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高都遗址
  高都遗址高都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至殷商地址:泽州县城东北21公里的高都镇保伏村北寨上附近1955年曾出土新石器时期的陶片、瓦片、骨针等物品。面积约420平方米。1996年调查,断面上可看到灰坑5座及文化层。文化层距地表深50厘米左右,厚度约2米。从采集的陶片看,时代单纯,均属龙山文化遗存。陶片的陶质有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和少量红陶、红褐陶、纹饰以篮纹和绳纹为多。器形有侈口折沿肥足鬲、方唇内折敛口缸、侈口折沿鼓腹罐、深腹筒形罐。另外有石刀、石铲等残石器。……[详细]
洗马庄汉墓群
  洗马庄汉墓群洗马庄汉墓群(第二批省保)时代:汉地址:广灵县城东10公里处洗马庄村汉墓群分布在村北较平坦的耕地中,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共有十一座汉墓。现存九座封土堆,呈圆形,高4——7米,周长130——400米。保存基本完整,另外两座墓的封土已毁。1992年发掘了其中的一座,墓为汉代多室砖墓,穹窿顶。墓室总长6.2米,宽1.53米,距地面1.8米,出土文物有罐、勺、耳杯、壶、灶、井、案、仓等陶器及铜镜,铁带钩和两枚“大泉五十”、四十四枚“五株”钱币。……[详细]
丰村遗址
  丰村遗址丰村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垣曲县华峰乡丰村遗址在中条山南麓亳清沙与允西河之间高原丘陵上。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南三面临沟,北面靠村,部分遗址压在村住宅宅基之下。东西约500米,南北约10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5米。其文化内涵包括: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出土器物主要有各种陶器、石器、骨器及动物骨胳。发现的文化遗迹主要有不同时代的圆袋形坑、椭圆形坑、筒形坑、长方形坑、房址、灰沟、瓮棺葬等。……[详细]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过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白起坑杀赵卒40万,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而成为人们凭吊古战场之胜地。 ……[详细]
寺头遗址
  寺头遗址寺头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襄汾县与尧都区交界的邓庄乡寺头村西约100米属于塔尔山西麓的山前坡地,地势东高西低,呈缓坡状,汾河从其西面流过。遗址发现于50年代末期。1996年进行了复查。总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该遗址暴露在外的主要遗迹有灰坑和白灰面房址两种,遗物主要是陶器,以绳纹和夹砂灰陶为主,器形有鬲、豆、盆、罐、钵等。另外还采集有铲、刀等石质工具。从采集陶器看与陶寺遗址出土的器物基本相同。是龙山时代陶寺文化的又一处重要遗存。……[详细]
虹梯关铭
  虹梯关铭虹梯关铭(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平顺县城东约25公里处的虹梯关乡碑滩村中虹梯关铭为一通石刻大碑,碑滩村因碑而得名。明嘉靖八年(1529年)雕造。是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兵科给事夏言镌刻碑铭。“虹梯”原名“洪梯”,因夏言“望之若虹霓然”,遂改名虹梯关。明嘉靖八年(1529年)置平顺县,设虹梯关、玉峡关,夏言亲撰《虹梯关铭》,并镌石立碑。虹梯关铭,碑体通高4.6米,宽2.7米,厚0.36米。碑文共刻字199个,每字半尺见方,楷书刚劲有力,刻工精美。……[详细]
前庄遗址
  前庄遗址前庄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商地址:平陆县坡底乡崖底村前庄自然村南黄河北岸遗址位于前庄自然村南黄河北岸的黄土丘陵二级台地上,北高南低,东边十余米的悬崖下是石膏河,西、南两边二十米与陡峭的石崖相连,遗址平台如同半岛,面积约1万平方米。沿河公路从遗址台地横穿而过,切挖破坏约3000平方米。遗址第二层为商代文化层,厚约0.80—3米。其文化内涵为商代二里冈类型。出土器物有青铜礼器、各种陶器、石器、骨器及蚌器、卜骨等。发现的文化遗迹主要有灰坑、半地穴式房子等。……[详细]
脑张遗址
  脑张遗址脑张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屯留县城南六公里西贾乡西魏村脑张东南遗址地处平坦,东连东魏村,南接司徒,北靠翠屏山,玉溪河环绕而过,总面积约77.5千平方米,从遗址内的断崖和地面可以看见文化层,包含有大量的灰土、陶片。陶片以灰陶片为主,纹饰以绳纹、蓝纹为主,可辩器型有新石器时期的陶鬲足、罐的口沿、石铲等;商周时期陶豆柄、豆盘以及汉代常见细绳纹陶罐、磨光陶器残片。整个文化层厚约0.5——2.0米,同时遗址保护范围内埋藏有大量战国、汉代古墓葬。……[详细]
柳林南山寺
  南山寺南山寺(第四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柳林县孟门镇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金大定年间敕赐“灵泉寺”额。清乾隆年间遭火焚毁,嘉庆年间重修,道光年间补葺。寺院坐北朝南,长99·3米,宽42·6米,占地面积8860平方米。分为寺内、寺外两部分,寺内有大雄宝殿、地藏十王殿、三贤殿、观音殿、藏经殿等建筑。寺外有源神殿、观音殿、圣境殿、眼观庙、火神庙、文昌庙、五楹祖祠堂、木牌楼等四个院落。寺西、南两侧有僧塔600多座,为元、明、清时期遗构。……[详细]
西社遗址
  西社遗址西社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东500米处同河西岸台地上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文化层厚0.5—1米。遗迹有半地穴白灰房址、陶窑及同时期墓葬等。采集遗物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等残片。石器有斧、铲、球、环、刀等,骨器有骨针等,陶器残片以灰陶为主,器形较大,三足器居多,有鬲、三足瓮、甗、罐、豆、盆等。其纹饰有绳纹、篮纹、弦纹及少数附加堆纹。遗址北部为墓葬区,葬式有多人合葬和单体葬。遗址东部因河水冲涮破坏严重。……[详细]
高都二仙庙
  高都二仙庙高都二仙庙(第四批省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泽州县高都镇湖娌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金、元、明、清历代遗构。中轴线主要建筑有佛龛照壁、山门、献殿、正殿、耳殿、东西配殿,偏院内建三教殿、白衣大士殿。正殿为金代原构,献殿为元代所建。正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较远。前檐青石柱与方形覆莲柱础同为金代遗物,当心间西侧檐柱上有金泰和五年(1205年)题记。献殿(即舞亭)山面透空,平面呈正方形,宽、深均6米,单檐歇山顶。……[详细]
陵川千佛造像碑
  千佛造像碑千佛造像碑(第二批省保)时代:隋地址:陵川县礼义镇平川村北碑由沙石制成,高3.2m,宽1.1m。前后左右共有大小佛像400多尊。碑正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有13层小坐佛,下部分有一佛龛,龛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龛两侧刻有3层小佛像;背面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有14层小坐佛,下部分有2层供养菩萨立像。千佛造像碑配有清代正方形砖砌碑亭,亭前有1.5米高砖券门一道,门顶端刻有“唵嘛呢”三字,亭后刻有“叭咪哞”三字,保存完整。……[详细]
河津镇风塔
  镇风塔镇风塔(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河津市清涧镇康家庄村西北100米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宋,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由村民吕自公等人重修。塔体为方形实心砖结构,十三级密檐式,高27米。上窄下宽收分明显,一至三层为仿木结构腰檐,施有椽飞、斗拱,四层以上叠涩出檐。下层高6米、边长4.6米,周长18.4米,北向辟拱形洞门,高2.3米,以上各层南北向辟有小窗。宝瓶铁质塔刹,上铸有头西尾东凤鸟。现存有“明万历十一年村民吕自公等经理重建”石碣1通。……[详细]
南宋村秦氏民宅
  南宋村秦氏民宅南宋村秦氏民宅(含南宋高楼)(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大院建于明代中叶,为当地一商人住宅。现尚存4处院子、六进院落,其中东、西院较为完好。大院平面布局紧凑合理,院与院既分隔又相通,且在建造中刻意注重防火、防盗等功能的设计。大院所有门窗装修、柱础、博风、悬鱼、惹草等木石砖雕十分精美,别具一格。高楼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一座明代的防御性高层建筑。高20余米,上下分五层,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悬山顶。通体青砖砌筑。……[详细]
碧霞圣母宫
  碧霞圣母宫碧霞圣母宫(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洪洞县广胜寺镇坊堆村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现存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现存木牌坊、圣母殿,两侧仅存西厢房三间,占地面积888平方米。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饰琉璃脊兽、瓦件。七檩梁架,柱头科七踩重翘单昂,平身科一攒。前檐明间施隔扇门,两次间隔扇窗。殿内设凹字形神坛,上塑圣母,两侧塑宫女及侍者像,两山及后墙均塑有悬塑,为明代作品。……[详细]
256、陈茂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茂墓
  陈茂墓陈茂墓(第四批省保)时代:隋地址:临猗县卓里乡陈平村东北据《金石萃编》载:“茂生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薨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即以其年归葬,碑当立于是年”。陈茂历经北周、隋两朝,为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过贡献,卒后赐葬故里。墓地原有陵园规模很大,南北宽约100米,东西长约200米。现仅存陈茂墓冢和陈茂碑。墓冢坐北朝南,冢高4米,周径约10米。陈茂碑立于墓冢正南方,碑高1.95米,宽0.75米。正书篆额“大隋上开府梁州刺史陈公碑”。……[详细]
汾西真武祠
  真武祠真武祠(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汾西县姑射山创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年间(1161一1189年)改称青山龙王庙,元大德二年(1298年)改称青山庙,延祐二年(1315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均有重修,清顺治十一年(1645年)创建真武祠,改称真人庙,现存主体建筑结构为元明清建筑。庙依山而建,中轴线建有南门戏台、看亭、韦驮殿、真武殿、文殿、铜殿、玉皇楼,文殿两侧建有库房院、禅院。庙内保存有元碑1通,明清重修碑、记事碑70余通。……[详细]
258、韩楫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楫墓
  韩楫墓韩楫墓(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韩阳镇祁家坡村边韩楫(1528—1605年),蒲州人,字伯通,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墓地东西长180米,南北宽80米。墓室为水磨青石砌成,分主室、左右侧室与耳室、前室。东西通深16米,南北通宽22米。墓室内有:“明故中议大夫通政使司右通政元川韩公墓志铭”、“皇明中议大夫提督腾黄通政使朝公行状”、“南山逸叟自志”、“奉天效命”、“明韩孺人圹记”碑碣五方。出土有瓷罐、碗等10多件随葬品。……[详细]
259、土圣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圣寺
  土圣寺(第四批省保)时代:金、明地址:原平市阎庄镇水油沟村始建于唐朝,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正殿(新建)、东西廊庑、南楼、钟楼以及万佛塔等,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南楼为楼阁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下层四周围廊。万佛塔建于金泰和五年(1205年),为八角密檐式砖塔,通高15米。基座为砖砌束腰须弥座,塔身四层,一层塔东北面置拱券门,内有泥塑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二、三层四周有砖雕小佛像;第四层四面设拱券门,内置铜佛八尊,塔顶部为铁制塔刹。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猫儿岭古墓群
  位于榆次市市区以东的猫儿岭上。古墓葬密集地分布在南北长2700米,东西宽1500米的范围内。这一古墓群,如实地记载着榆次地区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史。历年来,猫儿岭先后出土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历史墓葬600余座,出土文物5000多件,其中以战国时墓葬最多。这一地区的战国墓葬,形制大多为土坑坚穴墓。基坑都比较深,有深四、五米的,也有深八、九米的。这些葬具、棺椁都已腐朽,出土的随葬品比较丰富,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