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沈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园
  绍兴著名的园林、绍兴古城内的一处重要景区。修复、重建和扩建后的沈园占地57亩,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依据历史面貌或沈园文化内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园三大区内,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沈园位于绍兴市内木莲桥河旁。沈园在宋代(960年至1279年)已是绍兴著名的园林。据说,过去的沈园比现在大几倍,是一位姓沈的绅士所建,故名沈园。由于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沈园闻名的另一原因是与中国宋代大诗人陆游(1125年至1209年)的一桩悲剧有关……[详细]
2、仙霞关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霞关
  仙霞关始建于北宋,是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关口之一,是浙江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经典红色旅游线路之一、浙江省八大徒步旅游线路之一。仙霞关地处浙闽赣三省要冲,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仙霞关位于距城区42公里保安乡境内的仙霞岭上,仙霞岭古称古泉山、泉岭山,主峰海拔1413米,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关城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现存关门四道,麻石垒砌的古道五公里。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块石筑砌。头关主要景点有落马桥、萧萧亭、诗碑、黄巢雕像及沙孟海题刻《菊花诗》碑、东南锁钥碑、双宝树、关帝庙、天雨庵(史迹陈列馆)、观音阁、浣霞亭;二关有甘泉、霞岭亭、率性斋遗址;三关有古碉堡遗址;四关有福口亭。仙霞关是仙霞古道的主要遗存,而仙霞古道是一条横跨了闽浙两省铺满传奇故事的……[详细]
3、严子陵钓台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钓台位于距桐庐以西约15公里富春江北岸宫春山上,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之地,故亦称严陵山。钓台高约70米,分东西两处,相距80余米,均为半山腰之磐石。东台为严垂钓处,有巨石如笋,传为严以此支撑垂竿,石亭为乾隆年建,很古朴。在此远眺,青山拥春江,俨如画卷。西台亦称谢翱台,南宋遗民谢翱在此面北痛哭,奠祭爱国英雄文天祥。西侧沿江新建严先生祠堂,祠内立有宋范仲淹所撰《严先生祠堂记》石碑,文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名句流传至今。 严子陵钓台门票:60元(含富春江小三峡游览船票) 交通:桐庐乘往富春江镇的中巴,车资3元,半小时可达,下车后再步行十多分钟即到游船码头。……[详细]
4、兰亭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兰渚山,是中国浙江绍兴的重要文化古迹和旅游胜地。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王献之等40多位名士在此举办修禊-,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而兰亭也因此而著名。兰亭,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东晋永和九年,会稽内史兼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2位国家军政高官士族在兰亭举行盛会,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成为书法圣地、魏晋风流高地。现兰亭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名胜古迹,是著名的书法圣地,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详细]
江南天池(天荒坪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又名天荒坪景区,位于安吉县东南部。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抽水蓄能电站。在天荒坪顶有电站上水库,从空中俯瞰,宛若一架巨大的外来飞行器停泊于茫茫竹海中,碧波荡漾,水光粼粼。整个景区内竹海茫茫,溪涧遍布,风景资源十分丰富。电站景区的大溪峡谷纵深9公里,两岸高山对峙,谷底大溪奔流汇至下水库。这里还有滑雪场,它是目前华东唯一的野外露天滑雪场,填补了江南冰雪旅游的空白,创造了江南露天滑雪的奇迹。江南天池度假村座落在海拔千米的天荒坪,以亚洲最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中国竹乡山峦翠竹为背景,将雄伟壮观的水利工程和纯朴秀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山旅游休闲胜地。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村内容丰富,设施完备,主要由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天池、大竹海、天文科普基地、拓……[详细]
武义古城
  武义古城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着许多古朴的建筑,如明清古街、古城墙、古桥等,是一个可以深入了解武义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武义古城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可以品尝和购买。……[详细]
三潭印月(小瀛洲)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年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为官,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小瀛洲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详细]
会稽山千年香榧林
  “会稽山千年香榧林”景区位于绍兴县南部山区,距离绍兴市区35公里处,位于“中国香榧之乡”的稽东镇---占岙村,是以千年香榧树和四季常绿生态林为特色,融登山、攀岩、爬树等休闲旅游、度假、采摘游等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好去处。有“天然氧吧”之称。在“会稽山千年香榧林区”,既有姿态奇异、观赏价值极高的古香榧树,有的盘根错节,有的内膛空虚,有的折肢断臂,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夫妻恩爱”、“兄弟连心”、“祖孙三代”、“野猪巢穴”、“大鹏展翅”、“双龙架桥”、“狂欢群舞”、“少林武术”、“一指倒立”、“螺旋向上”、“哨兵屹立”等等跌宕多姿、似兽如人的象形榧树……细细观赏,这些香榧树又像天然的盆景一样,无不令人赏心悦目,遐想翩翩。如入莽莽榧林,沐香榧浴,那沁人心肺的榧香令人陶醉其中;又有树龄超千年、香榧……[详细]
西湖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处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后来济公在此出家,由于他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灵隐寺因此名闻遐迩。五代吴越国时,灵隐寺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建成为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达1300余间,僧众达3000人。灵隐寺的最前面是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是清代康熙的手笔。大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神态庄严、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系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是单层、重檐、三叠的建筑,高达33.6米。另有清末重塑之木……[详细]
狮城水下古城
  狮城水下古城是指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下的古城。狮城是原遂安县(1958年与淳安合并)的县城。地处浙江西部现在千岛湖至姜家航道的遂安列岛与婺头尖之间,距姜家5公里。狮城是古严州六县唯一一座有城墙的县城。遂安县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县,原来的县城在安定里木连村溪北(今淳安县汾口镇仙居、童家坞一带),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遂安县治由木连村溪北迁五狮山下,就是后来的狮城。明万历壬子《遂安县志》载:“婺峰环其前,五狮拥其后,襟带五强,龙渡诸溪,肘臂六星,文昌诸阁,虽不通大驿,实严胜壤也。”1955年10月,当时的电力工业部建设新安江水电站,选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铜官。1959年4月30日,淳安、遂安两县合并为后来的淳安县,29万人离乡移居。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库区开始蓄水。狮城、贺城两座……[详细]
嵊州马寅初故居
  嵊州马寅初故居占地628平方米,建筑面积1228平方米,坐南朝北,共三进,四周外墙砖砌、内墙板筑。门厅三开间,临街建筑,条石门框,实榀门。第二、三进五开间,均为五柱七桁的梁式架头结构,硬山顶,南单檐、北重檐。三进之间各有厢房连通,中有二个天井,前小后大,空气流通,光照充沛。第二进底层中间是厅堂兼作通道,东两间为小客厅与账房间(会计室),西次间是马寅初父母卧室,也是马寅初出生处。西尽间为马家厨房。第三进五间,东西两间打通,是“马树记”酒坊的酿酒场地;中间厅堂,是连接东西的过道,是组合酿酒的枢纽,向北设门可通户外,便于对外传递货物。西厢北间为马寅初卧室和上楼通道,东厢分别为酒坊师徒厨房和餐室。第二、三进楼上有回廊相互联通,俗称“走马楼”,原为马氏兄弟居住。现在马寅初故居底层恢复原貌,摆设依旧,厅……[详细]
苏步青故居
  苏步青故居位于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背靠青芝山(又名卧牛山)。苏步青故居为祖遗木构平房:建于晚清,面阔5开间,20世纪40年代苏步青兄步皋在东首续建两间,尽间为凉亭;坐东北朝西南、占地3500平方米。西侧古藤缭绕,房前有奇树榕抱枇杷,后院有井,水清如镜,冬暖夏凉,四面围墙,门台偏西,前庭广阔。后院深幽,是典型的浙南村居民舍、农家住屋。前庭为低矮古朴、大气庄重的门台,门台为木材构建,上面盖着青瓦,它的正上方挂着是前国家主席华国锋亲笔题写的“苏步青故居”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牌匾。楹联家陈祗时为苏步青故居门台题联云:“棣华罨映;荪馤绵延。”步入门台,一条水泥浇成的小径呈在眼前,踏上通往古宅的小径,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尊既平静安详、又充满睿智的苏老半身石雕。石雕下座的左、右、前三个侧面分别刻着中、英……[详细]
13、艇湖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艇湖塔
  艇湖塔,位于浙江省嵊州市艇湖山巅。风水塔。据民国《嵊县志》:“艇湖塔,张志(康熙张逢欢《嵊县志》),在艇湖山。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县谭潜建。明崇祯七年圮,知县方叔壮重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构,底边长3.50米。底层南面开门,以上各层开窗3扇。腰檐菱角牙子叠涩。塔刹、楼阁已毁。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恩来祖居
  周恩来祖居,在浙江省绍兴市区保佑桥河沿即今劳动路东首,是一幢坐北朝南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瓦房,富有传统特色的黑色竹丝台门。祖居外观古朴庄严,共三进,每进三间房。两进之间各有天井相隔,天井两侧有小廊对拱。第一进中间为台斗门,左右为耳房。第二进为大厅。第三进原为楼房,倒塌后,改建平房。现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市学校德育基地。周恩来生前多次说“我是绍兴人”,称绍兴为自己的故乡。据方志记载,保佑桥周氏是明嘉靖年间迁居绍兴城内的。在城内劳动路上,相传祖辈中曾有一对夫妇寿至百岁,故旧称“百岁堂”。周恩来先辈世居于此,祖父任职江苏时,迁居淮安。1939年周恩来到绍兴,曾在此接待亲友和各界人士,宣传抗日救国,为抗日人士和乡亲书写多幅抗日题词,并填写家谱。1984年,整修祖居时辟“周恩来史迹陈列室”,……[详细]
西塘建筑群
  西塘建筑群包括王宅、卧龙桥、五福桥、圣堂、护国随粮王庙、钟介福药店、倪宅、袁宅等八处文物点。位于西塘镇西街、朝南埭、塘东街社区。王宅位于西塘镇西街社区下西街65弄,清顺康年间,王渊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王宅占地3850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东路有五进(原六进,仅存五进,中间一进已毁);中路前半东部二进,西部三进,后半部共五进;西路七进。西路现开放前三进,后四进为私人住宅。其第三进为正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种福堂”匾额,以告后人平时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宅西有一条用168块条石铺成的“石皮弄”,宽度仅1米左右。卧龙桥位于西塘镇朝南埭社区北栅街144号东,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僧广缘募修。该桥占地153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东……[详细]
江北岸近代建筑群
  江北岸近代建筑群共有4个建筑组成,分别为宁波邮政局旧址、谢氏旧址、英国领事馆、浙海关旧址。2005年3月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宁波邮政局旧址宁波邮政局旧址,座落于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街道中马路172号,该建筑1927年所建,当时的鄞县一等邮局改为宁波一等邮局。1931年复改为鄞县邮局。1949年迁至车站路122号新局房。建筑座西朝东,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是一幢二层外廊式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开间。进深前后间,楼梯居明间,屋顶为四坡顶及人字顶组合,外墙采用青砖和红砖相结合的砌筑手法。东入口装饰爱奥尼柱头。建筑东、南、西三面置外廊,均采用拱券结构。颇具西式建筑风格,是宁波近现代建筑标志性代表。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2、谢氏旧宅谢氏旧宅座落江北区白沙街道白沙路96号……[详细]
埭头村乡土建筑
  埭头村乡土建筑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年代为清、民国。埭头古村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古称埭川,初建于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一1340),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埭头村在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大若岩景区之中,紧邻崖下库景点,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四周风光秀丽。永(嘉)绪(云)公路经过村外邻近的小若口和九房村。埭头古村依山就势而建,村后是卧龙岗山岗,村前田园阡陌,玉带溪、石护堤、笔架山,村西是崖下库峭壁奇峰,村东是小若岩幽洞美景。村中的古屋民居、古建筑众多。单说村中的宗祠,就有陈祠大宗、积翠祠、下房祠、启秀祠、抱朴祠、光裕祠等多座,形成村落独特的宗祠文化。村中还建有明代的吕氏尊神庙,本地人称为土地爷庙。村中的水文化浓郁,具有引水、储水、泄洪功能的水道沟渠形成水系网络,村中古井、池沼多多:池塘有墨沼池、方……[详细]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为纪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光荣牺牲的525位烈士而建。。陵园主要建筑有牌楼、墓道、战斗纪念塔、纪念亭、石碑、烈士墓、烈士桥、烈士塑像、纪念馆、陈列馆等。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1986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台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授予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红色旅游基地。2005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纪念解放一江山岛战斗和英勇牺牲的454名革命烈士,1956年3月4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而牺牲的烈士,在海门修建了烈士陵……[详细]
七塔禅寺
  七塔禅寺七塔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南至百丈路,西靠箕漕街,北接箕漕街38弄,东近彩虹北路,历史上即为浙东佛教四大丛林(即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观宗寺)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开放寺院。寺院殿堂结构典雅,古朴庄严,为典型的禅宗伽蓝七堂建制,主要建筑有:七佛塔、山门牌楼、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法堂暨藏经楼、玉佛阁、祖堂、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综合楼等。七塔禅寺初建于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距今已有1140余年历史。当时有江西分宁宰任景求舍宅为寺,敦请天童寺退居方丈心镜藏奂禅师居之,是为开山始祖,寺初名“东津禅院”。藏奂禅师是马祖道一嫡传法子、五泄山灵默大师的弟子,故东津禅院属于禅门洪州宗一脉。藏奂禅师深通禅宗心法,在甬城大开法筵,广设禅席,接引十方英灵衲子奋……[详细]
白沙溪三十六堰
  白沙堰是指位于金华市白沙溪上的白沙溪三十六堰,三十六堰古水利工程自东汉建武年(公元27年)开建,覆盖了白沙溪的全部流域,受益农田27.8万亩,至今仍有19座堰在发挥作用。白沙溪三十六堰是浙江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东汉时期首筑白沙堰,百余年间陆续建成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27.8万亩。东汉初辅国大将军卢文台,弃官挂职,隐退到金华婺南辅苍(今婺城区沙畈乡亭久村)。面对白沙溪水势湍急,晴则旱,雨则涝,连年灾荒,百姓深受其害的惨状,继夏禹治水精神,效秦蜀郡守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之举,率部将与当地百姓,利用河流水势落差,先后建成首含辅苍尾跨古城的三十六(座)堰,成为全国稀有浙江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原来易受洪旱灾害白沙溪二州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