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马驹三结义庙
  北马驹三结义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临汾市洪洞县龙马乡北马驹村北马驹三结义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从北至南依次有大殿及两侧耳房、献亭、戏台及东西妆楼;院落东南角建观音堂一座。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不厦两头造屋面,灰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乳栿对三椽栿用三柱,仅设柱头铺作,形制为四铺作外插昂;前檐设通长大额枋。大殿梁架、斗栱具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献亭为元代遗构,平面呈方形,四角式,单檐十字歇山顶,通高约6米,柱间距3米。砖砌基座,四周石条铺镶,前置半圆形砖砌踏道。柱头施四铺作斗栱,中间各有补间斗栱1朵,逐层叠架。挑檐短粗敦实,北方木构亭榭的特点十分明显。斗栱、枋、梁均施有旋花彩绘,残存部分色彩依然如新。戏台坐南向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三十五年(1……[详细]
大同纯阳宫
  大同纯阳宫景区位于大同鼓楼西街,因供奉纯阳吕祖而得名,创建于金末元初,明代洪武四年重修,是我市现存的唯一一座道教全真派寺观,在大同和晋北地区影响较大,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纯阳宫坐北朝南,完全按照全真教的仪轨所造,平面布局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祖师殿、献殿和三清殿,两侧依次有钟鼓楼、三官殿、奶奶庙、配殿和东西耳楼,内有精美塑像和壁画。主院的西跨院为园林式建筑,整个道观既有宗教的庄严恢弘,又有园林的秀美和精巧。纯阳宫沿中轴线共有三重大殿,左右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这里的景色变化万千,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特别是在仲夏夜之际,坐在六角攒尖顶的听雨亭内,或观景,或下棋,或操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使人流连往返。整个建筑设计新颖,布局奇巧而紧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长廊水……[详细]
路堡龙王庙
  路堡龙王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长治市黎城县程家山乡路堡村据庙内碑记载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明、清历代重修。路堡龙王庙据碑记载原叫圣源王庙,坐北朝南,面积1028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龙王殿、三宝殿,两侧为妆楼、厢房、关爷庙、土地庙。现存建筑龙王殿、三宝殿为元代遗构,其梁架、檐柱、斗栱等均保留了原有构件,其余均为明、清时所建。三宝殿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建筑,与龙王殿并列,坐北向南,台基为砖砌台座,前设垂带踏跺,殿宇屋顶为悬山式,斗栱为四铺作,柱头铺作不在柱心之上,这是该建筑的一个特殊之处,斗栱下施圆形额枋这是元代建筑的特点之一。龙王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与三宝殿并列,坐北向南,台基前设垂带踏跺,殿内梁架形式为六檩双步廊式,大殿明间设板门,板门上设五路……[详细]
和顺石牌坊
  石牌坊石牌坊(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和顺县城中和街北门石牌坊全名“兵宪石坊”。明末山东按察司昌平兵备道付使药济众的门生---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为药济众所立。牌坊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石牌坊,由八十八块巨石建成。明间宽3.3米,次间宽1.7米。主坊通高9.57米,面阔8.5米。重檐歇山顶,由四根霸王柱支撑。中间两柱高5.9米,旁边两柱高4.6米。每根柱前后各护有戗石两块。每块戗石上雕有大狮一,小狮二,共24只。石柱前后两面刻茶花、牡丹花纹。石柱之间的梁枋,明间用镂刻麒麟园环图案联接。明间梁枋长3.3米,刻“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付使药济众”十九字,上款“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门生刘弘光”,落款“山西辽州和顺知县路从中、典使陈应奎、儒学教谕赵志弘,崇祯四年岁次辛未孟冬吉日建”。上……[详细]
寺头关帝庙
  寺头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运城市平陆县曹川镇寺头村北高岭寺头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和梁架题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清顺治二年(1645)、康熙五十八年(1719)、雍正八年(1730)、乾隆元年(1741)和乾隆三十三年(1768)均有重修。该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东西宽40米,南北长70米,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中轴线上从南至北建有山门、献殿、正殿殿和春秋楼;一进院山门两侧建有钟鼓楼及厢房,二进院正殿两侧建有耳房各一座、院内建东西厢房。其中,正殿为元代建筑,献殿为明代建筑,除山门西侧厢房为新建外,其余皆为清代建筑。春秋楼位于中轴线最北侧,二层建筑,一层面阔、进深各三间,四周围廊式;二层面阔、进深各一间;灰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二层为十字歇山顶。正殿面阔三……[详细]
中贺水泰岱庙
  中贺水泰岱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中贺水村中贺水泰岱庙,俗名东岳庙,坐北向南,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山门、戏台,献殿(已毁)、正殿;一进院两侧设配殿,配殿两侧有耳房;二进院西侧有配殿、土地殿、廊房、财神殿、配殿,东侧有配殿、马王殿、廊房、药王殿、配殿;正殿东西两侧分别为火神殿和娘娘殿,是翼城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组清代建筑。正殿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面设廊,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殿内共设梁架四缝,梁架结构为六檩前廊式,前檐明间额枋、板枋雕刻祥云、行龙等。檐柱柱头及补间各设斗栱1攒,为三踩斗栱;装修设于前檐金柱之间,为四扇六抹隔扇;殿内后檐墙上身残存壁画约20平方米。戏台为庙中主要建筑,创建于……[详细]
87、严香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香寺
  严香寺(第二批省保)时代:宋地址:清徐县西马峪乡都沟村又名都沟石窟。据清源县志载,宋元祐三年(1088年)十月十五日凿出石洞。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在洞外建慈云禅寺,形成礼拜窟与附近建禅院的石窟寺院组合。清末更名为严香寺,此后屡有增修,建玉泉阁、罗汉堂、龙王庙、观音阁等建筑。现寺院已废,仅存小型洞窟五处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慈云禅寺重修碑一通。石窟坐北朝南,在长10米、宽5米的崖面上开凿东、西二窟。西窟仅凿大样未完成。东窟称千佛洞,面宽5米,进深3米,高3米,平面方形,三壁三龛式。窟门两侧雕抹楞方柱,有门梁及尖拱龛楣,盝顶,中心部分雕藻井。三壁均雕一佛二菩萨,着通肩袈裟,佛结跏跌坐,作说法印。菩萨头戴花冠,项佩缨珞,造像面目清秀,体形俊俏,宋风浓郁。壁面浮雕小佛像120……[详细]
杨忠武祠
  位于代县东北20公里处的鹿蹄涧村、是宋代名将杨业后代为祭把杨业夫妇及其后代名人而建的祠堂。杨忠武祠创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东、西、北各建堂宇三楹,奉祀杨业及其后裔。后院,左右厢房各三间,正殿五间、悬有“千秋忠义”、“威镇华夷”、“忠勋世美”三块题匾。廊柱对联书有“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故;浩气英风留击塞、声威万代佩专城”。殿内塑像正中为杨业与余太君像,两侧为八子塑像,东、西、南三面为杨家历代名将塑像。杨家当年在战火中使用的战鼓铜锣,也陈列在殿内门口。后院正中、立一块玲陇剔透的太湖石,相传这是当年从地下发现的鹿蹄石,已挺立了600多年,石色依然青翠。背面,雕有一只梅花鹿,蹄迹遍布石上,蹄下有激起的水花旋涡。石座四层,上刻乌兽、花卉、浮云、山水。第三层石……[详细]
禹门口抗日纪念摩崖石刻
  禹门口抗日纪念摩崖石刻(第五批省保)时代:1939年地址:运城市河津市清涧街道办龙门村西2000米禹口吕梁山脉石崖上民国27年(1938)12月20日,驻荣河日军企图偷袭禹门渡河,25日拂晓,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驻防此地的国民党军61师某营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守禹门口的一个加强排全部壮烈牺牲。61师师长钟松命令属下两个营由师家滩渡过黄河,从东龙门山侧翼向日军发起攻击,经过一场血战,终于在12月30日重新收复了禹门渡口及龙门山阵地。此役给日军以重创,粉碎了其进犯大西北的侵略计划,61师的271名官兵阵亡。1939年9月18日,为纪念阵亡将士,国民党六位军政要员在禹门口石崖上留下巨幅石刻,从上至下依次为林森的“气壮山河”,孔祥熙的“精神不死”,阎锡山的“伟绩千秋”,于右任的“成功成仁”,宋希……[详细]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3年地址: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东1943年,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沁南乡政府设于此地,在这里进行抗日活动,留下邓小平、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活动的足迹。2006年,晋城市人民政府拨款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布置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沁南乡政府活动时期劳动生产、-以及抗日活动陈列展览,辟为革命教育宣传基地。旧址原为南阳大庙,为二进院落布局,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建有戏台、中殿、正殿(新建),两侧为看楼、廊房、耳殿,戏台东、西两侧均辟门,西山门正南为琉璃照壁一座。中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拱三踩单翘,门窗改制。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是以南阳大庙为教学、办公等场地,村……[详细]
吴官屯石窟
  吴官屯石窟(第五批省保)年代:北魏地址: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吴官屯村西约100米吴官屯石窟是北魏时期营造,东西长60米,高约3米,分布面积约180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开凿,现存窟龛32座,多为小型洞窟,或四壁三龛式洞窟。石窟根据洞窟形制及造像特征判断为北魏晚期雕凿,主尊造像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交脚佛为主,两侧雕胁侍菩萨。吴官屯石窟是北魏后期中小型石窟,其中人物造型消瘦,佛像一律褒衣博带,“秀骨清像”,菩萨衣服下部的纹饰更加重叠繁缛。窟顶形式多样,龛面雕饰富于变化,龛面上方两隅多雕佛传故事,窟口上方崖面流行雕饰忍冬龛面,较晚阶段圆拱龛龛楣流行雕饰折叠格,格中雕坐佛,窟口外崖面出现幔帐雕饰。……[详细]
晋献公墓
    晋献公墓 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  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达到让奚齐继位的目的。献公在位二十六年。献公殁后,因其生前昏庸无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弹恶。献公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文公墓 在绛县卫庄下村。文公系春秋诸侯,晋献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名重耳。献公宠爱骊姬,杀太子申生,重耳逃奔到狄(翟)国,在外-19年。后借助秦穆公的军队返晋复国,诛王子带,纳周襄王,救宋破楚,继齐桓公为盟主。其在位9年,谥号文。晋文公……[详细]
许从赟墓
  许从赟墓许从赟墓(第三批省保)时代:辽地址:大同市城西南7公里新添堡村为辽代景宗乾亨四年(982年)大同军节度使许从赟夫妇合葬墓,1986年8月发掘。墓为仿木结构建筑的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高大的墓门楼、甬道、墓室组成。墓室平面呈圆形,苍穹顶,高5.20米,底径4.92米,顶部绘有残存的天象图。墓室周壁为仿木结构,用柱六根间成四面,四面中间各砌一个门,南面是墓门,其它三面为假门。柱头及铺间均用了比较规整的斗栱,柱头铺作的栌斗直接放置在柱头上而不用普柏枋;斗栱为五铺作,批竹昂及替木等;在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之间的空隙,绘出了人字栱及柱头枋上隐刻的小驼峰。墓室周壁有彩绘壁画,绘有文臣、侍女像等十四个人物,是辽代绘画艺术的精品。出土文物有铁器、铜器、陶器、木器等20余件。其中有精致的制药用具……[详细]
下坪关帝庙
  下坪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运城市平陆县曹川镇下坪村下坪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嘉庆二十三年(1818)、道光三十年(1850)和咸丰四年(1854)多次予以修缮。整座寺庙坐西朝东,东西宽56米,南北长31.4米,占地面积1758平方米。现存共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从东到西依次建有戏台、献殿、正殿、娘娘殿,戏台两侧建有妆楼各一座,一进院南北两侧建有廊房各一座,现北廊房毁失,仅存遗址;二进院内原有南北官厅各一座,现北官厅已毁失,南官厅局部坍塌;正殿南侧南耳房局部坍塌,北耳房已毁失。现存建筑中,正殿为元代建筑,其他为清代遗构。正殿面阔三间,当心间梁架为“四架椽屋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二柱”,两山梁架为“四架椽屋二椽栿对前后剳牵,通檐用四柱”,檐下……[详细]
乌突戌古城遗址
  乌突戌古城遗址乌突戌古城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临县白文镇郝峪塔村与南庄村之间丘陵地带遗址依连绵起伏的山梁,沿崖壁周缘自沟底向顶部用素土夯筑。居山临水,高低相差悬殊。系古代重要军事设施,用于屯集兵马。据民国六年县志载:“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置为临水县,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立“乌突戍”。乌突戍是从长城的黄栌岭起,北至社于戍四百余里,为所立三十六戍中的其中一戍。遗址从沟底向顶部夯筑,垂直高度约20—60米,顶部加筑夯土墙体。由内城、外城和城外防御设施三部分组成,呈不规则梯形,用平夯法素土筑成。内城周长2880米,外城周长4980米。城内主要有4条自然沟,沟内两壁崖面夯筑成圆形夯土建筑。现存基址较多,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层叠交错直通沟口、河岸边。城外东、南、北三面城墙外侧,峭……[详细]
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1947年8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奉命东渡黄河,移驻临县,习仲勋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住在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即现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亦称习仲勋旧居。贺龙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住在与南圪垛村一河之隔的沙垣村;期间,召开财经会议、联席会议、政务会议,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坐北面南,二进院落布局,其中:一进院居于北部,包括一进院正房、一进院东窑房、一进院南厢房及大门;二进院居于南部,包括二进院过门、二进院北厢房、二进院东窑房、二进院西厢房。中共中央西北局驻临县期间,召开财经会议、……[详细]
嘉康杰烈士墓
  嘉康杰烈士墓(第五批省保)时代:1959年地址:运城市夏县胡张乡其毋村嘉康杰,字寄尘,1889年生于夏县胡张乡其毋村农民家庭,少年时参加辛亥革命,曾赴日入早稻田大学读书,参加反对袁世凯斗争,又进入北京大学读书,后参加多次革命斗争。1922年,曾在夏县堆云洞创办山西平民中学。1925年又在运城创办“河东中学”,组织两校师生参加反对阎锡山的增加盐税斗争。后又在运城和太原创办了两所“中山中学”,在临汾县创办康衢中学和财神庙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东特委书记,建立了河东党组织,组织和参加多次革命斗争。1939年当选中共七大代表,在动身赴延安途中,遭特务暗杀。当时组织将其安葬在韩家岭村。1959年,经政府批准,将嘉康杰烈士遗骸迁葬于其毋村祖茔。1983年,夏县人民政府对烈士墓进行了修缮,……[详细]
宁武万佛寺
  万佛寺万佛寺(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宁武县城关镇西关又称万佛禅寺,俗称万佛洞。背依万佛梁山,前临桑干河支流恢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又予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为明、清建筑风格。寺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牌楼、山门、钟楼、过殿、正殿、毗卢殿、观音楼,左右为东西配殿、僧房。现存建筑除牌楼、钟楼在“文革”期间被拆除外,余皆保存完好。正殿为主体建筑,砖石混砌窑洞式无梁殿,宽16米、深8米、高10米,单檐硬山顶。殿前设卷棚抱厦,檐下置仿木构砖雕斗栱,门为石券式,殿顶琉璃瓦覆盖。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弥陀、文殊、菩贤等坐像。主尊佛后壁及左右小龛内立佛像数十尊,高约0.3米。毗卢殿为后院主殿,面宽三间,硬……[详细]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曲峪镇前曲峪村李鼎铭(1881-1947年),原名丰功,生于陕西省米脂县桃镇桃花峁。李鼎铭作为党外民主人士,在军事、教育、哲学、医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精兵简政”军事思想的提出者,是“三三制”民主政权参政议政的先驱者,是中西医结合的首议者,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首创者,是教育救国的倡导者。1947年,李鼎铭曾在前曲峪村工作和居住。前曲峪李鼎铭旧居,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25米,南北宽21.50米。194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东渡黄河驻扎临县的军事战略,是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上一项远大的军事决策。李鼎铭作为陕甘宁边区副主席,在东渡黄河后居住于临县前曲峪村,面对国民党经济--的严峻革命形势,以多病之躯在临县驻地参与推行多项军事政策、经济……[详细]
柳林玉虚宫
  玉虚宫,位于柳林县城一华里外,青龙城宝宁山山腰。该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以明代为主(五处)。该宫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高低层叠,四周翠柏成林。前有四十里抖气河环绕,与古刹香严寺隔河相望,交相晖映;有后明代古城墙围绕,宝宁山为倚背。庙内建筑分布有七十二台阶至山门、玄天殿、观音堂、药王殿、圣母殿、子孙乳母殿等建筑。历年农历三月三日都要在这里举行香烟活动,是我县一处较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古人云:山之姿态,得树而娇,山之骨骼,得石而立。该宫四周翠柏繁茂,山静鸟啼环境幽雅,殿宇辉煌。主体建筑“玄天殿”、殿内有木雕神龛,内置明代真武塑像一尊;殿顶琉璃脊兽,殿前团龙照壁皆为明代万历年间,其工艺精湛,剔透玲珑,它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占地四万余平方米。(一九八四年七月柳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柳林县重点文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