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蛇盘山多宝塔及摩崖造像
  蛇盘山多宝塔,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芳山镇蛇盘山双泉寺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据说是开山和尚横玺长老建筑的。塔系花岗岩建造,覆钵式喇嘛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为须弥座式,六角形,每边长1.86米,高2米。座上用四条石逐渐收拢,砌出四层,其上砌高佛,早年被盗,龛上漾刻“多宝塔”三字,塔上为十三层相轮逐收砌至塔顶。顶上安装铁质塔刹;塔中层南面有拱形龛门,龛内原有铜铸菩萨一尊,跌座于莲台,双手合十,神态安逸自然。惜铜像已被盗走。塔于近年得到修缮。多宝塔矗立在蛇盘山中部阳坡之上,下有双泉寺,东有摩崖石刻,为蛇盘山的主要景点之一,石塔北、西三面环山,南面开阔。多宝塔及摩崖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4年8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详细]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位于站前区跃进街道办事处勤俭社区,曾用作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现由营口银行滨河支行使用。牛庄是营口市东北45公里辽河东岸的一处商业集镇,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1858年中英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开放牛庄为通商口岸。1861年5月,英国首任牛庄领事托马斯•泰勒•密迪乐乘“斯福因库斯”号军舰驶入辽河口,他考察了牛庄后,认为营口距海近,港深河宽,靠近城区,自然条件优于牛庄,就强以营口为牛庄,于是营口就成了当时东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此后,各列强纷纷而至,来华外籍商民日众。二十世纪初,居住在营口的日本人便在这里建立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成立了民间团体组织。居留民团役所原是俄国中东铁路局牛庄分局所在地,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归日本所有,190……[详细]
高林台汉城址
  高林台城址位于阜新市阜新镇西扣莫村高林台屯。呈长方形,土夯筑,城墙方向190°。查《阜新县志》载,该城东侧被河水冲去四分之一。据当地老乡讲,该城在解放初期,北、西两侧城墙均存在,后来搞基本建设毁掉了。该城南侧有一块与城同宽的、用花土加沙砾石夯筑的一个场地,厚0.5米,疑为练兵场,后来深翻推毁。现只存南侧大约30米的城墙,塌高2-3米,塌宽8-15米。其它三面城墙均不存在。现古城址内及周围皆为耕地,有灰、红褐陶绳纹板瓦、筒瓦、陶器口沿、大布纹瓦、半瓦当、豆柄、马头骨等生活、建筑遗物。高林台城址为汉代古城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防御北方匈奴而筑的重要军事城堡中一座。保护好该城址,对研究汉代的历史、军事、建筑有极其重要作用。护范围:城内及城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详细]
乾州城址
  乾州城址位于北镇市广宁城西南的北镇庙前200米处。始建于辽圣宗乾亨四年(982年)十一月,是为奉侍辽景宗皇帝耶律贤之乾陵而建。1983年经北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乾州城平面呈长方形,全部用夯土板筑,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625米,周长3450米。现城墙虽颓坍,但仍清晰可见隆起的土楞。城东北部仍保留有一段东西长60米,存高1.5米的墙基址。经勘查,该墙底宽3.5米,夯层厚11厘米,夯筑坚实。城内地势平坦,表面散布有大量的沟纹砖、琉璃瓦和陶瓷片等。尤以南半部最为丰富。文化层厚约1.5米,在城东北部200米处发现有窑址两座。窑址附近堆积有大量的琉璃瓦、筒瓦、板瓦、瓦当、滴水及吻兽等半成品建筑饰件。同时,还曾在遗址出土过大石臼、三彩器及铜钱币等。该城址保存基本完好,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详细]
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
  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位于北镇市富屯街道办事处当地人称三道沟的山谷及骆驼山及铧子山之上。是为辽代显陵范围内的主要墓葬区及建筑遗址,遗物分布区域,为北镇境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区域之一。三道沟为西北向东南走向,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分布面积18平方公里。自1980年以来,经考古调查,在其范围内先后发现有新立辽代建筑遗址、骆驼山遗址、偏坡寺遗址、新立石刻、偏脸地遗址、滴水寺遗址、刘家园子遗址、小石棚遗址、樱桃沟东坡遗址、洪家墓等墓葬遗址10余处,其中发现辽墓2处,建筑址及石刻9处。特别是偏坡寺遗址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的城墙达750米,经专家考证为辽代显陵之主陵区所在地,而新立辽代建筑遗址为附葬区。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内尚存的墓葬及大型建筑基址等保存较为完好,对研究和考证辽代显陵的范围及……[详细]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是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658号,家乐福大连黄河路店对面,二层红砖建筑。历史的原因,这里一直是只有旧址而没有陈列展览,2002年10月这里被辽宁省委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后,为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有关部门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文物征集和陈列布展工作,同时还对旧址做了必要的修缮,2003年5月,正式开馆。新的布展遵循了真实再现历史、真实表现人物的原则,突出了时代特点。在近200余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中,复原了当年中华工学会办公室、1924年邓中夏来工学会居住和工作的房间等,并另组织两间陈列室重点反映中华工学会的活动和党领导下的福纺“4·27”大罢工等历史事件,专题历史文献纪录片《薪火耀关东》也是为丰富展览内容而专门组织拍摄……[详细]
87、明性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性寺
  明性寺,位于南票区缸窑岭镇街东路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二十七年,结构形式多样,建筑艺术华美,为辽西清代古建筑群中珍品。该寺2009年开始修缮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期修缮工程。整个寺庙群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层层递升。而且,各层建筑都站在同一中轴上,半圆形正门尤如条条长虹,层层相套,具有恢宏的气势。寺前有两根青石旗杆,每根旗杆以两块巨石合抱一块方石盖套为基,以铁箍衔接,黄铜冠顶。在山门前台阶处还有一对石狮,坐落在与台阶等高的石砌墩上。石狮昂头挺胸蹲坐,右边石狮左脚踏少狮,左边石狮则右脚踏球,狮态威武雄壮。第一层建筑是山门佛殿。只见山门两边门蹲上又各有一小石狮,三间门房,中间一间是大门通道,两边各供奉四大金刚。在山门东西各有角门,山门、角门以墙相连,两角门样式相同,各有木门……[详细]
二道沟辽代重点遗迹区
  二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位于北镇市富屯乡当地人称二道沟的沟谷及医巫闾山绝顶的西山之上。是为辽代乾陵范围内的主要墓葬及建筑遗迹遗物分布区域,是北镇境内重点文物保护区域之一。二道沟为西北向东南走向,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3公里,分布面积30平方公里。自1956年以来,经考古调查,在其范围内先后发现有龙岗子墓群、孙屯墓群、琉璃寺庙址、琉璃寺西山遗址、望海堂遗址、石桥子遗址、龙岗子东坡遗址、龙岗子南山遗址、龙岗子西坡遗址、龙岗子西南山遗址、慈圣寺庙址等达11处,其中发现辽代墓葬10处,建筑址9处,疑似墓葬3处。特别是在琉璃寺庙址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城墙达530米。经专家考证为辽代乾陵之主陵区所在地。二道沟尚存的墓葬及建筑遗址等保存较为完好,对研究和考证辽代乾陵的位置和范围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详细]
大连苏军烈士陵园
  大连苏军烈士墓(陵园)位于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该陵园是1945个苏军进驻旅顺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占地4.8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该墓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军烈士陵园位于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该陵园是1945个苏军进驻旅顺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所谓的沙俄公墓,是当年沙俄人为了纪念在日俄侵略东北而发动的日俄战争中死去的俄国鬼子而修建的,该墓占地4.8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该墓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陵园门前广场矗立着一座高39.9米的苏军纪念塔,塔基正面上方手执冲锋枪、高达5米苏军战士铜像威武壮观。该塔于1999年由大连人民广场整体迁移至此。纪念碑是1955年苏军撤离旅顺前修建的。碑文用中俄两国……[详细]
小阁石刻
  小阁石刻,位于北镇市河洼村北一座孤山上。据考证为辽代石刻。石刻在小阁庙宇遗址后的一座山峰崖壁之上。山峰顶部有一人工砌筑的平台,平台南北长7.5米,东西宽4.5米。平台东侧有24级台阶可通其上。台面表面暴露有砖瓦等建筑饰件,也发现有开凿的圆形柱础坑。在平台北部自然凸起的崖壁上,面南开凿一长方形佛龛,龛内浮雕有石佛像三尊。头螺髻,面目圆润而慈祥,耳宽大而垂肩,身披袈裟而袒胸,盘脚坐在石座之上。中间一佛两侧各雕一立胁侍,作阿难像。石刻造像粗扩而简练,从其造型和排列形式考查,当为辽代石刻。在该石刻北50米处的凸起崖壁上,另凿有两个佛龛,其内浮雕有观音站像。在观音像前平坦石面上,雕有一方形跪拜石。跪拜石之下开凿有一石室。石室北壁上同样浮雕一坐佛。在观音雕像东侧崖顶上,雕有一圆形如柱石的基座,中有一孔,……[详细]
沈阳石佛寺城址
  石佛寺城址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乡石佛寺村,年代为辽。石佛寺始建于辽代,初名为净居院,其规模极为宏大,大殿高耸巍峨,雕梁画栋,极其壮丽。四季香火旺盛,每逢佳节,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数百年来净居院,历尽沧桑,寺院已荡然无存。喜逢盛世,百废俱兴,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石佛寺得到党和政府高度支持。经沈阳市宗教事务局批准,于1992年复建。为了满足广大信众的需要,已于2009年5月29日动工扩建地藏殿、观音殿、藏经楼、祖师堂、禅房、牌坊、文化广场、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石佛殿、海汇塔等场所建筑,扩建后的石佛寺将更加辉煌壮观。2008年6月11日,石佛寺城址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内及城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石佛寺灌区干渠,南、北各10……[详细]
大连中国税关旧址
  大连中国税关旧址位于中山区人民路86号。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连中国税关旧址是大连市唯一遗存的哥特式建筑,大连中国税关旧址是大连市唯一遗存的哥特式建筑,两座碉堡式的塔楼是其特色。这座大楼建成后,成为清政府、中华民国政府设在日本租借地大连的海关。大连海关始于1907年5月30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设置大连海关及内河汽船航行的协定》。1907年7月1日,大连海关正式开关。傀儡政府满洲国成立后的1932年6月25日,日本将此海关改属满洲国。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击败日军取得大连后,大连口岸海关主权才交回中国。1949年后,此楼曾是旅大航运公司的办公楼。现在,大连中国税关旧址是辽宁省外贸轻工公司的办公楼。保护范围:旧址建筑主体外墙基外东、南、西为5米,北为建筑主……[详细]
田园子石刻
  田园子辽代石刻位于北镇市观音阁街道办事处田园子村南石佛寺庙址西部崖壁之上,为辽代早期石刻。石刻,位于石佛寺庙址西部的崖壁之上。石壁南北长8米,高2.4米,其上有人工开凿的佛龛。龛南北长5.2米,高1.8米,深0.2米,龛内浮雕有五尊佛像,其中三尊坐佛、二尊立胁侍,南部一佛高1.8米,宽1.15米。中间一佛高1.95米,宽1.1米,两侧各雕一立胁侍,高1.8米,宽0.56米,作阿难像。北部一佛高1.85米,宽0.85米。三尊坐佛头部作螺状鬓,身着袈衣,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所有佛像线条流畅,面目清晰,雕刻古朴而粗犷,各佛造型及排列形式与辽代砖雕相似,故考为辽代雕刻,并保留有渤海风格。五尊佛像因长年风雨剥蚀,中间一佛头顶残破,余均完好无损,各佛彩绘仍有残留。该石刻对研究和考证辽代宗教信仰及雕刻艺术具……[详细]
虎山遗址
  虎山遗址,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虎山村虎山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遗址,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虎山村鸭绿江边虎山。即东经124°30′,北纬40°13′。虎山东、南靠鸭绿江,西临叆河,西北为平坦耕地,北隔丹宽公路与青盖子沟,栗子园相连。在虎山南麓,有夯土台和墙台,已受到严重毁坏。经发掘仍可见其大概面貌。从此台北行经虎山最高峰至北麓长达1000余米的长城沿线,都有断续的长城墙体存在,沿线共发现墙台5个。《明史》、《明实录》均有记载,《明史》载明长城东起鸭绿,西至嘉峪,《明宪宗实录》载成化15年修筑东路开原至鸭绿江边墙。具有重要文物考古价值和现实意义,明确了长城起点的具体位置。虎山,曾经是安东地区重要的古战场:唐朝与高句丽的鸭绿江战役、中日甲午、日俄战争都在这里发生激战。同时,它也是古代中国……[详细]
红帽子城址
  红帽子城址位于阜新县红帽子乡,年代为辽。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河西岸的塔子山东麓,有座古城遗址:呈方形,土筑城桓尚存,有南北二城门,现成豁口,城内建筑物已荡然无存,现为一片良田。它是辽代成州城,又是辽、金、元同昌县城。《辽史圣宗记》记载,太平元年(1021)年三月庚子,驸马都尉肖绍业建私城,赐名睦洲,军曰长庆,节度使级;太平十一年(1031),睦洲改名成州,军名、等级同前。下辖同昌县,成州与同昌,治所同城。女主人是辽圣宗二女岩母堇公主。在红帽子古城遗址附近曾出土有金代《同昌县里堠碑》。碑中记载:东至顺安县界百二十里,南至弘政县界百三十五里,西至宜民县界百四十里,北至本县三里。可知金灭辽后,废成州而置同昌县,治所均为红帽子成址。1988年12月20日,红帽子城址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详细]
白菜地边墙
  白菜地边墙位于大西岔镇沿江村3组老黄前沟内,是宽甸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段辽东边墙。老黄前沟大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边墙大致呈南北走向,横截沟谷。以进出沟谷的公路为界,边墙分为南北二段,北段起于东山坡上,南北延伸至山岗处,存长约150米;南段起于西山脚下的河边,向南延伸至山坡上,存长约30米,墙体底部宽10-12米,顶部宽4-8米,存高2-4米,由人工打制的石块垒砌而成。白菜地边墙是万历初年拓展六堡后,为防御建州女真人和稳定朝鲜半岛、鸭绿江流域局势所设立的拦马墙,是“宽甸六堡”的-防御设施,它对研究明末边疆斗争史等有着重要价值。1982年3月15日,宽甸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1月5日,丹东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0月1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其公……[详细]
97、慈清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清寺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立石刻
  新立石刻,又称狮子岩。疑似为守卫辽代陵寝而建。新立村东独立山峰上,东西南三面陡壁,北面可攀。两段甬道,二道石门之后可达平台。平台后部石筑房身,据说曾是三间座南面北的卫士房,紧靠卫士房后为山寺石壁,有两间座北面南的殿堂,现存的石壁上有一佛二菩萨坐像浮雕,佛两侧各有一侍。平台四周的砖墙垛口尚存。高台远眺东南,县城双塔、鼓楼、万紫山尽收眼底。西北望去,望海诸峰一一在目。高台下通山大路可由北面--。平台居高临下,四面陡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台南下部,巨石如狮,故称狮子岩瞭望台。保护范围:以新立石刻平台中心为基点,东20米,南、北各40米,西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4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安杖子城址
  安杖子城址位于凌源市城西南八华里的安杖子村。据考证:2000多年前,秦代曾在这里设平刚县,《凌源县志》载: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分36郡,在凌源市境内置平刚县。这是凌源历史上设县之始,至西汉时期,移右北平郡治所于平刚,这里成为郡县两级治所。1979年,安杖子古城址发掘,在战国时期的文化堆积中发现铁直口锸、空首斧、锛、镞、带钩等铁器31件,其年代为战国晚期。安杖子古城遗址同时出土大量布钱,其中数量最多者为襄平57枚,有大、小两种,大型平肩平足,长4.2厘米,宽2.3厘米,小布长3.1厘米,宽1.8厘米。安杖子城址还出土了各式饕餮纹半瓦当,如千秋万岁圆形半瓦当、云纹圆形半瓦当、兽面纹圆形半瓦当、方格纹圆形半瓦当、涡纹圆形半瓦当等。……[详细]
旅顺师范学堂旧址
  旅顺师范学堂旧址位于旅顺口区列宁街24号。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旅顺太阳沟列宁街24号。建于1898年,俄罗斯古典风格建筑。最初为美国人创建的徳泰号杂货商店(另一说法是俄国人开办的珠宝首饰店),1916年日本人在此成立旅顺高等学校师范科,1918年独立为旅顺师范学堂。1932年在这里成立旅顺高等公学校师范部,1944年独立建校,定名为旅顺师范公学校。1945年以后为苏军医院,1955年以后由陆军第215医院使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建筑本体外墙基外东、南、西各15米,北侧为建筑本体外墙基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北20米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西20米为4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