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海瑞昌成总号营口分号旧址
  上海瑞昌成总号营口分号旧址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渡口社区。瑞昌成总柜设在上海,清宣统二年(1910)在营口设立分号正式开业,资金雄厚,位列营口民族工商业的前列,生意远达三江。1910年的中国,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还在苦苦支撑,而地处东北的营口,却呈现着一派繁荣景象。借以开埠半个世纪的发展,此时已是码头密布河岸,辽河船桅林立,汽笛之声不绝于耳。市区商家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就在这年,上海瑞昌成总号也不失时机来营设立分号,财东瑞康盛,经理程春园,用其姓氏加“昌盛吉祥”之意取名。上海瑞昌成总号营口分号建筑独特,回字形楼房,占地面积2802平方米,高为15米。此建筑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天井式建筑,长方形内设三层回廊,全部采用红砖砌筑。西北角、东南角设有楼梯,回廊采用各种不同花纹瓷砖铺地,共有房……[详细]
牛庄海关旧址
  牛庄海关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三楼社区,现国际酒店院内。营口海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海关之一。继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五口通商之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等九埠为通商口岸,于是营口成为列强掠夺东北财富的口岸。牛庄海关旧址又称“山海新关”,当时主要管理轮船及外国型船舶,并对其所输出入的货物进行征税。牛庄海关建筑据《营口县志》记载,为前税务司英人满珊德所建,1914年满珊德选定地址,组织设计、施工,建筑材料从英国选购运进,施工8年,于1922年建成,建筑面积约有500平方米,为二层西式红砖结构。1923年牛庄海关迁入山海关新址,全称“山海关税务司总署”,为英国人所控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详细]
铁塔山铁塔
  铁塔山铁塔位于盖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农民村铁塔山上,在海拔60米缓坡小丘之颠。此塔色青如铁,故称“铁塔”。因为塔的存在,此山又叫铁塔山,亦称塔山。当地传说此塔与原东邻“八腊庙”(现已不存)为同期建筑,其时间为清康熙四年。《盖平县志·名胜篇》记载:“铁塔,在城东五里,相传铁塔飞去以石为之”。除县志外,流传较普遍的是为唐建。上述两者说法时代相差千年,出入太大,均不可信。根据考古调查,在此地发现许多辽代勾纹砖,辽代在州城附近建塔之例很多,其塔西五里就是盖州城,即辽之辰州,在辰州外建塔也在情理之中。又砖似铁色,取名铁塔是可能的。因不见唐的遗物,言唐建铁塔是无据可查,以后因辽塔坍毁,又建石塔,从建筑风格看,应为清初在辽塔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塔为石质建筑,实心八角密檐式,通高10.1米。岩石为塔基,其上由塔……[详细]
44、塔湾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湾塔
  塔湾塔位于辽阳市辽阳县甜水乡塔湾村,坐落在塔湾山上。此塔的建造年代没有文献记载,据其建造形式、砖雕工艺、艺术风格等推测应为辽金时期,一说为明代所修的仿辽塔。根据地震震落下来的《塔铭》记载,此塔曾在光绪二十七年大修,当代则于1998年全面大修。辽阳塔湾塔为八角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27.66米(一说22.6米)。塔座直接筑在岩石平台上,每面宽2.14米。上为束腰,每面辟两佛龛,内置砖雕坐佛。每转角处一负重砖雕力士,向上为斗拱承栏板,转角立柱,栏板中间为坐佛,两边镶砌花砖。下为基座,座上有勾栏平座,座上建立第一级塔身,每面都立有倚柱,柱上有阑额及普柏枋。枋上有四铺作斗拱。斗拱可分转角及铺间二种,上承橑檐枋及第一层塔檐。塔身每面一高大砖雕坐佛,八面形态各不相同,佛顶置一对飞仙,垂幔式宝盖,转角为砖……[详细]
海棠山摩崖造像
  海棠山位于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山上的摩崖造像,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安寺遗址,是“中国藏传佛教黄教东方中心现存代表”。现有260余尊摩崖造像,据说这佛像身上的染料都是取海棠山上的一些植物配制而成的,使人们观后产生对悠久历史的追忆,对设计者和雕刻艺术匠人的丰富联想。海棠山摩崖造像,种类繁多,从山间到山巅,在大小不同的花岗岩石上,处处雕刻着千变万化的佛像,现保存完好的佛像260多尊,它们最高为5米,最小仅0.3米。有的10尊佛像为1组,最多的一组群像有26尊称为“集仙石”。有些佛像龛上下左右刻有蒙、满、藏、梵和汉文字,有的还涂有彩绘,虽经历300多年的时间,却色彩不退。海棠山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历经六代五世--,是东方藏传佛教中心,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2002……[详细]
盖州崇教寺
  崇教寺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永和社区红旗大街路南,盖州市文化馆院内。崇教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迄今为止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原寺庙建在盖州城的西门外,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新修建时,迁到上帝庙对过的路南,现存的建筑距今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盖平商会曾设在崇教寺院内的东西厢房内,当时商会立的抹银碑仍存在正殿房后。崇教寺俗称孔子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正门设在旧银市街,院内的建筑由北向南依次为崇聖祠、大成殿及东西配庑、大成门、东西牌楼、照壁等建筑。其中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东西长18.3米,南北宽9.92米。大成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长10.7米,南北长8.8米。大成殿属于硬山式建筑,为大木架结构,殿顶为青瓦顶五脊,正脊及山墙的屋檐浮雕花纹,细致绝伦。因年湮岁远,……[详细]
大市镇边堡城址
  大市镇边堡城址,位于北镇市大市乡大一村,是阜新、义县、北镇三地的交界处,南距广宁城25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为兵家必争之地。镇边堡城坐北朝南,为长方形石砌城墙,南北长312米,东西宽215米,周长1054米,面积6.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3.8米,底部宽3.3米,顶部残宽2.7米。墙基内外包砌一层石头,中间夯土。城墙四角各设有方形角楼一个,南面墙中部辟城门,宽5米。门额上刻有“镇边堡”三个字,城门已毁。明代在北镇地区设置广宁卫,使广宁成为了辽西乃至东北的统治中心,正统七年(1442年),由辽指挥佥事毕恭主持修建镇边堡,该城堡位于辽西长城沿线镇夷堡和镇静堡之间,西北为魏家岭关口,西部为辽西长城北镇段墙遗址,附近尚有烽火台分布,是明代朝廷为防御当时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对边境的侵犯而修建的,是明代辽东……[详细]
牧羊城遗址
  牧羊城,亦称木羊城,位于旅顺口老铁山西北麓刘家屯以东的丘陵上,距海约500米。据《奉天通志》记载:“牧羊城,城(指距金州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周围二百五十步,门一”。经实地勘察,城池呈长方形,东西宽约82米,南北长约133米,周长430米。与文献记载的“二百五十步”(当时每步为五尺),基本相符,北壁有一个宽约12米的缺口,当为城门所在。这座古城,今仅剩下城基的残迹。城基系用石头砌成,城墙则系用土夯筑,隆起地面约2米,西壁最高处约有3米左右。可见,原来的城墙显然是比较高的。城内出土遗物种类较多。最下层出土的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等。有战国时代的文物,诸如铜镦、铸铜斧范、明刀钱、明字圆钱、一化钱等。汉代的文物有铜镞、铜带钩、铁獗、铁刀、板瓦,及“河阳令印”、“武库中丞”封泥等。封泥相当于现代的火……[详细]
大连沙河口净水厂旧址
  沙河口净水厂位于沙河口区五一路95号,建于1917年。“急速滤过室”楼群中间为一层7间,两头为两层各10间,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当时净水能力为每日1.5万立方米。1932年扩建后,净水能力增至每日3.5万立方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大连,解除日军武装,实行军事管制。8月26日,苏军杜贝钦科上校率部队正式进驻大连市内各水库、净水厂,沙河口净水厂被苏军接管。1946年4月,中苏辽东半岛共管委员会成立,下设辽东半岛水道管理局。局长由苏军上校杜贝钦科担任,副局长为胡家仁。1951年1月,苏军将自来水移交中国地方政府,水道局从远东电业公司分出,成立旅大水道公司,隶属旅大市人民政府公用局。沙河口净水厂隶属大连水道分公司。1962年至1978……[详细]
千山大安寺
  大安寺位于千山南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系鞍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寺内现存的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中可以看出,中会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灾害,多次重修。山门为歇山式建筑,砖石结构,面阔一间,大脊雕二龙戏珠,两端有大吻。石券门楣上横刻“敕建大安禅林”六个字。山门两旁是石砌断崖,门外两旁有石狮一对,是民国24年(1935年)方丈童灵所立。韦驮殿在山门的北上方,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有回廊。殿内奉泥塑弥勒、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正殿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大脊砖雕图案,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七铺作三重昂斗拱。回廊为六棱石……[详细]
新立辽代建筑遗址
  新立辽代建筑遗址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樱桃沟村民组西北约100米的黄土台地上,在北镇市区西北约8公里。这里地处医巫闾山中段东麓的“三道沟”沟内,遗址所在黄土台地背倚骆驼山,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季节性小河,周围群山环抱,风景殊绝。整个台地经过了全面考古勘探,北部为一组大型建筑址,南部为规模较小的附属建筑。北部建筑址的西南侧发现一座巨型墓葬(编号新立M1),全长84米;建筑址北侧发现一座大型墓葬(编号新立M2),全长约44米。两座墓葬与北部建筑址紧密相邻,最近处均不足10米。新立辽代四合院建筑北部新发现一座大型墓葬(新立M2),通过探沟解剖可知,M2墓道上口宽约6米,方向172度,墓道两壁用土坯和青砖砌筑,表面抹黄泥,底部用双层方砖砌成规整的台阶。这些做法为历年发掘辽墓中所罕见,体现出很高……[详细]
52、圣经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经寺
  圣经寺,蒙古族-教寺庙。位于彰武县城东北百华里的大四家子乡扎兰营子村。东北与康平、东南与法库居邻。始建于清道光21年(1841年)。坐基于龟山山脊之上,四周八山环绕。创建人一世信持-包.甘曹扎兰毕(朝阳人),秉承施主宾图郡王旨意,奔走四方,募化资金筹建,原计划建九九八十一间,因故只建成78间。彩壁辉煌的78间三层楼阁正殿,一层(诵经殿)、二层(藏经殿)的梁、柱、斗拱雕刻精美细致,色彩鲜艳;三壁(除北壁墙)墙皮(内外墙)彩绘壁画殿野,画有栩栩如生的《转生图》、《八卦.天文图》、四大天王释迦牟尼佛、天王佛、0神与民间传说“青牛白丫”等传奇故事。山门3间(扒毁),左、右斋房14间(扒毁),厨房7间(扒毁)和配院多间(-宿舍),山门前一对石狮与旗杆(拔毁)转经楼等,占地二万平方米建筑群,取名扎兰庙庙……[详细]
旅顺口日俄战争遗址
  旅顺口日俄战争遗址(包括:东鸡冠山北堡垒、望台炮台、二〇三高地、电岩炮台)1904-1905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会战是日俄战争中的一场陆上战役。日本陆军为夺取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母港,对其包围,最终攻占了清国辽东半岛旅顺口。战役共持续了5个月,是日俄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旅顺军港在20世纪初被各国普遍认为远东第一要塞。清政府最先在旅顺口修筑炮台工事作为北洋舰队的维修基地。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日军仅花费了数天,以极小的代价攻克旅顺口。然而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参谋部-对战役的艰巨性准备不足,导致日军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旅顺会战亦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现代化要塞围攻战,被认为是10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的一次预演。双方将大量先进武器投入战场,如重型二十八厘米-炮、速射-炮、马克沁机关枪、迫击炮……[详细]
沈阳长安寺
  位于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6号,是沈阳最古老的建筑群,相传建于唐朝,故民间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的说法。198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安寺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长安寺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从寺内碑刻记载曾重修于明永乐七年(1409),尔后天顺二年(1458)、成化二十三年(1487)直至清代曾多次修缮。历史上长安寺的香火曾有过兴旺之时,但到清代晚期已渐颓败,终至断绝,庙宇也渐损没。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由钱行、借贷行等商号捐资重修长安寺,并辟为金融交易场所。长安寺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戏台、拜殿、大殿和后殿等建筑。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着配房、钟鼓楼,歇山式,建在砖筑高台之上。天王殿,三楹,硬山式。戏台,与天王殿……[详细]
北镇清真寺
  北镇清真寺位于北镇市广宁镇城东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居民住宅,北距国道102线80米,寺后为居民街道。清真寺座西朝东,南北38米,东西37米,占地面积1,406平方米。建有山门、卷棚、正殿、望月楼、阿訇室、沐浴室等建筑十三间。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大木架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卷棚式建筑。望月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呈方形,通高19米。分上、下二层,为重檐盔顶阁楼式建筑。其它建筑为后期重建,保存较好。该寺对研究和考证北宁伊斯兰教的历史及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以乡老杨玉珍为首的回教徒对清真寺进行大型维修,竣工之后,与其子杨铭、杨剑赠“清真古教”木匾一块,并捐献土地80亩,作为清真寺的资养。清光绪末年,广……[详细]
盖平县立初级中学小木楼
  盖平县立初级中学小木楼位于盖州市新兴社区气象里第一高级中学院内。该木楼建于1926年,坐北朝南,为二层歇山式青砖红瓦小木楼,现改成8间,建筑东西长46.8米,南北宽9.9米,建筑面积为463.32平方米,檐高8.17米,南北墙面通体建有13个墙垛,建筑前立有13根木制四楞檐柱,柱下有亚腰柱础石,建筑东西两侧建有通其上的楼梯,东西两侧的马头墙开有通上的拱形门洞。学校创建初期(1910-1923年)。据《盖平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除科举制度后,将当时盖平县辰州书院改为盖平县简易师范,清宣统二年(1910),简易师范内设两个初中班,有学生121人,校长李钰相(举人),此为盖平县中学创建之始,即今盖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源头。曲折、艰难的发展时期。盖平县初级中学自1910年创建以来,始……[详细]
新立屯关帝庙
  新立屯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武圣祠,道光二十一年扩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改建成现在规模的关帝庙,取又一名“善德寺”。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八年历史。善德寺源起与老爷殿两个对联有关:一副:兄玄德弟翼德斩庞德放孟德德布四海;生蒲州长潞州战徐州威震九州。此联绘制在老爷殿两侧山墙前面。另一对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义气千秋。关帝庙南北60米,宽15米,占地900平方米。前山门兼出巡殿,马童殿。左右有侧门,沙门内有钟鼓楼(05年复建),沿青石砖甬路到达前卷棚后燕尾的正殿。正殿为一座歇山式四阿山式建筑,飞檐斗拱,奇兽罗列,砖雕石刻,玲珑剔透,在建筑风格上是一绝。正殿内祀奉“协天大帝护国明主佛关云长”。金脸帝王像头戴王冕,手捧七星令箭。左为荆襄九郡都督赵累和持刀护卫……[详细]
满铁大连医院旧址
  满铁大连医院旧址位于中山区解放街6号。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坐落在中山区解放街6号,始建于1909年,1926年竣工。建筑面积32,685平方米。由德国人设计,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主持建造。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现代框架结构。建筑内部布局合理,功能区分明确,外部造型简洁凝重,采用竖线、咖啡色面砖,朴素而大方,与整个地段与地形十分相宜得体。建筑风格,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态。大连不论多么现代,多么鲜艳,它因为有许多凝重的身后拖着长长的影子的老建筑,而让它始终有一种独特的挥之不去的历史感。大连人对这组建筑群太熟悉了,它已不完全是古典主义的模式,触目可见的是浓厚的现代欧式的生动气息。它所处的地势略高,虽与中山广场建筑群隔开一段距离,却属于同一规划区域。……[详细]
西崴子烽火台
  西崴子烽火台位于盖州市团山街道办事处西崴子村西北处的海边平坦台地上,南与鲅鱼圈墩台山烽火台隔海相望,北与西河口烽火台相接应,东与鹤羊寺烽火台毗邻。 台底座是六层花岗岩条石为基,上叠砌40层大方青砖,南、东、北各底边长分别为:9.7、15、10米,顶边长:7.2、13.8、7.6米。西壁没有砖面,为一大土坡,长24.6米,宽13米。 据明史记载,明朝沿海诸省,经常遭受倭寇骚扰,甚至入侵内地,民不安生。明初在沿海设立防御据点,海防据点分卫、所、堡、寨、关等。烽火台又叫烽墩、烽燧、墩台、狼烟台,是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报警台,遇有敌情,日间焚烟(燧),夜间举火(烽)。按明代规定,燃烟时还要加硫磺硝石等助燃物,并同时鸣炮。举放一烟一炮是表示有百余人进犯,三烟三炮有千余人进犯,五烟五炮则说明敌人已经上万。……[详细]
妙峰山双塔
  妙峰山双塔位于绥中永安堡乡塔子沟北150米的妙峰山上。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柞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部分与东塔基本相同,现存五层檐。山上古塔两座,东西对峙,一大一小,双塔构造、雕刻大体相同,巍峨壮观。粗略量一下,两塔相距大约50多米,细看,均属于青砖构造。该塔高约9米,为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现存五层檐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