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虞竺可桢故居
  竺可桢故居在东关镇大木桥头,台门坐南朝北,前临市河,现已作为上虞市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竺可桢,字藕舫,又名绍荣、兆熊、烈祖、上虞东关人。先后求学绍兴东湖通艺学堂、复旦公学、唐山路矿学堂学校。1910年留学美国,学习气象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任教武昌高等师范和南京高等师范,讲授地理学和气象学。1925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国际百科全书》编译室主任。一年后又到南开大学教书。1927年应聘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4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倡导学术民主,重视新人,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并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闻名世界。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书。特别是从1936年1月1日至1974年2月6日逝世,共3……[详细]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据米厂老工人回忆,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原王店米厂仓库。建筑占地面积5700余平方米。2002年米厂改制,仓库停用,目前除西侧少数租给小家电厂作仓库外,其余皆闲置。粮仓群由南向北分三排平行错位等距离排列,南起为第一排有6个粮仓,向北第二排有5个粮仓,最北第三排西起首位空缺,仅有3个粮仓,共计14个粮仓。各粮仓间等距7.8米,均为苏式圆筒形,同体积尺寸,直径12米、层高8.15米,墙体混泥土砌筑,内部有木梁架,屋顶为六面青瓦顶,大门开处离地2米。米厂西侧沿长水塘建有石码头(现已严重损毁)。长水塘为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沿河而建的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是王店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粮仓群从保存数量……[详细]
胡公岩摩崖石刻
  胡公岩位于余姚胜归山南坡。明嘉靖二十七年,胡宗宪任余姚知县,有效地禁住了胜归山开凿山石之风。十年后,胡宗宪调任浙江总督,为抗倭多次来到余姚,屯兵胜归山下,后人为纪念胡宗宪,特于嘉靖四十年在胜归山南坡雕凿胡宗宪官服像,故称之为“胡公岩”。胜归山之所以成为游玩胜地,不仅是有几个石孔而已,主要的还在于有着明代、清代至民国先后雕凿的岩崖雕像。胜归山旧有刘将军庙,祀东晋将军刘牢之。到明嘉靖间,在庙前增建复初书院,雕凿胡宗宪秉公断案之像。后因岁久,庙与书院渐圮。至明万历年间,有一僧人看中旧址,改建为禅院,依山岩雕凿佛像,历二十年竣工,称之为胜归山庙。增凿的佛像有袒胸露肚、捧腹大笑的弥陀佛,手执破芭蕉扇的疯癫和尚济公像,上面还有观音大士像,曲腿盘坐莲花宝座上,座下是浪涛翻滚的南海,有巨鳌游弋。东侧有赤脚踏……[详细]
鲍氏旧宅建筑群
  鲍氏旧宅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由鲍氏小洋房和老宅院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6平方米。鲍氏小洋房,砖混结构,坐北朝南,三层楼,面宽五开间,通面宽22.80米,通进深16.27米,明、次间设前廊,前檐用爱奥尼柱至三楼露台,二、三层均用西式栏杆,三楼露台东、西角分设西式圆穹顶亭,南向设墙门,四柱三间,中间门洞用券顶。老宅院分纵、横两条轴线布置,纵轴分东、中、西三列建筑,中列建筑前后五进,木结构,皆为平房,开间35间不等,前三进明间用卷棚连接,柱梁构架制作精细,东列厢房面宽17间,通面宽59.5米,传统木结构;西列厢房面宽8间,通面宽30米,传统木结构。横轴残存一进建筑,面宽21间,通面宽64.9米,通进深5.95米,传统木结构……[详细]
许家南大房
  许家南大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主要包括南大房、许氏家塾、许氏宗祠等建筑。南大房,明万历年间许氏四世大房魁始建,清光绪二十九年续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沿中轴依次列门厅、正厅、内宅、后楼及后宅,两侧分列廊庑厢房,总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门厅面阔十一间,正厅五间,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后单步,用材粗大,后楼为清光绪时续建,二层楼,面宽九间,后宅为两进院落,面宽三间。南大房西侧有许氏家塾及许氏宗祠,许氏家塾,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前后两进,左右设廊,为当时许氏子弟读书场所。许氏宗祠,清道光八年(1828年)始建,后屡有修葺,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5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5平方米,三间三进,第一进为厨房和帐房,第二进为拜……[详细]
汪胡桢旧居
  汪胡桢旧居位于嘉兴市区帆落浜39号,系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旧居。汪胡桢(1897~1989),字斡夫,号容盦,浙江嘉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汪胡桢任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时,亲自踏勘了从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仅用一年半的时间,编制完成了《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一书。他是中国近现代对运河整治有着重大贡献的学者。1928年,汪胡桢受聘为太湖水利工程处副总工程师时,在帆落浜东购地4亩,筑小楼奉母养颐。抗日战争时被毁。1948年重建,为西式平屋数椽,名“湖滨小筑”,有花木之胜。现有建筑整体布局呈“工”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80平方米,砖木结构,屋顶铺设洋瓦。前后两进,北面一进三开间,分别为内书房、外书房和客厅;南面一进四开间,为卧室和卫生间。连接南、北两进的……[详细]
湖州铁佛寺
  铁佛禅寺位于湖州市区劳动路中段,因为有一尊宋铸铁观音佛像而得名。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古刹。铁佛禅寺,原名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14年),北宋天圣三年(1025)承鉴真和尚宿愿铸铁观音像供奉,故名铁佛观音院,熙宁元年(1068)年赐名圣寿观音院。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复改名广福观音院,元末(1368)年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更名西林铁佛禅寺。宣德八年(1433),僧昙壁又铸华严三圣铁佛即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尊坐像,创慈云阁,寺院又呈兴旺景象。但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又遭兵毁,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观音殿;光绪初年(1875)又重建铁佛殿。民国三十年(1941)僧恒森接法卷为铁佛寺四十代主持。民国三十三年(1944)重……[详细]
湖州纯阳宫
  纯阳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纯阳宫在金盖山南麓,自南朝名士陆静修于此结庐修习始,渐成道教活动场所。自南而北,建筑错落有致,依山势从低到高,分三进而建。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年间及清末民初重建,总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第一进建筑有天将殿、抱云庵及存希堂;第二进建筑有祖师殿、五祖殿、宗德堂、官厅子、讲堂及小厢楼;第三进皆为带廊楼屋,有玉皇阁、巢鸾阁、斗姥阁、祖堂及古书隐楼。纯阳宫梁架多为抬梁式,梁枋上雕刻戏曲人物或彩绘传统故事,屋面为硬山顶,施小青瓦,阴阳合铺。宫内尚存清嘉庆吴锡麒、梁同书,清光绪俞樾、戴翊清撰书的碑记及黄庭坚等帖石20余方。纯阳宫“其地显自六朝,彪炳于宋元,名贤逸士先后锺接其间”,历史源远流长,在道教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是清代全真龙门派在江浙一……[详细]
209、赵镇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镇桥
  赵镇桥位于北白象镇赵家硐村。该桥为三孔石梁桥,东西走向,全长12米,宽2.46米,造型非常古朴。桥梁石板两侧均阴刻有字,字迹比较模糊。据桥梁石板南侧的铭文记载,该桥建于南宋庆元己未年(1199),距今已有807年的历史,当地人叫这座桥为桥头桥。每组桥墩由三根粗石柱和一根粗石梁组合而成,东侧桥墩两侧粗石柱已断裂,西侧桥墩一侧粗石柱已被水泥柱代替。桥的每一孔上均由四条花岗岩质条石并排铺设,两侧两条石比中间两条石略宽,横架在两组桥墩上,呈现出一定的弧度。此桥横跨于小河之上,东岸植有樟树,保存着浓郁的江南的水乡风貌。1991年,赵家硐村为了方便交通,在离该桥北侧5米处修建了一条水泥桥(赵家硐大桥)作为主要交通津梁连接两岸交通,此桥才得以保存。该桥是乐清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桥梁,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慈济桥……[详细]
矴步头谢氏民居
  矴步头谢氏民居位于桥墩镇矴步头村,俗称广昌内,建于清代,依山临溪,坐西朝东,由台门、前屋、厢房、正屋组成三进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前台门屋面为悬山顶,面阔16.20米,进深6.0米,两侧置楼房,明间为通道。前屋面阔七开间,悬山顶,通面阔41.9米,通进深8.3米,堂上悬“椿萱长春”行书大匾,两侧有“鹤畀频添七旬清健,鹿车共挽百岁长生”的楹联。左右厢房面阔五开间,二层悬山顶。正屋面阔七开间,二层悬山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建筑。二楼前廊置美人靠,通面阔41.90米,通进深9.0米,正堂悬挂清同治五年(1866)“英杰联芳”楷书大匾。谢氏家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曾传承下来较多的家风故事,其先贤因经营茶叶发家致富而建造,民居的檐柱、斗拱、屏窗等构件上均雕刻精美,如浅浮雕牡丹、……[详细]
白龙山石殿
  白龙山石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该建筑群建在白龙山之阳半腰,总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山门、石殿、照壁(石)、石亭、石塔(部分构件)等组成。山门位于寺右,坐东朝西,仿木构石构建筑。石殿,原为自然洞穴,明万历十年在洞前增建仿木构大殿,明间檩下铭刻“明万历十年壬午正月朔旦僧道航肇建”。石殿前照壁,为四柱三间,下置须弥座,明间浮雕佛像八十尊,两次间佛像各四尊及鹿一只。石亭(名太空亭),仿木结构,歇山顶。亭后壁嵌石碑三方,记载众僧举行供佛或布施的法令等。石塔现存构件有塔身、塔檐等。白龙山石构建筑群的各建筑依地形而建,结构简朴,佛像及装饰雕刻线条粗犷流畅,保存完整,是我省为数较少的明代石构建筑之一。……[详细]
金华邵飘萍旧居
  邵飘萍旧居即邵飘萍旧居陈列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古子城内浮桥街89号,是一代报人邵飘萍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邵飘萍旧居分前后两进各三间,以天井隔开。邵飘萍旧居,是这位革命伟人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做好这幢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金华市文物局于2012年开始着手开展旧居的整体维修工程,2014年维修工程通过了浙江省文物局验收。2015年,实施了旧居的布展工作,纪念与传承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爱国主义情怀。2016年5月16日,邵飘萍旧居陈列馆开馆。布展以邵飘萍的生平为脉络,以图片资料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杰出地位和卓绝贡献,展现其“飘萍一支笔……[详细]
荷叶地遗址
  荷叶地遗址位于海宁周王庙镇星火村,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于1988年8月星火砖瓦厂取土时发现。1988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与海宁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35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2—3.5米。清理出良渚文化墓葬16座,随葬品有琮、璧、钺等玉器及石锛、石凿、石犁和陶器共达380件。第二次发掘时间为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考古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1米,发现墓葬12座,出土器物51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钻探表明,现存遗址面积为两块,东部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东西宽约45米,南北长约55米,文化层厚约1.5米。西部面积约1500平方米,东西宽约30米,南北长约50米,文化层厚约1.5米,内涵丰富。荷叶地遗址是良渚文化时代的一处大型贵族墓地,发现……[详细]
清泰第二旅馆旧址
  清泰第二旅馆旧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33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清泰第二旅馆旧址,又名群英饭店,建造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其前身是由张恂伯等合伙创建于清宣统二年 (1910年)、位于城站下羊市街的杭州清泰第二旅馆。当时同盟会主要成员王金发、顾子才等经常出入该旅馆,孙中山先生也曾下榻于此。1911年辛亥革命后,政府将原来的旗营开辟成湖滨新市场,清泰第二旅馆也于民国二年(1913年)从下羊市街迁至湖滨延龄路。1933年,该旅馆迁移到仁和路。此后,许多知名人士如邵力子、沙千里、沈雁冰、于子三等均出入过该旅馆。抗战期间,旅馆曾被日寇占用,内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该店收回。1956年旅馆实行公私合营。“文革”期间,旅馆改称群英旅馆,后又改名为群英饭店。 清泰第……[详细]
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
  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分布涉及海曙、江东、镇海三个区。2011年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奉宪勒石碑刻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柒月。该碑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至今镇海境内唯一的航运水利碑,记述了镇海内河航道货船的通行路线、关卡设置、免捐区域、巡查惩处等内河航运管理章程,对研究该时期内河航运管理提供重要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甬东天后宫碑位于庆安会馆内,庆安会馆地处宁波市江东区江东北路156号。建于宋代(1911年)的天妃宫,系宁波最早的天后宫,位于今江厦街(已毁)。现存的天后宫位于宁波市区三江口的东岸,故称为“甬东天后宫”。碑铭写于1884年,赐同进士出身知州衔江西建吕县知县郭董沛撰文,赐进士出身二……[详细]
虞廷恺故居
  虞廷恺故居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年代为清、民国。虞廷恺纪念馆位于瑞安市马屿镇江上村,2016年,虞廷恺先生嫡孙虞文籍等发起兴建虞廷恺纪念馆,历时一年,于2017年春竣工。虞廷恺纪念馆是一座晚清风格庭院式建筑,三进二层,设有五个展厅。其中在一、二进大殿中,展示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以及诸多民国政要的题词墨宝以及虞氏先祖、虞廷恺先生诗文作品;三进大殿是虞廷恺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结合遗留文物照片和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运用现代技术展示虞廷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纪念馆占地面积2.27亩,实际使用面积5.5亩,建筑面积约1088平方米,展厅面积880平方米。既古朴庄严,又具备当代建筑元素,是人们追慕、纪念先贤的场所,也是参观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为当地增添了一个既靓丽又有很高文化品位的特色景点。纪念馆接……[详细]
戴墓墩遗址
  戴墓墩遗址位于平湖市乍浦镇建利村戴墓墩自然村,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聚落址,地表包含少量商周时期遗物。遗址原有高墩,高于现有地表约2.5米,在取土后留下的零星小土堆剖面可见明显地层,现已基本被平。遗址于1958年农民取土时发现,经考古钻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93年至1994年修建东西大道时发现多座良渚文化墓葬,出土大量良渚文化时期遗物。2001年9月平湖市博物馆对遗址东部大港化工厂工程涉及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良渚文化墓葬5座,发现居住址和用于祭祀的高土台等遗迹。出土玉、石、陶器60余件,其中双鼻壶、圈足盆、平底罐、器盖、贯耳壶等9件陶器上发现有陶文。遗址发掘出土编号为01PDM1:6、7的带盖宽把杯,通体刻饰有“蛇鸟纹”和空白处勾勒网格纹和直线纹作为地纹,在良渚文化时期非常……[详细]
韩国独立运动(杭州)旧址
  韩国独立运动(杭州)旧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年代为民国。由长生路湖边村23号、学士路思鑫坊41-42号、板桥路五福里2弄2号组成。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民主革命志士--中国,积极开展反日复国运动。1919年,--志士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32年4月“虹口公园0-案件”后,日本展开报复行动,临时政府无法在上海立足,被迫迁往嘉兴和杭州等地。临时政府在杭州的活动地点约有9处,现查明的明确地点有3处。其中湖边村23号是1932年5月时韩国临时政府办公处;板桥路五福里2弄2号则是1934年时韩国临时政府办公处;思鑫坊41-42号曾作为当时韩国独立党部。3处建筑均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石库门里弄式民居,在这些普通民居点从事革命活动,有利于掩藏身份。当时的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就住在龙翔桥思……[详细]
周尧故居
  周尧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上周岙自然村梅溪东侧。据当地老村民介绍,该建筑原为四合院式布置,1956年发洪水,房屋大部分被水冲垮。现在原址及边上空地重新修建周尧故居。总占地面积累551㎡,建筑面积木729㎡。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两面设两幢厢房,中间为天井,南面设木质双扇大门,为一进三合式建筑。主楼为五间二弄二层硬山顶,设前廊单步梁,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进深七柱十檩,廊之西边设有边门。屋前为天井,鹅卵石铺地。东西两厢房建筑面积119㎡,为三开间一层硬山顶,设前檐廊包后檐,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进深五柱七檩。门厅,建筑面积13㎡,为单开间一层前后两坡硬山顶。周尧教授是国内外享鹅盛名的昆虫学家和学者,他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成绩着著。选后被国际世界温大会授予“绿色宇宙大奖”,香港亚洲农业发展基……[详细]
吴家浜遗址
  吴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来龙桥村吴家浜自然村,北临吴家浜,现已填掉一部分,西南为河,东为田与村庄。据出土文物判断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晚期,面积约33000平方米。1981年试掘发现,地层堆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耕土扰乱层,厚约30—40厘米,发现少量的近代砖瓦和青瓷片;第二层为文化层,分上层与下层,上层约5—18厘米,土色呈灰褐色斑点与第一层有较明显土色界线,有较少细碎陶片与小块碎红烧土,下层厚约5—20厘米,土色与上层无明显差别,土质上下不同,发现少量的碎小陶片和小块红烧土,烧土中带有芦苇印痕;第三文化层的土质厚有10—40厘米,和第二层土质有明显不同,并沾有草木灰,出现很多牛骨、牛牙、猪牙、鹿牙、鱼骨等为数不少的兽骨和不少的陶片及大块有印痕的红烧土。调查试掘面积小,没有发现完整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