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铜山铜矿遗址
  位于淳安县西南的洪铜山,距县城约75公里。属铜山乡,为淳安锡铁矿所在地。据清《遂安县志》载:“洪铜山,县南七十里,唐天宝八年尝置场采铜,民苦之,因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质部门曾在此探矿,并筹建地方国营铜山铁矿。1970年上半年至1971年12月,工人在施工中发现古矿洞及摩崖题记。1974年10月、1979年11月和1981年10月,省、市、县文物管理部门先后实地调查。遗址可分为老矿洞、摩崖题记、冶炼炉基和矿渣堆积4部分。老矿洞共发现4处,都在海拔600-700米的山腰,距洞口水平深度约七、八十米,有竖井、钭井、平巷等,采凿痕迹清晰可见。洞内遗物有坑木(木撑架)、蚂蝗拔+金铁钉、木轮、陶钵等。在洪铜山尖头岩西麓的石壁上有摩崖题记:“大唐天宝八年,开山坉取铜至乾元元年七月,又至大历十年十……[详细]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冠尖及马头岗村)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浙南平阳凤卧乡(现凤卧镇)召开全省第一次-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委机关和浙南、处属、台州、宁绍、金衢、浙西等地代表26人,代表全省近2万名党员。刘英代表省委作了政治报告和过去两年来浙江工作的书面总结。大会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周恩来视察浙江的指示精神,通过了《关于目前抗战形势与浙江党的任务的决议》等一系列文件,选举产生了新的浙江省委,刘英任省委书记;选出了刘英等12人为浙江出席党的七大代表。浙南特委、平阳县委机关一些干部,当地各党支部书记、委员列席了闭幕式。这次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表大会,在浙江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会议分别在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两地举行,会议开幕式、闭幕式和作政治报告、第一次大会发言在冠尖举……[详细]
赵抃墓、祠
  赵抃,浙江衢州人,字阅道,号知非子,谥号清献公。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1084年,享年76周岁。二十七岁中进士,经历了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出任河南彰德,福建崇安,安徽泗县,四川成都、益州、茂州,江西赣州,浙江杭州、绍兴、淳安等处的地方官员,后累官至殿中御史、参知政事(副宰相)、太子少保。赵抃墓地处衢江区莲花镇原东山边村。2010年当地行政区划调整,东山边村与樟树山村合并,取“清廉”之谐音,将新成立的行政村命名为青莲村。当地百姓传说,为给赵抃筑疑墓,混淆不法之徒的视听,衢州旧时有三十六个“东山边”,在10公里外的高家镇也有同名为东山边的地方。赵抃墓前,有一块残碑及其赑屃(bìxì,传说中一种像龟的动物)碑座,碑名叫“赵清献公神道碑”,又叫“爱直碑”。近千年的岁月风雨侵蚀,碑体已……[详细]
104、伏跗室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跗室
  伏跗室,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孝闻街91号,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的藏书楼,“伏跗”之名源于《文选》王延寿《鲁灵先殿赋》“狡免蹦伏子榭侧”,意为“伏处乡里不求显,而致力于学”。冯孟颛(1886——1962年)名贞群,字曼孺,号伏跗居士,原籍慈溪,自幼好学,潜心攻读,后继其父“求恒斋”遗书二千册乃“弃嗜欲,节衣食,搜访攻典,”在当时世视古书雅记以为无用之际,精心搜罗明清以来宁波诸家私人藏书楼辗转流散之籍,汇集明清以来赵仙馆、董氏六一山房、柯氏近圣居、徐氏烟屿楼、赵氏贻谷堂、陈氏父则楼之书籍,手披目览,亲为修补,历六十余载,先后整理古籍近十一万卷,碑刻533品,藏书尤其善本,较珍贵的有宋刻本《名碑传州瑛之集》,元刻本《春秋属辞》,《乐府诗集》,明刻本《文随诗集》,以及多本名人手稿,如全祖……[详细]
童家岙遗址
  童家岙遗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童岙村北部、大埠头自然村东北部的田畈中,总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1955年当地村民在挖掘塘泥时发现此处地下有兽骨、鹿角、陶器等遗物,1979年经浙江省考古所试掘,出土了一批锛、斧之类的磨制石器和釜、贮火尊、罐、钵、器盖和支脚等陶器,从文化特征上与河姆渡第四文化层较接近,部分出土遗物具有第三文化层的特征。据推断遗址时代约在距今六千年至七千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慈溪市普查办于2009年3月对遗址进行了较大范围的钻探,发现遗址地表下110至260厘米大致属于文化层,最大厚度约1.5米,往四周逐渐减薄。文化层以夹杂较多砂粒和有机质遗物的灰褐色土为特征,东西和南北分布范围各约200米,大致分布于大埠头村以北、眺头以南、梅湖江以……[详细]
杨贤江故居
  杨贤江故居位于长河镇贤江村,此地原名分江市村,1995年为纪念杨贤江诞辰100周年被命名为贤江村。杨贤江(1895—1931),字英甫,笔名有李浩吾、李膺扬、柳岛生等,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故居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五开间小平房,东西各有侧房两间,平面布局呈凹字形。该建筑造型简朴,保存完好,内部参照杨贤江早年在此生活时的样式布置:明间为厅堂间,右侧墙壁悬挂1951年余姚县人民政府赠送给杨贤江家属的“人民功臣”匾一块;两边次间分别为杨贤江和其父母的起居室;东西梢间为厨房和缝纫间;东西侧房为书房和安放农具的杂物间。杨贤江出生于一个成衣匠家庭。1912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等师长影响,立志教育救国。1922年5月加入……[详细]
107、长虹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虹桥
  长虹桥  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是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古桥梁,为浙江平原在软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长虹桥为三孔实腹薄墩联拱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1621)。桥长72.8米,中孔净跨约16.5米,两边孔各跨9.3米,是纵联分节并列砌的半圆石拱。桥顶宽4.9米,阶梯陡斜长30米,各有57级石阶从中孔斜至路面平,石阶和桥西栏用长条石组成,朝里凿成可供人坐的弧形。坡桥孔内砌有石纤道,现作为船舶的停靠站。长虹桥上镌刻着四幅文采飞扬的楹联,桥孔两侧的楹联分别为“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千秋永庆,万古长龄”,桥中孔的楹联为“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北面为“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有着长虹卧波之势的长虹桥,与其他古石桥一样,难逃天灾-的伤害。  太……[详细]
陈宅古桥群
  陈宅至今还保留有6座古桥实属难得,陈宅的古桥大多为单孔石板桥,奇特之处在于桥板两侧有数层数条斜撑石条,类似悬臂用以减少浄跨,这种斜撑看似简单且随意,但其力学原理和制造技艺还应该是有相当讲究,俗话说“越简越难”,这种结构在江南众多的石板桥中我还是初次见到。如派岩桥,中间没有桥墩,却相当于三跨石板桥,经历五百多年风雨和自然灾害至今无恙,前人的造桥技术真的让人敬佩。陈宅现存的六座古桥全纳入省级文保单位,其中毓秀桥为国保文物单位。派岩桥,明•景泰六年(1455年)建,为单垮石梁桥。桥长7米,宽1.1米,桥跨4米,桥面由四块石板铺设,桥墩三丁二挑结构,是陈宅村最早建筑的一座古桥。古廓桥(木廊桥),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系全木质伸臂式廓屋桥,桥面履廓屋五间,通长11.15……[详细]
碧湖沈家邸
  沈家邸位于莲都区碧湖镇卫生巷5号,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系天井院落式二层楼砖木结构民居,规模宏大,工艺讲究,是碧湖的代表性古建筑。建筑设二重大门,朝西开,外大门三间四柱三楼牌楼式,清水砖拼花砌筑,有雕饰,门额“中山旧家”四字,明间施四组一斗六升砖制斗拱,次间两组,花砖挑檐,小青瓦合铺。外大门隔卫生巷对侧建砖砌照壁,照壁花砖挑檐,檐口墨画六组一斗六升斗拱。外大门内设一条石铺砌的露天庭院。主楼坐北朝南,内大门设在西边厢明间,门面清水砖雕砌,三间四柱,门额“明经”二字。檐口平齐,檐下八组一斗六升斗拱,檐口花砖出跳。一二进五开间,两边厢,围合一个条石铺砌的大天井,天井周沿设回廊,副阶重檐,檐柱施雕花牛腿。两边厢明间设四开格扇门。三合土地面,纸筋灰粉面砖墙,墙裙用规整的卵石垒砌。屋面小青瓦合……[详细]
刘英烈士陵园
  刘英烈士陵园,位于国家级名胜景区——方岩风景区马头山麓,始建于1953年,1982年重修,1988年被定名“刘英烈士陵园”,并由共和国元帅聂荣臻同志题写园名。1992年,时值刘英烈士牺牲五十周年,陵园进行扩建。现陵园总面积33409平方米,集墓、馆、碑、亭于一园。陵园是刘英、张贵卿烈士的牺牲地,建有刘英烈士墓、张贵卿烈士墓、永康十三烈士合墓以及刘英、张贵卿殉难处以示纪念。其中刘英烈士墓墓碑由粟裕大将题写。陵园东北角是革命纪念馆,占地1164.5平方米,建筑面积661.75平方米,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内设三个展厅,依次以刘英生平事迹、张贵卿生平事迹、永康党史为序布展,附设碑、廊、照壁等。陵园的西面是革命纪念碑,高16﹒8米,上部为人物雕刻,下部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详细]
宁波中山公园
  宁波中山公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现为中山广场的一部分。最早为宁波衙署所在地,1927年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有人提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园,立即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公园地址选定在旧道署、后乐园、府后山一带,占地约60亩,并于当年夏天动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耗资11万余元,于1929年秋公园落成。共建造各式房屋21座、亭台4个、牌坊2座、廊3条、桥5座。其中的独秀山为明代遗物,尊经阁为宁波府学迁建。1998年初,中山公园与宁波市体育场区域建成中山广场,迅速崛起成为群众性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的“龙头”,成为展示宁波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自1999年起,中山公园连年被宁波市大活动办公室授予“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目前,中山公园原址为浙江省文物保……[详细]
蒋经国旧居
  杭州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两层。主楼344平方米,4个房间,完全西洋风格。抗战胜利后,蒋经国曾携妻-及子女寓居于此。里西湖,近断桥,有一栋围墙包裹的两层小楼。曾有铜牌,上 书“蒋经国旧居”。抗战胜利后,大约是1948年10月至11月期间,蒋经国携妻儿在此小住。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两层。主楼344平方米,4个房间,完全西洋风格。2003年,杭州市园文局正式明确蒋经国旧居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2015年01月28日因在杭州园文局官网上一条“政务公示”引起关注。“政务公示”的主要内容是该别墅将成为浙江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项新建项目,经营大众咖啡馆(含面包、薯……[详细]
镇海后海塘
  镇海后海塘,东起巾子山麓,西北至俞范嘉燮亭,全长4800米,宽3米,高9.9米至10.6米,为夹石层石塘。东段1300米为“城塘合一”部分。镇海城北面海,为防海潮冲击,唐时海边曾有泥塘之筑,后圯。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县令唐叔翰动员民工修建石塘,石塘筑法仿钱江塘。嘉定十五年(1222年),县令施延臣和水军统制陈文率工役继续修筑,在塘上建“永赖”、“海晏”两亭。使塘全长达一千四百八十二丈五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倭寇侵犯,在拓建卫城时将北面1300米城墙与石塘相连,负塘而筑,后毁。万历元年(1573年),在新建已毁的北面城墙时,除加固石塘外,又将新建城墙紧贴石塘南面,使用城塘并联,以增加城塘厚度与牢度。由于海潮冲击不断,日久石松,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七月,飓风大作,潮……[详细]
114、姜席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席堰
  姜席堰,古堰,有“龙游的都江堰”之称,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旧名灵溪)下游后田铺村。2018年8月13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姜席古堰从建成至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相传,堰为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至1333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的任上所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姜席堰进行了保护与修缮。据县水利志记载,从1950年国家投入大米7.4万斤用于修建姜席堰护岸工程至今,到2013年,已先后15次对堰、渠进行程度不同的修复、加固、改建。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正是这种种努力,才使姜席堰至今还在滋润灌区的农田,造福龙游百姓。姜席堰枢纽工程由上堰、沙洲、下堰、汇洪冲沙闸以及渠首分水闸五部分组成。整个枢纽以河道中的沙洲为纽带,上……[详细]
沧河巷金宅
  沧河巷金宅,亦作沧河巷金沛树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沧河巷26号。坐北朝南,临街而立,由门屋、厢房、正屋等组成合院式建筑。原有三进,第三进被改建。门屋面阔五间,进深约7.2米,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南立面为巴洛克风格。石英砂抹面,青石台基,内八字型门台嵌于墙,半圆形拱券大门罩,二层窗罩均做有卷草纹。北面中间砖砌门台,通天井。正屋五间二层,木构建筑,青瓦屋面,歇山顶。檐柱做成西式爱奥尼克柱式,一二层均带前廊,二楼机制栏杆做成几何、花草纹饰。前廊均与南侧东西厢房前廊相通,构成三面回廊。南侧厢房各三间二层,砖砌建筑,硬山顶。另外各门罩、窗罩、柱、栏杆等造型均为西式风格,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此民居建成于1935年,房主金沛树,永嘉乌牛人。有子金家麟,为早期温州-的领导,浙江工商大学……[详细]
潘周家古建筑群
  潘周家古建筑群位于浦江县檀溪镇,年代为明、清。潘周家村,其实是两个村,一个叫潘家,一个叫周家。由于两个村庄已经连在一起,所以有了潘周家村的合称。据家谱资料记载,周家是宋朝时从杭州迁来,距今已有770多年。潘家是明朝时从古徽州迁来,已有410余年历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潘周家村现已有500来户人家。潘周家村位于浦江和桐庐临交界的北部山区。令人称奇的是,此地却平生一块山间平原,视线开阔。当地农民称之为“大坪洋”,文人们则喜称为“盘州”,因为四周皆山、环抱如盘。有一条不大的溪,叫壸源江,流经该村。正是这片肥沃的土地,使得潘周家村留下大片宏伟的明清古建筑群。潘周家村的古建筑群全部是厅堂式建筑,一般以家庭里的每房分支为单位建造大厅堂,全村拥有几十座大小不等的厅堂,由于建造年代不同,这些厅堂,无论在外观……[详细]
张人亚故居
  张人亚故居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霞南村霞南东路19号,当地人称“祠堂后”。据房主介绍该房建于清中期,为三合院式建筑。1898至1914年间张人亚生活于斯,院内现有正房一进,东西厢房各一座。院落四周院墙围拢,朝南开门,在南墙中段有墙门一座。墙门以条石为框,上承砖作仿硬山顶门楼。正房一进,坐北朝南,为一硬山顶平屋,计有三间两弄,并两头出厍,各有厍房三间。正房梁架为穿斗式七柱七檩。东西厢房皆为两层重檐楼房,各有三间一弄,并与厍房相连而排成一列。厢房山墙檐角上翘形成三面坡。厢房屋面为悬山顶,梁架为穿斗式五柱五檩。东西厢房一层皆向后建有披屋。院内建筑皆以条石为基,并用块石铺地。其中西厢房南山墙拆除马头墙改为普通山墙,南一间一二层皆有改建,其中一层檐改建为水泥平台,二层前墙改为砖墙。南二间一层檐改建……[详细]
碗窑村乡土建筑
  碗窑村乡土建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年代为清。碗窑古村落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距苍南县城约20千米。明万历三年(1575年),福建汀州府连城县巫人(传称黑人老)开始在此建窑制瓷,至清中后期鼎盛时,有龙窑18条、作坊数百间,人口上万人。1958年因为建造水库,大部分村民移民桥墩。2010年位于保护区范围内的有40户、76人。碗窑古村落依山傍水,融明清民居、古庙、古戏台于一体,并保存有较完整的古陶瓷生产线,是“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瓷的活博物馆”。碗窑古村落地处玉苍山脉南麓雷石湖山和车水贡山之间,村落坐北朝南,前临碧水盈盈的桥墩水库—玉龙湖,山光水色,景色迷人。西首三折瀑布气势恢宏,飞流直泻。碗窑古村落以水作为陶瓷生产动力,沿山势山涧而筑,形成“山、水、村”的聚落格局。引水渠自上而下流水淙淙、曲折……[详细]
嵊州城隍庙
  位于嵊州城内鹿胎山南麓,是一座江南一带很有名气的建筑。该庙初建于1345年,由于年代久远,建筑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白蚁的蛀蚀,历史上曾十一次修建。近几年又经大规模重修,现已修竣对外开放。南宋朱熹游嵊州时曾到鹿胎山登城隍庙,题“溪山第一”四字,故嵊州城隍庙又有“溪山第一楼”的称号。城隍庙建筑规模宏大,选材讲究,雕刻精湛,装饰协调,整体和谐,称誉江南,堪称一绝。嵊州城隍庙位于城关镇百步阶9号,始建年代较早,宋《嘉泰会稽志》中已有文字记载。现存建筑系清嘉庆九年重修。该庙庙貌恢宏,在城隍庙同类建筑中数全省第一。建有八字屏风、月台、溪山第一楼、仪门、戏台、城隍殿、后大殿,两侧配有耳房、侧屋、夹屋、厢房等,设计独特,布局巧妙。它不但气势非凡,且建筑精良,特别是砖、石、木三雕,精美绝论,被誉为江……[详细]
吴超征烈士故居及纪念碑
  吴超征(1904—1933),又名下蒙,永嘉县瓯渠村人,出生于武术世家。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见习官排长。1926年7月参加北伐,荣获“北伐功勋章”,由上尉晋升为少校营长,1931年任陆军二师师部主任副官,1932年调任十七军二师六旅十一团副团长。1933年4月,在长城古北口对日战役中壮烈殉国。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为吴超征烈士题词“精忠为国”,国民政府要员和高级将领孙科、宋子文、张治中、蔡廷锴、顾祝同、刘峙、黄杰等均亲笔题词并赠送悼念挽联,同时授予“为国捐躯”匾额,以昭忠烈。匾额及题词被其后人挂于吴超征烈士故居,以作纪念。 吴超征烈士故居,位于永嘉县西溪乡瓯渠村,于晚清建成,距今约120年左右。该故居占地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坐东朝西,整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