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皇城城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之一,于1956年被调查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皇城处于早期楚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楚国都城遗址之一,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楚皇城城址由内外两城套筑而成。外城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1840米,东西宽1720米,四周现仍保存有土筑夯实的城垣,周长6420米,面积为2.2平方公里,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1976、2001年进行了勘察、发掘。城址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筑于战国中期,西汉和东汉沿用并有增修。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1840~2000米,南北宽约1080~1500米。外城垣由夯筑的墙体、墙基和护坡组成,基宽约24~30米,高约2~4米,底部叠压有春秋中晚期的文化层和灰坑。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