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街道新民路社区新民路周家台子。1918年4月l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在此召开新民学会成立会,至1920年,这里一直是新民学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于1918年4月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溁湾镇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新民学会,当时有会员20余人,毛泽东当选为干事,到1920年发展到70多人,学会是当时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不少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原会址为宁乡籍人刘氏为守墓盖的一栋墓庐屋,1911年后,新化人周方租赁居住于此,故又称为周家台子。该房屋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917年至1919年,蔡和森全家迁居于此。旧址于1938年毁于战火……[详细]
树德山庄(唐生智故居)
  唐生智故居位于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唐生智(1889-1970),字孟潇,湖南东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战争,历任湘军团长、旅长、师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第4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主席等职。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第5路军总指挥。1930年趁蒋桂战争复出,组织“护党救国军”,任总司令。1931年5月宁粤对立期间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兼军事参议院院长。1934年12月兼任国民党训练总监部总监。1935年4月,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抗战爆发后,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以后长期闲居湖南,曾在家乡东安创办“耀祥书院”,研究佛学、哲学、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及古典文学。1949年在湖南组……[详细]
西汉长沙王室墓
  长沙王室墓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这些诸侯王室墓对于研究西汉诸侯葬制及西汉长沙国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974至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湘江西岸的陡壁山、象鼻山发掘了两座西汉大墓,根据葬制及出土文物断定,这一带为西汉长沙国吴氏家族的王室墓地。1975年发掘的陡壁山汉墓,为岩坑竖穴,葬具为一大型木构建筑,由题凑、外椁、椁室、前室、棺室和套棺等组成。外椁长7.6米,宽5.8米,残高1.8米。套棺三层,内棺长2.07米,宽0.74米。此墓在唐代即被盗掘,仍出土300余件器物,有漆木器150余件、玉器40余件,玛瑙水晶器20余件,及铜、陶、石器等。二方鸟篆白文“曹撰”,一方小篆白文“妾撰”。葬制为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故墓主应为西汉长沙国诸侯王妃。1978年发掘的象鼻山1号墓……[详细]
毛泽东遗物馆
  毛泽东遗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馆内辟有《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展》《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艺术品展》等四个陈列,共展示毛泽东遗物1008件。走进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手迹“为人民服务”映入眼帘,接着是遗物馆的主体陈列《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陈列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反奢倡俭、清廉如水”“博学多思、孜孜不倦”“亲情如歌、友谊似海”“雅情逸趣、坦荡襟怀”五个部分,真实再现了毛泽东日常生活的真实景况。其中,多件毛泽东书信及诗词手迹,均是第一次公开披露。毛泽东遗物馆的文物库房还收藏和保护遗物6536件。馆内陈列的毛泽东遗物,反映出一代伟人俭朴、节约的生活习惯。一件伴随毛泽东走过晚年岁月、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令无……[详细]
中田村古建筑群
  中田古建筑群位于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始建于明末,在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逐渐形成规模。目前仍保留古建筑100多栋。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面积达38000平方米。整个古建筑群座南朝北,砖瓦结构。雕刻精美,规划整齐,气势恢宏。附近有东汉时期汉墓群;明代时期金龙岩摩岩时刻;抗日战争时期的腊园口阻击战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点。2002年被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古建筑群遗存中释放出的文化内涵,不但资讯丰富,且在军事防御性、古石巷遗存量与完整度等方面,在湖南均排在首位。在这里,大量的明代建筑构件,其保存价值极为珍贵,也极具观赏性与研究性。中田村古民居群,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详细]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濂溪故里及月岩摩崖石刻位于清塘镇楼田村和月岩村西,始建于北宋,至今建村已有1200年历史,也是理学鼻祖周敦颐出生地。自宋以来,历朝历代对其精心营造、修葺,使濂溪故里建筑规模日趋壮观,古建筑达到38栋,形成了以道山、道岩、圣脉泉等为主的自然风光,以周敦颐故居、爱莲堂、濂溪祠、“兰挺桂秀”民居、文塔等为代表的古建筑以及周敦颐之父辅成公墓及周敦颐兄嫂墓及十余方宋、明石刻等。因有濂溪故里,先贤称道州为“文献之故国”。月岩为周敦颐少时读书悟道处,为奇特的地质天坑现象,其一洞三月,洞中含月、月中含洞、景随步移、蕴含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深刻哲理。月岩内现存宋、明、清历代摩崖石刻58方。濂溪故里祠座落在道县清塘镇楼田村(现楼田粮站所在地),始建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祠坐左为豸岭,右……[详细]
余家牌坊
  余家牌坊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车溪乡牌楼村,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共费时十五年。余家牌坊,又名“余家节孝坊”,是为旌表澧州贡生余继泰之妻罗氏而建。罗氏质淑性贞,二十八岁守寡,能尽一切礼仪来服侍父母,抚育孤儿,其次子余曰亶,博取功名,官授五品州同衔。此坊坐北朝南,用汉白玉建成,坊高12.7米,东西长7.5米,南北宽5米,计3层,上层两侧饰立体蟠龙浮雕,中部刻有“圣旨”二字;中层刻有湖南省抚部院请旨准建旌表全文。整个建筑结构严谨稳重,牌坊四面均作“八”字形。所有柱、坊及博风板上遍饰立体浮雕,有龙、凤、花鸟、人物等图案。下层石坊两侧刻有“龙翔”、“凤翥”及“双狮”图案。六根石柱下侧雕有四狮、四象、四麒麟。余家牌坊造型精巧奇特,结构严谨、牢固,装饰华丽,雕刻精美,整……[详细]
高庙遗址
  高庙遗址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岔头乡岩里村,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较厚,最厚处距地表可达5米多。遗址可分为下部遗存和上部遗存。下部遗存与皂市下层中晚期年代相当(距今约7400年),出土有相当数量的白陶器、釜、罐、钵等,器物造型奇特,很少带有附耳。纹饰戳以印笔点凤鸟纹、兽面纹最具特色。上部遗存与大溪文化的年代相当(距今约6500~5300年),与大溪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纹饰以戳印纹和凸点纹为主;釜、罐类陶器仍保留着曲颈的传统作风,因此被有关学者分别命名为“高庙下层文化”和“高庙上层文化”。高庙遗址所提示的文化遗物不仅证实了“涣水文化类群”划分的合理性,而且进一步表明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这里的石文化不仅保留了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对洞庭湖地……[详细]
大渔村王氏宗祠
  衡南王氏宗祠王氏宗祠位于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始建于北宋嘉裕六年(1061年),时称崇本堂,是我省保护规模最大、最完整、最具南方典型、最有艺术价值的明代风格古建筑。元代毁于战乱,明永乐时进行过大修,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六次维修和扩建,原名“楚南第一家”,明永乐十二年(1441年),衡州知府史中奉旨改为“衡阳第一家”(清嘉庆乙亥年仲冬重刊)。全祠由正堂、左右祠阁五栋联为一体,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门联、柱联保留了明代尚书湛若水、曾朝节、清代状元罗洪先等贤达名流的书法真迹。根据《衡阳渔溪王氏创修祠堂纪略》记载,祠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永乐时复修。清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历经维修。原名“楚南第一家”,民国29年(1940)再次修葺后改今名。祠为砖、石、木混合结构,石构较多。除屋……[详细]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位于邵阳市武冈市二中校内,紧临法相岩公园。武冈中山堂是1943年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它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系砖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建筑,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正厅上方有“中山堂”石刻匾额。1924年5月,在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官学校,俗称黄埔军校。1929年建立武汉分校。1938年,日军进逼武汉,武汉分校奉命迁来武冈,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在黄埔系列中被誉为“第三大军事学府”。第一任校主任李明灏,毕业于日本军士官学校,与彭德怀、陈赓、左权等中共党员交情甚笃,是国民党军队中的抗日爱国将领。二分校在武冈办学7年,先后招收第14期至第19期学生,共6期10个总队(团级),培养近1……[详细]
湘西剿匪旧址
  位于辰溪县的湘西剿匪旧址——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旧址内镌刻着英名的纪念碑默默伫立在旁,纪念着属于烈士们的往日荣光。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古城的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内,是1952年中共沅陵地委、沅陵专员公署、沅陵军分区为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全国唯一的具有较大规模且影响深远的纪念湘西剿匪胜利的地面标志性建筑物,2002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平面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砖木结构,是湘西民族风格与欧式建筑艺术的有机融合,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既有纪念意义,又具观赏价值。纪念堂长45米,宽17米,正门上有“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字样,两侧墙壁上嵌有高大石碑,右为中共沅……[详细]
安化风雨桥群
  安化风雨桥群(含永锡桥、思贤桥、马渡桥、十义桥、燕子桥、仙牛石桥、复古桥等)安化风雨桥是一个庞大的风雨桥建筑群,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风雨桥大小29座,分布在安化县境内17个乡镇。其中永锡桥、思贤桥、马渡桥、十义桥、燕子桥、仙牛石桥、复古桥保存较好,地域特征明显。安化地处湘中偏北,位于资江中游,雪峰山北麓,境内山峰林立,溪谷纵横。安化风雨桥是安化先民在县城境内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设的便民交通设施,供过往行人歇脚、避风躲雨,故名风雨桥。安化风雨桥均由青石桥墩、木质桥身和小青瓦桥顶三部分组成。桥身为长廊式通道,鹊木拾梁,全部采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铁钉,桥面用木板铺成,两旁有固定的双边木登供行人休息,桥身两侧都是竖式木栏杆,通风采光极好,视线通透。大多歇山重檐,小青瓦桥顶檐角飞翅,顶上有塔或宝葫芦等装饰……[详细]
衡山窑遗址
  衡山窑系湖南境内继唐代长沙窑之后兴起的彩瓷窑口,时代宋、元;位于,从湘江村的渡口边向北,直到永平村的成家滩。1982年、1983年和2000年,清理了两座龙窑、一座圆窑和一座葫芦形窑以及窑址堆积物。衡山窑的产品有碗、碟、盘、杯、盏、钵、盆、壶、瓶、罐、坛、炉等。特征胎质坚硬,瓷土一般不带砂。胎色瓦灰、赭灰或作猪肝色,少数呈褐红色。釉色除青黄色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浅不同的绿、蓝、褐三色为主。绿色中有草绿、豆绿、冬瓜绿、孔雀碧和蓝绿;蓝色有宝石蓝或蓝灰;褐色中浅者油黄、浅棕,深者呈板票壳色或酱黑。装饰手法有粉地彩釉绘花、釉下彩、釉上彩、印花、刻划与雕塑等。印花习见于碗、碟内壁,印圆形满花图案,内容有莲花、牡丹、菊花、水草、鸳鸯、游鱼、吉祥语“金玉满堂”等。有些花朵或文字作开窗式装饰。刻划花习见于……[详细]
大矶头遗址
  寡妇矶又名临湘矶、大矶头。寡妇矶是民间的俗称。寡妇矶位于临湘市陆城镇附近的长江边,是一座长150m,高7.2m的弧形石矶,传说很久以前此处为漩涡,下有孽龙经常作患,江边住着一对年轻幸福的夫妇,一天傍晚,孽龙吞没正要归家的渔郎,当妻子赶到时已经很晚了,只看见了丈夫的斗笠和几块破船板。伤心欲绝的妻子强忍着泪水,发誓要镇住孽龙,从此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天晴,她总是往深潭里倒石头,终于镇住了孽龙,她自己眼泪也哭干了,化成了石头,此处使被称作“寡妇矶”。大矶头占地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从下至上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三级平台(可根据江水涨落分级使用)。第一级平台从长江礁石自然面驳起,高1.5米至3.5米,宽2.05米;第二级平台与马鞍山山腰平接,高2.9米,宽2米;而第三级平台则高2.6米,宽3.8米至5.8……[详细]
洞口宗祠建筑群
  洞口宗祠建筑群(含兰陵会馆、钟元帅庙、谭氏宗祠、潘荣公祠、曾八支祠、尹定公祠、黄氏宗祠、廖氏宗祠)有“天下宗祠”美称的湖南洞口县,境内保存着百十座古宗祠建筑群,结构完整,美轮美奂。一座座宗祠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西南的青山绿水间,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19座宗祠陆续列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洞口宗祠之美才逐渐为世人所发现。洞口宗祠的选址无不刻意讲究风水,均为依山傍水而建。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应数萧氏宗祠,它位于县城城区西南平溪江中的伏龙洲上。洲头古木参天,祠堂华彩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流水中,一静一动,相得益彰,辉映成趣。洞口宗祠分别采用石刻、木雕、泥塑、彩绘等各种形式,不拘一格,匠心独运。江潭王氏宗祠的木雕装饰,既有雕梁画栋的大气磅礴之作,也有玲珑剔透的微雕小品,尤以祖……[详细]
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无线电台旧址
  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无线电台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湘鄂川黔省委旧址后面的民房内。旧址为三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192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右厢房为吊脚楼,楼上为无线电总台。正屋为宿舍和学习班教室,左厢房为厨房。系当时总台长苏林,密码翻译陈琮英,教官王永浚办公地点和住处。1934年12月,省委迁至塔卧后,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带来无线电台2部,有线电话总机1部,任弼时夫人陈宗瑛任通讯负责人,并担任密码译电,工作忙碌时任弼时、李贞也前来译电。无线电台设有总台和分台,总台负责与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各团部的联系,分台负责指挥本地各师军队,还兼管有线电话。苏维埃政府各机关装有电话单机,初步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通讯系统。为了发展红色邮电,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由王永浚、陈琮英担任教员,在……[详细]
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
  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位于常宁市松柏镇和水口山街道,远溯于汉,延续至今,分布范围达120公顷。遗址主要包括地面遗迹和地下遗迹共19处。地面遗迹由工业遗迹和革命遗迹组成。工业遗迹有:龙王山矿石采选场遗址、水口山第三冶炼厂早期建筑群、水口山铅锌矿办事公署旧址、红色会堂旧址、水口山铅锌矿办公大楼、水口山铅锌矿早期住宅群、水口山铅锌矿专家楼旧址、水口山铅锌矿职工医院旧址、铅锌矿影剧院旧址、铅锌矿职工理发店旧址;革命遗迹有:康汉柳饭店旧址、水口山工人骨干会议旧址、水口山工人秘密聚会旧址、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康家戏台、刘亚球旧居等。地下遗迹主要有:老鸦巢冶炼遗址、水口山铅锌矿2号、5号矿井及斜坡式矿井(忆苦窿)。水口山铅锌矿是一个有确信史的千年古矿冶遗迹,“官办史”在我国铅锌矿冶史上独一无二。其冶炼……[详细]
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
  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始建于公元1919年,原建筑为北方典型的四合大院组合形式,占地面积5000㎡,由于1926年大水和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现仅存后栋七间和附屋三间。在平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于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旧址的保护规划立项工作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审批通过,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红色旅游景点名录。毛简青是我党早期的革命家,1913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归国后受毛泽东、何叔衡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7年担任湖南省委委员、平江县委书记,组织平江工农义勇军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为迷惑敌人,他把县委及总指挥部……[详细]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共有9栋,分别是:二院(今物理学院实验楼)、科学馆(今校办公楼)、工程馆(今教学北楼)、大礼堂、老图书馆、胜利斋教工宿舍、第一学生宿舍(今基建处办公楼)、第七学生宿舍(今离退休处办公楼)、老九舍(今重点实验室)。这些建筑分别建于上世纪20至50年代。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洋式风格,只有大礼堂和图书馆属于中式风格,二院(今物理学院实验楼)属于折中主义建筑,科学馆(今校办公大楼)属于西洋古典风格,其它大部分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建筑则属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大礼堂位于湖南大学内,由湖南大学土木系柳士英教授设计,于1951年动工兴建,1953年竣工。礼堂占地1566平方米,建筑面积2266.86平方米,砖混结构,主体共3层,重檐筒瓦屋顶,其外观造型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斗……[详细]
岳阳铜鼓山遗址
  铜鼓山遗址位于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新设村长江东南岸的铜鼓山上,是长江以南时代最早的一处属于商文化盘龙城类型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址。铜鼓山遗址时代相当于二里岗期和殷墟期,遗址分布于整个铜鼓山,面积达5.8万平方米,海拔47米,相对高度(与长江十月份水位比较)30米。由此顺江而下可达武汉地区的商代盘龙城,溯江而上则西抵荆南寺、鄂西和川东地区,向南则是湘江下游地区,往东越过幕阜山的隘口直达赣西北地区。遗址保存完整。198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并发掘清理了东周墓葬7座(见《湖南考古辑刊》第五集)。商代遗存出土的陶器有鬲、大口尊、簋、爵、斝、盆、南瓦、大口缸、罐、鼎、釜等,石器有锛、刀等,铜器有箭镞、泡、削等。东周墓出土有鬲、盂、罐、鼎、敦、壶、盘、匜、匕、勺、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