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西约2公里的湘水之滨。浯溪是湘南著名的风景区,此地怪石嶙峋,林木荫荫,溪水涓涓,奇峭的山岩石壁上,保留了许多历代的摩崖石刻、碑碣。1200多年前,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元结卸却道州刺史之职回乡,途经此地,见这里山水秀丽,留连不舍,遂居家于此,并将一条无名的小溪命名为“浯溪”,修建了峿台和浯庼,并分别为其作记并将自己撰写的《浯庼铭》、《浯溪铭》和《峿台铭》请三位书法家用玉著、悬针、钟鼎三种不同的篆体书写,刻于摩崖上,此便是后人所称“浯溪三铭”,亦称“老三铭”。元结在浯溪定居以后,特将其上元二年(761年)所撰的《大唐中兴颂》一文,请颜真卿楷书,于大历六年(771年)摹刻于浯溪靠近湘江的一块天然绝壁上,因文奇、字奇、岩绝,世称浯溪“三绝”。石刻高7米,全文共332字,每字……[详细]
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
  大云山三战三捷纪念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湘北会战中三战三捷而立的纪念碑。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日寇攻战长沙,在大云山与国民党第九战区副司令兼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展开激战,杨森在此打了大胜仗。1942年8月,杨森上了大云山,写下了三战三捷巨幅字样,刻于隆与宫外石壁上,每个字2.2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大云山地区烧杀掠抢,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遭到了中国军民的反抗,长沙三次会战就充分显示了中国军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抵抗的精神。1939年9月,日军为了打通南北交通线,曾三犯长沙。欲控长沙,必先控湘北,湘北门户之咽喉大云山自在敌攻击之中,第一次会战发生在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0日。在湘北方向的我军为十五集团军关麟征指挥的……[详细]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始建寨,明嘉靖三年(1524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寨。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修驿道,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布置的七个聚居群。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寨脚桥及龙氏鼓楼、牙上鼓楼;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塘头桥。清光绪七年(1881年)建塘坪桥。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凉亭、萨岁坛、古墓葬群、侗族楼屋及青石板驿道等一应俱全,其中古楼4座,风雨桥3座,门楼1座,古井2口,萨岁坛2个,吊脚楼居室78栋,古驿道1.6公里。寨内民居采用“杆栏式”建筑为多。有的采用架立……[详细]
浏阳红一方面军活动旧址
  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李家大屋,位于浏阳市永和镇石江村大屋组。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历经四载(1803—1806)而落成,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小青瓦,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两侧辅设厢房,内置天井10余处,有大小房屋百余间,主体建筑西侧50米处设槽门,四周筑三合土围墙。原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现仅存主体建筑中栋部分。1930年8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此会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两军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共四万余人。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政委,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湘东特委书记张启龙和浏阳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及当地群众数千人出……[详细]
85、迴龙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迴龙塔
  迥龙塔建于明代万历甲申年(1584),塔高37.25米,简体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里面五层,塔身中空。挺拔雄伟,屹立于永州市城北潇水东岸。塔为邑人左佥都御史吕藿倡建。底层门额行书“迥龙宝塔”为钦差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闽人陈省所题,塔身腰身檐斗拱结构造型保存了宋代建筑艺术遗风,为湖南省重要的砖塔之一。永州城北约两华里的潇水东岸,屹立着一座古塔,磴居危石,高凌碧汉。这就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迥龙塔。传说,在明朝以前,永州经常阴雨连绵,潇水洪峰瀚漫,白浪滔天。或说是孽龙兴妖作怪。洪水每年不知要夺走多少人的生命财产,老百姓苦不堪言,求神拜佛,都无济于事。因而当时永州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直到唐元和年间,据传是柳宗元写了《塑螭文》以后,灾情才有所减少;到明万历甲申年间(公元1584年),……[详细]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位于永州市零陵城区大西门对面,潇水河西岸之临江峭壁,是永州八景之一,这里泉水激石、红霞映阁、鸟鸣雾林、风景旖旎,素有“朝阳旭日”之称。唐永泰二年(765)道州刺史元结诣都计兵,途经永州,维舟岩下,喜其山水秀丽,崖石奇绝,因其岩口东向,取名朝阳岩,并撰《朝阳岩铭》及《朝阳岩》诗,飧于石壁。柳宗元贬居永州后,常到此游览,著有《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朝阳风光,从此闻名。柳宗元在永州10年间,常来游岩赏景,赋诗述怀。写有《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渔翁》及《江雪》等诗。现岩口石壁上还有他的《渔翁》诗摹刻:“鱼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夜傍西岩宿的西岩即指朝阳岩。黄庭坚、何绍基等均有诗文留于此地。朝阳岩洞口石壁上有宋嘉祐……[详细]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唐大和元年(827年),周氏族人定居上甘棠,村庄名称位置和居住家族始终未变,为湖南省绝无仅有。“甘棠”一词出自《诗经•南风》,取甘棠为村名含有对先祖荣光的怀念。因该村处于谢沐河的上游,故称上甘棠。今上甘棠村有450户,1700余人。留下古建筑甚多,有寿宣亭、忠厚祠、月陂亭摩崖石刻和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体现了中古时期文化的精华。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考古专家称,像上甘棠村这种同时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等文化特色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实属奇迹。……[详细]
岳阳文庙
  文庙也叫孔庙,是古代祭祠孔子的地方,又称岳州学宫,位于岳阳二中校园内。庙中原有伴池、状元桥、回廊、大成殿,为当年岳州“百废俱兴”的壮举之一。后历经数十次重建或修缮,现存大成殿,其屋檐起翘,极具宋代建筑风格。特别是殿内16根横木,在石墩和大柱之间,垫有一个约30公分厚的鼓形横木,名叫木质,为古代建筑中所罕见。木质可以防潮,保证了大柱干燥不腐,故大成殿中的大柱虽距今900多年,依然完好无损。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8月进行过一次大修,在天花板上绘有一幅“盘龙戏凤”,至今依稀可辨,为文物中的珍品。岳州文庙位于岳阳市郭亮街(旧称翰林街)岳阳市二中校园,始建于北宋。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载,“宋庆历六年(1046)知府滕宗谅创建”,即为滕子京(宗谅)谪守巴陵郡后重修岳阳楼之翌年所始建的州一级文庙(府……[详细]
岳州窑遗址
  在湘阴县城湘江东岸美丽的滨汀大道马王?地段(原县政府大院后门,现岳州窑商业街西端),耸立着一座仿古城楼,它就是2003年兴建的“岳州窑遗址博物馆”。打开中门是宽敞明亮的大厅,映人眼帘的是正面墙上嵌挂的用黑色蒙古石阴刻的《岳州窑记》及岳州窑精美器物的展橱。大厅中央,小锈钢护栏护着长4米,宽3米的特大玻璃罩。透过玻璃罩,打开地下灯,一条由北向南的隋代龙窑呈现眼前:那一排排摆得整齐的匣钵和匣钵巾存留的器物,闪耀着古代文明的光辉。1997年6月,县政府在这里兴建宿舍楼,挖基脚时,发现人量的青瓷片堆积层。报告文物部门后,县文管所派人进行调查,从大量出土物辨认,这是一座隋代青瓷窑址。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派出发掘小组会同湘阴文管所进行历时三个月抢救性发掘,获得丰硕成果。在约6米深的文化层0土了大量青瓷器物和匣……[详细]
澧州古城墙
  澧州古城墙,为古澧州州府所在地,明洪武五年(1372)澧州府治从新城(新洲)迁现址。总督肖杰垒土为城,后多次溃于水患,明永乐二年(1404),瓮以砖,高一丈五尺(5米),上加女墙,周九里十三步(4500米),外有护城河。历经明景泰、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间的多次修补、加固。城墙基均用条状青石垒筑,墙体砌青砖,中间填土夯实,设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门、金牛们、北门六门,上建门楼。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2年(明洪武五年),澧州府治从新城(新洲)迁现址,总督肖杰垒土为城,后多次溃于水患;明永乐二年(1404),瓮以砖,高一丈五尺(5米),上加女墙,周九里十三步(4500米),外有护城河;历经明景泰、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间的多次修补、加固。城墙基均用条状青石垒筑,墙体砌……[详细]
乾州文庙
  乾州文庙位于湖南省吉首市乾州古城的中部,南临万溶江,北截古城墙,原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呈塔式、竭山、硬山三种形式,庙高约20米,为两层木质建筑,下方以青色条石为基,上以鳞灰瓦盖顶。由数十根大红柱顶立,每根红柱下都有鼓石基。全部砖木结构,四周环以青砖院墙,是古城三大古建之一(即:乾州古城墙、贞节牌坊、文庙学宫)。乾州文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至十一年(1729—1733年),乾隆六十年焚于兵燹,唯崇圣祠留存,1801年重建,1810、1836、1846年又相继扩建和修葺,文庙楼阁日臻完善,气势恢宏,十分壮观,一座绝无仅有,庙学合一的孔圣之庙傲然屹立于万溶江畔,堪称湘西建筑群体之最。结构乾州文庙左为孔庙,右为学宫。文庙中轴线上,前置照墙,两边分设黉门,进而是红石棂星门、月桥(俗称状元桥)、泮……[详细]
湘阴文庙
  湘阴文庙位于岳阳湘阴县城步行街,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由“玉振金声”冲天坊、泮池、状元桥、“太和元气”坊、大城门、大成殿及厢房组成,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县级文庙,建筑艺术精湛、风格独特。湘阴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时间相近,历朝历代先后十多次予以维修、加修、重修,至清咸丰元年,“规模宏丽,遂甲于湖以南”,整个文庙建筑群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气势宏大,古朴雄伟,状元桥位于文庙之前,横跨“泮池”。按科举时代规矩,高中状元者可打马过桥。状元桥两侧,南面为“肃然起敬”牌坊,北面为“太和元气”牌坊,古时文官在此必须下轿,武官到此必须下马。二牌楼均为石榫结构,全用花岗石块镂空雕刻而成,其造型奇特,制作精良,令人叹为观止。湘阴文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详细]
申鸣城遗址
  申鸣城城址位于临澧县新安镇古城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500米,南北残宽约300米。夯土城垣残存7段,高约3米、宽4米。城址内出土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鼎、豆及绳纹板瓦、筒瓦等建筑残片。申鸣城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当时以为规模不大。在古城北面、东北面、西面寻找到一些古河道,可能是从前的护城河,并且可能有水门,遗址最晚是东周时期。古城周围的九里墓群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大中型墓群,还有许多成片的小墓。由此推测,申鸣城不是一个小城,应该是楚国南方的一个中心城市。楚国士子申鸣以孝闻名天下,楚王想请他做宰相,他回答要做父亲的孝子,不做王的忠臣。他的父亲劝勉他说:造福于国家,在朝廷里有地位,你很愉快我也高兴,你应该出去做官。于是申鸣辞别父母入朝为官。三年之后,楚国王子白公作乱,申鸣准备率军出征平叛。他的父……[详细]
桃树湾刘氏大屋
  桃树湾刘氏大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金刚镇丹桂村清江片桃湾组,是由刘氏族人历时五年建造的一处规模宏大、具有清代建筑特点的建筑组群。现有大小房屋100多间,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据民居内现存的碑刻《桃树湾新宅记》记载:“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七月三十日酉时,课取己酉葵酉乙丑乙酉起首行墙安头二门,是年仅起正宅门厅四进,右旁正护屋三间;三十年造右畔护屋三层,并筑周围垣墙;咸丰元年起左畔护屋二层,二三年继造左边余屋、高仓,逐处装修,历五年而工始竣。”建筑组群原有大小房屋近400间,占地面积约21000多平方米。现存文物以-垣墙为本体边界,房屋100多间,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从2014年起,经上级拨款、村民捐资,桃树湾刘氏大屋一共进行了……[详细]
邓中夏故居
  邓中夏故居位于郴州市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邓中夏(1895—1933),1895年10月5日诞生于此。1907年,他在本乡樟桥小学读书。1911年转入宜章县立高等小学。1915年夏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在长沙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9年参与组织领导五四-。8月回宜章,向革命师生宣传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与张国焘、蔡和森等一批进步骨干创建了北京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参与了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组织、策划了长辛店、开滦煤矿工人、京汉铁路工人大-,参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省港大-。历任中共二、三、五、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八七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3年5月在……[详细]
安乡南禅湾晋墓群、刘弘墓
  南禅湾晋墓群位于黄山头镇,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位于墓群西侧的刘弘墓,该墓距今约2000年,占地面积15000米。该墓是已发掘的西晋高级贵族大墓中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之一。刘弘墓的发掘还是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刘弘,西晋名将,字和季,沛国相人,生于公元236年,于公元306年病逝于湖北襄阳军中,享年70岁。爵封宣成公,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车骑大将军等职。葬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安乡黄山头主峰东南麓的南禅湾。1991年4月经省文物部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出文物78件。1991年8月1日,《中国文物报》在头条头版位置报道了这一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刘弘墓在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外考古专家认为,刘弘墓因出土的文物精美、完整、时代较为明确,为研究同一时期的出土……[详细]
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旧址
  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旧址位于衡阳市衡东县三樟乡金湖村七组。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悬山顶,小青瓦,内置天井。原门额为“夏拜公祠”4个大字,现门楣上为黑底白字:“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旧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所书。柴山洲特别区,是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划定的行政区,地域包括今衡东县三樟乡柴山、金湖等9个村和富家村一部分。大革命前系衡山县既字十九、二十和二十九区,900多户,4000多人口。1926年春,省农运特派员贺尔康在此建立柴山洲特别区农民协会。4月,根据中共中央“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作主干”、“设立农民银行”的政纲精神,建立“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筹备委员会”,由区农协委员长文海南兼任经理,副委员长夏兆梅兼任副经理、出纳员,10月营业。制定《银行章程十二条》,确定以……[详细]
湘乡东山学校旧址
  湘乡东山学校旧址位于湘潭市湘乡市东山办事处书院路1号。东山学校的前身东山书院始建于1895年,总占地面积1663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4230平方米。前后分布成14个院落,院落之间有门相通,主体格局体现了“主讲有堂,游憩有所,斋房包福,罔不具备”的传统建筑理念,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思潮影响下,书院办了两年后改为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学校开设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体操、图画、音乐、英文等课程,是一所时髦的新学堂。学校以“公诚勤俭”为校训,学风严谨,特别注重革新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名闻遐迩,吸引了一大批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1910年秋,听过表兄文运昌的介绍,毛泽东对这样一所新式学校极感兴趣,于是想法说服父亲,从湘潭韶山来到这里求学。毛泽东虽……[详细]
谭嗣同祠
  谭嗣同祠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二栋一亭的旧式祠宇建筑。占地面积535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牌楼式)、庭院、前厅、过亭、后厅等建筑。前门墙面凸出四砖柱。明间设券门,两扇大门拼钉几何图案竹片,上部女儿墙由两端向中收缩成三角形西式状,下部现左右镶嵌祁阳石标志、说明牌两块,祠门额上嵌“谭烈士专祠”汉白玉石碑,阴刻楷书金饰。经庭院拾三级台阶进入中厅,前檐饰卷棚,几何图案挂落与格门,厅内立花岗石方柱6根,上部抬梁式构架,前部饰卷棚设月梁,满置楼栿楼板,正上方悬挂梁启超先生题写的“民国先觉”牌匾,匾下原(1983年)挂谭嗣同油画遗像,1998年,置放谭嗣同铜质头像一尊。前厅与过亭由16页格扇间断,过亭由四根花岗石方柱支撑整个建筑,左……[详细]
芷江文庙
  芷江文庙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关和怎。文庙建筑颇具特色,尤以重檐间内外如意斗拱为省内所罕见。芷江文庙始建于明代中叶,清咸丰九年(1859)迁建于城北秀水书院附近。现在的文庙于清同治二年(1863)建成。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后,曾由一些机关学校占用,当地政府于1998年收回交县文管所管理。文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三进,占地1870平方米。第一进,中为通道,有东西两侧室,全封闭,硬山顶,盖小青瓦,原为官员、儒生休息议事之所。一进与正殿之间为青石坪,宽15.4米,长17.5米,春秋大祭为儒生列队拜祭。大殿前为八佾舞台,台前有二龙戏珠丹墀,宽1.67米,高1.2米,雕工精细,台前左右侧有青狮蹲踞。青石坪有东西庑,祭祀历代名儒,北端有钟、鼓室。第二进为正殿,面阔5间,宽18.6米,进深11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