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朝阳市旅游

朝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东山嘴祭坛
  东山嘴祭坛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兴隆庄章京营子村大凌河西岸东山嘴后梁顶部高出大凌河水面50米,西距喀左县城3.5公里。这里是距今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宗教祭坛。以东山嘴为开端的一批红山文化遗存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1000多年,给三皇五帝的传说提供了依据。这里出土的双龙首玉璜是我国最早的龙图腾饰物,出土的裸体孕妇塑像是当时人们崇拜的“生育神”,也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东山嘴祭坛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辽宁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了双龙首玉璜等饰件和大量形制特异的彩陶器。1982年正式发掘,在遗址南部发现了直径8米,用石板镶边,顶上铺大小相等的河卵石圆形祭坛。北部是石块砌筑方形基址的方形祭坛遗址,遗址分中心、两翼,有主次之分。南北方圆对应,这是……[详细]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因牤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呈半山地半丘陵地貌。虽为山区,并不闭塞。101国道、锦承铁路贯穿其间。整个遗址置于万亩松林丛中,冬夏常青,空气新鲜,环境幽雅,依然存有原始风貌。遗址座落在辽西山区一处绵延10余公里的多道山梁上,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并由它们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以大墓为中心将墓葬分为若干等级,随葬品只有玉器。以写实又神化的猪龙、熊龙、凤鸟、龟等动物形玉饰、上下贯通的马蹄状玉箍和装饰着随光线变化而若隐若现花纹的勾云形玉佩为主要类型,它们与竖立在积石冢上成排的彩陶筒形器都是墓主人用以通神的工具。这些积石冢位于山冈之巅又层层迭起,具有后世帝王山陵的景观……[详细]
朝阳北塔
  朝阳北塔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街北端。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和北塔。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空心砖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千姿百态,精美异常,引人入胜。北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85年前后),是北魏文成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宫殿旧址上,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思燕佛图”(十六国的前燕、后燕和北燕均曾都于龙城,因此朝阳有“三燕故都”之称)。“思燕佛图”为木构楼阁式塔,后毁于火灾。隋文帝仁寿年间诏令在其台基上重建方形空心密檐式十五级砖塔,称为宝安寺塔,并赐佛祖舍利葬于塔中。唐天宝年间曾修饰一新。辽初和辽重熙十……[详细]
五连城城址
  五连城遗址位于建平东部罗福沟办事处大房身村山嘴村民组西侧山上,属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遗址,由后山城、北山城、西城、老四坟城、帽头山城组成,呈半环关状俯扼脚下山谷,地势极其险要。五连城城址之间相距很近,除西城建于山坡处外,其余幸均建在山顶或山脊之上,西城最大,长方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面积达18,000平方米。后山城、北山城最小,面积约6,000平方米。城墙都为石筑,以西城和老四坟城城墙最好,存高3—5米,底宽8-12米。暴露遗迹除城墙外,还发现有房址。暴露遗物为石器和陶器,石器亚腰石斧、梯形石铲居多。陶器多为夹砂绳纹褐陶鬲、盆、罐、豆等残片。五连城城址之间相距很近,除西城建于山坡处外,其余幸均建在山顶或山脊之上,西城最大,长方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面……[详细]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
  喀喇沁王陵位于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东北1.5公里处龙旦山下,远近群山环抱,松柏苍郁,景色宜人。为喀喇沁右旗历代扎萨克及其亲族之陵园,当地俗称“王子坟”。在苍松翠柏中,一字排开两座陵园,东为历代扎萨克之陵寝,西为历代扎萨克亲族之墓区。东陵园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7米,前正门为明堂,明堂两侧各有一侧门。穿过明堂,在松柏掩映下是一座三进式石拱牌坊,正中镌刻康熙御笔“藩屏世泽”四个大字,四个石柱上各立有一只石刻望天吼,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似乎仍在仰天长啸。过了牌坊是五间佛殿,佛殿后是三间享殿,内供奉喀喇沁先王的灵位。陵寝在享殿后较高处。正中为第一代喀喇沁右翼旗世袭扎萨克多罗杜楞贝勒固鲁思奇布的陵墓。陵墓形制为砖砌宝顶。以下各代呈人字形左右排开,共有坟头十三座,分别建有祭亭。西陵园是喀……[详细]
东山嘴祭祀遗址
  东山咀祭祀遗址位于喀左县城东南约定约8华里的大凌河西岸的山梁上,是一处距今5000多年的新时代遗存。以东山咀为开端的一批红山文化遗存的发现,为中华文明史提前1000多年,使三皇五帝的传说成为真实。东山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祭祀女神最早的遗址,村民口头流传的“女娲捏土造人”的故事及祭奶奶庙“拴子孙娃娃”、“摸子孙窑”的习俗是东山咀先民对女神祭祀的发展与变异,这就使中华民族对女神的崇拜切实在喀左找到依据,对女神的祭祀实质上就是对母亲的祭祀,这就为喀左开展母亲节民俗旅游提供了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红山文化时期的人们不仅学会的农业种植,和工业也发展起来。东山嘴祭祀遗址0土的玉器雕刻品形象生动,陶器彩绘工整,体现了我国原始社会期间粗犷朴实的艺术风格。人物塑像技艺精湛,比例合理,被美术专家誉为东方维纳斯。目前……[详细]
朝阳南塔
  朝阳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慕容街(原双塔街)南端,为辽代兴中府城遗迹建筑。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北塔。南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朝阳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塔高四十五米,修复后塔高五十六米。塔基方形每边宽二十米,高十米。须弥座有二层束腰,设壶门、镶砌着砖雕莲花,云龙图案,至为精美。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上雕体盖,内通塔心室,其他三面设假门,门楣饰卷云纹,上垂华盖。每面塔身上部各嵌二块石碑,碑上刻楷书八大灵塔塔名,从南向西依次为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鹿野苑中0-塔、给孤独园名称塔、曲女城边宝阶塔、耆阔崛山般若塔、庵罗卫林维摩塔、姿罗林中圆寂塔。八大灵塔的内容是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圆寂一……[详细]
佑顺寺
  朝阳佑顺寺位于朝阳市老城区内。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经康熙皇帝批准,于次年破土兴建,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竣工,其建殿阁堂舍150楹。寺庙落成之后,康熙皇帝赐名“佑顺寺”,并赐檀香佛像一尊。乾隆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去盛京(今沈阳)谒陵祭祖途中曾驻跸佑顺寺,并亲书“真如妙觉”匾额,悬于寺内正殿。可以想见,佑顺寺早在清初就已因屡蒙皇恩,僧众佛盛而驰名遐迩了。佑顺寺建筑布局为中轴线对称五进院式,共六层殿阁。寺院南北长163.6米,东西宽63.8米,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经阁、大雄宝殿、更衣殿、后殿(七间殿);其他建筑则东西两侧对称分列,自南向北依次为东西环房、戏楼与关帝庙、钟楼与鼓楼、东西配房、东西配殿、东西经堂等。山门前有影壁及牌坊。原总……[详细]
长城——燕长城遗址
  长城——燕长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烧锅营子乡,是辽宁境内保存最完好、时代最早的长城遗址。分土筑、石筑、“天然屏障”三种。长城沿线保存有台址、障址和城址等设施,沿线出土了灰陶豆、盆、罐、瓮及各种席(绳)纹板瓦、兽纹瓦当、红陶釜、燕刀币等文物。燕长城是战国时燕国筑造。长城东西走向,由内蒙古赤峰市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梁跨越老哈河,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境,经由热水乡、烧锅营子乡、二十家子诸乡镇后入内蒙古敖汉旗境内,再转而向东北延伸。燕长城在烧锅营子乡境内长达10公里之多,燕长城建筑在高山险峻的山冈上,表面用大石压缝砌筑,城墙宽2.5米左右,石墙蜿蜒在起伏连绵的上岗和深谷之中,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崇山峻岭之中,成为抵御外敌的一道天然屏障。现遗址由于历史长河的冲刷,城墙残高再0.3~1.4米不等,但仍然可清……[详细]
10、青峰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峰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五十家子村青峰塔为辽代所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存高约36米。基座长方形,南北长8米,东西宽4.8米。残损严重。基座南面开卷门,有门楼式抱厦,砖雕斗拱承挑瓦檐,是此塔造型特殊之处。通过劵门进入塔心室,已遭破坏。北壁立一座石经幢,残存五层幢座,浮雕佛像,伎乐人等。幢身和幢顶已不存。劵门两侧浮雕力士像,煞是威武。须弥座分为三节,下节于东、西、北三面各设三个小龛,内雕伎乐坐像,门两侧雕舞乐人物,作双手捧物状;上层每面设三个小龛,内雕兽头。须弥座上部用双层仰莲承托方形塔身。塔身每面中央各浮雕坐佛一尊,上有华盖蔽尘,下有金莲捧足,生灵宝座。两侧则有菩萨侍奉。菩萨外侧立有砖制方形十三级密檐小塔,合为八大灵塔,但塔铭已脱落。塔身四角作砖雕圆柱,上承一斗三升……[详细]
鸽子洞遗址
  鸽子洞位于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西岸云山峭壁上,是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天然石洞。因洞中多有野鸽子栖息,故俗称鸽子洞。鸽子洞因发现十多万年前古人类-遗址而名扬四海,走进了历史教科书。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鸽子洞遗址曾出土了古人类及动物化石十多种,石器300多件。洞中原始人类留下的各种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提供了宝贵资料。鸽子洞主洞高大宽敞,从洞连环互通,进深十五米,分上下两层。背倚青山绝壁,俯瞰凌河碧波,既有利于避兽御敌,又方便汲水渔猎,在远古时代确是一处难得的好居所。鸽子洞北侧山顶上有一顽石,酷似远古猿人,表情严峻,目视前方,仿佛在守望着他曾经的家园。鸽子洞附近大大小小还有二十左右个山洞,其中著名的有天门洞、双门洞等。天门洞上有天窗,可观天望水,下有曲折回廊,深达洞底,……[详细]
黄花滩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县龙城区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此塔为辽代建砖筑八角实心十三级密檐式,高约32米。黄花滩塔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塔为八角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约32米。塔基上有束腰两层,第一层束腰内每面各有壸门一个,门内砖雕卧蟾一只,束腰上为须弥座。第二层束腰每面各有佛龛两个,内砖雕坐佛一尊,束腰上为砖雕须弥座。座上为塔身,塔身八角为砖雕圆柱。塔身东南面设券门,内置木门(今不存),门洞内彩绘佛像和罗汉像,门顶部砖雕华盖及飞天;其余七面每面各浮雕一立像,立像身着红袍,双手置于胸前,或合十,或抱拳,赤脚踏莲珠,头顶部浮雕华盖。塔身顶部砌斗栱两层,承托塔檐,檐逐层内收。塔身各角原有风铎,塔顶原有刹杆与火珠,今皆不存。1985年,朝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详细]
八家子城址
  八家子城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是辽代至元代的古城遗址。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家子遗址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了跨年度发掘,发掘面积达2100平方米,“多数房址保存状况较差,边界不清,仅残留有灶和火炕烟道。”八家子遗址保存较好的为半地穴式房址,平面呈方形,室内灶和火炕较完整。灰坑的开口有椭圆形、圆形、圆角方形和不规则形;坑壁多为直壁,少数为弧壁;坑底有平底、寰底和不规则形。挖掘的多处房址,其火炕的设计基本都是“曲尺”形,烟道、炕面、灶台等遗迹明显。这些千年以前的火炕,面积都在10平方米左右,丝毫不比现在的北方居民的火炕小,明显的特点就是烟道和炕面的设计较低,炕面上明显搭盖着勾纹青砖和石板,看上去更像是“地铺”。 ……[详细]
三燕龙城遗址
  三燕龙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其位置于现今市区重合,埋藏于市区地下,暴露在外的遗迹有峙“龙城宫城南门遗址”。2003年,辽宁省朝阳市政府对朝阳市老城内的北大街及周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发掘11个地点,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揭露出多处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重要遗迹,出土了包括北燕纪年陶瓮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其中3号地点即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的发掘,是本次考古工作的最大收获,自此揭开了三燕龙城遗址的神秘面纱。2004年,该遗址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10月,三燕龙城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古遗址第20号,编号8-0020-1-020。……[详细]
云接寺塔
  云接寺塔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城东南15里的凤凰山云接寺内,因山上、山下均有寺塔,此塔又称为中寺塔。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壶门,壶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莲承托塔身。塔身四角为圆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坐佛两侧各有一尊胁侍,头戴冠,身披络,神态恭敬。胁侍两侧各有一座小灵塔,似是大塔的缩影。塔身上为十三塔檐,由下至上逐层收敛。每层塔檐之间均镶嵌铜镜,四角挂风铃。塔顶仰莲覆钵,串四颗宝珠为塔刹。云接寺是古建筑中的精品,2006年5月,云接寺塔作为辽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县与建平县的交界处。遗迹分布在范围达50平方公里的十余处地点,是在1981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包括有用于祭祀的女神庙与积石冢群。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已发现的女神庙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多室部分南北长18米多,东西宽7米左右;单室部分南北长2米多,东西宽6米多,为土木结构,墙壁以原木为骨架,经过结扎禾草秸把、敷泥和表面压光处理,然后在上边彩绘以赭红色相间、黄白色交错的三角几何纹、勾连纹图案。女神庙内堆满了女神、动物的塑像,目前仅发掘了遗址的一小部分,就出土了人物塑像的头、肩、乳房、手等残块和玉猪龙、大鸟雕像数十件。人像残块至少分属五六个不同的人像个体,均为女性形象,形体有大有小,或与真人相当,或大于真人若干倍,有的一只……[详细]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时代:辽至金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俗称大河北石像生,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占地面积大约有15000平方米,东西宽150米,南北长100米,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现存石羊、石虎、石人造像共九尊,由花岗岩雕成。这些用黄褐色花岗岩雕成的气势雄伟、形象逼真的石像,从外观上看是人工刻制而成,从其雕刻艺术看,很富有辽代风格,与辽上京祖州石刻十分相似。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艺术、民族及古代建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塔寺双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县木头城子镇郑杖子村西北山沟里双塔沿河依山建在悬崖之上。背靠高山,面临谷底,给人一种凌空出世的感觉。双塔东西相距23米,东塔高11米,西塔高13米,由基座、须弥座、塔庙、塔檐、塔刹五部分组成。塔身为八角形,南观开券门,门额饰缠枝花纹,另七面均于中央砌一小塔。塔基下无有一块平地,犹如在悬崖上长出来一般。且不说双塔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单说在古代无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能于此处建筑出如此精美绝伦的双塔,就会令人叹为观止。劳动人民艺之精,技之湛、智之聪、魄之勇,由此可见一斑。保护范围:以南塔基中心为基点,东50米,西50米,北7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二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米以内为三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东平房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大平镇东平房村辽代密檐塔,高20米,六角九级砖塔。据考证,在我国现存的辽塔中,六角形佛塔仅有1/5。而且该塔的砖雕极为精美。以高2.1米的须弥座为例,其束腰下枭雕刻有莲瓣蝴蝶纹。束腰内每面砌有三个壶门,门内雕刻有佛像、罗汉、伎乐人物等图案,束腰各角还雕刻一角神。这些砖雕造型优美,逼真大气,通灵端庄。其形制与塔身浮雕有很高的艺术性。2013年5月,东平房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塔中心为基点,半径50米范围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台吉万人坑遗址“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于1933年2月进攻热河,2月21日,关东军早川支队和田中部队进驻北票,开始了长达13年的黑暗统治。在北票煤田,日本侵略者实行“人肉开采”,以人换煤,视劳工的生命为草芥,他们用刺刀、皮鞭、榔头强迫矿工在阴暗、潮湿、闷热的矿井下干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的沉重苦役。数万名劳工在这里因为劳累、饥饿、疾病、瘟疫、破孩-致死,尸体不断堆积便形成了这个白骨嶙嶙的万人坑。北票市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位于北票市台吉南山洼,俗称台吉“万人坑”,是日伪统治时期埋葬死难矿工及--劳工的墓地。1967年,北票矿务局组织人员对台吉南山“万人坑”进行了挖掘和建设,于1969年3月落成。山上建有北票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墓纪念碑一座,并依据挖掘出的尸骨原态在原址修建了大型尸骨房两处、典型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