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301、世恩坊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恩坊
  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座落在慈城永明路口原德星桥之北。明嘉靖乙已(1945年)监察御史高邱为进士周翔、周文进、周镐立,名世恩坊。周翔,字鹏举,由岁贡人监,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选江西道监察御史,绰著风茂。周镐,字促京,翔四世孙,父文进正德八年(1513年)举人,知光山县(今属河南汝阳)。镐登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官开部郎。该坊三开间,通西阔7.96米,明间阔3.8米,次间阔2.08米,中柱高5.92米,两边柱高4.46米,石质分青红二色,以青石保存较完好。柱截面呈小八角形,高浮雕、透雕手法,枝法娴熟,做工精细,立体感强,造型逼真,全坊分别雕有丹凤朝阳,双狮舞绣球,双龙枪珠,凤凰牡丹、白鹤云彩,麒麟卷草等。慈城现存表坊中,以此坊雕刻最佳,对研究石构件建筑有重要意义,1……[详细]
章太炎墓
  章太炎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西湖区南屏山荔枝峰下。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1904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回国,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以后以讲学为业,著述甚丰,今人编有《章太炎全集》。墓于1956年由苏州迁葬杭州,1966年被毁,1981年修复。坐南朝北,墓冢上覆水泥圆顶,直径4.70米,高2.30米,占地面积39.88平方米。墓碑上“章太炎之墓”,系章氏生前自篆。墓前筑平台,神道长195米。右侧葬章夫人汤国黎女士。1988年于神道旁新建章太炎纪念馆。……[详细]
马啸陈家祠堂
  陈家祠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嘉庆年间修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沿中轴线依次列门厅(戏台)、正厅、后楼三进,两侧分列看楼、厢房。总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门厅面宽五开间,通面宽15.10米,通进深8.30米,用材较为粗大,制作考究,月梁形制古朴,牛腿、雀替雕刻精美,硬山顶,施小青瓦,阴阳合铺,两侧封五花山墙。正厅面宽五开间,通面宽15.10米,通进深7米,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楼为二层楼房,建在一高台上,面宽五开间,通面宽15.10米,通进深7.90米,九檩五柱前后分心,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建筑后部设神龛供祖宗牌位。建筑四周封以高大封火山墙。陈家祠堂布局完整,排列有序,做工考究,用材较大,建筑木雕、石雕、砖雕颇精,构架具有鲜明的地方……[详细]
荻浦咸和堂
  咸和堂,坐落在荻浦村中心,构建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距今已有500年历史。该堂三开三间,二坡山顶式建筑,面宽125米,进深105米,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堂内梁柱粗大,砖墙砖被,明间木柱,次间木柱,其木雕花纹和构筑内函,充分展示了明代中期的建筑特色,整幢建筑恢弘大气。据《申屠氏宗祠》记载,咸和堂由申屠氏第十四世祖秋涧翁及子东溪公出资并发起建造。为荻浦申屠氏族第八房祭祀、议事的重要场所。该堂以旨家和、族和、村和、社会和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命名。1949年解放后,咸和堂归属村里管理,曾做过村熟学堂、队组收粮点、粮食加工厂。2011年,荻浦村对咸和堂进行全面修缮,整治周边环境,恢复了咸和堂原有风貌,完整保留明代中期的建筑特色。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详细]
305、忠训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训庙
  忠训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忠训庙,位于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薛岙口。人称大夫殿,又名武英殿,合院式木构建筑,前后殿各7间,左右厢房6间,戏台居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乡人为纪念南宋初御寇阵亡人士薛氏(或云为昌荣,绍兴间任袁州知府。)而兴建,历时七年建成。庙内有古戏台,木结构,三面空旷,一面为屏门,阔5.5米,深5.1米,台面离地1.5米。天花板中央为方形藻井,四周开框,内绘戏剧壁画。藻井曲木以小拱组成八卦状,拱头朱漆飞金,井中浮雕狮子抱球。椽木画有花草图案,横梁两头浮雕飞龙,四周檐下垂柱刻作花灯、莲花、葵花状。正面檐背垂脊前端排立八仙过海及骑龙跨凤仙人等人物装饰塑像,造型精美,形态逼真。屏门中央彩绘人物图像,门上精雕龙凤,悬额“出……[详细]
申屠氏宗祠(含跌界厅)
  申屠氏宗祠(含跌界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申屠氏宗祠,坐北朝南,布局为五间三进,通面阔19.5米,通进深45.28米。一进前檐设八字墙,前檐明、次间为轩廊,轩廊的柱、梁枋、牛腿及梁上小斗均为青石制。二进进深十一檩。后檐明间与三进明间之间设穿廊,廊柱间施美人靠。三进进深十一檩,地面高出二进近1米。跌界厅,坐北朝南,前后由接官厅、戏厅及花厅三座独立建筑组成,均为三开间,占地面积720平方米。接官厅,进深六檩三柱,前三后四用脊柱,脊柱间置板壁门。戏厅,坐南朝北,进深十檩,明间为戏台,两次间设二层,下为通道。花厅,进深十檩,后金柱与后檐柱间设看楼。申屠氏宗祠、跌界厅,石雕、木雕,雕工精细,梁枋、装饰构件时代特征明显,是我省比较重要的清代祠堂建筑。……[详细]
白溪朱氏宗祠
  白溪朱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由门厅、正厅、两厢及北侧东厢房改建的院落组成。门厅单檐硬山,面阔五间带两翼各三间,进深五檩,明间梁架为前后双步梁分心用三柱。正厅单檐硬山,面阔三间,进深八檩,明间五架梁带前单步、后两单步梁,用五柱;次间用中柱。梁架用材粗大,五架梁拼合而成,做成月梁状;檩条圆形,用粗大之蝉肚替木;脊檩下用所谓的山雾云。柱础鼓墩形。厢房单檐硬山,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正厅的山墙两侧另有附屋。其中东侧附屋后期改建成前后三进的子院落。原门厅前有牌坊等,现基址仍存。据光绪《长兴志》记载,朱氏宗祠建于清顺治八年,清晚期有修葺。从正厅所显示的风格看,该建筑当建于明末清初时期。作为浙北地区所存不多的明清之际风格的古建筑,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详细]
常山兴贤塔
  兴贤塔,明代建筑。坐落于常山县球川镇水口外石壁底的溪边岩石上,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常山县志》载:“兴贤塔,在球川,明万历末年徐小竹、毛良明等建。”该塔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身高27.27米,塔基用条石砌筑,坚实牢固,底层设一门,门向朝北,塔身用青砖砌成,双层塔壁,两壁间设有可供一人上下的石阶,石阶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至层与层的交接处,每层交接处原有楼阁板,已毁。各层塔檐叠涩挑出,塔内空心呈六角形。现状:该塔原塔刹已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被雷电击毁,第六、七两层裂纹严重,每层塔檐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其它保存完整。该塔建造风格独特,时代特征明显,对研究古代高层建筑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6年8月11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详细]
中共浙闽边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浙闽边临时省委旧址位于泗溪镇半岗村白柯湾自然村,旧址为当地村中的一座小宫庙。1935年10月5日,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在福建省寿宁县与叶飞、阮英平等人率领的闽东独立师会师,双方召开了联系会议,商讨恢复闽浙边临时省委的方案。10月底,刘英为及时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写信邀请叶飞前来研究。1935年11月7日,叶飞率领闽东干部十余人到达,随即在白柯湾小宫庙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粟裕、叶飞、黄富武、阮英平、刘达云、许信昆、洪家云、范式人、方志富、许旺等11人组成浙闽边临时省委委员会,刘英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省委书记。同时相应成立了浙闽边省军区,粟裕任司令员,刘英任政委,统一领导浙闽边区的武装斗争。2017年1月,该旧址被列为浙江……[详细]
史量才墓
  史量才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6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西湖区双峰村积庆山马婆岭上。史量才(1880-1934),名家修,原籍江苏江宁,生于淞江(今上海市)。清末曾任上海《时报》主笔。1913年同张骞等购买《申报》产权,任总经理。“九·一八”事变后,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团结抗日,“一·二八”抗战爆发后任地方维持会会长,积极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同时在《申报》上发表宋庆龄、鲁迅、巴金、老舍等进步人士的文章,反对-政治。1934年11月13日在浙江海宁翁家埠,被国民党特务枪杀。墓建于1936年,坐北朝南,由花岗岩筑成,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墓有三个平台依山势而建。八角形墓室内放铜棺,墓上覆盖石刻檐子,翼角起翘。墓碑“史量才之墓”五字,为章太炎手笔。……[详细]
311、谭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谭宅
  谭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院落构成,构造形式、工艺特征基本类同。谭宅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1760平方米,通面宽30.30米,通进深55.27米,二层楼,七开间,总体布局为门厅、正厅、后寝、附房四进,各进设天井,两侧为厢房。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屋面,施方椽,小青瓦阴阳合铺。小谭宅建于清中后期,占地面积530平方米,通面宽20.20米,通进深24.20米,总体布局为正屋和偏房两部分,正屋二层楼、三开间,分前厅、后厅两进,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小青瓦合铺,四周砖砌封火墙垣。 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为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实例。……[详细]
霞山爱敬堂
  爱敬堂:始建于明正统乙丑年(1445),原名“永敬堂”。明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商辂亲笔提名改为“爱敬堂”,并为其书“爱亲者不敢慢于人,敬亲者不敢侮于人”楹联。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入境遭毁,同治甲戌年(1874)重修,民国十九年扩建。该建筑座东朝西,共三进,占地面积约760平方米。第一进原有戏台,现已毁。第二进正厅五间,通门阔17.8米,通进深8.3米,明、次间均为五架梁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断面矩形略外弧,两端饰龙须纹线眉月状,并用丁头拱承托。柱础有石质八面形和鼓形两种,其下皆置覆盆,三合土地面。第三进为民国重建。二、三进间天井三面砌筑青石护栏,天井内清泉常年不断。整座建筑屋面硬山顶并有封火墙。199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详细]
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五代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西湖区南屏山麓夕照山上。雷峰塔始建于957年,据载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王妃黄氏建,又名黄妃塔。原为八面七层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遭战乱受损。南宋时重修为八面五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犯杭时塔檐被烧,仅存砖构塔身。1924年9月25日坍圯,发现砖孔内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2000年至2001年,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对倒塌废墟进行了清理,并发掘了地宫,出土了铁舍利函(内有金涂塔一座)、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铜镜、铜钱及玉人、玉钱等一批重要文物。……[详细]
双林铁塔
  铁塔位于塔山云黄山麓的双林寺内,故名双林铁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塔。双林铁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朱宏基铸造于云黄山下双林寺内,原有两座,为八面5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其中一座毁于战乱。留存这座仅残存2层,高2.15米,四周八面铸铁围栏,塔身铸有人屋、禽兽、佛家、花卉、水波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除局部生锈外,外表仍乌黑发亮。现残存三檐二层,高约2.20米.一层四面设壹门,另四面各铸9尊佛像,二层各面铸12尊佛像。各层倚柱上饰盘尤,基座上铸有勾栏,制作规整。现存五代时期勾栏实物少见,极为珍贵。塔檐舒展平缓,檐下用单拱素枋斗拱二重,拱垫板上饰佛像,八面共32尊。须弥座上铸有人物、祥兽、花卉、楼阁和象征九山八海的山峰浪花。双林铁塔是浙江省内唯一的一座铁塔,有较高的铸造工艺。……[详细]
铁米筛井
  铁米筛井位于黄岩区东城街道九峰公园西北角,为宋代建筑。方形井壁上部用石条砌筑而成,下部由自然块石叠砌而成。建筑占地面积3.5平方米,口径长宽约1.8米,石质方形井圈高0.35米,为石板抹角构作。铁米筛井处于九峰山麓地带,山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清澈甘甜。黄岩当地居民、茶店、茶室均来此井汲水。20世纪90年代在距井300米处出土南宋石函管,说明在宋代时就进行建造引水工程,供城内居民饮用。在铁米筛井东边有一座甘泉亭,以石板、石条、石斗拱建筑而成,与井构成一体的人文景观。南宋《嘉定赤城志》载:“铁米筛井,在县东三里九峰寺西。源自山出,其行如沟,入井,昔僧以铁窗限之,故名米筛,邑人皆汲焉。令常濬孙榜曰‘不竭泉’,且亭其上。”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铁米筛井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潘火桥蔡氏宗祠
  潘火桥蔡氏宗祠位于鄞州区下应街道潘火桥村,据谢国旗在全国宗祠建筑研讨会上发表的《蔡氏宗祠建筑及其文化理念》考证,始于万历十六年(1588)的单一男祠,至清同治庚午(1870)辟建女祠,始为男女祠合一,民国有维修。该祠坐西朝东,通面宽42.5米,通进深56.95米,占地面积约1984.2平方米。整幢建筑以男左、女右布局。男女祠中轴线分别:天井、旗杆、前厅、戏台、二厢、穿堂、后殿,门楼、天井、前进、后殿。各进面阔都为五开间,明、次间抬梁式,梢间穿斗式,用材粗大(女略秀气),装饰考究。石雕、木雕和壁画等较为精致。这种显示男女平等的建筑理念,在封建社会里是十分罕见的,在鄞州区尚属首次。富有宁波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祠堂文化研究价值。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养根施宅
  养根施宅位于文成县周山畲族乡,年代为清。养根施宅坐北朝南。清咸丰年间(1851~1861)所建,由门厅、东西厢房、正屋组成四合院式二层木构建筑。门厅原为七开间,后加建一间,屋面双落翼式悬山顶。厢房三开间。正屋建于陡板石砌筑的台基上,上花岗岩条石压阶沿,明间前置两级垂带踏跺,明间梁架穿斗式结构,为七柱十檩,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双步梁再带前单步廊,前檐柱跟金柱之间设通廊,前檐使用双挑檐檩,前檐柱为断面抹角方柱,下用青石质方础承托,并设青石质柱顶石,二楼前檐置廊,设美人靠,内存有孙衣言书的“庆锡期颐”匾额一块,出腰檐,底层明间设敞厅,次间起地面架空设木地板,前用格扇封闭,置花窗,上浮雕人物、花草图案,正屋屋面双落翼式悬山顶,阴阳合瓦。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18、昱岭关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昱岭关
  昱岭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古代关隘。坐西朝东,横跨昱岭山口隘,敌台关墙,依山势用块石砌筑。关口通高8.45米,通宽9米,总长70余米,收分明显。门洞宽5.95米,高近6米,门洞呈券形,中部设关门,用块石砌筑。敌台两侧设堞墙,中部设关门。垛口高0.74米,宽1.6米,厚0.9米,中间马道宽3.35米。敌台1933年维修,关口两面均有关额,行书“昱岭关”,边款为“民国二十二年,曾养甫题”。门上有对联两幅,为民国浙江公路局长陈体诚题。昱岭关是杭徽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置关。史籍多次记载昱岭关战事。关隘多次维修,昱岭关是研究古代防御建筑的重要实例,同时见证着浙皖两地经济、贸易往来的历史。保护范围:关墙周边东、南、西、北各20米。建……[详细]
319、张琴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琴墓
  张琴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张琴墓,位于苍南县马站镇山边村积谷岭旁。墓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前辟有墓道,立有牌坊。其石翁仲、石马、石羊、石狮等保存完整。石坊额枋间书“皇清诰授武显将军张琴墓道”。墓外埕为平台,以青砖铺地,设石栏,石栏板上浮雕狮兽、花卉、卷云纹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内埕前为拜台,中为祭台,皆以石板墁地,后为封冢,用条砖封顶。张琴(1786—1835),字奏南,号韵斋,招顺乡南坪(今霞关镇南坪)人。历任左营马粮、大荆营千总、四川越嶲营参将。清道光十年(1830)特授云南临元镇总兵,后调任台湾镇总兵,卒于任。为官清廉,执法如山。死后由同僚集资相助,灵柩移归故里安葬,清廷加谥为振威大将军。……[详细]
峙山头遗址
  峙山头遗址位于临海市小芝镇南丰村,西距临海市区30余公里。2014年6月~2015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峙山头遗址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遗址分布在一个靴形山岗,海拔60~85米,根据钻探估计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发现多座史前时期灰坑、多处柱洞及建筑遗迹。根据出土陶器的特征判断,主要有两个阶段:早期具有上山文化晚期特征,年代约距今8500年;晚期具有跨湖桥文化特征,年代约距今7000年至8000年,同时兼具自身的特征。遗址还发现了较厚的黑色淤土层,为了解该遗址乃至本地区的古代环境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峙山头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临海市史前文化的空白,是继仙居下汤遗址之后灵江流域发现的又一处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