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麟游县,是一处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的皇家宫苑遗址。隋仁寿宫、唐九成宫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初名“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年)经过修葺后,改称为“九成宫”。遗址内现存宫城东西长1010米,南北宽300米,城墙长448米,残高3~4米。并发现有夯筑宫殿台基、阙门基址、石柱础、石砌水井、石砌水渠及唐“九城宫醴泉铭碑”和“万年铭碑”等遗迹。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隋唐时期皇家宫苑的形制、规划以及建筑方式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
紫荆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西周紫荆遗址位于陕西省商县城东南约七公里处紫荆村附近的丹江南岸第二级阶地上。该遗址于1953年发现,1977-1978年商县图书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首次发掘。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遗址文化层的堆积及其内涵,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于1982年4-7月,再次进行了发掘。发掘区紧接第一次发掘区的南边,共开5×5探方15个,发掘面积375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房址2座、窖穴60多个、陶窑2座、墓葬16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邰国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古邰国遗址在杨凌示范区李台乡圪瘩庙村、柔谷乡法喜村(柔谷乡原隶属宝鸡市管辖,2008年下半年划归杨陵区)以南,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有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秦汉等不同文化时期的大型居住遗址。传说曾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遗址内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制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纺轮、骨锄、薄片小纽铜镜及铜戈等器物。在战国至西汉的8件陶釜、陶瓮上,发现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唐东渭桥遗址
  东渭桥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区耿镇街道白家嘴村渭河南岸2.6千米处,北接渭北,南通长安,是唐渭河三桥之一,是唐代(618年—907年)都城长安城通往渭北的重要通道。东渭桥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连接渭河两岸的一条纽带,通往长安城的咽喉,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唐德宗时(780一805年),朱泚叛乱,占据长安,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西平郡王李晟曾在此屯兵,与浑部队互相接应,攻入长安、平定了叛乱。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大将朱温也屯兵东渭桥。僖宗中和元年(881年)义昌军节度使王处存、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州节度使拓跋思恭等进攻起义军,亦曾在此屯兵。东渭桥的得失,关系着唐长安城的安危,故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据钻探资料,……[详细]
血池遗址
  雍山血池祭祀遗址时代:秦—汉地址:凤翔县柳林镇半坡铺村(血池村)、沟南村、尧奠村保护范围:血池遗址所处的三条山梁,东至夯土台以东水泥路与北斗坊村北连线,南至北斗坊、尧奠村、半坡铺村北半山腰一线,西至半坡铺村东北半山腰向北延伸至建筑区外扩170米,北至与夯土台以北连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北斗坊村北南北向自然沟,南至北斗坊村、尧奠村、宝汉高速、半坡铺村以北沿线,西至保护范围外扩130米,北至西北角与雍山道观以南连线。2018年,雍山血池祭祀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血池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峪遗址
  西峪遗址位于周至县西南,属于秦汉时代宫殿建筑遗址。该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暴露出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3处,夯土密实,夯层厚约10厘米左右。在宫殿建筑遗址的范围内,收集和发现的文物标本主要有汉代的瓦当、筒瓦、五角水道、圆形水道、方砖等文物。在遗址的西南方向,还发现有大量红烧土块和较厚的瓦片堆积层。西峪遗址的夯土建筑基址以及大量出土物对于研究汉代建筑形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2003年9月24日,西峪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仁瓷窑遗址
  时代:宋至元安仁瓷窑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110公里处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宋代文化遗址。西临三水河,东依原坡,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1977年,咸阳地区文管会主持,发掘面积1261平方米,清理出瓷窑10处,出土遗物89101件,主要有碗、碟、罐、壶等。另外还探出暴露于一面的堆料场及晾坯遗址,并调查出窑址31处,炉灰渣瓷片堆积坑22处,坩土原生层7处。安仁瓷窑发掘的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北方窑炉史提供了新的依据。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8、杨珣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珣碑
  杨珣碑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石碑村西。杨珣(667-717),唐相杨国忠之父,被追赠武部尚书。碑嵌于硬山顶砖碑楼内。青石质,螭首,方座,通高6.67米。其中碑身高3.18米,宽2.19米,厚0.65米。天宝十二年(753年)立。圭额篆书“弘农先贤积庆之碑”由李隆基书丹。碑文隶书26行,每行57字,记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碑阴有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题记。碑旁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杨珣墓碑一通,高1.98米。2006年杨珣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昭仁寺大殿
  昭仁寺位于陕西省长武县东街。昭仁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是玄宗李世民称帝后,为纪念在高墌(今长武县)与薛仁杲作战阵亡的将士而建立的寺院。寺院内现存的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内无柱,为四根角梁挑起的梁架叠栱结构,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仅见的一例。山门、碑亭、东西厢房均是后来所建。寺内尚存唐碑一通,名“豳州昭仁寺碑”,由朱子奢撰文,传为虞世南书丹,笔力刚劲,流畅有力。全碑共有3000余字,保存基本完好。(国家文物局)……[详细]
赵家台遗址
  时代:商、西周赵家台遗址属仰韶文化。赵家台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东北9公里的孔头沟(河)东岸的台塬上,遗址位于村东,岐蒲公路从遗址北面穿过。现为土场,因长年取土之故,土场上留有大量的陶片、砖块,断崖上有陶窑、灰坑。面积2万平方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文化层厚度0.5—1米,距地表l—1.5米,目前已清理面积3000余平方米,共发现西周时期大型陶窑两座,其中1座陶窑占地面积60余平方米,另清理灰坑6座,出土了一些陶罐和大量陶片。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安华严寺塔
  中国佛教华严宗佛塔。建于陕西长安县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清乾隆年间因少陵原坡塌崩,殿宇被毁,现仅存砖塔两座。东边一座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的墓塔,方形七层,高约13米,塔上镶有石刻“严主”两字,二层上有“无垢净光宝塔”石刻,塔下有唐大中六年(852)刻《杜顺和尚行记碑》,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西边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塔,六角五层,高约7米,塔上镶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详细]
宝鸡申新纱厂旧址
  宝鸡申新纱厂旧址时代:1941年位于宝鸡长乐塬的宝鸡申新纱厂旧址,在抗战期间曾闻名海内外,支撑了整个西北战区的棉纱供应,也是宝鸡现代工业的发源地。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抗战期间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区域内现存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窑洞工厂、申新纱厂办公楼、乐农别墅、薄壳车间四处历史遗迹,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产。地址:宝鸡市金台区宏文路新风巷7号保护范围:(1)窑洞车间:窑洞坡顶向北延伸100米,洞口以外10米。(2)申福新办公楼:现址四周外扩5米。(3)乐农别墅:现址四周围墙内。(4)薄壳车间:东侧至对面车间5米,南至宝十路北侧,西、北至旧址本体外扩5米。建设控制地带:(1)申福新办公楼:A区四周外扩5米。(2)乐农别墅:A区四周外扩5米。2018年,宝鸡申新纱……[详细]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十二连城,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禁沟西岸。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蒿岔峪口。烽火台以土筑成,方梯形,底边长10.5米,高7.6米,夯层9—14厘米。《潼关卫志·兵略》:“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石,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拴门塞窦,以防鸟雀之入,而忘闭其牖也”。烽火台尚存。……[详细]
吴旗革命旧址
  吴起镇革命旧址位于吴起县吴旗镇城内砚洼山南麓。1935年10月19日,0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旗(当时称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吴旗镇革命旧址包括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旧居等,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毛泽东旧居。两院之间,有石砌过洞相连。为纪念吴旗镇“切尾巴”战斗的胜利,平台山改称胜利山。山之东麓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塔。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旧址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地址:吴起县吴旗镇城内砚洼山南麓……[详细]
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造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 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一个宦官竟能出资铸造这样巨大的铁塔,其权势和富贵,盖可想见。塔身保护完好,唯塔刹稍倾斜。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236、七星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庙
  七星拱极——风格迥异,闻名遐迩(七星庙)七星庙又称昊天宫,也叫无梁殿,位于孤山堡北门外1公里处,这里曾见证了巾帼豪杰折赛花和北宋名将杨继业的美好爱情故事。七星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融合有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民族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该景区闻名遐迩,入选《中华名胜辞典》,199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韩城毓秀桥
  毓秀桥——在韩城市南郊居水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10孔桥———毓秀桥。该桥长180米,宽4.5米,桥墩呈梭形,桥底石铺,桥面呈弓状,石缝间嵌铁锭加固,桥两旁为石栏,望柱东有101个,西有99个,柱头雕饰瓜果,栏两端各设置象征守护卫的头戴风雪帽的石人坐像。关于此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三两银子卖桥”的历史故事。毓秀桥为清康熙年间韩城邑人、云贵巡抚刘荫枢出资所建,为了避免子孙后代借桥0百姓,桥建成后刘荫枢以三两银子的价钱将此桥卖给了韩城县。……[详细]
杨家村遗址
  杨家村遗址位于眉县县城西北3.5公里的马家镇杨家村西北300米处台塬上。遗址文化内涵复杂,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西周文化遗址。东西约500米,南北约300米,文化层厚1米以上。1983年发掘3座土坑墓,出土陶器有罐、钵、尖底瓶、葫芦瓶、细颈壶、杯等;石器有斧、铲、球等,共35件,属仰韶文化史家类型遗存。遗址因1954年盠器群的出土而发现。1953~2003年之间,在该遗址屡有重要发现,特别是2003年发现的27件单氏家族青铜器窖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学术界关注。2003年9月24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杨家村遗址作为周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荔魏长城遗址
  大荔魏长城位于今大荔县西北,距今大荔县城约15公里,靠近洛河东岸。勘探表明,自大荔县西北党川村至长城村,即由南向北由党川村、党家窑、东高恒村至长城村南北长达7公里,均发现有魏长城的遗迹。大荔境内的魏长城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现在保存在地面的计有12处,其中保存最长的为长城村至东高恒西北一段长城,计长2100米,墙的宽度16.25、高2.2—11.4米。这段长城保存比较完整,南北略呈直线。长城村东北一段长城计长120、宽0.75—9.35、高1—3.1米。东高恒西北一段长城计长100、宽0.4—1、高0.3—2.5米。东高恒以南一段长城计长1170、宽9.5—20、高1—2米。党家窑以南一段长城计长110米。党州村西北一段长城计长115、宽3.5、高1.85米。大荔魏长城的夯土为黄色,土质坚硬,……[详细]
刘家洼遗址
  刘家洼墓地时代:东周地址: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保护范围:东南至永乐苹果示范基地边界,东北至马家沟南界,西南至赵冯路鲁家河桥西北80米,西北至鲁家河西沟北界。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至A区外扩100米,东北同A区,西南至A区外扩30米,西北至A区外扩10米。2018年,刘家洼墓地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刘家洼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