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良舍造像碑
      邢台市邢台县南良舍北魏阁顶披肩造像,建于北魏年代,高1.75米,宽0.9米,厚0.24米,有造像33处,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正面为一以殿阁为主体的上下两层群体造像,碑身上佛神造像共计33个。所有造像造型神态迥异,有端坐的、打揖的、咏经的、闲逸的和飞天的等等。表现手法既有立体型、浮雕型,亦文有线描型,表现了高超、细腻、丰富的雕刻艺术。 碑阴中下为魏碑体碑文,字数四五百左右,因大量文字剥蚀不清,难读成文,但部分字体尚清晰可辨.其中有这样的一些文字:“故太常卿扬州(使)君之玄孙□□□唯那□□□□昙和□□上胄□□隆洪并,世跨赵国,姿性冲散,玄鉴□朗,抱慧水以洗心,佩慈风以荡思。知道不类,绝理必□□□□□□立伽监之禅室,又率众一百□人造石像一躯□□□□”。造像……[详细]
    昌黎水岩寺
      水岩寺,位于碣石山景区的宝峰台上,又名“宝峰寺”。其北依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东有一座海拔241米的山峰,挺拔峭秀,怪岩耸立,酷似香炉,名“香山”;西连一道通往仙台顶西部峭壁的坡岭,坡领以顶部山势如冠,名“纱帽山”,宝峰台与香山之间有一道源自仙台顶东部绝壁高处的龙潭洞的涧流潺潺穿过,其地可谓山环水抱,景色异常秀。水岩寺之名,以依水傍岩得称。水岩寺为碣石山中的千年古刹,寺中的断碑残碣曾有“唐贞观元年重修”字样,其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以前的隋朝和南北朝时期。寺院殿前石栏之中,在辽朝保宁元年(公元969年)曾立有两柱呈八角菱形的经幢,上镌唐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由此可知在昌黎县城(时名“广宁”)建在碣石山麓之初,水岩寺就已成为距离县城最近的佛门重地。新中国成立后,水岩寺被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1……[详细]
    王灏庄园
      王灏庄园位于定州市西关。1993年7月15日,王灏庄园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灏庄园是清代定州富豪王灏的私家宅第,俗称西关王家大院,始建年代约在清代中期。整体略呈东西长方形,南北宽150米,东西长20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布局分两片。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木台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青砖灰瓦,磨砖丝缝,明柱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外观封闭、内部俊秀的连环套四合院,或鼓磴石基、门柱挑梁;或檐枋椽架、隔扇窗棂;或山墙照壁、屋脊马头。雕琢的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不仅构思巧妙、工艺精当,而且寓意深刻、回味无穷。如蝙蝠象征着福,鹿预示着禄。王灏庄园位于定州市区兴华西路南侧。此庄园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坐东朝西式四合院建筑布局,现保留两处完整的院落,共有房200余间,为河北省文……[详细]
    寺后坡石窟
      水浴寺石窟又称“寺后坡石窟”,建于北齐时期,唐宋时有续凿。其位于峰峰矿区寺后坡村西北200米处,与鼓山西麓的北响堂寺隔天宫峰东西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石窟小,得名“小响堂寺”。此处共有东西两座石窟,两处摩崖造像,两座北宋的经幢,水浴寺石窟的东面有古建筑群一处,建筑多毁。在寺院西侧的一处坐北朝南的矮崖壁上,凿有二石窟。东窟凿于北宋初年,进深2.1米,宽2米,高2米。窟内有三壁造像,北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西壁一佛二弟子,东壁一佛一菩萨。西窟是水浴寺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洞窟。该窟始凿于北齐,历经唐、宋均有续凿,为方形、平顶。在窟内正中雕有通窟顶的长方柱,柱后与窟后壁相连,形成“隧道”,以供绕佛礼拜。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四壁刻千佛及供养人。东侧龛内佛头右侧有“武……[详细]
    华北大学旧址
      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路北原天主教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6医院内,同治六年(1867年)建。教堂现存建筑有天主教堂、神父楼、修女楼,另有碑刻两通,用来纪念日军侵占正定时为保护当地百姓而牺牲的神职人员。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校址便设在此处。天主教堂坐北向南,主体为典型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局部二层。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两侧原有的高起塔楼被毁坏,门窗已改为新式玻璃门窗,教堂内部装修有改动。神父楼(现称栖贤楼)位于天主教堂东侧,该楼为西式建筑,二层,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带廊。1948年,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在此办学时,校长吴玉章及著名作家丁玲曾在此办公,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也是丁玲在此创作完成。该建筑除房顶、门窗及装修有部分改动外,基本保持原貌……[详细]
    井陉段家楼景区
      段家楼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部凤山镇马西沟,由中国十大军阀之首、北洋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投巨资兴建,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德式建筑群,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段家楼景区由段家楼、段家私人园林、段家地道及正丰矿遗存的井下巷道四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景区现存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总理办公大楼、小姐楼、公子楼、小偏楼、高级职员住宅、煤师院等。这些建筑设计科学合理、做工精细、结构巧妙,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西洋建筑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艺术珍品,加之建筑物周围古柏参天,花坛、绿地、甬道、长廊环抱,组成了一副极为美丽的花园景观。段家楼地道全长5556米,约11华里,有13个出口,地道内设有指挥室、机要室等,分上中下三层,四通八达,纵横相……[详细]
    平乡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北宋大观元年资正殿学士郑居正“奏乞以御笔八行诏旨摹刻于石,立于宫学,次及太学,辟雍天下郡邑”。于次年刻石,立于平乡县旧城(今平乡镇)的学宫之内。碑通高5.14米,宽1.38米,厚0.38米,碑额身高1.40米,宽1.50米,浮雕七龙盘顶。碑额“大观圣作之碑”为权相蔡京题写;碑身高2.94米,正面刻宋徽宗颁发的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的诏旨,共1021字,现残存729字,为书学博士李时雍奉敕仿宋徽宗“瘦金体”摹写而成,笔法俊逸;碑阴额书“大钟主柴如意姊大娘”字样。碑两侧亦刻有文字,但镌刻年代在金大安三年之后,与碑初立之时相差103年;龟趺座,高0.80米,宽1.50米,长2.70米。为两半块拼制而成。此碑虽残,但历史、艺术价值较高,2007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容城上坡遗址
      上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南1公里处上坡村南50米的台地上。遗址为长方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1981年4月-1982年5,省、地、县文物工作者对上坡遗址进行了发掘。其文化层堆积一般在1-3米左右,面积988平方米,共分四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此次发掘,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500多件。磁山文化层出土有陶盂、支架、磨盘、磨棒等。器物形制和组合特征均与磁山遗址相同;仰韶文化层出土有彩陶钵和双耳褐陶罐;龙山文化层0土有折腹盆、篮纹陶罐和双耳罐;商代文化层陶器有鬲、簋、豆、盆、纺轮、网坠等。骨器有骨锥、刀、匕和鹿角锤。石器有刀、镰、斧、凿、杵、磨盘、磨棒等。此外还发现了商代晚期的2座房址和83个灰坑。房址为长方……[详细]
    蔚县财神庙
      蔚县财神庙位于蔚州古城西北部财神庙街,该财神庙街属明、清建筑。财神庙占地901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该庙总体布局及单体建筑结构极为玲珑,尤其是砖木、石雕饰彩绘及做工十分讲究,均具有江南建筑灵秀精巧的特征。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硬山卷棚勾连搭式,通体为九架前后用三柱式,硬山七架梁,卷棚四架梁。平梁上用人字叉手,背檩上绘“八卦图”。殿内地面方砖正铺,东西山墙上绘水墨淡彩,左苍龙,右黑虎。东西山墙后部镶卧碑,东墙2块,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功德布施碑》,嘉庆十五年(1810)《捐办庆云会碑》。西墙上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立凭证碑》。前檐额枋为青绿苏式,和玺彩绘,碾玉装,椽头金虎眼,飞头万字彩绘,其沥粉贴金之多,甚为少见……[详细]
    东谷坨遗址
      东谷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个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沱村许家坡。根据古地磁法断代,年代约为距今100万年,地质时代处于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东谷坨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部边缘,是该地区发掘次数和出土遗物最多的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之一。 东谷坨遗址所出土文化遗物有石制品16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斫器。另外还有打击过的骨片。该遗址与其附近的小长梁遗址被合称为“东谷坨—小长梁文化”。对该遗址2000~2001年发掘地层剖面的孢粉、粒度和磁化率以及氧化铁的分析表明,该遗址总体属于湖滨沉积环境,泥河湾层大致经历了4个环境变化阶段,气候由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环境一温凉湿润的森林草原环境一温凉较干的森林草原环境一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适宜古人类生存,湖平面经历了相……[详细]
    唐县北城子遗址
      北城子遗址是战国一一汉时期的古遗址,位于唐县北店头乡北城子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唐县西北十三里的丘陵地带,海拔188米。北面、南面是山岗,东面是山沟,西面为平地,有一小河发源于南部,名日倒流河,往西注入唐河。北城子原是一座方城,南北长1,200米,东西长1,000米,总面积为120万平方米,遗址的东北角唯一尚有一段残墙长约480米,宽8.5米,高7米。夯土层分明,每层8-10厘米,并在城墙穷土层中发现了灰陶片,它为研究战国一一汉时期的城池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在对遗址普查中,还发现了残豆盘,带绳纹的灰陶器物残片等。通过多次普查,据该村老乡们提供的线索,相传此城叫慕容城,燕主慕容垂始建于此,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记载:“中山城在郡西一百三十里,属唐县古鲜虞地,东晋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垂迁都中山,……[详细]
    千秋台遗址
      在高邑县花园村南,有一个土疙瘩,传说这是刘秀当年在高邑登基做皇帝时垒成的土台,人们叫它“千秋台”。相传在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坐了江山;王莽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几乎杀尽汉室皇帝的后裔宗亲。惟有刘秀侥幸逃脱,四处奔走逃命,在多次即将被王莽兵马擒获之际,总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最终重兴汉室,开创了东汉王朝。现在河北、山西一带很多地方都流传着王莽赶刘秀的故事;而高邑县不仅是刘秀与王莽对抗的主要战区,还是刘秀当皇帝的登基地;民间流传着众多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很多村庄还是王莽赶刘秀的遗迹或衍生品。  千秋台和千年柏:据说西汉末刘秀被王莽追赶,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来到高邑。那时天气正热,刘秀想坐下来歇歇,周围又没有大树,只有一棵柏树。刘秀坐下来靠着柏树睡着了,醒来以后说:“柏树真好,应该冬夏常青,永远不老……[详细]
    张富庄摩崖石造像
      佛凿于五里山东端的巨石之上。这块巨石共錾刻了67座石佛,中间一座最大,高330厘米,脸宽90厘米,胸宽174厘米,肩宽200厘米,体雄壮,面方圆,鼻梁直挺,大耳垂肩,环眼薄唇,眉蕴豪光,表情庄重威严。大石佛像两端,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小石佛,左侧28个,右侧32个,分行平行排列,大者高35厘米,小者不足25厘米。这些小石佛像结跏坐于莲花座之上,有的双手合十,有的双手呈八字形,均作高肉髻,身披袈裟,形象逼真奇特,手法近似浅浮雕或高浮雕,雕工精细,时代特色明,是研究古代宗教艺术与宗教史之重要实物资料。根据河北省古佛像研究专家断定,此石佛造像的造型和雕造手法应属北魏时代。《永平府志》记载:石佛寺,在县西十里。南皮张太复《石像寺后山即事诗》云:冈峦参互接黄台,风日清佳我独来。石像几经残劫后,野棠无数向人……[详细]
    北戴河观音寺
      北戴河观音寺位于北戴河区海滨联峰山公园内,背靠联峰山,面向大海。观音寺为四合院式院落,占地面积830平方米,由山门、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山门两侧各有一门,东配殿与南墙间设有一角门,西北角有一回廊与静修禅举相通。寺内东南角有铁钟1口,早年由如来寺迁来。此寺的山门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面宽进深均为l间,建筑面积26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1米。山门门洞呈拱形,宽1.7米,高2.1米,正中有观音菩萨像1尊,东西两侧墙壁上绘有壁画。东、西配殿均为单檐硬山顶,前有廊,砖木结构,面宽3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为80.64平方米。建筑高度5.86米,五架梁,清式彩绘。正殿为单檐硬山顶,前有廊,砖木结构,面宽3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为7.4平方米,建筑高度6.85米,五架梁,清式彩绘。正殿明间正中神台上有站……[详细]
    95、张华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华墓
      张华墓位于河北徐水县城西 12.5 公里的张华村东 , 地处平原 , 西距太行山脉 10 公里 , 北临瀑河 , 原墓周围地势略高 。 根据 1977 年的调查记录 , 张华墓原有直径 4 米、高 1.5 米的封士 , 墓前有乾隆年间重修墓碑一通 , 现不存。 1982 年时 , 村民在墓地部位取士建房 , 使张华墓的封土遭到毁坏 , 现在地表已无痕迹。张华墓修建时代不详。张华 (232 年 ~300 年 ), 宇茂先 , 顺天府范阳方城 ( 今河北固安 ) 人 , 西晋文学家。西晋初年任中书令 , 官拜黄门侍郎。他曾力排众议 , 劝晋武帝定灭吴之计 , 后被封为广武侯。晋惠帝时任侍中、中书监和司空等职 , 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所杀 , 灭三族。张华学识渊博 , 文章辞藻华丽。据《安肃县志》记载……[详细]
    邢台火神庙
      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于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它的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火神庙不象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有主轴线的那一类。它的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这与它处于瓮城内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瓮城内狭小的面积不允许展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两侧布置多座建筑。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左右。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两侧有东西两座配殿:东配殿为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西配殿为瘟神殿,供奉瘟神吕岳。在城墙北侧还建有财神殿,周武……[详细]
    董家村寺庙遗址
      董家村寺庙遗址位于河北省平乡县河古庙镇董家村村西北500米处,遗址南北长28米,东西宽18米,总面积504平方米,南临邢临高速,北临董庄、东临张庄、西临田固,据平乡县城20公里。平乡自古以来佛教道教十分兴盛,据平乡县志记载,后赵初期(319-332年)在北方影响最大的印度高僧佛图澄经西域来华,受到后赵皇帝石勒的恩宠,在今邢台一代广置寺院,弘法传道,只平乡境内兴修寺院就达三十多座,该寺当是那时所建。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七月大水,寺庙被淹,随废。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重建。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大水,漳河决口平地水深2丈,寺庙复被洪水淹没。2004年4月群众起土时发现了该遗址,出土白石质罗汉圆雕像5尊,现场散布有砖、板瓦、陶盆、陶罐和不可辩陶器以及人骨等,2004年五月邢台市文物……[详细]
    赵窑遗址
      赵窑遗址赵窑遗址位于武安县城东北20公里,东距京广铁路11公里。四周群山起伏,河流纵横,中间为一盆地,赵窑村便位于盆地中央的台地上。赵窑遗址位于赵窑村南,东南有洺河,北有马惠河,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原河北文化学院和河北省文化局工作队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探方28个,发现各个时代的灰坑、陶窑和墓葬,复原文物500余件。此次发掘主要集中在赵窑主要集中在赵窑遗址的东南部,从早至晚有仰韶、商代及西周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发现灰坑2个,出土有陶、石、骨、蚌器,陶器陶质以细泥红陶最多,夹砂红陶和细泥灰陶次之,夹砂灰陶最少,陶器以素面为主,细泥陶中红顶钵最多,器类有钵、碗、盆、罐、尖底器、小口瓶、鼎等,石器有斧、铲、杵、砺石等,从出土遗物分析,仰韶时代遗存应为后岗一期……[详细]
    清风店战役旧址
      清风店战役旧址位于定州市清风店镇西南合村,为纪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风店大捷”,缅怀革命先烈,修建了“清风店战役烈士陵园”。自1947年10月,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司令员,指挥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省定州市发起“清风店战役”,取得了“扭转华北战局”的重大胜利,为解放石家庄和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定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风店大捷”,缅怀革命先烈,在当年战场的中心——定州市清风店镇西南合村,修建了“清风店战役烈士陵园”。在陵园门前的广场上,为在战役中光荣牺牲的将士们耸立起高大的、正面镌刻《为人民尽忠》的“纪念牌坊”,牌坊的上下联分别镌刻着:《忠勇绝伦万众仰望,精神不死浩气长存》,不尽使人肃然起敬。陵园四周是用青砖砌成的两米多高的围墙,园内高大挺拔的……[详细]
    正定王氏家族墓地
      正定王氏家族墓地为唐代古墓葬,位于正定县木庄村、于家庄村一带,是唐朝后期割据一方的半独立政权成德镇的历任王氏节度使家族的墓地,目前已经发现了王士真、王元逵及其妻鲁国长公主、王镕等人的墓葬,2008年10月被公布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常山贞石志》的作者、正定知府沈涛在正定城北李家庄村外发现唐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墓志;1973年至1979年于木庄村发掘唐墓三座,仅有一墓出土了唐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墓志一合及其妻鲁国长公主墓志盖等文物;2007年4月又在正定城北的于家庄村西北,南水北调工程第七标段出土唐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墓志一合。现除王镕墓志早年佚失外,余皆存正定县文物保管所。  根据王元逵及其周边两座唐墓的发掘以及王士真墓志的出土等分析,王氏家族墓地在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