖南省博物馆和原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300平方米,共清理了381座墓葬,出土文物2000多件。车轱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文化层共分为三期,并发现了三期文化(即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车轱山遗址的墓葬葬式很具特色,有仰身直肢、仰身屈肢、侧身直肢、侧身屈肢、二次葬等。墓葬排列密集,上下叠压紧密,打破关系不少。车轱山遗址是我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较为重要的遗址之一,对于研究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长江中游原始文化的分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019年,车轱山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
  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位于汝城县津江村,有古建筑6栋,建筑面积1463.5平方米,共六个展室。2011年《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将“汝城会议旧址”纳入湖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012年在纪念馆旁边兴建了军旗广场。2013年“汝城会议旧址”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在此主持秘密召开湘南、粤北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策划湘南起义,史称“汝城会议”。会议制定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打先锋,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粤北起义计划。“汝城会议”为湘南起义做了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是湘南起义纲领性、方向性的重要会议,对湘南起义起着决定性作用。……[详细]
南岳铁佛寺
  南岳铁佛寺铁佛寺原名报国寺,又名铁佛庵,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它位于烟霞峰麓祝高岭,在今邺侯书院上约一华里。寺以原有大铁佛而得名。铁佛为接引佛,重达万斤,是明代铸造的。现在的寺舍是1914年重修的。寺前有多株白玉兰,盛夏花开,香芳数里。1938年11月,周恩来、郭沫若、贺衷寒同登南岳山,路经铁佛寺休息,郭沫若题《铁佛寺诗》曰:“铁佛披金色相黄,纪元宝庆未能详。戏从杂卦征休咎,聊借残餐润肺肠。鸡脍应输萝菔味,臭斯难敌豉乳香。邺侯签轴称三万,此地空余一废堂。”铁佛已废,故云。寺舍现为南岳茶场使用。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祝高岭……[详细]
208、禹王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碑
  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继父治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流传至今。岳麓禹碑高1.7米,宽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很难辨认,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但远在1200多年前,即为韩愈所闻及,还亲登南岳岣嵝峰寻访禹碑,并留有诗记。即使是唐宋时的膺品,作为纪念大禹治水之丰碑,也是十分珍贵的。全国有十风处镌立禹碑,据说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复刻。2013年5月,禹王碑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内类型:古迹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30-60分钟开放时间:随麓山景区开放时间开放:6:00-2……[详细]
十里岗遗址
  十里岗遗址为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位于湖南省澧县东北十里岗上,为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的遗存。此遗址在澧阳平原中部一连续的小山岗上,于2000年冬发掘,文化层堆积60~70厘米,属石器制作场。出土物有四类:砾石、燧石、石英与赤铁矿石。砾石类多工具锤与石片石器,燧石与石英类多石核与刮削器,器形细小。赤铁矿石作用不详,可能与制作石器的某些宗教习俗有关。目前,与该遗址石器群组合类似的地点在省内非常少见。在文化层土样中,发现水稻硅质体,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水稻遗存,为探索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提供了难得的资料。目前发现文化遗物的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我省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前规模最大的遗址,对探索人类聚落的起源也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不二门遗址
  时代:商、周不二门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城南一公里处的猛洞河边,是猛洞河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是商代、周代时期的古遗址,遗址于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总面积为76560平方米。遗址平面为椭圆形,由岩窝遗址、洗心池遗址、虎字岩遗址、摩崖石刻遗址、蚌壳岩遗址、强盗洞遗址、老鹰洞遗址、松柏古道遗址等22处洞穴或石厦组成。遗址对研究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史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湘西地区西周时期古人居住、生活及生存方式提供了实物例证。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位于桂东境内,主体包括唐家大屋和城隍庙两部分。唐家大屋始建于清朝末年,城隍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928年8月,红军从井冈山分兵进军湘南,遭遇失败。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率部来桂东迎还红军大队。8月23日,两支部队会合后,在唐家大屋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总结了“八月失败”的经验教训,决议重返井冈山,从而挽救了红军主力,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巩固。期间,毛泽东曾在此城隍庙戏台上发表了重要演说,宣传革命真理。2019年10月7日,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网岭墓群
  汉墓群攸县网岭镇新网岭墓群中的3座春秋越人墓,是典型的越墓,其墓坑狭长,随葬品少。已发掘的40多座楚墓,全为竖穴土坑墓,无棺椁、葬具保存,墓葬形制与长沙楚墓基本一致。之后各个朝代的墓葬,汉晋两代,多为券顶砖室墓,西汉前期则为竖穴土坑墓,所清理发掘的唐、明、清时期的墓葬,全部为土坑墓。1987年10月,在攸县莲塘坳乡巨洲村清理的一座明墓,出土的20件丝织品,许多是湖南同期明墓中所少见。1989年6月清理的醴陵市嘉树乡乌石岭清墓,身为六品文官的墓主,墓中所随葬的官袍、官服等20多件文物,为研究清代的官制和服饰业提供实物资料。……[详细]
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
  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今奉家镇上团管区办公楼)。始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80平方米。大门正面为圆型拱门,两边为一层砖木结构房屋,其它三栋为凹字型双层砖木回廊式风格,回廊与栏杆、门窗对称,共有房屋80余间。1935年12月12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进入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设军团部于此。旧址反映了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红二军团在红军长征时期为战胜强敌,顺利实现战略性转移,沿途积极开展革命斗争,进行革命宣传的一段难忘的历史,是典型的红色教育基地。2011年入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详细]
淡岩石刻
  淡岩石刻时代为秦至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淡岩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与书法艺术价值。淡岩石刻在淡山下之淡岩内,传说昔有澹姓者居此故名。史载:“有周贞实者,秦始皇时人,遁居于此……始皇三召不起。”淡岩最早的石刻“回中”二字似可作证。自唐始,即有人为周贞实建祠,并在此建淡山寺。宋熙宁七年(1074)柳应辰题记后,宋黄庭坚、周敦颐、范祖禹、杨万里,明张勉学、王泮、清周崇傅等即于此留下大量诗文。黄庭坚之“永州淡岩天下稀”又使淡岩驰名寰宇。淡岩石刻见诸记载的为220块,现存的有35块。淡岩石刻的书法风格,真草隶篆一应俱备。有人称赞宋代书法家李建中的淡岩诗为“辞翰双美”,清时即有人拓片收藏。《唐节题名》、《盖侗题名》、《朱正诗》极似米芾书。《李昭辅等题名》篆法秀劲。曾纡书法,其篆隶行草沉着痛快,……[详细]
三元宫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三元宫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三元村,澧阳平原北部边缘地带,涔水北岸。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的早、中期是大溪文化遗存,发现有红烧土建筑残迹、灰坑和4座墓葬。经烧土块里常夹有稻秆、稻壳的痕迹。出有猪、牛、羊等家畜骨骼。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中期泥质灰陶显著增多,还出现了彩陶和白陶。遗址的晚期是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有墓葬19座。人骨已朽,葬式不明。各墓均有随葬品,一般在10件左右,最多23件,最少4件。大部分是实用陶器,也有少量明器,以鼎、豆、壶为最普遍。……[详细]
桃花源古建筑群
  桃花源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沅江南岸水溪。这一带约5平方公里地区风光秀丽,相传因东晋诗人陶渊明作《桃花源记》而著名。自唐代始建寺观,宋时鼎盛,元末毁于火,明景泰六年(1455年)重建殿宇,明末又毁于火。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渊明祠,沿山配修亭阁,按陶诗文取名。后屡有修葺。现存集贤祠、桃花观、方竹亭、蹑风亭、探月亭、水源亭、菊圃、千丘田等。1959年,桃花源古建筑群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溆浦崇实书院
  崇实书院原名延陵家塾,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书院前有一半月形池塘,院门为牌坊式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雕龙镂凤,古朴典雅。书院内现存清宣统元年谌百瑞书写的“大学之基”的匾额。可以说,崇实书院是研究我国近代教育体制演变发展和书院建筑格局的重要实物。由书院再往前走50余米,就可以看到一脉悠然的绿水穿镇而过,这便是溆水。一座古老的风雨桥横跨溆水之上。在这里,你可以卸下身体与心灵的包袱,静静地坐在风雨桥上休息。远眺四周千山叠翠,远处云烟茫茫,近听溆水琮琮,阵阵和风扑面,一时间,一种久违了的幸福感觉,悄悄在心里漫延.......2019年10月7日,崇实书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允山玉井古窑址
  允山玉井古窑址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允山镇玉井村,此为湘南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宋代大型窑址。窑址方圆超过一平方公里,有大型陶窑10余座,中小型陶窑30余座。每一大型陶窑由4至6个单窑成龙形排列,亦称“龙窑”或“连窑”,单6窑从头到尾约2~5米,整列窑群长达20余米。数座窑-均有一口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的水塘,此为当时制作陶坯挖土取水所形成。文化堆积层厚约1.5~3米。从陶器残片上看,有上千个品种,以碗、碟、杯、盘、釜、坛、罐等为多。每个品种又可分出许多类。大部分上彩釉,有红、黄、绿、蓝、青、赭、紫、橙,油光可鉴,玲珑剔透,并饰各种图案、文字及花、鸟、虫、鱼等。其做工之精细,烧制技术之高超,充分显示出宋代当地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2年5月1……[详细]
里耶麦茶战国墓群
  麦茶古墓群战国墓群。位于龙山县里耶镇麦茶居委会东南,分布在酉水和长潭河之间十几个高低错落的山丘上,墓葬密集,面积达60万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探明者均为小型或中小型竖穴土坑墓,总数约800座。前后已发掘其中的367座,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铜兵器、铜镜和琉璃器。陶礼器以鼎、敦、壶、豆组合为主,日用陶器组合以钵、罐、豆为主,并伴出一定数量的簋。其年代为战国中晚期至战国末期。据分析,这批墓葬呈现出浓郁的楚文化面貌,并与南面约800米处的里耶古城址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详细]
神下李氏宗祠
  神下李氏宗祠位于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面积950.47平方米,经多次重修和维修,现建筑保持清代风格并溶人了西洋建筑特色,在南方宗祠比较少见。宗祠座南朝北,柱梁式结构,歇山飞檐,宗祠内有戏台,戏台上有高浮雕镂空双龙戏珠木雕,此外,建筑构件中的人物、花、鸟、兽等装饰雕刻精美,保存完整,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宗祠上厅保留有清代至民国的裱金匾牌八块。2011年3月,神下李氏宗祠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神下李氏宗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