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玉泉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呼和浩特大召寺
  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召庙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并将此5字雕成匾额,悬挂在山门上。大召占地面……[详细]
2、席力图召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席力图召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后,其子僧格都楞继承了汗位。他执政后,效仿他父亲的作法,决定邀请三世0索南坚措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传播宗教。三世0接受了他的邀请。为了迎接索南坚措三世0的到来,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为他建立了这座小-庙--席力图召。后在清康熙、雍正、咸丰和光绪年间,经不断扩建和修缮,成为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教寺院,并掌握着这个地区的黄教大权。召庙建筑宏敞,风格独具.虽经四百年风雨和-,仍保留较完整。世0来到呼和浩特传教期间,西藏方面派高僧希迪图噶卜楚专程来看望他。1588年,0三世圆寂,死前他留下遗嘱,命……[详细]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1727~1732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这座五塔是中国现存的五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全塔由塔基、金刚座和顶部的五座玲珑宝塔组成,塔通高16.5米,金刚座平面呈“凸”形,拾级登上台基,拱门上镶嵌着汉白玉石的匾额,以蒙、藏、汉三种文字刻着“金刚宝座舍利宝塔”八个字。环塔而行,塔身表面布满了雕刻,有佛、菩萨、佛迹、景云、菩提树、金刚杵、四大天王、五佛宝座等图案以及1119尊姿态各异的鎏金小佛像,雕刻精致,巧夺天工,可以说是清代雕刻艺……[详细]
王昭君墓
  王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族。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现在的昭君墓是20世纪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土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昭君墓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