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41、镇边城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边城
  镇边城位于长城内侧,怀来与北京昌平交界处,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北京边关三城。镇边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城墙是石头砌的,房子是石头筑的,街道是石头铺的。石头成了这座古城生命元素的主要构件,长长的条石,细细的碎石,玲珑的卵石,一应俱全。镇边城内分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为街,东西为巷,无论街巷,还是胡同均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就。房屋原来基本是四合院,大部分为石头砌成,只有在特别显眼的地方或需要修饰的地方才用青砖砌成;城中间有一座钟鼓楼,有12座寺庙,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大佛寺,寺里的苍松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仍然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可惜这些古庙都毁于疯狂的文革之年。现存的庙中老爷庙保存较完好。老爷庙也即关帝庙,位于南门东侧三株古槐树之北。据说在老爷庙门前,原一座牌坊,牌坊的正面是镇边城三个,背……[详细]
杨露禅、武禹襄故居
  杨禄禅故居位于广府古城南关。始建于晚清。原建筑分南北两段院落,北院为住宅,有主房、配房。南院为店房。总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北院南北长14米,东西宽25米,占地350平方米,有瓦房9间(北屋6间,东屋3间);南院东西宽45米,南北长14米,占地630平方米,有房屋10间,敞棚4间,早年被毁。1991年,首届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后,为弘扬太极文化,保护文物古迹,经广府镇政府提议,永年县政府决定对杨禄禅故居进行修复。成立了修复故居筹建委员会,1993年10月动工,在原址上进行重修、增建。1995年4月落成,200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修后的杨禄禅故居占地面积达136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9.49平方米,整体建筑坐东面西。分为两段院落,比原貌规模大、标准高。设有走廊、明柱、古式……[详细]
邢台英谈古寨
  英谈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路罗镇境内,距邢台市60余公里,路罗镇西8公里处。该村分为3个自然村庄,全村200户,620多口人。历史文人称赞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该村自然风景独特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有一川、三山、六岩、九沟、十八垴和“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称。建在山坡下的古寨,石头围墙在树木掩映下分外森严;进村的东门,高高的石头门楼犹如一座小城楼;围墙内的石头宅院,依山坡而建,古朴典雅,高低错落;房顶上凉晒的玉米,金灿灿的,与古树交相辉映,形成一幅朴素、美丽、奇妙的山村画卷。据载这个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当年,有户路姓人家从洪洞迁来此地,建房安家,繁衍发展,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目前有175户640余口人,耕种着370多亩土地,同时,拥有一万多亩……[详细]
鹿泉龙泉寺
  龙泉寺坐落在河北省石鹿泉市上庄镇韩庄村龙泉山上,东距石家庄14公里。龙泉寺的龙井、龙爪槐、龙池、龙泉景观,皆冠以“龙”字,而龙又与这里水质优良的泉水有关,龙泉由此得名。古人在此建寺,香火因此而更加兴盛。龙泉寺始建於金正隆二年(1157年),为净琛和尚所修建。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敕封龙泉寺。该寺虽然规模不大,但据寺内碑文所载,它“东接翠屏,西连五寨,南披封龙,北带滹沱,其间基址动作规模气象,称石邑首腾之区”。历史上金、元、明、清历代均曾修葺和续建,是石家庄市附近现存的古寺之一。龙泉寺鼎盛时期,曾有僧众百余名,寺田20公顷。四方香客络绎不绝。因多种原因,寺院建筑多遭毁坏,历史上大修过六次。1949年后,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有关部门拨款整修,如今寺院面貌一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山门:又称“……[详细]
承德汤泉行宫
  承德汤泉行宫承德附近,温泉胜多,但是被清朝皇帝青睐且开辟为皇家行宫的却只有承德县头沟这一处。在距承德市区仅44公里的头沟镇汤泉村,有清代汤泉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现在仍存正殿、门殿、汤池、御制石碑、假山和围墙。康熙皇帝第一次发现汤山温泉是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他入浴之后,觉得温泉水更得暄暖,乃宜于体,于是便筹划修建行宫。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承德的避暑山庄已经初具规模,汤泉行宫正式兴建。因为原有龙尊王佛庙,便将各处殿宇维修一新,在庙后的山坡上修建行宫。也就是康熙在碑文中所说,缭以周垣,构行宫数椽,为避暑休沐之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圣祖玄烨亲自撰写了《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碑文对汤泉极尽赞美:考汤泉著于史传者,骊山天都最为名迹,其他亦散见于……[详细]
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位于河北省故城县郑家口西南的饶阳店村东。庆林寺塔原属庆林寺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因年代久远,现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惟有宝塔独立,亦称饶阳店塔。据饶阳店关帝庙的碑文记载:北宋初年,有饶、杨两姓在此开店,故名饶杨店。在塔的内壁上,有许多游人题的诗词。早期出的《武城县志》和《故城县志》,都把庆林寺塔说成是唐代建筑。直到1990年,中国科学院的张驭寰教授,对庆林寺塔进行了实地考察后,根据该塔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确定为北宋初期所建。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7年和于1976年,两次进行修缮,该塔至今保存完好。庆林寺塔为九级八面,正面向南,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状门。塔是用青砖砌成,下为塔座,塔身高六层,为楼阁式砖塔,总高35.67米,建筑面积165.2平方米。其造型挺拔秀美,砌筑精巧,每层之间砌有双层塔……[详细]
赤城杨洪墓
  杨洪墓位于赤城县样田乡杨家坟村西,为明代昌平候杨洪之家族墓地,南北长250米,东西宽80米,面积20000平方米。该墓地明堂宽大,聚气藏灵,是一块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自东向西依次排列5座坟冢。1号墓是杨洪墓,宝顶为圆形,直径6米,砖石结构,墓基用石条砌成,墓顶檐下雕有斗拱,底部向南劈有卷门;向西为2号墓,是杨洪之母施氏墓。整个墓地建神道两条,东为杨洪墓神道,其最南端有石吼两尊,神道依次向北为石望柱、石牌坊、石狮、石猪、石羊、石马及武将、文臣等石雕像。杨洪神道碑由杨洪生前好友大同巡抚王越和宣府督察院督御史叶盛撰书,具体详细地记述了杨洪戎马倥偬的一生。西为杨母墓神道,除规模略小外,其形制大体相同。该墓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详细]
成兆才墓
  成兆才纪念馆是为纪念评剧创始人成兆才而建,坐落于滦南县南大街,建于1989年12月20日,占地7026平方米,由仿古门楼、花岗岩雕像、戏圣堂、坟丘、墓碑、碑墙等组成,是唐山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纪念馆坐北朝南,门楼为斗拱翘檐三劵门式仿古建筑,绿琉璃瓦盖顶,主配楼,庄重典雅,古朴大方。正门顶部镶嵌大理石匾额,上刻“成兆才纪念馆”六个描金大字,为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所书。进入大门,迎面是成兆才的花岗岩雕像,全身通高3.2米,身着长袍,右手握书,左手倒背,凝目深思。院墙内侧,有成兆才的代表作《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杜十娘》的评剧人物彩色绘画。纪念馆主建筑戏圣堂坐落在中心位置,阔五间,前出廊,“戏圣堂”金字匾额为邑人韦远东书、刘国宾刻。四根大红明柱上,悬两副楹联。一幅为行书:“拓业开基一……[详细]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
  河北省高阳县赵堡乡布里村南。1917年8月,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在此创办中国第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8年改名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培养学生二百多名,1920年停办。学校旧址为坐北朝南四方院落。有平房11间,含教室、实习工厂、蔡和森办公室,现辟陈列馆,陈列文物、照片。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位于保定市高阳县西演镇布里村东南部,始建于1917年8月,创办者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李石曾(高阳籍人)和老同盟会会员段子均(高阳布里村人)。这里共培养留法学生200多人,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在伟大的勤工俭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917年夏季,李石曾到高阳县布里村,探望好友段子均,二人共同商议在布里村成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为李在法国创建的豆腐公司招募华……[详细]
50、庆成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庆成寺
  庆成寺座落在河北省滦平县金钩屯镇下甸子村的上甸子,座北朝南,面积5600平方米。庆成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即一七四二年。隶属承德热河厅,所处来往北京,北上木兰围场的必经之路。是清代御道。东距榆茨梁1公里,西距滦河3公里。难望是佛山,前山苍松成云,晚风吹来涛声阵阵寺前山根下视戏楼(已经毁于解放初期),每当四月初八庙会前,都要唱十天以上的大戏,丰宁,隆化,围场,的香客,商人,戏迷前来拜佛烧香,做买卖,听戏,真可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庆成寺东西两个四合院。西院分前殿,后殿,耳房和配房组成。前殿是正殿,面宽三间(10米),进深一间(6米)。,面额变牌写有“南海境”三个大字。内供奉观世音等佛像。东西各有一所配房。后殿供有关公,两边配有耳房。东院前厅正中是门洞,门洞西间是马房,西间是车草房。后殿是和尚房。东……[详细]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邯郸市马头镇,是1945年邯郸战役中-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为了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与民主,将指挥部移至马头镇宣布起义的所在地,也是高树勋与0地下党组织商谈起义事宜的秘密场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5年10月23-11月2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根据毛泽东主席指示,由-、-亲自指挥的一场以马头镇为中心的保卫战,历时十天胜利结束,俘获-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及官兵2300人和大量的武器、弹药。战役进行到10月30日下午,高树勋在其联络员即0地下党员王定南的帮助下,率领新八军及河北民军13000余人在马头镇指挥部宣布起义,自此加快了战役的结束步伐,为我军取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进军北上妄图大举……[详细]
赵南星祠堂
  赵南星祠堂位于城关镇东关村赵家街,原名赵氏宗祠,后为纪念吏部尚书赵南星而改称今名。始建于明洪武末年,原系平顶建筑,清嘉庆元年改建为硬山布瓦顶。有正殿三间,正门过厅一间,门西侧各有耳房一间,正殿和门楼两侧有砖砌高墙相连,中间成长方形小院。一九八二年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曾拨专款修缮。现在高邑县城还保留着赵南星的祠堂,高邑有条路被命名为“南星路”,以纪念这位高邑名人。赵南星祠堂,又称赵忠毅公祠堂,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嘉靖年重修。祠堂原称赵氏宗祠,1981年,高邑县人民政府将祠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纪念明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南星改称赵南星祠堂。现存的赵南星祠堂是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前殿为正门过庭一间向后抱厦连左右耳房各一间后殿为正殿三间,前后殿由东西两侧高砌砖墙成院,属砖……[详细]
平北抗日根据地旧址
  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是纪念以海陀山区为中心的平北抗日根据地而建的,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大海陀乡。1989年,聂荣臻题“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段苏权题“大海陀”镌刻于村东天然巨石上,被县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是晋察冀边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北抗日根据地位于平绥路以北,平古路以西,地跨冀热察三省,处于北平、张家口、承德三角区域,西北至东南约200千米,东北至西南约125千米,面积为25000平方千米。它与平西、冀东根据地互为依托,互相配合,像一把钢刀插在敌人后方腹地,直接威胁着日伪统治中心――北平、张家口等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 平北地区处在“华北”、“蒙疆”和“满洲国”三个伪政权的接合部。抗战前这里没有我党的组织。在敌强我弱的平北,靠从外部派军队和干部开辟敌后抗日……[详细]
平山文庙
  平山文庙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文庙路,又称文宣王庙、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平山文庙坐北朝南,占地5.4万平方米,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创建。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殿、文凤阁等,两侧建筑为角门、腰门、东西配殿等。文庙两侧的东西学署是附属于文庙的教育机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1985—l987年由河北省政府拨款进行大修,东西配殿面阔各5间,进深2间,通高12米,建筑面,626.6平方米。悬山单檐琉璃瓦剪边,柱子和梁架用材粗大,檐下斗拱朴拙简洁。殿脊上的“吻兽”制造精细,各具形态。琉璃正脊上浮雕龙、凤、花卉等图案,两端鸱吻东西对列,垂脊前端排列飞禽走兽。整个大殿巍峨庄严。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详细]
雁宿崖、黄土岭战斗遗址
  雁宿崖、黄土岭战斗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银坊镇黄土岭村。1939年(民国28年)11月,在抗日战争北岳区反扫荡战役中,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涞源县三岔口、黄土岭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1939年10月下旬,日华北方面军第110、第2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第3、第8旅团各一部,共2万余人,分多路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冬季扫荡,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打通曲(阳)阜(平)间的交通。11月3日,由涞源出动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独立步兵大队500多人,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诱至雁崖村,将其歼灭。晋察冀军区第1、第3军分区针对日军每次遭到歼灭性打击,总要重整兵力前来报复的特点,命令部队立即脱离战场,分别隐蔽于适当位置,作好连续作战的准备,待机再战。11月4日晨,日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兼……[详细]
齐圪挞汉墓
  齐圪挞汉墓:齐圪挞汉墓位于齐圪址村北200米处(南赵扶排干渠北),由大小两座土丘和一块高地(居土丘西)组成,为东西向平列,旧时,当地称“三连山”。该墓葬西高地,原为土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渠时铲平。1966年曾出土百余斤汉五铢钱币。墓葬中间土丘最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高出地表6米。民国以前建有玉皇阁。阁上有铁钟,上铸有“隆庆六年小商屯村”字样(小屯村即齐圪址村古称,今大尚屯镇为大商屯)。庙供铁铸“慈航道人”神像,为侵华日军所毁炼铁。东侧土丘略小,面积约300余平方米,旧有娘娘庙,与玉皇阁一同毁于抗日战争。齐圪趑汉墓发现于1970年,时村民在大土丘上挖战备防空洞,于土丘西侧底部发现大型砖砌古墓(发现处应在古墓西南角)。古墓呈“口”字型,墓口朝东,中通墓室(内分南北墓室,北一南二,有坍塌地方……[详细]
封山寺遗址
  封山寺遗址位于建昌营镇前窝子村南500米的高台地上,西距冷口沙河约300米,南临大陵山,东临马坟。遗址土壤为黄沙土,呈不规则方形,最长端为180米,最宽端约120米,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现整体保存完好。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堆积厚,土质较软,成灰褐色,包含遗物丰富,文化层厚1—2.5米。在台地四周断崖上暴露多处灰坑,地表有较多陶器残片和少量石器。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镰等;陶器中的鬲有筒形鬲、花边鬲。鬲足有尖足和柱足。另有尊、罐、盂、盆、纺轮及陶雕塑动物等。陶质以夹砂褐陶居多,其次为夹砂灰陶、磨光灰陶等,纹饰有细绳纹、附加堆纹、刻画方格纹等。从封山寺采集的泥质磨光灰陶筒形鬲和尊,与辽西赤峰药王庙、蜘蛛山、宁城小榆树林子以及河北蔚县三关遗存的筒形鬲与尊相同,均属于西辽河系夏家店……[详细]
58、龙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冢
  龙冢古墓:龙冢古墓位于龙冢村东500米处,为椭圆形土丘,高于地表5米。南长75米,东长52米,北长57米(1954年开渠削去了3米封土),西长48米,面积2000平方米。古墓上,灌木杂草丛生,四周有绳纹砖露于地面,还有少许陶片等。该墓据专家考证,为秦汉时期古墓,其占地面积、构造规模和土方工程浩大,非一般官吏所享用,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秦汉墓葬,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的丧葬制度及文化,可提供非常珍贵的实物例证。龙冢古墓,清光绪县志载为秦始皇太子扶苏墓,或秦二世胡亥墓或秦第十三公子墓。《天府广记》“秦太子墓,在大城县北段堤村(今属天津静海县),始皇巡守驻驿于此,幼子亡葬之”。民国年间《庸报》记为“秦始皇到此游猎,十三子染瘟疫致死,葬于此地”。今静海段堤无秦子墓,故文物专家学者认为龙冢古墓即秦子墓。龙冢……[详细]
长春沟塔群
  长春沟塔群位于赤城县大海陀乡,长春沟塔群现存古塔六座。1号塔建在长春庙(原名胜海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前的孤峰上。高高的须弥座承托着硕大的覆钵,底平面为正方形结构,边长1.08米,须弥座高1.26米,覆钵残高0.95米。2号塔在北长春沟的宝山寺(俗称北寺) 庙址前,四周群山环抱,松林掩隐。其建筑构造为密檐楼阁式砖石结构。塔基平面为六边形,周长7.2米,塔体通高8米,其中须弥座高3.6米,覆钵高度为1.8米,塔顶高度1.8米。须弥座束腰处嵌饰17块精美砖雕图案,主要内容为“海马朝云”、“芝牛望月”和“释迦佛坐像”;覆钵与须弥座之间装饰仰莲一周,共66瓣。覆钵上顶带相轮13层并承托塔刹。 3—5号塔在长春庙背后的小南沟东坡上,大小、结构相同,呈三角形分布,相距约7米,砖石结构,属喇嘛塔,在……[详细]
威县弥勒经幢
  邢台威县有宋淳化二年的《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幢》,简称弥勒经幢,因该经幢上同时刻有《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两部经书,所以也称作威县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简称陀罗尼经幢。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勒经幢(陀罗尼经幢)修成于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全部用青石料选砌而成,共分十层,通高3.28米,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1985年8月25日,由威县三位农民在县城东南河渠挖土时发现。幢基座呈正方形,表面为双层莲瓣浮雕。中部有圆鼓形台面,幢身系用一块青石雕成,经幢青石质,八棱形。共为10节,通高3.28米。幢身通高116厘米,最大直径29厘米,每面宽10.5厘米, 刻《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一部,行70字。经首有“朝散大夫前殿中承前知滑州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