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41、云集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集窑
  云集窑遗址群位于衡南县新县城云集镇云集村,临湘江西岸,呈带状分布,规格大、数量多,在全国也不多见。云集窑为民间龙窑,始建于唐代末年,兴盛于宋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400余年。云集窑是我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时间最长、贮存量最多的古窑址群之一,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云集古窑遗址坐落在湘江沿岸云集黄金村,现存窑址八座,曾在1997年考古发掘出土两条五代至北宋的龙窑和大批器物标本以及珍贵文物。其中2号龙窑,长达50米,前后有二道由4个匣钵垒成的挡火墙。如此之长的二次投柴孔且保存完好的龙窑,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2号窑上层覆盖的堆积物近三米,在二米左右处分别出土了刻有“太平兴国四年”、“衡阳县界窑”和“黄竹下窑”的铭文器物和窑具,在同一窑内出土三件标年器、定名器,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出土的大……[详细]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79),原为当地大户涂氏的庄园式建筑。1931年,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驻入漾水湾,办公地址设在锦绶堂。1950年土改时,锦绶堂房产分给农民居住,1962年浏阳县人民政府将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锦绶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也,建筑格局为三进五开间,左右各有两列厢房。大门为歇山顶封火墙,左书“男女平权”,右书“工农-”等大字。中轴线上为前院、过堂、正堂、后堂等。前院两边墙开八角门通两侧院。过堂的屋顶建筑,高7.82米,面阔5间。正堂高8.78米,面积34.6平方米。后堂两侧为东西对称地住房。从中轴线往西有南北向小院落2个,北院为两层楼阁式四字形建筑。0上为苏维埃政府的油印室,仍有许多油印传单的痕迹留在墙上。楼口墙上还印有财务账单,十分珍贵。再西……[详细]
刘亚球旧居
  刘亚球旧居位于水口山铅锌矿区中部,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东西长方形布局,共八套间房(刘亚球居东起第二间),砖木结构,土砖砌成,表层覆以白沙灰,青瓦屋面,歇山顶,屋顶有隔热防漏层。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亚球(1904—1984):湖南衡山县人,17岁到水口山铅锌矿做工。1922年任水口山矿工人俱乐部通讯员,从此走上革命征途。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工农革命军,历任红军独立师第三团政委、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二方面军四师政委、八路军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长、湘南地委书记兼支队司令员和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郴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0年夏,主动请求到水口山工作,任水口山矿务局筹备处主任,后任副局长、代理……[详细]
东安广利桥
  广利桥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紫溪镇(塘夫乡)花桥村的印水河之上,是一座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清代古桥,以其独特的“金脚、腰”风雨桥造型,充分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取“广济行人,万民便利”之寓意而命名。有“七十门柱金蟾,广利桥名天下传”的诗句咏赞此桥,广利桥仿效宋代营建方法而建,桥分三拱,石墩水罩,拱角奇胜。广利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紫溪市镇花桥村,乾隆38年(1773)修建。广利桥全用青石砌成,全长36.8米,桥高7米,桥宽4.5米,东西走向。桥身3拱,拱高6米,石料砌成,拱脚落水处薄至0.33米。有“金鸡腿、豆腐腰”之称。桥罩系木结构,有重檐小青瓦长廊,共四柱三间17个穿斗式柱……[详细]
梅城文武庙古建筑群
  安化文武庙建筑群座落在安化县梅城镇城西的安化一中校园内。由文庙、武庙、培英堂和安化简易师范旧址组成,占地7000多平方米。安化文庙始建于北宋熙宁壬子年,位于洢水东岸启安;,南宋绍兴甲子年迁建城东;明宝祜乙卯年再迁城西;清乾隆十二年迁建现址。自创建以来,经历代重建、扩建二十余次,始具现在之规模。文庙采用宫殿建筑形式,分为内外两庑,外院为泮池、棂星门(已毁),内院为大成门、大成殿、亚圣殿、左右厢房,建筑面积1324平方米。布局规整紧凑,木雕、石刻十分丰富且精美。大殿宏伟空旷,屋架为穿枋梁架结构,歇山顶,盖金黄色琉璃瓦,木柱最大直径60cm。毛泽东于1917年和1925年两次到安化进行农-动调查和开展革命活动时都住在文庙大成门南厢房。大成门南厢房至今仍保留着当年毛泽东居住时的情景。武庙初建于梅城东……[详细]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
  位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珠玑塔村八卦楼组干田坝。1935年9月开始,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蒋介石乘红二、六军团陷入较为孤立的时机,调集了140多个团30多万人的兵力向湘鄂川黔革0据地展开大规模“围剿”。1935年11月4日,0湘鄂川黔省委、军委分会召开了刘家坪会议,任弼时、贺龙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果断决策决定突围远征。会议之后,红二、六军团进行了转移前的各种准备,对部队进行了整编。11月19日,红二军团在刘家坪的干田坝召开誓师大会,军委分会主席贺龙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当晚部队出发,踏上了长征的征途。为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弘扬红军精神,0桑植县委、桑植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10月修建此馆,1986年10月竣工,并举行了落成庆典。纪念馆内陈列图片9……[详细]
沅陵龙兴寺
  龙兴寺座落于中国中部湖南省沅陵县城西虎溪山的南麓,是一座保留有宋代(公元960~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风格的佛寺建筑,也是湖南省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龙兴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以后历代曾多次修葺。该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气势宏伟,现存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等10余处建筑。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殿内明间开阔,立有8根直径达80多厘米的楠木内柱。柱基与础石之间嵌有鼓状木枝,石础呈覆莲花状。大殿前还悬挂有明代(公元1368~1644年)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的“眼前佛国”匾额。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多处历代名人留下的遗迹。龙兴寺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等方面,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详细]
阳华岩摩崖
  阳华岩摩崖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城东6公里竹园寨回山之下,山势向阳,陡峭如劈,中有石磬,下有寒泉。这是一个敞开式的奇特岩洞,平整的洞壁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刻石题咏的胜地。阳华岩内最早的石刻是唐代永泰二年(公元766年)的一幅题铭:唐代道州刺史、著名文学家元结巡视属县至此,在县令、著名书法家矍令问陪同下游回山遇此岩,而题《阳华岩铭并序》。石刻长290厘米、宽73厘米,是阳华岩最大的碑刻。元结的题刻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是永州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开创了湘桂两地自唐后摩崖石刻盛行的风气。南宋时,江华县令安圭对阳华岩20余景点摹描容形,绘刻成一幅《道州江华县阳华岩图》,并作序以说明,书法家豫章罗晔书。安圭的石刻图文为国内少有,是湖南省仅存的摩崖图刻。阳华岩摩崖石刻共有40余方,其中字迹清晰可辨的有38……[详细]
优周岗遗址
  优周岗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澧东乡,澧阳平原偏西部,在建的东常高速从遗址西侧穿过。为配合公路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于2009年冬季开始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高速公路穿过的地方占4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发掘2300平方米。在遗址西部揭示出了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栅栏、杆栏式建筑群以及屈家岭文化时期成组的灰坑等一批重要遗存;今年3月到7月,又揭示出了一大批隶属汤家岗、大溪、屈家岭和石家河四个文化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除大量陶器、石器等遗物外,最重要的是揭示出了该遗址的一段环壕与大溪时期的宗教遗迹以及疑似石家河、屈家岭文化时期古代水田遗迹。“大溪时期宗教遗迹包括一人工筑就的土台及台面上的一批兽骨坑。土台位于遗址西北角,以较纯净的灰白色淤泥筑就。”据赵亚锋介绍,优周岗遗址……[详细]
舂陵侯城遗址
  舂陵侯城遗址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宁远县杨家坪镇。此为省内保存较好的汉代古城址之一。舂陵侯城遗址呈方形,四周夯土城墙犹存,东西宽135米,南北长158米,城墙残高2~6米。城墙夯土层次分明,西、东、北墙有城门遗址,四周有护城河。现城墙上被村民辟为菜土,城中及护城河垦为稻田,城东2公里处有舂陵侯刘买墓。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设舂陵县,汉景帝时隶属长沙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长沙定王封第十三子刘买为舂陵节侯,建舂陵侯国。汉元帝初元四年(前65),刘买孙刘仁乞请迁往南阳白水(今湖北枣阳东),计建县99年,立侯国79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上有舂陵县的标志,城墙基与城内文化层较为丰富,对探讨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详细]
南岳摩崖石刻
  南岳摩崖石刻时代为南北朝至近代。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众多的摩崖石刻不仅具有书法艺术价值,而且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南岳为历代帝王封祀之名山,既是道家渊薮,又是佛教圣地。此处层峦叠嶂,古木森森,寺观星罗棋布,楼阁交相辉映。历代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如东汉刘桢,西晋陆机,南朝宗炳,唐张九龄、李白、杜甫、颜真卿、柳宗元、韩愈、李泌、裴林、刘禹锡,宋苏东坡、黄庭坚、胡安国、胡宏、张栻、朱熹。明张居正、徐霞客、王夫之等均在此留下了足迹。他们在南岳吟诗作赋,题壁勒石,难以计数。虽历经风雨沧桑,目前仍有摩崖石刻约400处。《南岳志》载,唐及唐以前的3处,宋14处,明54处,民国31处,近现代27处,主要集中于南台寺、福严寺、祝融峰、方广寺等名胜古迹景点。时代最早的为“南台寺”3字,每字80厘米见方,款署“……[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指挥所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指挥所旧址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寨市古镇西河街,系绥宁老县城所在地,是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重要军事活动的纪念地,也是邓小平、张云逸当年指挥部旧址。1930年12月20日,时任红七军前委书记兼政委的邓小平与军长张云逸一起在此指挥了攻占绥宁县城的战斗。这是自百色起义以后,红七军连续征战扭转战局取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这一胜利的战略意义在于从军事上纠正了当时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鼓舞了士气,保存了革命火种,壮大了革命力量。该旧址始建于宋代,系砖木结构的二层四合院,门联、浮雕精美、鳌头高耸,充分反映了湘西南苗、侗族地区的建筑特点。旧址周围至今仍保存有宋代的水井、明代的城墙、铁钟、风雨桥和石板街等。在指挥所旧址附近的山头上还完整地保留了一座红军哨堡、两条红军标语和四……[详细]
马田鼓楼
  清代。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马田寨,侗族鼓楼在建筑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马田鼓楼,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高18.72米,宽12.5米,南北19.2米,占地面积240平方米,纯木结构,四角攒尖顶。其制作工艺全部以榫卯结构衔接而不用任何金属构件。鼓楼系正方形,边长8.4米,立面四角九层,顶部一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1984年,在原主楼的南北两侧各增建了一间两层楼房,使主楼两层与新架空偏楼持平,平面构成长方形,南北对称。偏楼为歇山顶,其顶部檐口与第二层平行,而下一层檐口与主楼第一层连接,造成底层空间。二层戏台,使偏楼与主楼浑然一体,蔚为壮观。马田鼓楼为九重密檐式木楼,一至八层为四边形,第九层为六边形。8根檐柱直抵第一檐。从第二檐起,以0.3米内收瓜柱代替檐柱,依次上升至第六檐,并与4根……[详细]
蔡锷公馆
  蔡锷公馆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回龙街,地处黄泥江北岸,秀云山西麓。原为“武安宫”,始建于清康熙21年(1682)。蔡锷青少年时代大都在洞口县山门镇度过。蔡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蔡锷公馆座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第一进牌楼与戏楼合建一起,正面砖筑牌门,石灰抹面,叠氏檐口,饰工笔彩绘,大门石刻对联“修文演武又能手,护国倒袁一伟人”。门上方楷书浮塑“蔡锷公馆”四个大字。牌楼分上下二层,左边楼系当年蔡锷的卧室兼书房,底层系蔡锷父母的寝室,右边二间为当年蔡家蒸酒打豆腐的作坊。戏楼于1945年烧毁。原二进为礼堂,后修为木质结构走马廊二层楼房。第三进为神主堂,祀有蔡公塑像,屋面为单檐硬山,盖小青瓦。1997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爱……[详细]
三战三捷石刻
  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以下简称三战三捷)是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为纪念湘北抗日和长沙三次会战的胜利,在大云山留下的大型石刻。它刻石于1942年12月,选址于大云山隆兴宫西侧200米处的一块大石崖,1998年7月被岳阳县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级人文景点。三战三捷摩崖石刻是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为纪念湘北抗日和长沙三次会战的胜利在大云山留下的大型石刻。时任临湘县长王翦波请杨森题字,杨森欣然命笔。王翦波召来40名石匠,历时两个月完成。整个石刻分三大部分,即三战三捷四个大字的石刻,65个注解碑文石刻,三捷泉源石刻。三战三捷石刻为一露天摩崖石刻。整块石壁宽15.8米,高11.3米,面积为178平方米。在石壁的东边,镂刻……[详细]
谢觉哉故居
  谢觉哉故居位于长沙市宁乡县沙田乡堆资村。谢觉哉(1883—1971),原名维鋆,字焕南,别号觉斋,湖南宁乡人。1883年4月26日生。1921年参加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负责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和《上海日报》。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工农日报》主编兼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毛泽东秘书,后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1934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政法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会议上……[详细]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线指挥部旧址位于宜章县境内,是1934年11月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三道--线时的指挥和活动中心,包括指挥部旧址(邝氏宗祠清白堂、元公祠),毛泽东居住旧址(文昌阁),周恩来、刘伯承居住旧址,红军银行兑换所旧址,白沙河渡口战斗遗址,红军伤员养伤旧址,红军扩红遗址(粤汉铁路遗址—宜章白石渡段)等八处文物遗址。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率领中央红军从江西省瑞金等地出发,实行战略转移。11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等率部进驻宜章,指挥夺取了国民党粤汉铁路防线重镇白石渡,并在白石渡广泛开展建党建政和扩红工作,执行党的工商政策。宜章县城和白石渡的夺取,是中央红军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线的重要标志。11月7日至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共8.6万……[详细]
湘南起义旧址群
  湘南起义旧址群(含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桂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永兴县第九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安福司关圣祠及纪念塔)、板梁暴-动夺枪旧址—中村宗祠、何坤故居、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旧址—太平寺、碕石暴-动旧址(彭氏宗祠、中共宜章县委旧址—承启学校、玉公祠)、圣公坛革命旧址(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旧址、后坛岩兵工厂旧址)、汝城会议旧址、汝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黄氏总祠、朱德、范石生谈判合作旧址、湘南C.P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旧址、李涛故居、朱良才故居、宋裕和故居、中共嘉禾南区支部活动旧址—南薰亭、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胡氏宗祠东栋)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后,中共中央即计划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暴-动,为此,毛泽东同志亲手起草了《湘南运动大纲》,筹划在湖南南部组织秋收起义。《湘南运动大纲》拟定:……[详细]
159、荫家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荫家堂
  荫家堂是一座古老的建筑体住宅,它坐落在邵东县杨桥乡清水村。大院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在县城乘车约四十分钟直达。史料记载,荫家堂建于一八二三年(道光三年)七月十日,由大学生申承述兄弟五人,遵照父亲申佐熬奉政大夫的旨意主修。建筑占地八千零八十一平方米,共有住房一百零八间,杂屋三十六间,现保存完好。整个大院建筑为砖木结构,全部用青砖砌成的二层楼房,结构复杂而又严谨,布局形似棋盘。堂屋两侧各有四排住房和一排杂屋,两边对称,大小一致。院内四条走廊横贯,正堂内神龛完好,巨匾-“荫家堂”三个金色大字,四周嵌有镀金菩萨,大院内有三十个天井,一百三十八个大圆木柱,天井四周均以刻花石料砌成。院前有一块二千平方米的晒坪和一条石板路。屋顶、屋檐、青砖及石墩上均以龙、凤、牛、羊、马等雕刻装饰,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荫家堂……[详细]
蒋家山墓葬(天子坟)
  蒋家山墓葬,又称天子坟,位于珠晖区酃湖乡的酃湖町中。墓葬封土堆呈圆形,夯筑而成,底径约为25米,高6米,占地面积150平方米。1954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蒋家山大型封土堆巨墓进行实地调查,认定为汉代钟武侯刘望之墓。历史上,刘望聚众汝南伐莽,自称“天子”,故俗称天子坟。天子坟位于蒋家山空军495医院内。在该医院内操坪左侧高冢堆,呈椭圆形,宽11米,高6米,周长40米,全部由夯土筑成,上小下大,显得非常稳重,当地居民皆称之为“天子坟”。1954年,湖南省考古队在这座坟墓的山头发掘出一大批西汉古墓。紧靠天子坟清理了一个小型墓,出土文物100余件,其中商周铜器最为精美,还有一件1斤多重的马蹄金,送至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查《衡阳县志》钟武侯刘度世家,王莽地皇4年,诸刘起兵诛莽,故钟武侯刘圣,聚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