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舜帝庙遗址
  舜帝庙遗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九疑山瑶族乡舜源峰北麓,又名“舜祠”、“舜殿”。原有仪门、拜亭、正殿、寝殿等,今仅存仪门、拜亭、寝殿部分建筑。“帝舜有虞氏之陵”碑两侧碑林犹存部分碑刻。殿前古香杉、古槠树已枯凋。庙后舜源峰,庙前娥皇、女英双峰玉立,清泉飞流,环境秀丽。舜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经四岳举荐,尧帝考察即帝位,他身先士卒,恭谦忍让,举贤任能,政绩卓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代明君。舜名重华,字都君,有虞氏部落。相传舜为上虞人,有名的孝子,是“孝感动天”的楷模,被后世奉为“二十四孝”之首。生于上浦镇虹漾村,该镇握登山上旧时不但有舜母庙、墓,还建有“祥虹阁”。舜帝庙遗址是我国唯一一处从汉代延续至明初为祭祀舜帝而建的大型祭祀建筑,前后达1000多年,是一处有传世文献、……[详细]
虎溪黄氏宗祠
  虎溪黄氏宗祠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城西北20公里,九嶷山南麓,始建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村落四周石峰耸立,山岩遍布,林木青翠,风景十分秀丽。宋朝年间,秦氏、邝氏、曾氏、田氏曾在这里居住并建立村庄。明朝年间,谢氏、梁氏迁入,当时谢氏有80多户人家,曾建有谢氏宗祠,后被毁;梁氏有40多户人家。清代,村名改为虎溪坊,属桂阳州管辖。清代初年,黄氏迁入。民国到解放初期,村名为虎溪村,并延续至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虎溪村目前以黄姓居民为主,村落环境优美,村内保存有清代始建的黄氏宗祠、“树合山斜”“第一家聲”“气象维新”等三座民宅为代表的古民居50余座,极具特色。虎溪村古建筑群总体布局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外水平展开,形成了以家族聚居为主要特色的传统村落格局。黄氏宗祠前后三进,为典型的湘南地区典型……[详细]
里耶大板遗址与墓群
  里耶大板遗址与墓群,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2013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0375-1-375。里耶镇大板村发现西汉古城址和规模宏大的汉墓群。汉墓分布面积达一平方多公里,墓室密集,墓葬丰厚。大板西汉古城水绕山环,持险而踞,扼亢楚蜀,颇具雄风。麦茶战国古墓群位于里耶镇麦茶村东南,分布面积约4平方公里,1989年发掘55座,均为土坑坚穴墓,出土铜器有剑、戈、印章、镜、罄、铃、带钩;陶器有鼎、敦、壶、钵、豆、罐、簋、纺轮及琉璃管石、玉壁、残铁器及石饰件等。其中巴氏柳叶剑等战国兵器铸造精良,锋利无比,真乃旷世奇珍,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数以千计的古墓群与三座古城遥相呼应,形式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为研究战国秦汉历史提供了最有价值的科学依据。龙山……[详细]
魏家寨古城遗址
  魏家寨古城遗址位于保靖县清水坪镇魏家寨村,地处酉水河中上游南岸,与龙山里耶古城遗址隔河相望。古城始建于西汉,在历年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西汉古墓260座 ,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青铜礼器和流通货币等文物共2700多件,对研究汉代酉水流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该墓葬的发掘,为酉水流域青铜冶炼历史研究填补了重要实物资料,进一步完善了魏家寨西汉古城研究的实物佐证,对研究里耶地区和酉水流域当时的经济和人文历史都有重要价值。它续写了里耶秦简的辉煌,填补了秦汉演变湘西地区历史记载缺失的空白 。据了解,该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口长4米、宽3米,墓底长3.8米、宽2.9米,深度1.4米-2.3米,棺床残存宽约0.3米,四壁较规整,墓室未被盗掘,形制在西汉时期较为常见。该墓共出土石器……[详细]
邵阳北塔
  在资水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高26米,七级八角,为砖石结构,铁顶。塔内宽敞,有砖砌旋梯、可登塔顶。北塔与东塔遥相对峙,又与砥柱矶上的亭外亭隔江而望,碧水古塔,别有情趣。邵阳北塔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江北乡北塔村。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十年(1582年)竣工。明万历年间南京礼部尚书邵阳人车大任所撰《北塔》载,修建北塔的原因,是因“宝庆府城之东北二里许,资江邵水二水汇流其间,一折而北,地势低矮空旷,以形家言,宜建塔镇之,以培风水而振人文”。北塔建成后,在塔的附近又建有北塔寺和无念阁,相传明代高僧镇江人大错和尚钱邦芑(音“起”)曾在此静养。因此,这里在明清时期又曾是一个佛教活动场所。该塔为楼阁式砖塔。青石构筑的塔基,平面呈方形,每边长6.25米,高1.92米。塔身八……[详细]
马栏嘴遗址
  马栏嘴遗址位于汉寿县百禄桥镇百禄桥村,属新石器时代,分布面积近2500平方米,文化堆积约1.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而陶片有红衣黑陶、夹砂红陶和灰陶,其文饰有刻划纹、戳印纹、剔刺纹、绳纹等,器型有盆、罐和鼎等,属典型的大溪文化遗址。该遗址于1987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97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初步认定百禄桥马栏嘴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聚落遗址,距今5600至6500多年,是迄今为止汉寿县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堆积较厚、遗址面貌较完整的一处远古遗址。另外,在遗址的上层还挖出了东周时期的祭祀坑,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东周陶器,为进一步研究东周时期人类活动、生产及水文信息提供了更为详实的实物资料。马栏嘴遗址是湘西北乃至湖南省一处十分重要的文化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详细]
167、渌江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渌江桥
  渌江桥渌水桥初为木墩木梁,位于县衙前,经状元洲达城南。后毁于水。宝佑间(1253-1258),知县家遇在今渌江桥下游约50米处,建石墩木梁桥,长60丈,高5丈余,宽1丈6尺,改名渌江桥,北连今胜利路,南通今大同街,与今建国路相交处叫十字街。渌江桥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桥,也是1949年前,全国少数几座县级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渌江桥建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古为交通要津。据《醴陵县志》记载:渌江桥不可一日无,也非一州一道之关系。江楚衢途往来商旅轮蹄络绎莫不向渡于此。现在渌江桥仍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历为吴楚要冲,且连通南北。南宋前,交通常阻于渌水。南宋绍兴六七年间(1136-1137),湖南安抚使赵善俊奏停渌水渡钱,说明当时有渡无桥。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详细]
新化北塔
  北塔位于县境北2公里资水之滨,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为旧时县城外八景之一,高大挺拨,雄据一方,旧称“北门锁钥”。清同治《新化县志》载,县治西南高而东北陷,需建阁以镇之,乃创木阁,久之倾圯。议建石塔,因其地低陷,多浮沙,屡议不果,嘉庆十一年(1806),始掘地3.6丈,因资金缺乏,两次停工。道光十四年秋落成,前后修了20年。塔身为青砖料石结构。据碑文记载:“塔基压浆灌缝二十四层,中镇金色,四周嵌珠玉。”塔高42米,八角形,角上嵌石舫,状如翘角,覆铁瓦,铸铜顶,塔正门书“北门锁钥”四字,两边对联曰:“正欲凭窗栏舒远目,直顺循级上高楼。”塔中有相对螺旋砖阶直升塔顶,共492级,塔内七层,层层壁画,书法及捐款人姓氏石刻。登塔凭窗,远处群山叠翠,脚下资水流碧,梅城古貌尽收眼底,历来名人登临……[详细]
宝镜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古建筑群宝镜何家大院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宝镜村,因村前有一井塘水清如镜而得名。据宝镜《何氏族谱》记载,清顺治七年(1650),宝镜先祖何应棋由道县举家迁移至此定居,迄今360年。目前,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227户、989人,全部都是何姓后裔。宝镜何家大院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大院占地面积约80亩,由3堂井18厅组成,共108间房,俗称“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大院建筑群布局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以青石、青砖、青瓦建成。院内屋舍整齐,重楼叠室,雕梁画栋,院外古木参天。由北往南依次分布为围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等五个部分组成,最早的建筑距今已经三百余年。即使是家大院新屋,距今也有170多年历史。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奇特的设计,堪称永州古民居之一绝。宝镜村为省……[详细]
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炭河里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塅溪与沩水交汇的台地上,是南方最著名的青铜器出土地。遗址年代约为商代到西周时期。宁乡位于长江以南,却有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出土,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最大的铜铙和最大的铜瓿。炭河里遗址现存主要部分为黄材河北岸与土段溪交汇处的扇形地带,城墙西南和东北分别靠近两条河的河岸,城内保存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城外新发现保护面积为21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达40多万平方米。1963年确认为西周遗址,分别于1973年和2001年进行小规模试掘,2003年到200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发掘了西周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城墙遗址,清理出了七座西周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目前该地共出土了包括“全国十大国宝”之一的“四……[详细]
玉蟾岩遗址
  玉蟾岩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湖南省道县延寿镇白石寨村,在此发现了时代最早的栽培稻等实物标本。玉蟾岩洞穴,当地俗称为-洞。洞穴高于地面约5米,洞口部分宽约12~15米,进深6~8米,洞口方向为东南。洞口前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适宜人类居住。遗址首次发现于1980年,曾多次进行调查。1993年、1995年两次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的文化层厚1.2~1.8米,地层保存基本完好。清理的生活遗迹主要为烧灰堆,灰堆一般直径40~50厘米,厚不足10厘米。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制品和骨、角、牙、蚌制品。石制品全部打制,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切割器、石刀、锄形器等,制作粗陋。遗址中有大量动物残骸,哺乳动物达20余种,如有水鹿、梅花鹿、赤麂、小麂等;食肉类动物也很丰富,如熊、水獭、猪獾、狗獾、貂、大小灵猫,以……[详细]
程潜公馆
  程潜公馆位于今长沙市芙蓉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的白果园23号。解放后,程潜先生将该房交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有。湖南粮食局作为住宅安排职公租住。现房屋产权归长房集团所有。公馆建筑面积326.66平米。为二层青砖楼房,共有14间房屋,全青花窗户,尽显古朴典雅之风。程潜公馆是一座两层楼的民国风格建筑,红石砖外墙,青石瓦屋顶,于闹市中沉淀出一份历史的厚重。由长沙市文物局颁发的“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牌匾挂于木质大门上。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程潜公馆原貌得以基本保留。程潜是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直接推动者,程潜公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代表了民国时期长沙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2005年,程潜公馆被长沙市政府列入该市第一批23处历史旧宅保护维修改造名录,程潜公馆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程潜……[详细]
洪江古建筑群
  洪江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怀化洪江市沅江北岸。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建洪江寨,元末时已成为湘黔间商镇。明代设洪江驿,清置洪江镇,民国时有“小南京”之称。迄今完好保存有三百多栋古窨子屋,六十余座庙、堂、祠、院及一些旧报社、学堂、钱庄、戏台、作坊、商铺、青石街巷冲等。明清窨子屋和会馆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古建筑。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为二进二层,或三进三层。三层以上南北间有天桥连通,高耸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围适当向内中倾斜,靠方形小天井采光通气。依山傍水,或处于深巷或吊脚于岸边,屋檐高墙接踵,石板巷道与石级码头相连。镇内有山西、常德等十大会馆,大多靠近水码头,伸展到深巷高坡。会馆一般有正殿、偏殿,正厅、客厅,客房、戏台等。太平宫(宝庆会馆)青石门楼浮雕有岳母刺字、八仙过海等历史传说故事人物。古城历史城区……[详细]
许家桥将军府
  许家桥明代将军府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乡许家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道光时曾进行维修,形成现有格局。将军府座东朝西,现存半圆形月台、门楼、水池、长方形月台、公厅屋、横屋、围墙、许氏宗祠、石桥及相关附属文物。据许氏族谱记载,许氏始基祖许焕长祖籍浙江嘉兴府嘉兴县善良乡,元至正年间任湖南衡、永、郴、桂副都统,诰封振武将军(从一品),卒于官舍,葬于零陵西路孝悌乡大湾山(今许家桥);其子许谅元代任通判,诰授承德郎,葬父后遂定居此地;许谅之子许智、许信在明代均世袭指挥使之职;八世祖许健如于明嘉靖年间保授戎府。许家桥明代将军府是湖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将军府。本体及环境原真性好。是研究古代官宅建筑特征、演变与断代的珍贵实物例证。将军府门楼、水池及驳岸、公厅屋、横屋、宗祠、铺地、围墙等各部分保……[详细]
常德铁幢
  常德铁幢座落于湖南省常德市滨湖公园内。常德铁幢原位于德山山麓乾明寺故寺的左侧,1979年1月迁到此处。铁幢是古代宗教特有的建筑物经幢。一般经幢用石头或木料建造而成,而这座经幢则是用白口生铁分段铸成的,十分罕见。铁幢的形式是仿木结构圆柱形,分12层,层与层之间挑出短檐,上小下大,形似塔状,故民间又称其为“铁塔”。幢身的下部铸有半身力士像和释迦牟尼的佛像,周围用金刚杵状花纹、连珠纹和虎、龙等动物图案作装饰花纹;中部铸有般若波罗蜜多心-,以及捐资造幢人的姓名、官职。全幢通高4米余,底部直径为0.9米,重1520.8公斤。幢底是红砂岩的石座,高1.42米,石座上装饰有多层花草图案,线条流畅,古朴而端庄。根据铁幢的造型、图案和铭文分析,以及近年的采样光谱测试,铁幢当是北宋的遗物,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史……[详细]
蔡锷故居
  蔡锷故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的蔡锷乡(1948年,属邵阳县亲睦乡。1950年3月,属蒋河桥乡。1952年3月,邵阳县析置邵东县,为邵东县第三区蒋河桥乡。1985年3月,为邵阳市郊区蒋河桥乡。1996年5月,更名为蔡锷乡。)蔡锷村。蔡锷故居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停车场,大概长宽各20米,还是黄泥草坪地面,有些地方有积水,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车辙。一部分是故居和陈列馆,占地面积约4亩,其中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故居坐南朝北,东侧坐东朝西建有两层楼的陈列馆,故居和陈列馆后面有片茂密的小树林。故居前面正对着有一条米把宽的砂石路,其余空地有稀疏的柑橘树。故居系土砖平房,正面3开间,东面一偏房为厨房。原房于1950年倒塌,后辟为橘园。1991年当地按原貌进行了修复,并将东边的民居改造成蔡锷生平事迹陈列馆。……[详细]
保靖四方城遗址
  汉高祖五年设迁陵县,因县城呈方形而叫四方城。现出土文物有战国时的短剑、戈、山字铜镜;汉代的铜盆、铜器;元代的瓷器,今遗址尚存。四方城遗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要坝村,地处酉水流域中游北岸。遗址区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区包括四方城遗址、汉代青铜冶炼遗址、战国粮窖遗址和战汉墓群。四方城遗址始建于战国,延续至唐宋时期,有丰富而珍贵的地下遗存,是研究当地土著民族文化以及战国楚、巴文化、土司文化关系乃至中华民族如何走向多元一体的重要资料和物证,对研究秦代洞庭郡、汉代武陵郡以及酉水流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史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韶山毛泽东南岸私塾
  介绍南岸私塾旧址位于毛泽东同志故居西侧。始建于清代。青砖青瓦,白色粉墙,建筑面积几近400平方米。原为邹姓祠堂公产,右侧曾办私塾。1901年毛泽东八岁时曾发蒙于此,读书两年。塾师邹春培先教毛泽东《三字经》、《百家姓》,接着教《论语》、《诗经》、《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刻苦攻读,并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解放后南岸为本地农民住,1965年由国家征收。1968年经韶山革命纪念地建设办公室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主持,进行过全面维修,使私塾旧址保持当年原貌,是年年底开放至今。1972年9月,南岸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颁文,把南岸包括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故居范围内。湖南湘潭市……[详细]
羊舞岭古窑址
  羊舞岭窑址时代为元。位于湖南省益阳县羊舞岭乡,此为省内重要的元代窑址之一。此遗址南北长约300余米,窑具堆积如山,废品极少。胎呈瓷白色,少部分微黑,胎壁很薄,器底不厚,釉色乳白,白中泛青。也有在白釉上饰酱色梅花点或仅在口沿处施一圈酱色釉的,但为数少,有碗、碟、盘、灯盏等。黑瓷出于早期,皆小件器皿,如小碗盏与高足杯等。不见壶、罐诸器。有的碗心露胎(或叫“刮釉法”)。露胎式器底特别厚,叠烧时垫些砂粒,烧时不易倒不易变形。早期青瓷有碗、盘、碟、钵、缸等,以盘为主,器表一般较大,制作较精工。釉色青绿、鹦哥绿、虾青、青黄。多作水裂纹开片。器底宽厚,圆饼形圈底。此处还出土了一些釉色界于白瓷与青瓷之间过渡式瓷器,器形以碗、碟为主,胎壁薄,皆芒口。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详细]
向警予故居
  向警予故居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城,此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妇女运动领导人向警予的纪念建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九月四日,向警予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向警予(1895—1928),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妇女部第一位部长。1928年3月在汉口法租界被捕,坚贞不屈,同年5月1日英勇就义。故居系向警予的父亲向瑞玲于清光绪年间从一夏姓人家购得,当时仅三间木屋,之后陆续扩建形成现在规模。1978年,人民政府对故居进行维修后,于1981年3月对外开放。故居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民居,杉木结构,占地面积1444平方米,建筑面积694平方米,南北为正屋,东为客房,西为楼仓及书斋。北正屋为主建部分,始建于清代早期。中堂供有神龛,立天、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