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中山陵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北依青山,南临平川,依山就势,气势雄伟,使人有仰止崇高之感。孙中山先生1925年逝世于北京,临终时他希望将遗体葬于南京钟山,故死后其灵柩暂厝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内,为了尊重他的遗愿,于翌年3月12日在他逝世一周年之日,在钟山开始建墓,至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就将其灵柩从北京移葬于此。中山陵的设计颇具匠心,整个陵园像一座震民觉醒的大钟,门前广场南面石台上的铜鼎,似钟顶的挂钩,半月形的广场,如钟顶圆弧,两侧围墙似钟形的两边,漫长的墓道如系锤的绳子,墓室的圆顶似钟锤。这是象征着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民主革命,唤起民众-压迫,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不息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寓意十分深刻。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详细]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并通过ISO9001/14001认证。年游客量达200万人次以上。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详细]
3、明孝陵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将明孝陵与北京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朱元璋的陵墓花了十七年时间建成。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兽、石人,陵园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顶,顶的正中有石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详细]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景区)
  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二次革命”中,又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1913年至19……[详细]
南京明文化村(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古泉社区坟头村阳山。阳山古称雁门山,是孔山山脉的主峰。阳山碑材,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明永乐三年(1405),成祖朱棣为其父太祖朱元璋纪功而命凿”。碑材分碑身、碑额、碑座三部分。碑座高约16米,长约30.4米,厚13米,底部已凿空,仅留两行支撑,西北端仍与山体相连,表面布满凿痕。距碑座约200米处有碑额和碑身。碑额呈椭圆形,高约10.7米、宽约20.3米、厚约8.4米,通体凿有石牙14个,呈现将凿制蟠龙头、爪、身的迹象,底部亦已凿空,仅留三行石柱支撑。碑额旁边有碑身横卧地面,通体方正而布满凿痕,长约49.4米、高约10.7米、厚约4.4米,东北端与山岩尚未凿断,底部留有三行石柱支撑,其余均与山体分离,仅碑身重约5500吨,若将三块碑材竖叠起来高度……[详细]
6、朝天宫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天宫
  在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内。相传该处原为吴王夫差所筑之冶城,晋建冶城寺,唐改太清宫,五代吴王杨溥于其地建紫极宫。宋大中祥符(1008~1016)间,改名祥符宫,续改天庆观,元朝元贞(1295~1296)年间,改额玄妙观,寻升大元兴永寿宫。南京朝天宫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中心的西南面。古代称治山,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明洪武年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名为“朝天宫”,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清末,朝天宫改为江宁府学和文庙,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朝天宫景区(含江宁府学和冶山)行政位置:南京市白下区朝天宫6号地理位置:东经118°46′′11北纬32°o02′′09历史文化沿革: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在……[详细]
梅园新村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汉府街18一1号,从-向东步行数百米即达。该馆由汉府街18一1号的新馆址和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4处组成。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为首的0代表团曾在此办公和居住。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汉府街,解放前是中国0代表团在南京的办公原址。0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由0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铜像、-图书馆等组成,这里依旧保持着民国时期近现代历史的遗迹和风貌。其中,旧址梅园新村30号、35号、1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共南京谈判史陈列室,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陈列展示手段,展出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献、文物。-图书馆是全国第一家-图书资料研究中心。1946年5月至1974年3月,以-为首的0代表团,在南京与-政府进行和平谈判。0代表团在南……[详细]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碑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大报恩寺碑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南京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北邻外秦淮河,南接雨花台,东至1865园区,西至雨花路,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200亩。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今天来到园区可探寻600年前的香水河、香水河桥、永乐碑、宣德碑、御道、明代水工设施、三大殿遗址、画廊遗址、油库遗址、义井以及烧制琉璃构件的官窑等,当年大报恩寺的“宫阙规制”一目了然。地址:南京市秦淮区雨花路1号类型:古迹寺庙等级:AAAA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电话:025-52009999官方网站:http://www.besdchina.com/开放时间:周一-周日9:00-……[详细]
9、瞻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瞻园
  瞻园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号,又称大明王府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瞻园原系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1645)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有和府。清同治三年(1864),清军夺取天京,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九年(1903),瞻园两度重修,但已非原园景况。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瞻园历经侵削,范围日狭,花木凋零,峰石徙散,虽曾几度修葺,均不能制其圮落。1958年,南京市委书记-指示重修瞻园。同年修缮工作开始,一期工程为修建瞻园……[详细]
龙江宝船厂遗址
  龙江船厂遗址位于今南京市西北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带。龙江宝船厂,又称龙江船厂、宝船厂。因地处当时南京的龙江关(今下关)附近,故名。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明李昭祥《龙江船厂志》记载的“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即指这—带地区。明代初年,龙江船厂的规模很大。其范围“东抵城濠,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东西横阔138丈,南北纵长354丈。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自明朝以后,逐渐废弃,整个遗址多已成为农田及水塘。当年的船坞,当地人称之为“作塘”。现在,遗址中尚有第一作至第七作的具体方位可以辨识。各作均呈长方形,东西向并排分布。其中,四、五、六作保存尚好,而尤以四作为最,是如今所能见到的当年遗留下来的最大的船……[详细]
南京中华门
  南京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是南京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是我国古代城垣建设的瑰宝。中华门建筑形体像瓮,是专门为抵御敌军攻城而设计的。瓮城工程雄伟,结构复杂,城分两层,门有四重,建有27个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它是我国最大的瓮城,现设有瓮城历史陈列室。南京古城墙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第一,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中华门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年间,传说在修建时遇到“海眼”,随建随塌,后来“借”来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聚宝盒埋了下去才大功告成,故又名聚宝门。中华门整个建筑全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等混合物作黏合剂、垒砌巨砖而成极为坚固。它的南面有雨花台作为天然屏障,门前后有两支秦淮河水横贯东西,前临长千桥,后倚镇淮……[详细]
励志社旧址
  在中山东路和黄埔路交叉口的东北一侧,有一处占地56000多平方;米的宽敞院落。据《明史》记载,这里曾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西花园旧址。当年朱元璋征集30万兵工兴建明故宫,此为存放食品和水的仓库,又名“西苑水晶台”。如今水晶台已是荡然无存,透过铸铁雕花的铁围栏,院落里翠绿的草坪上,自西向东呈“品”字形横亘着三幢古色古香坐北朝南的巨大宫殿。这组建筑就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励志社总部的所在地。励志社创立于1929年左右,是蒋介石效仿日、美军队建立的一个军官俱乐部性质组织励志社在当时被戏称为是“尖、卡、斌”机构,为什么呢?因为励志社虽不是国民党正式党政机构,却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不大不小是为“尖”;它只是个后勤服务部门,却由蒋介石亲任社长,社员也多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不上不下是为”卡”;励志社的工作人员……[详细]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9月,台位于紫金山第三峰上,处于中山陵园风景区内。它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至今已有68年的历史。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其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做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几十年来,出色地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测轨预报方案的制定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尤其是于1994年7月对苏梅克维9号彗星与木星碰撞事件进行了预报,受到国际天文学界的称誉。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详细]
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详细]
中央研究院旧址
  中央研究院旧址,原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6月-1949年4月)是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直隶于国民政府。1928年6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后,陆续按学科分科设置各研究所,到1937年抗战发生时为止,已设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及动植物等十个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江苏省科技厅所在地。总办事处大楼坐北朝南,是一座仿明清宫殿式的建筑。大门两侧及围墙东侧共建有三座方形攒尖顶警卫室,其风格与大楼一致。大楼建于1947年,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建筑师设计,新金记康号营造厂建造。大楼高三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檐歇山顶,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筒瓦,梁枋和檐口部分均仿木结构,漆以彩绘,清水砖墙,花格门窗,建筑外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大楼建筑平面呈T字形……[详细]
南京明故宫遗址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为应天府。朱元璋为做皇帝,最终选定这块“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用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这座朱元璋的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站在明故宫遗址上举目四望,周遭一片旷野,远处青山含黛。遥想明朝开国时的宏伟宫殿,惟有这八个字,才能说出此处苍凉的意境。有人说,南京明故宫遗址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它的神秘。现在没有人见过当年这一雄伟的建筑,史学界甚至连一张明故宫的详细图纸都没有,只能大概推测出其分布的状况。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详细]
金陵兵工厂旧址
  金陵兵工厂的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始创于1865年。晚清时期,金陵机器制造局与同年创办的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以及1867年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齐名,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四大兵工企业之一。工厂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金陵机器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的前身)诞生于同治四年(1865)。1865年(同治四年)5月,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移营南京。在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兴建厂房,筹建金陵制造局,亦称金陵机器局,简称宁局。1866年8月竣工,12月苏州洋炮局移入,由刘佐禹任总办,马格里任督办。设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和木作厂,制造开花炮弹、抬枪和铜帽等产品。投产时,有员工兵夫约400人。1888年,宁局……[详细]
南京鼓楼
  鼓楼位于南京市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到了清代,鼓楼只遗留下城阙,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时,在此登临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楼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而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南京鼓楼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高耸于鼓楼岗之上,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中央路五条主干道在此交汇,历来就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9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早在1923年,鼓楼就被辟为城市公园,成为人们登高远眺,领略古城风貌的胜地。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空气、花草幽香。徜……[详细]
栖霞寺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栖霞寺藏经楼南侧。相传隋文帝曾遇神尼,得舍利数百颗。登基后有意重兴佛法,乃两次下诏,要天下八十三州各选一有山水之寺或清静寺院建舍利塔。并派高僧等分道将舍利子送往各地置于塔。特诏令首先送往蒋州(隋时南京为蒋州)栖霞寺,舍利塔由此而建。隋时,原塔系一座木塔(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建成),因岁月剥蚀而毁。至南唐时,佛教又兴,南唐杰出文化名人高越和林仁肇主持重修栖霞寺时兴工重建,成为今日仿木结构的石塔。高越为之写了《舍利塔记》一卷。死后亦埋葬在寺院山外的坡地上。舍利塔系石塔,规模虽不大,但造工十分精致,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石灰岩与大理石相结合垒砌而成。其结构采取先制就所需石料配件,然后接榫安装,精密稳固,虽历经千年风雨兵燹而依然完好。舍利塔为八面五级,连基座共七层,高18.04米,构……[详细]
南唐二陵
  南京南唐二陵位于祖堂山的西南麓,是南唐先主李弁的钦陵和他的儿子李憬的顺陵,若从远处综观群山,形如一条游龙,祖堂山乃龙首,南唐二陵正位于龙口位置,显然,这是精心选择的皇家风水宝地。  南唐二陵相互毗邻,东依红山,北靠白山,西临山谷,而南面是开阔的山坡地。南唐二陵二陵均系依山为陵,相距约100米。李弁及其皇后宋氏的合葬陵居东,称为钦陵,建于公元943年。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合葬陵居西,称为顺陵,建于公元961年。李弁陵因建于南唐国势强盛时;故规模较大,随葬品较丰富;李璟陵则建于南唐国势衰弱时,规模略小,随葬品亦不丰富。  李弁钦陵全长达21米余,宽10米余,包括前、中、后三间主室和十间侧室。前、中两室及其所附四间侧室是砖结构,后室及其所附六间侧室是石结构。墓门及前、中、后三个主室都仿照当时社会上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