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曲峪镇前曲峪村李鼎铭(1881-1947年),原名丰功,生于陕西省米脂县桃镇桃花峁。李鼎铭作为党外民主人士,在军事、教育、哲学、医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精兵简政”军事思想的提出者,是“三三制”民主政权参政议政的先驱者,是中西医结合的首议者,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首创者,是教育救国的倡导者。1947年,李鼎铭曾在前曲峪村工作和居住。前曲峪李鼎铭旧居,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25米,南北宽21.50米。194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东渡黄河驻扎临县的军事战略,是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上一项远大的军事决策。李鼎铭作为陕甘宁边区副主席,在东渡黄河后居住于临县前曲峪村,面对国民党经济--的严峻革命形势,以多病之躯在临县驻地参与推行多项军事政策、经济……[详细]
曲沃方城遗址
  方城遗址方城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曲沃县曲村镇西南距县城约17公里北靠塔尔山,南临滏河,和襄汾陶寺遗址仅一山之隔。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山洪的长期冲刷,地面形成多条大小不等、基本上垂直于塔尔山呈南北走向的沟窪,为典型的黄土地貌。遗址于50年代末发现。1984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遗址发现遗迹有房址、陶窑、灰坑和墓葬。房址有地面建筑、半地穴建筑和洞穴式建筑。陶窑由平面排列的窑室、火膛两部分组成。窑室为圆形袋状,有主火道、支火道各三条,火膛基本呈方形。灰坑以圆形、不规则形比较常见。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陶质绝大多数是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制法有轮制、模制和手制。器形主要有鬲、甗、斝、甑、簋、扁壶、圈足罐、折肩罐、单耳罐、双耳罐、鼓腹……[详细]
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0年地址: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南会村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位于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南会村中央大槐树下。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进驻武军寺,年底因日军扫荡,武军寺被日军放火烧毁,八路军前方总部与中共中央北方局移驻南会村。八路军前方总部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南会驻扎近一年的时间里,彭德怀、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学习,带领八路军通过反“蚕食”、反“扫荡”斗争,展开了强大的军事及政治攻势,彻底挫败了敌人阴谋。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包括:彭德怀旧居院、左权参谋长办公院、贾火林旧居院、巩敬庭旧居、马房5处院落。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详细]
东吕关帝庙
  东吕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运城市芮城县东垆乡东吕村东吕关帝庙东西宽27.1米,南北长41.8米,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庙内现存戏台和大殿。戏台下层通道东壁上嵌元泰定五年(1328)《创修露台记》碣1方,记载蒙古人铁木儿·塔海氏为其全家祈福建造露台之事。庙内现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关帝庙碑》1通,表明连三戏台是关帝庙内的戏台。戏台坐南朝北,建于高1.85米的砖砌方台之上,面宽九间,三台并列,建筑面积223平方米。中台下为进庙通道,上铺木板,形成俗称的“过路台”。每三间形成一座戏台,形成前檐三台连袂之状。各戏台均为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五檀前廊式构架。前檐下施龙形、象形耍头,额枋上镂雕八仙庆寿、麒麟、凤凰、瑞兽及牡丹、芍药等花卉图案,梁架上彩绘云龙图案。大殿面……[详细]
决死二纵队司令部义泉村旧址
  决死二纵队司令部义泉村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39年地址:临汾市隰县黄土镇义泉村1938年至1939年期间,决死二纵队司令部驻扎于此。另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写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等记载,1936年2月21日,毛泽东率领红军先锋军总部,从陕西清涧县河口渡河进入山西境内。4月4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总部,移驻于隰县东端的黄土镇义泉村,4月7日离去;4月23日再次宿营于义泉村。决死二纵队成立于1937年12月,下辖决死第四、五、六总队,决死二纵队和汾西游击队互相配合打赢了午城战斗,粉碎了敌人侵占黄河渡口的企图,对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和巩固陕甘宁边区黄河河防都有重要意义。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该旧址由司令部(正……[详细]
丹阳王墓
  介绍: 丹阳王墓位于怀仁县城北4公里的大运公路边。《怀仁县志》记载墓主人是丹阳王叔孙建,但无确凿史料及出土文物为证。建造年代当是北魏无疑。 该墓分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东西侧室。墓室平面均呈弧边长方形,四角攒尖顶,墓室高7.2米,墓室面积前后室为8平方米,东西侧室为28平方米。墓室内有少量的砖,砖的了头制有阳文魏体“丹扬王墓砖”五字。四条甬道壁及前后甬道、前后室的地面都是考古资料上未见的花纹砖。花纹有类似宝相花瑞兽,各种忍冬,变形龙、凤,武士纹等共15种类型。在墓道和甬道交接处两边各有1.5平方米的壁画。绘着三面六臂手持异形武器的武士、瑞兽、花卉等。1994年在省、市考古部门的支持下,该墓已全部复原。 该墓从尺寸、形制上看比方山永固陵、司马金龙墓都大,但不如其精致。未发现随葬器物和人骨……[详细]
车厢故城址
  车厢故城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春秋地址:运城市绛县古绛镇南城村车厢城在绛县城南5公里处,因其形如车厢,故称为车厢城。现存古城墙高约15米,长150米,全部由夯土层构筑。车厢城地处中条山东段北面,被深约30米的东、西两沟夹峙其间。城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为5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车厢故城址的保护范围内,留存城墙、烽火台等遗存,全部由夯土构筑,地表散落有大量陶片,城址内发现大量灰坑。“车厢古迹”、“晋大夫士蒍故里”、“晋旧都”三块石匾和“绛县师”石像分别存放在南城村和绛县博物馆内。史载车厢城为晋献公尽杀群公子之处。《左传》载:晋庄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次年,“士蒍城绛,以深其宫”。《平阳府志》载:“自献而下历惠、怀、文、襄、灵、成,传至于景公十五年乃迁新田”,历八十四载……[详细]
屯城东岳庙
  屯城东岳庙屯城东岳庙(第二批省保)时代:金地址:阳城县屯城村东的卧虎山脚下庙创建于金,明清时期均有修葺。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庙坐北朝南,为单进四合院落布局。庙内建筑现仅存中轴线上舞台、正殿,两侧存垛殿、西廊房、钟楼。正殿为金代遗构,余皆为明清时期所建。占地面积1932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前檐设廊,单檐悬山顶,殿顶筒板瓦覆盖。建于一须弥式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高1.9米,长10.7米,宽8.6米,中间束腰石上浮雕人物、桥梁、花卉、云龙等图案。间柱石上各雕侏儒力士,为金代原物。大殿前檐廊柱为方形抹楞石柱,上遍刻游龙花卉图案。明间设板门,次间设直棂窗,斗栱为单抄双下昂六铺作,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在东面第一间束腰石上刻有“泰和戊辰年(1208……[详细]
上党西岩寺塔(丈八寺塔)
  丈八寺塔丈八寺塔(第二批省保)时代:唐地址:长治县荫城镇桑梓村寺内大殿有石佛立像,高一丈八尺,故寺称丈八寺,塔亦称丈八寺塔。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垛殿及东西配殿,皆为清代所筑,唯寺内西南隅的丈八寺塔,为唐代原物。塔平面方形,九层,高约16米。塔不做基座,只砌一高0.30米的台基,台基之上为第一层塔身,为四层石块砌筑,南向开券门一道,自第二层以上塔身均俱高三砖,每层塔檐叠涩收分出檐,平面逐渐缩小。塔内为一方形空筒,上下直通。塔身一层西侧镶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丈八寺重修塔记》碣一块。从碑中所载及塔的形制来看,塔除基部为清人补修外,余皆唐代原物。丈八寺塔,外观造型及内部结构分析与西安市小雁塔造型相似,确属唐代遗物,对研究上党地区寺院佛塔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2019年10月7日,上党……[详细]
新绛天主教堂
  天主教新绛县圣安道主教座堂亦称“新绛总堂”, 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是天主教运城教区主教府所在地,管辖运城、临汾等二十三个市县的教务工作,有教友18000余人。新绛是山西省最早传入天主教的地方,公元1620年(明朝万历四十八年),意大利神甫艾儒略来到绛州,建立山西省第一座天主教堂。1936年,罗马教廷册立绛州为宗座监牧区,定新绛为主教(府)座堂。隶属荷兰方济会传教区,奉天主教圣人安多尼为教区及座堂主保,任荷兰籍方济会士孔昭明为监牧主教。成立建有修道院、修女院、保赤会、养老院、首善医院、安道学校及公教进行会。主教府占地60多亩,房产200多间。1937年孔主教母亲为纪念儿子荣晋监牧主教,独资赞助黄金45公斤兴建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大型主教座堂,与青岛、上海、广州教堂并称全国四大天主教堂……[详细]
沙女遗址
  沙女遗址沙女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旧石器地址:襄汾县城关沙女沟村东1.5公里塔儿山西脉1984年10月发掘。在目前所调查的李沟、青杨岭、六家嘴等地,大约七八平方公里范围内,陆续有石器发现,其中以大崮堆山南坡最为集中和丰富。在长宽大约10O0×300米的范围内,石制品密集叠压,俯拾皆是。石制品分布在由灰黑色角页岩构成的山坡上,厚度一般在数十厘米,最厚可达4米。在文化层中尚未发现任何磨光石器或陶片。文化遗物为石核、石片和石器,均系角页岩质。石核分为规则状和不规则状两大类。石片宽大于长者居多数,台面为劈裂面者约占一半以上,打击点多数清晰。打击石器采用锤击和摔碰法。石器主要有石锤、砍斫器、刮削器、手斧、尖状器和石矛头等类型。沙女遗址石制品,普遍棱角锐利,其中石核石片数以万计,而石器所占比例甚小。该……[详细]
郭有道墓
  郭有道墓郭有道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后汉地址:介休市城区东门外郭泰,字林宗,人称有道先生,山西介休人,东汉末太学生首领,位居“八顾”(指能以德行引导人的八个名士)之首。因看到东汉王朝-将灭,不应征召。归乡执教,弟子达数千人。不慕高爵,乐与士人为伍,被世人视为楷模。建宁二年(169年),病殁于家,时年四十一岁。墓地南北长50米、东西宽35米。墓向南,夯筑封土,下方上圆,高4米,下边边长13米,上圆周长52米。墓前原有东汉建宁四年(171年)蔡邕撰文并书丹《郭有道碑》一通,至明代已佚。清康熙年间傅山依原拓临摹另刻一碑,立于墓前。碑高2.24米、宽0.9米、厚0.19米,隶书。碑文记述郭有道生平,碑阴有康熙十九年(1680年)介休知县金一凤和傅眉等题跋。1978年该碑被移到县博物馆收藏。墓地北50……[详细]
焦山寺石窟
  焦山寺石窟(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高山村焦山寺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辽金时期在窟前增建木构窟檐,2003年开发旅游业的焦山石窟寺,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复,整体建筑依山而建。寺址坐北朝南,依山势辟五层平地,窟龛分布在东西长约60米,高约15米的崖面上,分布面积约900平方米。北魏窟龛主要集中在三至四层,洞窟形制有大像窟、僧房窟、禅窟等共有11个洞窟。窟内造像主要有坐佛、二佛并坐题材,但是造像均已风化。五层寺院的制高点建塔1座,为六角三层楼阁砖塔,通高10米,各层正面砌拱券门,檐部雕三踩仿木斗栱,内砌梯道可以登临。焦山寺石窟其中位于山体东侧的第6窟规模最大,平面为马蹄形的模式,主像占据窟内主要位置,这些情形与云冈早期洞窟相似。其他洞窟残存的“二佛并坐”则是云冈石窟最流行……[详细]
积石双桥
  积石双桥(第五批省保)时代:金、明地址:长治市屯留县积石河上村镇河段,距县城9.16公里积石双桥位于屯留县积石河上村镇河段,距县城9.16公里。清光绪《屯留县志》载,“积水出县东北十五里南浒庄,经石聚山下东流五里入潞城界,注浊漳”,积石河现已干涸,河道由东北向西南走向,横穿208国道与漳泽水库相连。双桥分别位于国道东西两侧,相距约800多米,皆砂岩石单孔实肩栱桥。仙济桥(西桥)创建年代不详。桥南侧为上村,北侧为小河北村。桥面长38米,宽6.45米,采用分节并列法砌筑券栱,是古老的栱券技术,北方地区后世已较少使用。其吸水兽和望柱栏杆的雕饰都表现出早期风格,当是一座宋金风格石栱桥。积石桥(东桥)创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南侧为上村,北侧为积石村,桥面长53米,宽6.12米,采用纵联成栱技术……[详细]
南海峪遗址
  南海峪遗址南海峪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旧石器地址:垣曲县县城西南24公里毛家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山腰是目前山西省旧石器早期唯一的一处洞穴遗址。遗址由相邻的三个地点组成,洞穴基岩为震旦纪矽质石灰岩,遗物和化石出自黄褐色的角砾岩中。第一地点含有动物化石,第二地点有石制品和用火遗迹,第三地点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皆有。1957年发现,1958年局部发掘。该遗址的地质时代应属于中更新世或稍晚,文化期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或稍晚。出土石器有人工打制石英石片和石核等20余件;化石有三门马牙齿、鬣狗、大河狸、犀牛、野羊、鹿和猕猴牙、下颌骨等10余种;石器原料有石英、脉石英、角页岩、石英岩、隧石和蛋白石。石器主要用石片制做,个别由小石块制成。刮削器包括单直刃和单凸刃两类。南海峪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数量不多,从现有材料看……[详细]
蒲县真武祠
  真武祠位于蒲县城内昕水河南岩翠屏山山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该祠堂建筑工地为砖雕仿林结构,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正殿面阔一间,进深9.45米,单檐歇山顶,檐下施砖雕斗拱,五铺作,转角斗拱一攒,后部紧靠黄土山,故大部埋在土中。殿前斗拱下有莲花垂柱四根,普拍枋下为砖雕莲花栏额,垂柱之间砖雕雀替相连。外观整体建筑工地浑厚精巧,庄严宏伟,正殿采用无梁殿结构图,平面图为八角形制,上部为八卦攒角顶,志士墙体高约4米,每角补间铺作一攒,二层无角拱,施补间铺作现攒,三层角拱下有莲花垂柱,补间铺作一攒,一至三层斗拱五铺作,四层至五层均施角拱,四铺作,顶部为八卦藻井。整个建筑结构设计院独具匠心,别有特色。正殿两边各有不同一小窑洞相连,深不足两米,看似应为配殿,下面观看与正殿呈“山”字形,衬托的正殿愈加壮丽、威严。……[详细]
永济杨贵妃故里
  杨贵妃故里位于山西永济市西南端21公里的韩阳镇独头村,这里是黄河金三角三省交界之处,“鸡叫一声听三省“的地理优试,高速公路、2级公路、南同蒲铁路,从中穿过,踏入三晋的第一朵旅游之花,交通十分的方便,1994年考察设计开发杨贵妃故里,大兴土木已投资800万元,占地面积65亩。1994年10月,民营企业家王占一先生为了弘扬祖国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振兴永济经济,投资开发兴建。仿唐、仿古式建筑群,杨贵妃故里门楼、杨宅院、杨贵妃纪念馆、祖先堂、西花园、观音庙、贵妃池、停车场、办公楼、宾馆、餐厅等建筑,1997年竣工对外开放,为了挖掘杨贵妃和盛唐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为数不多的一个景区,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很高的旅游、观赏、研究价值,在此人们可以体味隔世繁华,可细品祖国历史文化,可享用贵妃池中神水进行沐……[详细]
118、景忠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忠桥
  景忠桥(第二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山西晋城市城区东关东门外沙河上景忠桥又名永济桥,俗称东关桥、东大桥。晋城老城区古桥,从清朝泽州府时期至今,仍是山西晋城市东向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据清乾隆《泽州府志》载,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初建时为木构桥梁,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仿晋城西关景德桥大券拱式样,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建,四十八年(1783年)又进行了大的修葺。景忠桥是一座单孔弓形石拱桥,桥长16.55米,桥宽5.7米,桥面略有弧度。桥身为单孔拱券,桥拱宽6.5米,共由99道石圈采用并列自由错缝法砌造而成。拱石厚0.62米,上、下接面处不设露明腰铁,拱背上设有护拱石一层,拱外券面石素平面无雕饰,拱顶锁口石刻作兽面。桥身两侧各设一根长条石,外端刻……[详细]
薄一波故居
  薄一波故居,位于定襄县蒋村乡蒋村中。薄一波(1908—2007),原名薄书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改为现名,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长、建委主任、经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薄一波故居是其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坐北向南,一进四合院,分布面积约28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1996年当地文物部门进行翻修,现存房屋16间,保存较好,是一座典型的晋北农村四合头小院,院中有石磨1副,枣树1株。2007年6月,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永凝堡遗址
  永凝堡遗址永凝堡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西周地址:洪洞县城东北5公里永凝堡村1957年3月,该村村民取土时发现了重要铜器300余件,其中在一件鼎器内壁有铭文2行8字:“□□乍(作)父丁宝鼎□□”。簋一器内底有铭文:“乍(作)永商彝殴。”从器物形制和纹饰来看,该墓及其所出青铜器当属西周早期。1980年6月及10月,考古工作者对永凝堡进行考古钻探、发掘。钻探面积13000平方米,共发现灰坑20个,墓葬56座。有22座墓经过发掘清理。这些墓多为西周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是铜器、陶器、玉石器、骨、蚌贝器等。青铜器800余件,陶器43件。依据对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的分忻,这批墓葬的年代当为西周,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其文化特征与天马--曲村遗址西周时期的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