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洪山口古戏楼
  位于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村中心,始建于唐代,明代改建,为砖木结构,座南面北,北面顶为歇山前厦,南面为硬山顶。戏楼中间有隔扇,将楼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为砖砌戏台,前台口左右纵列2根明柱。南半部分为后台,后台东侧有券门,出入门上首分别写有“阳春”、“白雪”字样,东、西侧墙上分别建有1米直径的圆孔窗。洪山口戏楼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般戏楼月台为四根明柱在东西两端并行排列,而洪山口戏楼的四根明柱却是前后排列。古戏楼的修建,还有一段“楼压龙”的传说。相传唐代一位大臣站在洪山口举目观望,见古长城上空烟雾缭绕,恰似一条巨龙游动,且看不清城中景色,疑此城要出真龙天子,为了压住此龙,在洪山口修了三座楼,暗喻压住南山龙头、北山龙尾,在城中心修了一座戏楼降服龙身。因“雾龙”是南北走向,所以柱子也成南北排列,意在压牢……[详细]
122、封崇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崇寺
  封崇寺,这座位于行唐县城内的古建筑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我国古建筑专家誉为珍贵的古代建筑之一。据清康熙十九年(1680)《行唐县新志》的记载说明,生活于隋开皇年间法号崇辨的僧人因修行有道被皇家敕封,并在行唐主持寺庙;而“清嘉庆十九年重修封崇寺碑记”的记载则说明,隋几百年后的宋雍熙时,崇辨大师虽早已作古,却“仍旧显灵,护佑苍生”,受到善男信女的香火供奉,这引起宋主的推崇,在宋主的敕封下,道济院更名为封崇寺。该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均有重修。早在1936年10月,我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一代宗师刘敦桢先生曾来到行唐进行古建筑调查,以三天的时间详细测绘了封崇寺,后来写成《……[详细]
邯郸乐毅墓
  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紧贴309国道,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近代重新大规模修整过。现在的墓地东西宽40米,南北长30米。墓碑及碑座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墓前有广场,东西种植松树。史书记载:“乐毅为燕赵客卿,卒于赵。”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前来祭奠过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都祭拜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邯郸县知县郑方坤大修一次,重植松柏数百株,亲书石碑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并撰写悼望诸君墓词。乐毅墓整体呈圆形土宝顶,封土高 10余米,占地面积约 4 亩。墓西北 500 米 处是京广铁路和京石高速公路。墓的四周和土宝顶上绿树丛生。乐毅墓前原有民国 4 年碑记一通和石……[详细]
卢龙白衣庵
  桃林口白衣庵,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城北四十公里处(刘家营乡)桃林口村北,系明代所建,极具考古价值。桃林口(卢龙)白衣庵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城北四十公里处(刘家营乡)桃林口村北,据考,系明代所建。因殿内供白衣观世音菩萨尊像,故名。此庵为秦皇岛市明代单体古建之仅存者,极具考古价值,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衣庵于二00二年秋由秦市文物处修缮。白衣庵殿内雕汉白玉白衣观音法像一尊,左右侍善才龙女,护法罗汉各一。晶莹雅洁,庄严穆若,令人肃然起敬!原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白衣庵正殿面宽10.35米,进深6.42米,其建筑面积为66.45平方米。歇山顶,现存瓦、脊兽均为原建遗存。木结构梁架,五架梁,外拱完好,-拱拆除,梁架彩绘大部剥蚀,局部尚存痕迹。柱14根,中缺后柱,为减柱造,现门窗已改为民房形式……[详细]
房子城遗址
  高邑县房子遗址,在今高邑县西南古城村一带。城址尚残存,为夯筑土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400米,南北宽约1100米。房子,原为战国赵邑,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记赵世家》:“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又载,赵武灵王时“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十九年春正月……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后汉书·光武纪》:“更始二年,光武击真定、元氏、防子、皆下之”(防与房古时通用)。西汉初始置房子县于此。至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移房子县的治所至今高邑县城所在地,并废房子县归高邑县辖。从此房子县再未复置。房子城址从开始置县到县废,先后有700多年作为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地上地下遗留下很多遗迹遗物。曾经在遗址内采集到的遗物有战国时期的平盘细柄豆、铜镞、陶鼎、陶壶……[详细]
石家庄大石桥
  石家庄大石桥位于火车站大桥路,1907年由正太铁路员工倡议并捐资修建。1906年和1907年,芦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相继通车,给当地东西交通造成极大不便,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当时管理铁路的法国人不肯修桥,正太铁路全线员工遂自筹资金,每人捐献一天工资修筑而成。从此,方便了过往行人和车辆。该桥长150米,高7米,宽10米,辟23孔,石砌拱券。京汉、正太铁路从桥下穿过。因为大石桥位于市中心的繁华闹区,又毗邻火车站、正太饭店等,因此成了革命志士争民主求解放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辛亥革命时期燕晋联军大将吴禄贞在此被袁世凯派人所杀害;1925年中共地下党员高克谦在大石桥被反动军阀所杀,彭真同志在此召开群众大会隆重纪念革命烈士。日军侵占石家庄后,铁路改道东移,此桥改作他用。1947……[详细]
127、任敖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敖墓
  西汉任敖墓,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南。此墓高10米,占地12亩,外形为一土丘,世人俗称“丘底疙塔”。该墓系土封墓葬,虽经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肃穆壮观。该墓墓顶有树木数株,并立有隆尧县“重点文物保护”标志。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汉代筒瓦和卷云纹瓦当。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乡贤汉御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该碑现已搬迁到隆尧县文物保管所保存。任敖(公元前?——公元前179年),秦代沛县人,初为沛县狱史,素与刘邦相善。刘邦初起时,敖以客从,为御史。亡秦后,刘邦立为汉王,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刘邦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太守。高后当政时,封任敖为御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赐谥号“懿侯”,葬于广阿县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间隆平县知县袁文涣曾吊以诗曰:广阿城外夕阳愁,太……[详细]
安新庄遗址
  安新庄遗址位于迁安市城东北6公里安新庄和新寨两村之间,滦河东岸的台地上,延绵起伏的沙丘和冲积台地上遍布陶片及残石器等遗物。1976年当地群众在挖沙时,发现器形完整的 遗物近百件。省、市、县文物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随后,省文研所于1978年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 ,发掘出居住址和灰坑遗迹,并出土了大量手制陶器和制作精细的石器、骨器。陶器有筒形罐、钵、碗、杯等,并在细泥磨光的器表上精心刻划出之字纹、指甲纹、连环纹、旋涡纹、锥点及附合锥纹等工整多变、熟练匀称的纹饰。陶质有泥质灰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及素面磨光陶等,也有少量的彩陶片。该遗址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大体年代相当赵宝沟或不晚于红山文化,既包含中原文化因素,又有北方的文化特点,是原始文化的一种新的地方类型,为探求我国北方文化与中原仰韶文……[详细]
郭家庄园
  郭家庄园郭家庄园位于武安市管陶乡管陶村中心,距武安公里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是一处典型的地方民居。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庄园有6个院落,房屋80余间,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6个院落分成两部分,南大院和北大院,各占3个院落。所有建筑均为硬山布瓦顶,仅南大院的北院正房、两厢房为二层,其他均为单层建筑。南大院之前院和东院,布局一致,东南角为大门入口,南房面阔四间,进深两间,两厢房面阔二间,进深一间,前出一步廊,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有廊)。前檐(南房的后檐)为隔扇装修,明间格扇门,次、稍间为槛墙格扇,窗屉雕花草、博古、祥鸟瑞兽等,槛墙石槛上雕八仙故事。西院前后两进院,前部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五架梁对单步梁,檐部用一斗二升异形斗拱。两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用五架……[详细]
武安禅房寺
  禅房寺禅房寺位于武安市西北馆陶乡禅房村戏,海拔高度1090米。据调查,该寺坐北朝南,南北长54米,东西宽20米,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现存有钟楼、鼓楼、中殿、后殿等建筑,原前殿合东西配殿于20世纪40年代失修坍塌。钟、鼓楼于中轴线左右两侧,为楼阁式硬山卷棚顶建筑,南北长3.83米,东西宽3.53米,高5米,底层前置青石台阶,青石券门,无外檐,顶为檀板木材,二层硬山卷棚顶,布瓦花脊四架梁,前后各开一窗,内侧各开一长方形门。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殿位于中轴线,为寺内主体建筑,单檐琉璃瓦剪边悬山顶建筑,面宽三间11.79米,进深二间8.53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高8米,青石台阶,宝莲柱础,明间前后板门,次间坎墙直棂窗,后金柱为通天柱,五踩斗拱,后廊为双步廊,殿内柱和瓜柱均用隔架斗拱,……[详细]
容城晾马台遗址
  晾马台遗址是商周时代遗址,位于容城县城东17公里的晾马台乡晾马台村。遗址为一长方形高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为15000平方米。高出地平面2至4米。遗址上原有乡政府、学校校舍等建筑,现为明月禅寺。南、北、西三侧均为耕地,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197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容城县文化局联合在晾马台村进行晾马台遗址出土的陶高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暴露的遗址文化层厚度在2-3米之间。在调查中发现了粗绳纹三足红陶鬲及陶豆等灰陶器,后又发现了鹿角、蚌刀、陶罐和用鹿角磨制的鱼梭标等文化遗物。经分析鉴定,属于商代的文化遗物有粗绳纹陶鬲、鹿角制鱼梭标和双孔蚌刀等;属于周代的文化遗物有筒状陶鬲、球形盖豆等。由于此遗址尚未经考古发掘,因此还无法确定文化层堆积的详细情况。晾马台遗址于1982年……[详细]
小客龙山文化遗址
  小客遗址,位于正定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小客村东250米处,地跨小客、北早现两村。1981年秋,北早现中学学生经常从小客村东的一块地里拣到石斧、石铲等,正定文保所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在遗址断崖处发现灰坑和红烧土数处,并采集到一些磨光黑陶、灰陶、红陶、夹砂红陶片,另外还有石器和骨、蚌器等。从这些遗物中可分析出器物有陶鬲、大口尊、大瓮、豆、罐、石斧、石铲、石锛、石杵、蚌锯、卜骨等。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篦纹、指甲纹、方格纹、同心圆等。经鉴定为一处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光石器,出现了石镰、蚌镰。陶器已开始用轮制,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除平底器外,有圈足和三足的,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等,还有镂孔的。此外还出现了卜骨。小客遗址除具备龙山文化特……[详细]
涿鹿故城(黄帝城)址
  涿鹿故城又名“黄帝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因《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涿鹿之野”,又“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另《括地志》载“涿鹿故城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因此,人们又将涿鹿故城称为“黄帝城”。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城址呈不规则方形,南北长510~540米,东西宽450~500米。城墙夯土筑成,夯层厚0.10~0.14米,墙残高2.5~5米,上宽2~3米,下宽约10米。涿鹿故城址经过多次调查,1998年还进行过发掘。从出土的陶鼎、陶壶、豆……[详细]
三屯营城址
  三屯营城址位于迁西县三屯营镇,为明代古遗址。三屯营城自天顺二年(1458年)建成,到万历初已经运行了1十多年,南墙坍塌,只留下一片荒芜。于是,戚继光请示上司批准重修三屯营城。万历初年规划,二年之内竣工,城池比原来扩大一倍,把原在城外的兵营全包括进来,城墙加高加厚,设东、南、西三门,东曰宾日门,南曰景忠门,西曰巩京门。按汉唐在北方建受降城的规制,不留北门。城门上建谯楼,城角建角楼,周围建敌台9处,各有箭孔。镇府建在中央,成为城中之城。戚继光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家道贫寒,贫病交加,明万历十五年腊月初八(1587年1月5日)病逝于蓬莱城,时年60岁,谥“武毅公”。万历十一年(1583年)南去之后,三屯营人为其在景忠山之巅建立生祠,并有戚继光好友郭造卿题写的《总理戚公景忠山去思碑》。去世后,三屯营人……[详细]
小兰城城址
  小兰城城址是辽金时期的古城址,位于康保县丹清河乡小兰城子村西侧,北5米处为东西向康保县城至丹清河乡的乡间公路,东侧是小兰城子村,北1000米处为“金长城”。城址位于北山南侧的山前坡地,地形较为平坦,沙土质,城址外为耕地,种植小麦、莜麦等农作物,城内东部现建有民房。城址呈南北正方形分布,该城址南北长约200、东西宽约200米,面积40000平方米。城墙由夯土筑成,夯土层厚10至15厘米,城垣底宽约5米,顶宽约0.5米,残高0.5至1米。城址地表散落有陶片、瓷片,陶片为陶罐口沿、腹部和陶壶口沿等,胎质均为泥质灰陶;陶罐腹部纹饰为连续方格状戳印纹。陶壶口沿为侈口,圆唇,束颈;瓷片为瓷碗口沿、腹、底部等,灰白胎,瓷碗口沿为侈口、圆唇;底部为圈足;器表施白釉,釉下化妆土护胎,瓷碗底部器外施釉不到底。城……[详细]
吴禄贞墓
  位于石家庄长安公园内西北侧的小土山上,占地约150平方米。吴禄贞(1880-1911年),字绶卿,湖北云梦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早年留学日本,先后参加兴中会和华兴会回国后,曾任新军第六镇统制。1911年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蓝天蔚、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回到石家庄与山西革命军联络,组织建立了燕晋联军,策划北方新军起义。1911年11月7日,被袁世凯收买的侍卫长杀害于石家庄。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下令对吴禄贞以陆军大将军例赐恤,并将其遗体安葬在他殉难的石家庄火车站院内。1982年3月墓迁,建于长安公园内。墓地前部,是用砖石垒砌的长12米、宽6米的墓塔基石,台上矗立3座坐西向东的汉白玉墓塔。正中一座镌刻“故燕晋联军大将军绶卿吴公之墓”14个镏金大字。整个墓区松柏青翠,庄重肃穆。 交通  市内乘……[详细]
蔚县夏源南堡关帝庙
  蔚县夏源村关帝庙,位于蔚县西合营镇夏源村原南堡堡内。坐北朝南,四合院式,现存建筑有戏楼、前殿、东西厢房、正殿。该庙的珍贵之处在于东、西厢房两山墙壁画“百工图”。每面墙16幅,共计64幅。壁画由墨线分开画幅,各幅内容不同,均有墨字题名,题名三字的有:豆腐房、剃头房、饧糖房、饼面铺、弓箭铺、铸铁铺、切烟铺、毡帽铺、栗粮店、漂布店、生药店、柳器店、瓷器摊、漏粉局、裱糊局、估衣局、成衣局、首饰楼、分金楼、哑医堂、砖瓦窑、黄纸坊、锡工行、泥工行、书籍斋、读书林等等,四字的有:烟火炮铺、杂货俱全、脂肉俱全、水中生色、描画丹青、游巷贸易、完童耍货、改换缨帽、精选木料、修行渡船、修造轮舆、修造风匣等等。内容囊括了当时社会的各种行业,完整描绘了清代64个行业的产品制作、销售等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清代的市井生……[详细]
董仲舒石像
  董仲舒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由于他的思想观点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为历代统治王朝所推崇,称之为“董二圣”。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统治阶级在他的家乡立祠雕像,从山西运来巨石,聘请丁名工匠。相传,石头运到河北枣强县旧县村就是运不动了,人们以此当做董子故里,在此建了董子庙,雕刻了一尊石像安放于庙中。石像位于旧县村西几十米处。坐式,双手捧一笏板,高2.5米,重约4吨。像前左右各有一聋男哑女守侍,庙前有一石碑。像背后刻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十月旧县村施财弟子管正尊韩安辅妻姚氏”。1946年土改时,庙被拆除,石像置于露天。:“文革”中“批林批孔”,又被推倒,鼻面和笏板多处被损坏,石碑移到他处,(近来已在村内水坑出口水上找到,石像全身已出现多处裂痕。)1982年九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详细]
顺平子城遗址
  顺平子城遗址位于顺平县子城村一带,为战国、汉代古遗址。1982年7月23日,顺平子城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子城遗址属战国、汉代时期遗址,位于顺平县城东南10公里的高玉铺镇大王、子城村一带。为战国时期曲逆县旧城。遗址现存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子城遗址原为顺平县古治所,传说尧之子丹朱不孝,尧不容,在此筑城而居。春秋时,晋国在此设逆畴邑,战国时中山国在此置曲逆。《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日‘状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从而可知该城确实不小。古城遗址呈长方形,四边长均为2500米。文化层厚达2.5米。子城墙多已塌毁,现南城墙存422米,东城墙存200米,北城墙存234米,西城墙存280米。城墙宽约25米,残高7.5米。子城遗址面积……[详细]
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南侵,10月8日窜入岸下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岸下惨案。杀死无辜村民365人,55户被杀绝,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一。1984年3月,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立碑纪念1937年岸下村惨遭日军屠杀的365名遇难同胞,并亲自审定碑文。5月30日上午,正定县委、县政府在岸下村中心树碑纪念。在立成仪式上,习近平同志亲自揭幕并带领县委、县政府人员及岸下村全体干部、在场群众向纪念碑三鞠躬。碑最下部为一正方形台,其上为高0.78米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有一高0.5米的碑座,上为汉白玉碑身,正面书“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碑阴阴刻楷书300字,其内容记录了惨案事件经过及死难同胞人数。纪念碑南侧墙上嵌“文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