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旅游

新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赛里木湖古墓群
  2013年5月3日,环赛里木湖湖畔的2800多座古墓葬被评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该墓葬群形制多样,包括石堆墓、石板墓、土墩墓等,年代从青铜时代到隋唐时期。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4年7月21日,赛里木湖古墓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阔科克古墓群
  阔科克古墓群是阿勒泰地区规模较大的古墓群,由Ⅰ号、Ⅱ号、Ⅲ号、Ⅳ号墓地组成,葬形制包括石堆墓、石棺墓、石围墓、石圈墓,其中有2座石圈墓形制较为特殊,共分为内外三圈。阔科克古墓群属青铜时代早期古代人类文化遗存之一,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阿勒泰草原文化、古代部族的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详细、科学的实物资料。……[详细]
骆驼石旧石器遗址
  和什托洛盖镇骆驼石旧石器遗址,是一处罕见的大规模旧石器制造场,这是新疆迄今发现的一处最古老的人类活动地点。该遗址因为一处形似“骆驼”的雅丹地貌较为醒目,所以被命名为“骆驼石高台”遗址。2014年7月21日,骆驼石旧石器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莎车加满清真寺
  莎车加满清真寺莎车加满(加曼)清真寺位于莎车回城中央,始建于1409,现有方体、平顶门楼一座。门楼两侧各有半镶嵌在门楼中的圆形塔楼一个,门边墙上为凹面长方形和琼形。门楼内为穹顶,并绘有图案。……[详细]
小央达克协海尔古城遗址
  小央达克协海尔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年代为唐。2019年,小央达克协海尔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丰县,是汉晋时期精绝国的故址,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尼雅遗址发现于1959年。遗址以佛塔为中心,散布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5~7公里的区域内。遗址内发现有房屋、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河渠、陶窑、冶炼遗址等遗迹。出土有木器、铜器、铁器、陶器、石器、毛织品、钱币、木简等遗物。此外,还发现了当时炼铁遗留下来的烧结物和炭渣。尼雅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
台藏塔遗址
  台藏塔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三堡乡尤喀买里村,西距吐鲁番市40公里,东南距高昌故城遗址1.2公里。台藏塔的始建年代为公元6~7世纪(麹氏高昌时期),是当时著名的佛教遗址。14世纪末,察合台汗国统治者强迫高昌地区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之后,台藏塔逐渐毁破。台藏塔内曾供有一身巨大佛像,于20世纪初期被毁。台藏塔遗址占地面积为939平方米。残高约20米,塔身平面略呈口字形,朝向南偏西。塔基底部外边南北长约36米,东西残长34米,塔壁基部厚8~12米。塔内中空,内边方约15米。南向正中有宽约3米的缺口。该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喀拉墩遗址
  时代:汉至南北朝喀拉墩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大河沿乡政府驻地西北,直线距离24公里,地处沙漠腹地。遗址面积约500000平方米。遗址以喀拉墩城堡为中心。城堡四周有多处建筑群,多为民居、寺庙。见有一座佛塔。在建筑群的附近有农田、渠道遗迹。喀拉墩城堡面积为5625平方米,呈正方形,边长75米,墙垣高约8米,顶宽8米左右。东墙偏北处开有一门。城堡内房屋建筑均为木构建筑,多坍塌。遗址内地表散布有夹沙红、灰陶片,残木器、石磨残片、玻璃残片和钱币等。曾采集到写有古于阗文的木板。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河子军垦旧址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年代为1952年。2019年10月7日,石河子军垦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此刻全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又名《刘平国治路颂》、《刘平国治关亭诵》、《龟兹刻石》等。8行,105字。在新疆拜城县东北150公里黑英山乡博扎克拉格沟沟口一巨型山岩壁间。汉【桓帝】永寿四年【158】八月刻(永寿凡三年,次年六月改元“延熹”),隶书摩崖,记的西域都护府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带着6名秦人(汉人)和羌人筑关修路后,在旁边的石壁上刻下了一段文字,记叙在此凿岩筑亭、修建关隘的事迹。是研究新疆的重要史料。最早发现这处石刻是在清光绪五年,即公元1879年夏,清代治河名臣、广东陆路提督帮办新疆军务的张曜,派遣军士去查探翻越天山的捷径。行至赛里木乱山中时,一名军士迷了路,无意中发现岩壁间微露凿痕,纵横似有字迹,归队后告诉了同伍。当时张曜的幕僚施补华听说后,骑着马,带着粮秣前来考察,得知这是一处后……[详细]
  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吉木乃县,距今有上万年历史。2014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有学者经过这里,发现通天洞遗址,当时初步判断是青铜器时代遗址。但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这个洞穴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因为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的-痕迹,比如一些石片、石核。也就是说,这里可能在上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两年后,即2016年7月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出土400余件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陶片、铜器等遗物。通过考古发掘,已确定通天洞遗址年代可能达到四万年或者更早,这是新疆地区首次发现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此后,在很多考古交流的场合中,人们提到通天洞时都会这样描述它,这次的发现,填补了新疆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详细]
  玉尔滚军垦旧址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年代为1973年。2019年10月7日,玉尔滚军垦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位于新疆天山东部山间的吐鲁番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是古代西域东西、南北交通的要道和十字路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之吐鲁番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该地区保留了大量包括烽燧在内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制度。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多是指烽燧制度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路上丝绸之路后,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保障西北边疆的安定,历代中原王朝均在西域绿洲地带修筑烽燧、亭障,使其发挥了和长城一样的屏障作用。……[详细]
  乌什吐尔位于库车县三道桥乡西北渭干河出龙口处东岸,东南距县城约23公里。地处却勒塔格山南麓山坡上,西临河床断崖。与夏克吐尔隔河相望,南距库木吐拉遗址的1.7公里。乌什吐尔遗址呈南北向坐落,东西长约60~100米,南北长约210米。遗址城墙保存较好,墙基宽约3~6米,高约2.5~7米,顶部宽约0.7~3米。局部墙上有马面,转角处有角楼。夏克吐尔遗址破坏严重,原形制无法可考。现今东部、北部及靠北部尚有部分遗迹。2019年,乌什吐尔和夏合吐尔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