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钱家祠堂
  在海盐沈荡镇中钱村,有一处浙北地区保存较好的祠堂之一——钱家祠堂,是钱镠二十五世孙钱陈群所建。钱氏宗祠又名永思堂,俗称“钱家祠堂”,为沈荡钱氏家族祠堂。钱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解放后作为粮库,而保存至今。2002年,被县政府授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对其进行恢复性维修。前厅“钱氏宗祠沙盘”为“钱氏宗祠”等比缩小版模型,其根据原祠堂的功能进行布置,主要描绘的就是祭祖的热闹场景。前厅为“行牌厅”,东西两边设有木架,木架上插着肃静,回避,官级品位硬牌。目前该厅围绕钱氏先祖的功勋及钱氏精神内涵进行布置。花厅花厅于每年两次祭祖时,用作摆酒、吃饭、休息的地方而且也是族中大事的议事中心。中间“清芬世守”为乾隆皇帝对海盐钱氏家族的御笔题词。现布置为钱氏学堂,围绕耕读……[详细]
吴锦堂故居和墓
  吴锦堂名作镆,清咸丰五年(1855年)生于今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山头村。1882年经乡人介绍去上海谋业,1885年东渡日本经商,由于恪守信用,稳步发展,终于立足商界。1890年在日本神户创立“怡生商号”,从事中日间棉花、大豆、火柴、水泥等物资贸易,数年间获利颇丰。日俄战争爆发,吴锦堂通过认购日本军事公债和运输军需物资而获巨利。辛亥革命前后,吴氏已成为东亚水泥株式会社等多家公司的大股东,拥资数百万,跃升为日本阪神“财阀”之一,并任神户中华会馆总理。吴锦堂故居是锦堂侨居日本神户时所建,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山头村,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六柱七檩二层楼房。总体为五开间布局,明间4.4米,次间3.8米,前设檐廊,梢间与面宽5.1米、进深3.3米的两间厢房连接,形成三明二暗的建筑格局。天井石板铺砌,面积39平方米……[详细]
陶店古建筑群
  陶店古建筑群位于义乌市廿三里街道,年代为清。包括何氏宗祠、慎修堂、继善堂、十三间何氏宗祠位于义乌市廿三里街道陶店村路北66号,又称小宗祠,坐西朝东,前面有小溪盘旋,似襟带绕流。建筑分前后两院,分三进五开间左右厢庑,建筑面积641平米,耗工4年完成,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何懋宰发起建造。道光十二年(1832),其子孙又对宗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现存青石门楼系道光时期建筑的原物,上面记载了落成的年代。清咸丰十一年(1861)被太平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修复。建筑采用木梁石柱,冬瓜月梁,彻上明造,梁架结体粗壮,木雕精美,门面的青石牌楼有很精美的石雕,曾办过私塾,义乌乡贤何菁曾就读于私塾,由其祖父任教。何氏宗祠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有准确的纪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何氏宗……[详细]
叶店叶氏宗祠
  叶店叶氏宗祠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年代为清。整座建筑格局保存较完整,规模宏敞,雕刻题材丰富,体现了婺派精美的技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叶氏宗祠采用磨砖八字大门,两侧置青石,左右设立抱鼓石,气派雄伟。整个建筑用材粗大,两侧都有砖雕、磨砖门墙,工艺精湛,极富地方特色。此刻,宗祠大门和左侧的小门都紧闭着,右边的小门静静地敞开。据悉,祠堂每天早上6点开门,下午4点锁门,现在主要作为叶店村文化礼堂和白龙桥镇老年活动中心。据《叶氏宗谱》记载,叶氏宗祠又名尊亲堂、石林公祠,始建于明神宗丁酉年(1597年),成于神宗丁己年(1617年)。祠堂中堂顶高五丈余,气宇轩昂,成为当时金华西乡的一座名祠。叶氏宗祠屡经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祠堂坐北朝南,通面宽35.8米,通进深44.39米,占地面积……[详细]
北山摩崖题记
  北山摩崖题记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年代为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摩崖石刻多集中在北山三洞一带。双龙洞洞口双龙洞三个繁体字,传说是--手笔;外洞顶“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系于右任书;其左“洞天”二字,则是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东边小洞口有古体“龙耳”二字,庚辰十月莲僧补题。内洞口“水石奇观”四字,苍劲有力,未知书者;其右“双龙洞”三字,其中龙字用古体并反书,系合肥张尔琪来观所书;再右壁上嵌一青田石碑,上刻伍朝枢撰写的《双龙内洞记游》一文。-洞口顶上陡峻之处刻有“禁山”二字,相当醒目,书者不详。朝真洞左洞壁“三十六洞天”五字,系金华汪志洛书。此外盘前大坑口一巨石上,刻有“大云关”、“南无阿弥陀佛”大字。北山摩崖题刻多出于名家之手。有的是景点名称,有的是风景特色,也有的是游览题刻,不仅能装点景色,增添……[详细]
萧绍海塘(杭州段)
  萧绍海塘(杭州段)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萧山区,年代为明、清。萧绍古海塘位于钱塘江左岸,西起萧山西兴,东至上虞,唐代曾称为防海塘。全长116.85公里,除去山体,海塘实长103公里。明、清时期根据所处位置,又以西兴、瓜沥、宋家溇为界,自西而东分称西江塘、北海塘、后海塘、东江塘。其中,萧绍海塘(杭州段)分为两段,起点都是自西兴的永兴闸起。一条向南经长河、浦沿、闻堰、义桥、临浦,到进化镇的麻溪坝止,为西江塘,全长31.25公里。另一条向东经北干、新街、新塘、衙前、瓜沥、益农与绍兴的后海塘相接,称为北海塘,全长41.44公里。这就是保护了萧山人千年之久的两个“米桶扣”。古海塘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已有零星海塘。最早在《越绝书》中记载了航坞山东麓石塘,可以说是北海塘的前身,当时是用来给越国修建、停泊军船……[详细]
姚江运河渡口群
  姚江运河渡口群由半浦渡口、青林渡口、李碶渡口和都神殿组成,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半浦渡口半浦渡口,座落于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渡头街自然村南端,旧时为慈溪至鄞县姚江两岸水上交通要道,是姚江运河连接余姚至宁波的主要水上码头。渡口为姚江的北岸,现仅存长约37.2米的堤岸,西侧还保留一条宽约4米的采用巨型条石砌筑成的下水斜坡道,岸上还保留一完整的石灯柱。渡口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2.青林渡口青林渡口,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颜家村西南端,南临姚江,东近萧甬铁路桥,西为江北大桥,北靠永宁禅庵,现存古渡口面宽43米,占地约419平方米。渡口东侧现存一埠头,面朝西南,上设如意踏三阶,为一平台,平台呈方形,长3.5米,宽2.6米;平台之下仍有台阶,正常水位只能目测二阶台阶……[详细]
朱丹溪陵园
  在义乌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地方,那就是朱丹溪陵园。 这里茂竹修林,鸟语花香,风铃阵阵,低水浅吟。一代历史在这里沉积,当代文化在这里展现┅┅这一切,都缘于一位历史文化名人,他以其丰厚的才学、批判的精神、宽广的胸怀、仁慈的心肠,牵动了千万现代人的情感,吸引了海内外无数双充满希冀与虔诚的目光——他,就是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赤岸镇人。原名朱震亨,字彦修。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朱丹溪诞生于1281年11月,因居住在赤岸镇丹溪岸畔而被人们称“丹溪先生”和“丹溪翁”。今赤岸镇三村朱丹溪纪念馆旁有他的祖墓。可遗憾的是,丹溪先生当年曾经居住的故居、药店……[详细]
大会岭、道岭古道
  大会岭古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北,东起于大峃镇岭脚村,西至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西北走向,旧时是文成县境北通青田县、景宁县、云和县、龙泉市,南达瑞安市、平阳县的重要交通要道。该道始建于元代,具体何年已无可考证,全长4.8公里,4500多级台阶,平均宽1.2米左右,最高海拔710米。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有枫树、松树、竹林等,尤其是枫树,有80余株,平均胸径85厘米左右,大多有数百年树龄,从岭头贯穿到岭脚,很是壮观。夏天浓荫蔽日,秋日丹枫似火,远远望去宛如长龙腾空,蜿蜒盘绕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非常美丽。秋末冬初时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因而又有文成县红枫古道第一岭的美誉。大会岭虽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且人文景观众多,相传明开国元勋刘基曾从此古道经过。古道沿途集中了多种文物遗……[详细]
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
  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位于新昌县城东六十五里的沙溪镇下董村口公路下方悬崖中,背倚石厂山,下临龟溪,海拔为280米。此题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记载了元大德二年(1298)十一月浙东宣慰使哈刺䚟奉旨来此,采得11374斤水晶矿石。次年正月,哈刺䚟将开采水晶过程拟书,刻于此崖壁之上。题记面朝南,分为左、右两块,左右文字共12竖行,每行字数不等。书体为行楷,阴刻,全文共130字。题记面积约100平方米。原文为:左文:“中书左丞自元日至人日,亲率左右于石厂山获水晶一藏,计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四斤,皆珍异奇绝者”。右文:“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寻采水晶,自宁海璋林至新昌之石厂,发泄地藏,贡登天朝,下阐困珍,上昭乾德,实□□□□有道之所为,□□□□□石□□□事。”款识:“大德三年正月……[详细]
吴晗故居
  吴晗故居位于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为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家宅,由吴晗父亲吴瑸珏于1924年所建,系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为463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面阔20.72米,通进深11.4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整个建筑大体上呈“凹”字形,呈轴对称分布,上下两层,由正堂、边房、两厢及花园组成。正堂明间通敞,次、梢是用板壁隔断,正门墙和围墙,直对山梢间山面辟石库门通室外。二楼檐廊设西洋宝瓶式栏杆围筑,栏杆的望柱头、瘿项及小华版上都是雕刻有缠枝花纹。厢房按轴对称左右各有一间,前后均辟门,分别通走廊和南面的花园。院落中间围成一个天井,天井用长条石铺地,中间为青石甬道,直通花园。天井外山墙居中开正门。正门门脸的装饰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用穹隆顶青石抱框,砖砌壁柱,两旁立柱呈锥尖顶……[详细]
底角王氏宗祠与世美坊
  底角王氏宗祠,又名贤良宗祠,清代建筑。坐落在东案乡底角村内,与世美坊仅隔数米,坐东朝西,共三进,占地面积852平方米。前进后檐屋面翼角起翘,上下层屋面出檐偕有牛腿承托。中进五间,通面阔21米,进深15米。明间九架前后重廊,五架梁断面冬瓜状,上用斗拱二攒承托三架梁,单步梁饰鸱鱼状。中后两进明间有通廊,廊上饰八角形藻并。柱础有鼓形和四方棱形二式,鼓形柱础最大直径在肩部,下垫覆盆,正门前两侧置旗杆石三对和石狮一对。硬山顶。该建筑主要特色:一是规模较大;二是梁柱用材粗壮;三是木雕精细;四是保存较完整。2001年4月20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世美坊,坐落在东案乡底角村内,初建于宋,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重建。1988年,县文物部门对该坊进行了局部维修,现保存基本完整。据……[详细]
海山许氏民居
  许氏民居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解放街道,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晚期建筑,老宅坐北朝南,现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建于民国8年(1919年),是旅沪商人许氏兄弟出资在老家建造的中西合璧式的大宅院。2003年许氏民居被评为定海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建筑别有风格,四幢分列,第一进是重楼,第二进是平房,第三进和第四进东侧为平房,西侧为楼,屋与屋之间四方大石板平铺弄堂。宅西是花园大厅,另建有许氏宗祠。许氏民居四周筑有高墙,院内幢幢贯穿弄弄相通,每一进都有天井,建筑为重檐硬山顶,穿斗式,用七桁。大院采用西方先进理念埋设有排水和卫生通风系统,比如专为地板防潮设计有2米多高的通气口,这在当时的定海,很是“前卫”。老屋通体洁白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穿过古朴的老宅围墙,外面的尘嚣也仿佛一下子烟消云散。许氏民居建造者的……[详细]
74、朱贵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贵祠
  朱贵祠,坐落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大宝山西麓,背倚青山,面对慈江。朱贵祠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是当地民众为纪念在鸦片战争中英勇阵亡的朱贵将军及其部下将士而募资兴建的;朱贵祠原名“高节寺”,又名“慈廊庙”,俗称朱将军庙。该祠东面的大宝山曾是当年大宝山保卫战的古战场,山上尚存堑壕、残垣。祠前马路湾是朱将军阵亡处。这里松柏常青,流水潺潺,群峰相映,景色秀丽。朱贵是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军牺牲在宁波慈城镇大宝山的民族英雄。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英军侵犯宁波,朱贵奉命率军赶赴慈城大宝山扎营。1842年正月初四,英军进攻大宝山,朱贵指挥守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为纪念朱贵父子及死难的抗英将士,当地民众募资建造了朱贵祠。祠内现有慈郭庙碑、慈溪大宝山武显将军庙之碑及重修朱将军……[详细]
相对方氏私己厅及相对方氏宗祠
  位于衢江区周家乡相对村方氏宗祠东面,2017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相对方氏私己厅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坐北朝南,砖墙,硬山造,三合院式,正厅面阔三间,建筑占地面积135.22平方米。正厅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单步后双步,次间梁架为穿斗式,五柱用八檩。有牛腿六只,牛腿雕刻为人物、花草、狮子,牛腿硕大,雕刻逼真。施有望砖,柱上有斗拱,梁柱用材粗大,门面墙上有彩绘,天井以长条石铺设,礩形柱础。正厅堂前有“椿靈毓秀”四字匾额一块,丙辰年仲春方桌然题,匾边有花纹。该厅为方氏族人所建,现为方延松民居。相对方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周家乡相对村。据村民方石宝介绍,该宗祠建于清晚期(1821—1911)。2013年5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坐北朝南,……[详细]
黄岩孔庙
  黄岩孔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城关镇。旧名文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建,乾隆道光、同治重修。存大成殿、东西庑、戟门、衣亭、奎星阁等建筑37间。大成殿五间。殿南有东西庑各九间。戟门五间,东西有更衣与神祠各三间。以及泮池、泮桥等。大成殿系孔庙主体建筑。面宽五间,通面宽21.4米,通进深25.6米。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屋面,正脊砌有“天井文运”四个大字,东西侧堆塑龙形正吻。梁架系抬梁式结构,殿内置金柱18根,檐柱12根,柱础高为0.50米,雕刻盘龙、缠枝牡丹花、连珠纹图案。磉盘呈浅盆状,由如意状云肩和几何形勾连回纹相组合。东西厢庑各9间,面宽27米,进深4.8米。均为单层小青瓦屋面,滚瓦花脊。内……[详细]
新昌城墙
  新昌城墙位于新昌县南明街道,年代为明。新昌古称剡东,唐代以前属剡县,后梁开平二年(908)建县,并无城墙。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宋有旧城。而至南宋末,已无存,仅有迎恩、镇东、侯仙、共仁四门之名。明成化《新昌县志》引《东堤记》(南宋时县人俞公美撰)说:“余方辑《南明录》,尝疑《会稽志》载:邑城周一十里,其高十尺,厚十有二尺。今环邑固无是城基也。”明万历《新昌县志》记载:“至弘治十八年(1505)知县姚隆始筑洞门于祥溪庙右。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猖獗,民无守计,知县万鹏始相时审势,首议筑城。自嘉靖丙辰(1556)至丁巳(1557)不期年而成。城周一千三百七十四丈奇,高一丈七尺,阔二丈四尺,周围凡六里,城门四,东应台,西通会,南仰山,北济川,城上为女墙,为窝铺,门上为谯楼,门外为子城,内外……[详细]
78、孝子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子祠
  孝子祠坐落于临安区清凉峰镇的杨溪村,今天的孝子祠已经不是明代时期的建筑,而是清代时期所建。乾隆二十五年,皇上御赐重建祠宇,到了咸丰年间祠堂因为战乱被毁,于1807年重建。孝子祠屡经损毁拓建,规模宏大,祠堂坐北朝南,呈典型的廊院式徽派建筑,青砖汉瓦,四水归堂马头墙。硕大笔直的96根或圆或方的柱子与鼓形、六边形、方形、覆盆形等形态各异的石础,整齐排列,顶端支起数百根拱形大梁,构成祠堂空间层次丰富的梁架。祠堂由门楼、中堂和后寝三进两天井组成,面宽五间,占地面积739平方米。门楼为五架梁前卷式,深两间,明间辟大门,外檐下用坐斗和扇面拱作装饰,撩檐枋上有木雕。屋面为硬山顶小青瓦。大门上方悬挂明嘉靖皇帝御题“孝子”二字的匾额。两侧檐柱有一副对联,上联:庙貌邻韩墓,下联:孝思绍虞廷。中堂:高于前厅三步台阶……[详细]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于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门畴溪小学校舍,创办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简称“抗日干校”)。该校对外称“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救亡干部训练班”。粟裕任校长,黄先河任副校长,黄耕夫任教导主任,邓扫空任总务主任。学员主要来自温州各地进步知识青年及少数工人、教师等,以及来自丽水、台州、宁波、绍兴和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共计100多名。学校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游击战术等4门课程。粟裕亲自讲授游击战术,刘英也时常到该校作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在山门期间也到过干校向学员作形势与任务的重要报告。3月15日,抗日干校提前结业。部分学员组成随军服务团,随粟裕北上抗日;部分学员……[详细]
卢金峰墓(含卢氏宗祠)
  卢金峰墓建于明嘉靖间(1522-1566),有墓和享堂组成,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是瑞安现存的最大古墓。坟墓上下分五坛,下三坛是拜台,逐坛依着山坡坡度建造,均用刨面白石铺设,并向上逐坛递减宽度。每坛两侧均置踏跺三级,最后一坛有踏跺五级。各坛两侧都建青石屏风墙,墙壁上有浮雕、上面设置屋顶,盖着青石雕成的瓦。第二坛前有青石栏杆,配以精美的青石雕荷叶荷花状作为支柱,踏跺三级。第四坛正中立墓碑一方,上阴刻“金峰卢公墓”五字,上置荷叶状碑盖,碑前地坦成龟背状隆起封堆。第五坛后面是神龛牌楼,五间,通高2.40米。明间檐柱方形,高1.37米,上置坐斗,下有石础,台基高0.70米。明间檐柱上架额枋,前浮雕双狮抢球,上置补间坐斗二个。屋檐明间最高,次间、梢间递减。屋顶用青石雕成的筒瓦,正脊上有龙头纹吻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