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龙山抗日碉堡群
  龙山抗日碉堡群位于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山至金岙沿海一带。1934年抗日战争前夕,民国政府国防部请德国军事顾问佛采尔拟订《宁波区海防设备实施计划》,在“三地区沿海各要点构筑永久工事”。龙山抗战碉堡群为时任宁波防守司令、国军194师师长的王皡南主持建造的海防军事工程,碉堡分布于龙山镇伏龙山至澥浦一线沿海地带,原为500米一堡,慈溪境内现存尚有14座。碉堡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三种类型:其一为大型母堡,现存4座,方形带放射形枪眼,面积约三、四十平方米;其二为小型圆柱状子堡,现存7座,直径在两米左右,高约2.5米,带二至三个枪眼孔;其三为暗堡,现存3座,是筑在地下或山体内的方形地堡。龙山抗日碉堡群是浙东军民抗击外辱,争取民族自立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抗战军事史的重要史迹。2011年1月慈溪……[详细]
花街大夫第
  花街大夫第(含正心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大夫第,明代,坐东北朝西南,现存建筑为前厅、茶亭、后厅。前厅(又称大厅),面阔五间,悬山顶,进深为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用,梁袱月梁造,梁下施丁头栱,檐下斗栱为丁字重栱。前厅与后厅之间为过厅(茶亭),两侧设木栏板、木格窗。后厅,原为五开间,现只存明间,梁架为五檩四柱,用中柱前为三架梁后为双单步,梁下均施丁头栱。大夫第,是我省为数较少、时代特征明显的明代建筑。正心堂,清代,前后共三进,均为三开间,并两侧设厢房,厢房为二层单檐,总面积741.6平方米。一进为二层单檐、进深2.72米的小楼,两次间与厢房连接。二进为大厅,亦称正心堂,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所有檩条下均施浮雕,后檐之间置板门,次间……[详细]
鼓山书院
  鼓山书院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年代为清。鼓山书院,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鼓山东南坡,北倚鼓山,西峙磕山,系明、清时期的书院,坐落于新昌县城西隅的鼓山西南坡,是新昌乃至绍兴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是江南形制布局较为规整的书院,原占地面积有5328平方米。今存书院东侧部分建筑,约有1200平方米左右,院门以内,总体布局为纵轴线上三进,横轴线上三进。纵轴线上由南向北有前厅、讲堂、藏书楼,逐进递升;两侧为学舍。前厅一层三间,明间作通道;讲堂、藏书楼、学舍均为两层楼房。院落曲房别院,纵横有序;以天井相隔,用作采光排水;房舍间以廊互连,结构紧凑联系方便。东侧书房建筑部分,虽经1995年落架大修,仍保持了旧制原貌。书院西侧部分建筑,建国后直至“文革”时尚存,然而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已成危房,被水泥厂作职工宿舍……[详细]
244、毓英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英塔
  毓英塔位于武义县白洋街道,年代为明。毓英塔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明代风水塔。矗立在鲶鱼山上的毓英塔与明招山遥遥相对,建塔时间略早于武义县城塔山的发宝象龙塔。万石院塔,又名毓英塔,位于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万石院村,塔为明万历癸酉年(1573)建筑。塔为砖砌空筒式结构,六面七级,高约二十米,塔隔面开窗,立面自下而上略有收分,每层腰檐采用平砖与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塔顶用砖层层叠收,底层开一拱卷形门洞,塔座石砌呈鼓形须弥座,束腰处高浮雕宝相花、如意花等花草图案,线条清晰,保存完好。外观雄浑端庄,造型简约古朴,是具有地方风格的典型风水塔。塔内中空,原有螺旋木楼梯可登临塔顶眺望远近山川之风光。转梯、塔刹无存,塔身外观完整,仍保持明代风貌,为研究浙江明清时期塔幢建筑双套筒结构向空筒结构演变过渡的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王羲之墓
  金庭王羲之墓在嵊州城东20多公里的金庭乡瀑布山。金庭是书圣王羲之晚年养生之处,卒葬于金庭乡瀑布山下。据《剡录》载:“王右军墓,在县东孝嘉乡五十里。”今墓为1984年重修,向南,圆形,条石青砌,墓前铺青石平台,中立石碑,碑阳镌刻“晋王右军墓”,上覆以方形石亭,单檐歇山顶,此处有古柏蔽日、瀑布挂潭,青山环抱,碧溪蜿转,秀色可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羲之晚年移居于剡之金庭(今浙江嵊州市金庭镇),与当时名士谢安等在此寄情山水安度晚年,去世后即安葬于瀑布山下(史传此地为道家的洞天福地之一),在墓的下方原有一规模宏大的“金庭观”,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因该观结构巧妙奇特现已无法复建,今嵊州市政府正投资数千万元划地保护墓地、动工兴建“书圣园”,以后这里将成为继兰亭后的又一书法圣地,这可是书法界的一件喜事。金庭……[详细]
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元宝街18号,占地10.8亩,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共耗资10万两白银所建,号称“中国巨商第一宅”。1903年胡雪岩子孙将豪宅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又转让蒋家,此后日渐破败。古宅为典型明清院落风格,经杭州市大力修复后,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整座古宅分十三楼宇、芝园等,亭台楼阁,水榭通幽。从建筑到家具都精心布置,运用大量名贵木材精雕细刻。故居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以及两顶为胡雪岩度身制作的红木轿子,坐在其中,宛如置身小亭。整座古宅文物荟萃,犹如一座民间工艺珍宝馆。内中还有-长篇题词:“胡雪岩故居见雕梁砖刻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详细]
247、瑞庐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庐
  瑞庐系顾宗瑞故居,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太白社区东街140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63平方米,分为自建屋、祖传屋两部分。自建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总体呈三合院式,共有正屋三间、左右明轩各一间、后轩一间、东偏房一间,为中西合璧小洋楼建筑。祖传屋建于清代晚期,位于自建屋的东北侧,为传统木结构平屋。2014年7月至10月由顾氏家族出资进行全面修缮。顾宗瑞(1886-1972年),爱国港胞,原泰昌祥轮船公司董事,是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为家乡捐资修路。逝后,其子女遵其“造福桑梓”的遗愿,在家乡兴办“宗瑞医院”、“宗瑞图书馆”、“周翠玉幼儿园”、“顾国和中学”等公益事业。瑞庐作为顾宗瑞故居和航运事业骄子顾氏兄弟(顾国敏、顾国华、顾国和)的故里,既是顾氏家族血脉所系,也是顾氏后人追根溯源的重要场所。……[详细]
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旧址
  1938年5月7日,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第一次会议在平阳县凤卧乡玉青岩村(今属凤卧镇)周尔信家召开。刘英、顾玉良、汪光焕、龙跃、林辉山等5人出席会议,郑丹甫、郑海啸列席会议。根据上级指示,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刘英任书记。12日,浙江临时省委机关秘密迁入温州城。9月,中共中央批准浙江临时省委为浙江省委。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旧址,位于平阳县凤卧镇玉青岩村。该村是平阳县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海拔500米,周围山峰陡峭,重峦叠翠,峡谷幽深。旧址周家系5间木结构平房,坐东朝西,临时省委在其北面1间成立。为纪念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的成立,1994年,中共平阳县委在玉青岩建立了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纪念亭。曾任省一大秘书处长的邢子陶题写了亭名,并在亭柱上题了楹联。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旧址……[详细]
黄坛三堂
  黄坛三堂位于浙江省宁海县黄坛镇黄坛,包括: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因每座院内各有一堂匾,堂由匾而得名。黄坛三堂系黄坛严氏坤房小四房的古民居,分别称为:金、石、丝、竹,为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的木构架建筑。这里曾是我县清代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原有大型民居院落20余处,后因火灾等原因,目前尚存大型的民居宅院五堂二屋一楼,而全村的古民居遍布,保持着古村的风貌。黄坛三堂都集中于村的北部,形成一个古建群落。它们布局合理、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各有特色,而以厚诒堂为最。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分别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道光十一年、嘉庆十二年,它们分别为三合院、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在500平方米至700平方米之间,总建筑面积为2371平方米。厚诒堂集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为一炉。益善堂融各式石花窗和雕板于一院。克绍……[详细]
龙现吴氏旧宅(含家庙、宗祠)
  龙现吴氏旧宅(含家庙、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旧宅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坐东朝西,平面布局为两进一照壁,并设厢房,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032平方米。门楼为八字形,立面为巴洛克风格。宅楼,五间三层,进深十三檩,两侧厢房各为六间两弄二层楼。家庙位于宗祠北侧,坐东朝西,布局为前后两进,呈“凸”形,总面积476平方米。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九檩,明、次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均施藻井。二进整体为石质构筑,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五架梁前后双步。宗祠位于旧宅北100米,坐东朝西,布局为五间三进,建筑面积501平方米。一进,进深九檩,明间置戏台,歇山顶建筑。天井两侧厢房各一间。二进,进深十一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四步。三进,进深六檩,明间五架梁后单步。宗祠柱础均为方形……[详细]
宁海万年桥
  万年桥横跨大松溪,据县《交通志》载为本县跨径最大,全省第二的单孔卵石拱桥。拱券砌筑整齐,基于天然岩层上,形如半月。桥体全长34米,桥面宽4.8米,桥拱底皮距水面9米,净跨18米,拱身厚1.2米,拱脚厚7.4米。桥面两侧纵向排列有不规则巨石数十块,一可作桥栏,二可作歇足聊天之用。该桥位于宁海双峰乡榧坑村东南,为该村外出之孔道。桥下溪流系发源为马岙乡望海岗南麓的大松溪,它自西北流经乡境北部出榧坑,折而向南,沿东部边境而下。至双峰、白溪、王爱三乡交界之柴家岭脚,汇入白溪。桥西北设聚兴庙,傍有凉亭,亭旁有古杏、古樟各一株,大可盈抱。聚兴庙后山上有大榧树一株,冠盖如云,隔溪即乡政府所在地。南堍曾是悬崖,一石径向东婉延。1972年,辟为公路,沿桥南堍而过,北达澄深。该桥座落高度海拔380米,附近植被茂密……[详细]
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
  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位于九山湖畔,蛟翔巷以南,巷北为市四中。平面呈抹角四边形状,坐北朝南。每面均面阔三间,抹角处个一间两层,门窗上抹灰砖砌半圆弧形窗罩。建筑以北为砖墙1堵,立面呈等腰梯形,中为圆窗洞一个,砖墙南侧为楼梯间,条石踏步,通往二楼。部分窗罩上或柱上开小型气孔。砖砌立面。瓯海公学创办于1925年,为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所私立中学。创办人谷旸(1894-1975)在五卅惨案后领导艺文中学师生脱离校会学校,筹办瓯海公学。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系当年瓯海公学现存唯一的建筑物,图书馆系当年利用九山湖畔魁星阁旧址建造。2002年3月浙江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曾对此进行过登记。2023年7月,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年代:民国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详细]
253、水则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则碑
  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宋宝祐间(1253~1258)建,明清两代续修,现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道光时所建,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的重修“平”字碑。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亭)旧貌,经重修后,恢复平桥河,与月湖水系相通,还历史的环境氛围。水则亭为则水碑而建,亭在四明桥下,取适中之地,测量水势,镌“平”字于石上,城外诸楔闸视“平”出没为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启闭适宜,民无旱涝之忧。因此,把四明桥改称平桥。水则亭为保庄稼丰稔、州郡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则碑利用平水的原理达到体察灾情、民情统一调度的目的,是我国城市古水利遗存中仅有的实例。是研究水利发展史,研究城市排涝防洪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有着特殊的意义。……[详细]
永嘉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
  永嘉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荆州壁画位于永嘉大箬岩镇、上塘镇,壁画创作于清光绪四年(1879年),绘于荆州太阴宫山门板壁和西北、东南侧山墙板壁上,共20幅,总面积80.32M2。绿嶂壁画创作于清道光七年(1828年)及清光绪二十八(1903年)、三十年(1905年),绘于绿嶂太阴宫两厢及后宫东西侧山墙板壁上,共21幅,总面积65.76M2。两者主要内容大致类同,均为三国、水浒、白蛇传、陈十四娘等历史故事及花鸟、百美图等。“文革”期间当地村民用石灰水覆盖,得以保存,后经重新剥剔清洗,画面基本清晰,局部稍有损毁,总体保存尚好。这两处壁画为民间传统的油彩壁画,面积较大,内容涉及广泛,构图严密,情节生动,运笔流畅,色泽鲜明,形态逼真,为我省所少见……[详细]
255、双魁巷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魁巷
  双魁巷位于秀城区东北部,紧靠古运河,全长54米,宽2.5米,石板路面,是典型的明、清里巷建筑形制。双魁巷建于1917年,当时绍兴宋传箕在“洋关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此建有嘉兴海关故称“洋关”)购置一亩土地建造此巷,隐喻“鸳鸯”和“一花双魁”。据说宋原计划开设青楼,后因故未成,遂作民居。巷端有过街楼,下有砖砌券门,巷内共有楼房26间,分列两侧,门户相对,格局一致,均系砖木结构,门楣上还有浮雕图案等,门面为二门二吊窗,窗棂为花格装饰,东侧房屋之门梁为方木,西侧房屋之门梁为圆木,阴阳、凹凸之别,以便于识别。双魁巷建筑艺术粗犷中带有精细,紧凑中保持整洁,具有明清江南水乡的“一街一河”、“人家尽枕河”、“曲水深巷”的风情特色,是城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旧式民用建筑。1981年双魁巷被列为……[详细]
仙都石梁桥
  仙都石梁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仙都石梁桥包括板堰石梁桥、鼎湖峰石梁桥、练溪石梁桥三座,均横跨好溪,相距约3公里。板堰石梁桥建于清初,75孔,长115米,宽0.60米,高0.80米;鼎湖峰石梁桥初建于明,修葺历史不详,44孔,长77米,宽0.77米,高0.80米;练溪石梁桥重修于清末民初,81孔,长145米,宽0.78米,高1.40米。结构基本相同,用倒梯形长条石扎入河床直立为桥墩(柱),墩(柱)作成燕尾榫状(燕尾榫上游小,下游大),上扣铺桥石板(梁),在桥墩(柱)下游用条石斜向支顶,根据桥宽不同或视取材难易等情况,桥墩(柱)分单柱和双柱并立两种。石材多用地产青石。仙都石梁桥是一种古老的桥梁形式,古谓“过水明梁”,比较适合山溪河床较宽、常水位浅、洪水期……[详细]
梅山盐场旧址
  梅山盐场1958年3月始建,1959年6月25日建成。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中,靠着梅山盐场创业者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永争先进的精神,当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愿梅山之花开遍全国各地”的锦旗。盐场筹备处旧址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梅山乡梅中村担峙自然村海拔30.7米的小山西南侧,又称青年大楼,据当年盐场建设者回忆,建于1958年。大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793.4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四坡顶,灰色洋瓦,仿前苏联样式。四周墙体青砖实砌,面阔19间,中间走廊将建筑分成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左右各设楼梯一部,每层占用两间空间,总共有72间房间,因此,俗称七十二家房客。木楼板,木框玻璃窗。底层有防潮隔层,前半部分正中一间为门厅。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其……[详细]
尚德当铺
  尚德当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尚德当铺建于清末,前为当铺,后为宅院,是一处商住合一的商贾宅院。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列门屋、仪门、前楼、后楼,两侧连以厢楼及部分附房,总建筑面积1229平方米。门屋即为原典当之处,二层楼,五开间,通面宽11.80米,通进深7.40米,明间梁架抬梁式,七檩三柱,前檐柱与前金柱一层设船蓬轩,前檐砌厚重砖墙,中辟石库门,硬山顶屋面,阴阳合瓦,两侧封五花山墙。过仪门,即为住宅部分,前楼、后楼均为五开间,梁架结构大致与门屋类同,前楼北次间设深约2米的地下储藏室,建筑木雕精细,砖雕门楼精致,建筑四周封以高大的封火山墙。 尚德当铺布局合理,规整有序,商住合一,功能分区清晰,建筑构架颇具地方传统特色,木雕、砖雕较为精美,为清末绍兴典型……[详细]
朱店朱宅
  赤岸朱宅建筑群位于义乌赤岸镇朱店村,由明代荐叙堂、清代六房厅、清光绪年间的大夫第及民国年间增建的重厢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45平方米,建筑面积5409平方米。该建筑群坐北朝南。大夫第为清代理学传人朱一新及其弟朱怀新的宅第,由大夫第门楼和前后两座十八间名葆真堂、约经堂组成。民国时期在西侧扩建双宝轩、宝宣堂两座三合院,总占地面积约1929平方米。大夫第门楼左侧为清中建筑六房厅,由二进三开间左右厢房围合成十八间院落,雕刻精美,占地面积570平方米;右侧荐叙堂为明晚期建筑,由三进两院一川堂组成,占地面积681平方米。建筑梁架、雕刻和柱础形制等均保留明代风格。整个建筑群时间跨度约300年,历经明清两代至民国初年,规模宏大,体现了不同时期建筑的演变过程,对研究明清建筑发展史有重要的史证价值。200……[详细]
马鞍遗址
  马鞍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马鞍镇寺桥村南1公里仙人山、寺桥南500米(凤凰墩)。遗址包括仙人山与凤凰墩两处。仙人山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主米。1985年经局部发掘,堆积厚约1米,分两个文化层:上层出土夹砂红陶,印纹硬陶片和石器。夹砂红陶有绳纹鼎、釜支子。印纹陶饰方格纹、条纹、云雷纹等,器形多见凹底器圜底器。石器有凹槽式有段锛、半月形刀等。属马桥文化;下层出土有泥质灰陶、黑皮陶和夹砂红陶,器形以鱼鳍形足鼎、圈足盆、喇叭形镂孔豆为主。石器有有段石锛、柳叶形镞等。属良渚文化。凤凰墩遗址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1984和1993年局部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出土石器有刀、镞等;陶器以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夹砂红陶为主,部分用刻划、镂孔及附加堆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