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21、武山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山庙
      武山庙位于武山南麓,原为溪口镇上蒋、张、单、宋、任五姓氏族共同享用的众庙,用于红白喜事。故名武山庙,因坐落在武山南边脚下而得名。庙屋结构完整,分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廊庑,中间天井设戏台,后进前廊增设盘龙石柱,保持清中叶前江南庙宇建筑风格。武山庙是溪口镇内重要祠庙,坐西北朝东南,轴线上为山门、戏台、东西厢房、大殿,东西有厢房各三间,建筑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戏台呈方形,歇山顶,内置藻井,大殿前檐为青石盘龙云纹柱,内部结构穿斗和抬梁相结合。武山庙原系蒋、任、宋、单、张五姓祭祖场所,现为溪口博物馆。武山庙始建年代无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集资修葺,仅在原来基础上动工、维修,没有拓展、扩大。清朝末年,蒋介石的父亲蒋肃庵当上“庙首”,他动了许多脑筋。采取办学、收租、建立商摊等做法,使武山庙积蓄……[详细]
    湖州子城城墙遗址
      湖州子城在湖州古城城中,原名项王城,因尊重西楚霸王项羽而得名。城始建于秦末。秦时,项羽与其叔父项梁居住在湖州太湖一村落,项羽素怀推翻暴秦的壮志,在秦始皇南巡时,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矣。”其叔父项梁急忙掩住项羽之口,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免惹祸。后此村落就名掩浦,又名项浦。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项羽发动农民起义,从太湖边掩浦率义军向县城进军,途经宋溇(今属织里镇)项王桥,项王桥东、西侧桥联的上联,各有“桥号项王,率卒经过有项王”、“当符独握虎将,从战八千辈”。桥联道出当年义军雄纠纠、气昂昂的风貌。项羽在湖州筑项王城,军队驻扎在弁山,故弁山有“项王走马埒(四周有围墙马场)、饮马池”等。由于群众对项王的敬仰,在传诵中使项羽成为传奇人物。项羽力大无穷,“霸王举鼎”是说项羽独擘可举起千……[详细]
    钱学森故居
      钱学森故居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为纪念伟大科学家钱学森而修缮的钱氏祖宅。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方谷园2号,建于清末,历经百年,主要建筑仍然保存完整。经过修缮,钱学森故居重新焕发了“江南书香门第”的人文气韵,与陈列其中的各类展品,一起映衬出一代科学巨匠的成长背景和成才之路。钱学森故居于2011年12月钱老诞辰100周年之际隆重开馆。故居分为正厅图片展及二楼生活场景两个部分。正厅内《钱学森与杭州》图片展,展示了“杭州之子”钱学森的传奇人生。二楼为生活场景还原,分为卧室、书房及实物陈列室等,再现了钱家当年“古朴”、“雅致”的生活品味。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祖籍杭州。三岁时跟随父母迁往北京,1930年在国立交通大学读书时,因身染伤寒在杭州静养一年。虽然钱学森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度过,但是……[详细]
    24、西津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津桥
      西津桥位于永康城西,横跨永康江上。这里在600多年前是个渡口。著名的“西津晚渡”就出在里。每当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立在船头,远处燕子低飞,眼前鹜鸭争游,景色分外艳丽,是永城八景之一。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始建成一座木造结构桥梁。此后屡坏屡建,最后一次修建于清嘉十二年(1807),并在桥头立了一块《西津桥志》石碑表彰。这次修建不仅已复旧貌,而且比先前更坚固更雄伟了。西津桥设计巧妙,造型奇特。全桥13墩14孔,长70丈,宽1.5丈,高1.4丈。桥墩上有木构桥身,上建廊屋55间,桥中心3间建有双层亭阁,构造美观实用。排列成行的石墩呈弧形向下游微曲,如此从北向南看,可使人感到“一眼看不穿桥身”,颇有气势。桥顶椽、檩刷以土红,显得古色古香。梁柱密布屏列,西厢低梁相间坐凳,可供游人小憩。桥内两……[详细]
    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
      是宁波鄞县四明山区,峰峦叠嶂,地势复杂。在各个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这里领导人民建立了武装,与日本帝国主义、-顽匪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从1951年开始,宁波和鄞县人民在鄞县西部的章水镇兴建、扩建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馆。目前,郸县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已达14300平方米。陵园内,树茂花繁,风景宜人。纪念馆的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庄严肃穆。在这一建筑群中,有纪念塔、纪念碑、纪念厅、烈士事迹陈列室、烈士公墓群、烈士骨灰堂和九曲休息长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陵园正中凌空耸立的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塔项,鲜艳的红五星象征着先烈的革命精神如同日月之光,永照……[详细]
    小浃江碶闸群
      东岗碶:东岗碶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东岗碶村东岗碶自然村北侧。西北、东南向跨小浃江,占地82平方米。全长28米,13孔,每孔孔距2.1米,宽2.8米。以三石柱并列为墩,西南侧呈分水形,条石为梁,每孔安闸,双重石门,上游砌左右翼墙。《宁波府帖文节略》载:“东岗碶……横截江流,内蓄淡水,外阻咸潮,鄞定丰邑,田地全赖,蓄泄灌溉,为得甚溥”。 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东岗老碶,5孔,灌溉农田1.3万余亩。万历年间,在东岗老碶西百步处,筑8孔东岗新碶。万历三十一年(1603),增筑新碶为13孔。现存东岗碶系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清嘉庆十三年(1808)三月,下游燕山碶建成后,东岗碶成为交通桥,现仍保留有碶桥的特点。东岗碶建造年代确凿,构造牢固,保存较好,1993年公……[详细]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千人坑遗址)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位于浙江省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它们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侵略浙江,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见证。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占地4.3亩,建筑面积总计440多平方米,1995年经修复作为浙江人民抗战纪念馆,旧址坐北朝南,泥石木结构,重檐亭式房屋,1995年9月正式对外公展。在200多平方米展厅内,分“侵华暴行,铁证如山”、“抗日烽火,烧遍全国”、“换庆胜利,严惩战犯”三个部分,陈列展出了近200幅历史照片、图片和当年受降仪式现场的部分实物,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取得的伟大胜利。同时在宋殿村南当年日军残杀我国同胞的千人坑遗址处立碑,以此向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千人坑遗址”5字由原浙江省……[详细]
    王村口革命纪念建筑群
      遂昌王村口红军革命纪念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西南部的王村口镇,地处仙霞岭山脉之九龙山东麓,青山簇拥,绿水环绕。小镇因初为王氏所居,且川、江汇合口于此,故名王村口。1934年12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洪家云部首次袭取王村口镇,惩治了部分土豪劣绅。1935年1月2日,洪家云部再次袭取王村口镇,毙敌10余名,俘敌40余名,缴获50余支-和大量弹药及军用品。洪家云部两次袭击王村口,有效地宣传了共产党、红军,鼓舞了人民群众起来闹革命、求解放的勇气和信心,为挺进师入浙开展游击战争打下了基础。1935年7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部进驻王村口镇,在此设立了建设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粟裕、刘英及师部机关人员驻扎在已举家逃亡的程氏地主家,王村口天后宫成为红军的主要活动场所。挺进师在浙西南创建革命……[详细]
    宁海石碾群
      宁海石碾群共7处10座(只),时代跨度为明——民国时期,分别位于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西岙村、茶院乡寺前王村、许家山村、深甽镇岭下村、力洋镇力洋孔村、一市镇东岙村和越溪乡梅枝田村。其中西岙村四座,其他各村分别一座。2012年3月26日,宁海县人民政府公布西岙石碾、许家山石碾、领下石碾和力洋孔石碾为宁海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宁海石碾群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西岙石碾群公园石碾老学校石碾老爷庙石碾寺前石碾长街西岙村,有4个碾子座,除一个为圆柱体碌碡外,其余均为大碾轮的碾子座。大石碾碾盘周长17.27米,槽深0.18米,碾轮直径1.66米,一次性可碾谷300-400斤;小碾碾盘周长3.5米,槽深0.13米,碾轮直径1.63米。一次性可碾谷200斤。2.……[详细]
    萧家小龙桥
      萧家小龙桥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年代为清。江南多雨,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古人出行,桥,不可或缺。早在清乾隆年间,萧家小龙桥还是金衢古驿道上的交通要塞。时隔300多年,这座婺城区现存最长的古桥早已不见旧时的熙熙攘攘,曾经开阔的莘畈溪也激流不再,就连桥侧的时刻文字都已淡得模糊难辨。如今出行便利,这座古桥既无法通车,也没有平坦的道路与之相连,有时候一整天也未必有人来踏访。小龙桥好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望着静谧流淌的河水,遗世独立、静默平和。造访古桥时是一个深秋的晌午,以水稻为主要经济作物的萧家村已经进入了繁忙的收割季。萧家村位于汤溪镇西北面,北靠洋埠和铁路,东为西祝村,西与龙游交界,西南为黄堂村。据《陵兰萧氏宗谱》记载,萧元禄由兰溪泽头殿迁于此,村以祖姓名萧家。萧家村辖肖家村和小龙桥村两个自然村……[详细]
    古越藏书楼
      今浙江绍兴城区胜利西路,紧邻大通学堂。清末徐树兰(1837年至1902年)创办。古越藏书楼,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的创办人是山阴人徐树兰。徐树兰是位赋闲的兵部郎中,在西方文化的启迪和维新改良主义的影响下,参照东西方各国图书馆章程,以存古和开新为宗旨,捐献私人藏书7万余卷,于1903年在他的家乡浙江绍兴购地一亩六分,耗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建造此楼,1904年正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放。在管理方法上除继承封建藏书楼的传统外,又吸取外国先进经验。编有《古越藏书楼书目》,旧分经、史、子、集、时务5部,编为35卷;后分为学部与政部,改编为20卷。学、政两部下各分24个类目,每类再分若干子类。类目多因袭旧有名称,但子类显示出中外学术统一立类的倾向。……[详细]
    南宋皇城遗址
      南宋皇城遗址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大内有城门3座,南称丽正,北为和宁,东曰东华。皇城内,宫殿巍峨林立,光耀夺目。有金銮殿、垂拱殿、选德殿、福宁殿、勤政殿、复古殿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此外还有华美的御苑直至凤凰山巅。元至元十四年(1277)因为民间失火延及,焚烧殆尽,至明代成为废墟。现遗址上建有军队用房和杭州卷烟厂等大型建筑以及民房,国家文物部门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凤凰山御苑内石刻、石景颇多,规划辟为南宋故宫遗址公园。皇城内部可分宫城内和宫城外两个部分。宫城内分为朝会区、后寝区、后苑区、宫内服务区、东华门宫殿区、慈宁宫区;宫城外主要为北宫门、东华门服务区、东宫区、内府衙署区等等。根据杭州市有关部门最新的框定和测算,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的四至范围为……[详细]
    王阳明故居纪念馆
      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西路以北。这里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瑞云楼始建于明代,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之地。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宪宗成化八年生于余姚北城,卒于名世宗嘉靖七年,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世居姚城龙泉山北麓,诞生的时候,他的祖母梦见神仙驾者祥云给他送来一个男丁,遂将其降生住宅称作“瑞云楼”。他的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后,王阳明随父进京。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历任兵部主事、龙场驿丞、卢陵知县、江西两广巡抚,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王阳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总结并完成了宋明以来的心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奉为“心学大师”。他的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详细]
    34、大善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善塔
      位于绍兴市区城市广场东南隅(原西营大善寺内)。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寺、塔焚于火。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寺、塔。今塔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5000斤。缘梯登高,可鸟瞰绍兴古城全景。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塔身犹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建于大善寺内,故名。今寺毁塔存。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屡兴屡废。今塔重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重修。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六面七层,高40.5米,底层边长3.8米,底层六面均设壸门,二层以上两面相对辟壸门,余设壁龛。顶施藻井,上置铸铁覆钵。塔外檐已毁。塔中空,原有……[详细]
    杭州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杭州湖墅香积寺巷,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原名兴福寺,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赐名香积寺至今,是杭州湖墅地区的著名寺庙,曾是灵隐、天竺朝山香客的集散地,素有“运河第一香”之美誉.每天运河上千余船只往来,运输繁忙,夜间灯火通明,寺内热闹非凡,促进了湖墅地区乃至杭城的商贸、旅游的繁荣,对佛教禅宗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香积寺内原有宝塔二座,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湖墅志略》记载:僧祥文于康熙年间住香积寺,拓展寺基造毗卢阁,并于寺前建石塔二座,现仅存一塔,该塔八面九层,下有须弥座,用白石雕凿,仿木结构楼阁状,斗拱仿宋式,第三层东面悬匾,上刻“慈云”两字,南门作半启状,第五层有一门打开,有一-自门内出来。该塔结构手法、浮雕风格为清代之代表作。1……[详细]
    北岙妈祖庙
      位于北岙镇东沙村。妈祖,名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生于福建省莆田县湄州岛。因经常救助遇难渔民,深受沿海人民的敬爱。逝世后,被立祠纪念。其后被敕封为“天妃”、“天后”。该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相继修葺,1929年经村民陈继牛发起维修,增设门厅和两厢。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厅、戏台、两厢、拜亭、大殿等组成。前后三进,五开间,通进深35.8米,通面宽11.20米,悬山顶。妈祖庙虽规模不大,但结构精巧、装饰肃穆,是我省目前妈祖宫建筑中保存较好的一座。……[详细]
    志棠建筑群
      志棠建筑群位于龙游县横山镇,年代为明至民国。志棠村位于龙游、兰溪、建德三县交界处,以北面的天池山为靠山,东南以大麦山为案山,模环溪流经西南,建村选址契合堪舆布局。据考证,志棠原名“梓塘”,村前有一口很大的水塘,塘边长有一株巨大梓树,因而得名“梓塘”,后衍变为志棠。据民国《龙游县志》(氏族考)载,邵氏先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由寿昌迁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建村历史。南宋时期,北方战乱,迁都临安,大量移民南下,志棠因有狮象昼开夜关之祥地,被移民所看中,纷纷落脚志棠发家兴业,至明代最为鼎兴之时,人才辈出,考取功名,诸多朝廷命官回乡造厅,光宗耀祖,留下不少宝贵文化遗产。志棠古村以花台脚为中心枢纽,世称小街古里,小街巷弄相接,楼宇相通,自古为官商要道,酒肆茶店,药铺杂货,商业繁荣。四周滴水……[详细]
    38、施家山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家山
      在慈云岭施家山南坡。吴汉月(912~952年)是五代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之妃,也是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弘俶的生母。《吴越备史》卷四载:“夫人钱-,讳汉月,中直指挥使吴珂女也。幼而婉淑,奉文穆王。时恭穆夫人尤宠爱之。夫人善胡琴,性慈惠而节俭,颇尚黄老学,居家披道士服,余皆布绢而已……封吴越国顺德夫人。薨年五十九。”吴汉月死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六月,同年八月归葬。1958年发掘,原地原状保护。墓呈长方形,全长760厘米,宽287厘米,高310厘米,分前后两室。前室长260厘米,后室长500厘米,设门两道。门高230厘米,宽173厘米,厚43.8厘米,呈圭状,左右两侧分立方形石柱一根,石柱高172厘米,其上架石门楣,门楣高72厘米。除前后两室的门框用整块青石凿成外,其余全用红砂石板砌成,交……[详细]
    葛云飞墓(含葛云飞故居)
      葛云飞墓(含葛云飞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三泉村黄湾寺北侧,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葛云飞墓位于石板山的南麓,向南偏东五十度,用石块砌。筑围墙,石板压顶,并雕出筒板瓦。面阔五间,中部三间向内凹进,明间立碑,上刻“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葛壮节公之墓”,正脊刻“忠荩可风”前设祭桌,石板铺地。两梢间向外凸出,与明、次间前室的前沿齐,封以栏板。望柱高2.65米,柱头雕狮子。墓顶堆土,宽7.65米,深7.7米。远处丛山迭起,近处果树葱郁,环境肃穆幽静。葛云飞故居位于萧山区进化镇山头埠村,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宫保第,建于清代,是葛云飞的诞生之地,现存建筑为面宽五间带两间厢房的二层楼屋。葛氏宗祠,建于清中晚期,是葛云飞的读书地,由门厅、正厅和厢楼组成。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和葛氏宗祠是民族英雄……[详细]
    40、富义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义仓
      富义仓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三进院落、三排仓房组成。为时任浙江巡抚的谭钟麟负责,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建成于光绪十年(1884),为大运河沿岸现存的著名古粮仓之一,与北京“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仓名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富义仓讲解词游船驶过御码头我们会看到运河的一段支流,它叫胜利河,大家看,就在哪里,河上的桥是2006年重新翻建的华光桥。大运河与胜利河的交汇处华光桥的旁边,左右逢源的这块古建筑群就是大江南北有名的富义仓遗址。富义仓坐落在杭州拱墅区偏南的一处风水宝地上,这是座清朝时期营建的,那时的水运尚很发达,特别是江南一带进京的贡粮,大多数都由大运河漕运运至京城,所以,运河两端京杭两地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储粮仓,像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