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21、最胜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胜寺
  最胜寺位于郭公山东麓,望江东路西端以北。寺宇坐西朝东,依山起势,由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千佛殿和两侧厢房及围墙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山门位于最东侧,坐北朝南,为单开间歇山顶木构建筑。正中为“最胜居士林”青石匾额,左右青石楹联,内藻井出二跳,小筒瓦屋面,大吻兽。山门南为台阶。金刚殿、大雄宝殿位于同一轴线上。金刚殿面阔三间,为硬山顶木构建筑,中柱落地分心抬梁穿斗式梁架结构,前后带廊,进深6柱11檩。青石平铺地,筒瓦屋面大吻兽。金刚殿往西天井,东西各为廊间三间,单坡屋面抬梁式梁架。与金刚殿梁架转角处用垂莲柱联系。天井西为大雄宝殿。硬山顶,筒瓦吻兽木构建筑。面阔三间,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前为槅扇门。大雄宝殿西为千佛殿,2000年重建。三间硬山顶木构建筑,前带廊,进深5柱11檩。明间抬梁式梁架,次间抬梁……[详细]
厚吴村乡土建筑
  厚吴村位于永康市南端,与缙云县接壤。现存永康农村第一大古建筑群,整个村现存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厅堂楼宇、民宅大院、庐墅精舍近百幢,总数1000多间。厚吴村拥有永康市最早创办的小学和创办已逾百年、历史最悠久的村级婺剧团。村中的“吴仪庭公祠”,规模恢宏。此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楼屋雕刻精湛,眼下虽然残破凋零,仍然掩饰不住昔日的辉煌与气派。原有“吴氏宗祠”,装修后,取名“吴公祠”。“清官”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根深蒂固的崇拜偶像。百姓对于“清官”的推崇,超出了想象。厚吴“清官文化”,可以说,贯穿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吴氏宗祠”,不仅建筑气派恢宏、木雕精美,而且,厅堂中的“忠、孝、节、廉”四字,概括了旧文人的“精神脊梁”。它是先贤教诲子孙的庭训,也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公共建筑中有古驿道、池塘、水渠、水井……[详细]
王文庆故居
  王文庆故居及王文庆墓,位于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故居位于村中心上新屋,其墓在故居西北200余米殿后山麓。2001年2月18日公布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王文庆(1882~1925),初名军,字文卿,后改文庆。为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临海桐峙岭根人。王文庆是辛亥革命时期颇有影响的人物,曾与孙中山、黄兴、秋瑾、陶成章等人,发起并组织了反清、反袁的大革命运动,历任过浙江省民政长、参议院院长、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等职。逝后,民国间,将临海城内的一条街命名为“文庆街”。王文庆故居为王文庆和胞弟王醉卿的合宅,故居始建于民国14年(1925),竣工于民国22年(1933),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外台门、庭院、内台门……[详细]
坦岐炼铁厂旧址
  坦岐炼铁厂旧址,原分布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占地面积约78平方米。原建筑由二座炼铁炉、二根烟囱和柴油机动力房、热风机房组成。六十年代建坦岐村小学时,拆除了南端的一支大烟囱和一座炼铁炉。柴油机动力房位于北侧,面阔两间。屋面铺小青瓦,硬山顶,用方形杉木椽,砖木混合结构。块石垒砌台基,室内地面用黄土夯实。前后檐砖墙中间砌砖垛,上置木桁架,桁架用斜梁承九根椽条,两侧用山墙承重,桁架外挑承挑檐檩。热风机房位于柴油机动力房南侧,原为单间券顶建筑,南北朝向,后顶部拆毁,改为桁架结构。现为砖木混合结构硬山顶建筑。屋面现状为三角木桁架,上置五根小檩条。地基由块石垒砌,室内地面为黄土夯实。烟囱位于热风机房西侧,与热风机房之间有管道敷设于地表,管道外部砌砖保护。平面为圆形,青砖平砌成筒状,由下而上逐渐收……[详细]
临海东湖
  东湖原为城北白云、山宫数溪汇合处,南流注入灵江。宋端拱二年(989年)朝迁下派造船任务,郡守张蔚于此建船场,驻水军。宋熙宁四年(1071年),郡守钱暄开凿为湖,后经历代拓建,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知府鲍复泰、刘王敖两次大浚修,初具今日之规模。东湖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150米,湖中筑长堤两条,东西向的横堤将全湖一分为二,南曰前湖,北曰后湖,横堤东西两端各有一石拱桥跨湖岸,堤坝中段筑一小洲,曰“浣月”,“浣月洲”居全湖中心,洲中遍植樟、柏、梧、桂,高荫横云,自成绿岛;而南北走向的纵堤则将后湖又一分为东、西后湖,纵堤中段亦有一洲曰“樵云”。浣月洲南三四十米又有一湖中洲,有九曲扶栏石桥与浣月洲相连。洲上环栽绿树红花,中有大亭巍峨,此亭初曰“凝碧亭”,后名“……[详细]
星光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
  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星光村。1992年9月3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宗祠位居街中心,周围有保佑观,曲辕坊,瑞光楼,常乐寺等历史遗迹。宗祠黑墙青瓦,乌漆台门。大门朝西,门楼瓦脊呈元宝形而微翘,两头刻有吉祥图纹。黑边白墙嵌立体篆书“沈氏宗祠”。宗祠原有头门、中厅、大厅,通进深28.4米,宽12.90米。现头门、中厅已圯。其地面由石块、石板、错逢平铺成或改为绿地。仅存的大厅为三开间硬山造,通进深9.30米,中间为抬梁结构,共有立柱18根。中间前2根立柱柱脚为青石制莲花状,其他均为一般形状。大厅屋脊突兀,中间立砖雕一“福”字及图案。墙檐高翘,檐头镌有万年青,太阳花等纹饰。厅正中塑有沈光文立像,高3米,用花岗石雕琢而成。塑像手持书卷,坚毅肃穆,站立在海礁之上,面向前方凝目……[详细]
张苍水纪念馆(张苍水故居)
  张苍水故居,位于宁波海曙区苍水街,2005年归入杭州张煌言墓,被浙江省人民0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张苍水(1620-1664年),名煌言,字玄箸,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能文章,善骑射,好论兵事,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l645年)清兵南下攻陷南京后,他同浙东义士钱肃乐、董志宁等一起组成一支数千人的武装在府城隍庙起义抗清,他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后,与郑成功军配合,协同作战,辗转于苏皖浙闽一带。1658年,他的部队溯长江而上,连续攻取四府三州二十三县,后遭清军重兵攻击,部队溃败,不久再招旧部,继续南征北战,抗击清军。康熙三年(l664年)闽战一役遭受重伤,遂散兵隐居象山县南田悬岙岛,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清人礼待劝降,坚决不……[详细]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
  1935年8月初至9月底,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的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尔后,政委刘英、师长粟裕率主力部队转战闽浙边,于同年10月5日在福建省寿宁县含溪村与叶飞率领的闽东独立师一部会合。双方当日移驻郑家坑村并举行了联席会议,刘英建议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并对有关事宜进行酝酿。是年11月7日,双方在泰顺县九峰乡白柯湾村小宫庙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决定由刘英任临时省委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团)省委书记。会后,正式宣布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下辖浙西南、闽东两个特委。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的成立,对于加强闽东游击区与浙南游击区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位于泰顺县九峰乡白柯湾村小宫庙。整座建筑为木结构,占地面积3……[详细]
方坑太阴宫
  方坑太阴宫戏台位于文成县平和乡东方村方坑自然村太阴宫门厅明间后檐。戏台坐南朝北,面对正厅。方形平面,木结构表面多饰彩绘,台面铺设杉木板。四角立圆木柱,前台柱柱下置如意虎爪形青石柱础承托,后台柱柱下置青石圆鼓形柱础承托。前台柱阳面漆书楹联:“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人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后台柱上漆书楹联:“谦和含雅分是非;功德恩荣谕人生。”正面另添两根圆木撑柱辅撑台面,柱头-面,柱下置青石鼓形柱础承托。戏台设前后台,后台用木质踏步与门厅地面连接。后台柱与抱柱间置飞罩。抱柱间置四面槅扇固定分隔前后台空间。绦环板内刻线样兜肚,兜肚内不施雕刻。槅心透雕一根藤纹。戏台四周围一根藤状木栏杆。台柱柱头绘花卉纹,柱上置圆栌斗,斗下柱间为额枋。额枋上 书--“曲奏阳春”。枋头做卷杀,绘戏曲故事图案……[详细]
130、灵龙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龙宫
  灵龙宫俗称龙廷,位于慈溪市掌起镇任佳溪村,东接灵绪湖,南临龙廷河,西隔路与沙湖庙相邻。1954年以前此地属镇海县灵绪乡,据《镇海县志》记载:“灵龙宫在任家溪,祀石陡龙神,向在沙湖庙内附祀,清道光间,于庙东南隅又建龙宫,祈祷甚验。”灵龙宫青砖黛瓦,古朴雄伟,中轴线上有宫门、戏台、大殿以及左右厢房五个单元,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宫门为五开间硬山顶楼房,明间与戏台衔接,东西梢间和两侧三开间厢楼相连。戏台为歇山顶,四周以云形昂作装饰,台内顶部用八角形藻井,由八组斗拱层叠而成,结构严谨。宫门、戏台、厢楼三者巧妙组合,素栏楼台,韵味典雅。后进为主建筑大殿,平面呈正方形,面宽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廊沿装饰卷篷式抬头轩,雀替、月梁上雕刻着双凤、花卉等富贵吉祥图案,展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大殿东西二壁描绘着“云……[详细]
王锡桐起义遗址
  王锡桐起义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海县城桃源南路20号,原为城隍庙,始建于唐广德年间(763-764)。南宋隆兴三年(ll64年),县令薛抗重建,元又坍废,明洪武三年(l370年)重新设庙定制,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廿四年(l819年)重修。光绪、民国年间也有修葺。l983年,县府拨款对台门、围墙、五凤楼、财库、总曹殿进行修缮。l990年,县府再次拨款对戏台,后宫进行维修。主体建筑共有四进,自南至北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墙、五凤楼、戏台、泛轩、大殿、后宫。附属建筑有台门、总曹殿、无常殿、东西看厢、财库,建筑面积l244平方米,是宁海县现在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其中五凤楼为卷篷顶。轩梁上镌有精美的雕刻,戏台上的藻井叠涩呈螺旋盘筑,额枋上的如意斗拱层层出跳,顶上龙凤呈祥,栩栩如生,歇山顶屋面上,新堆塑……[详细]
东湖谭纶画像及戚继光表功碑
  东湖谭纶画像及戚继光表功碑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 位于城关镇东湖。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晚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任参将,抵抗倭寇,至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作为抗倭主力。他率领“戚家军”在东南抗倭战争中屡立奇功。谭纶(1520-1577),字子理,江西宜黄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任台州知府、海道副使等职。一生垂兵事三十余年,与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百姓在临海城东建谭襄敏祠,谭纶画像碑和戚继光表功碑原立于祠中,清咸丰年间祠毁,清同治五年(1866年)复建祠,后祠又圮,两碑移入今址。谭纶画像碑方首,梯形座。高2.18米,宽1.08米,厚0.13米。嘉……[详细]
台湾义勇队纪念馆
  台湾义勇队纪念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酒坊巷84号,即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抗日战争爆发后,台湾爱国人士李友邦经国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动员了几十名在闽台湾同胞于1939年2月在浙江金华成立了台湾义勇队。他们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以浙江为主要活动地域,在东南各省开展抗日活动,最多时发展到380余人。台湾义勇队在成立前后,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的支持和帮助。台湾义勇队利用其中许多人懂日语的优势,配合宣传抗战和积极开展对敌政治斗争;利用其中许多医务人员的优势,开展战地医疗救护,先后在金华、兰溪、衢州、福建建阳建立了4所“台湾医院”;因地制宜,开展军需用品加工制造,生产出多种器材、军火原料及战场急需的药品。1942年5月浙赣战役爆发,金华沦陷前夕,台湾义勇队撤至福建龙岩。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台湾义勇……[详细]
祝宅祝氏宗祠
  祝宅祝氏宗祠位于梅江镇祝宅村兰浦公路北侧,东、西、北三面环路,北距梅溪约80米,有卧龙桥一座,南隔石子路是长陵小学操场。1940年由上祝宅村广旺带头,众家族捐助筹建,占地面积1988平方米。七开间三进,共21间12厢。硬山顶,欧式门楼。现为长陵小学。门额上 书-“祝氏宗祠”,东西各开门,额上 书-分别为“光前裕后”、“源远流长”。1940年由上祝宅村广旺带头,众家族众人捐助筹建,建国后设为区公所,1983年改为长陵小学,一直沿用至今。因教师宿舍及办公的需要,分隔成许多办公室及房间,文革期间诸多精美牛腿雕刻人物面部被削。前进:七间,通面阔28.45米,通进深7.75米。明间三柱七檩,六架梁带前单步,设平棋;次间四柱七檩,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梁,扁尺梁;稍间五柱七檩,穿斗式;尽间有梁,五柱七檩。前进……[详细]
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指挥部旧址
  “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旧址”位于庆元县东北部与景宁县、龙泉市交界的百山祖镇斋郎村,坐落在斋郎村东北侧,占地509.45平方米,上、下两层72间,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时过境迁,原“斋郎战斗红军指挥部旧址”由于年旧失修,面临倒塌危机。2003年-2006年间通过多方支援,已对指挥部旧址进行恢复原貌的修缮。2010年-2012年三年累计投入30.3万元对指挥部进行修缮和维护。2012年,县档案局在斋郎战斗旧址群立了三块革命遗址保护碑,分别位于水口、岙头淤、牧牛场三地。截止到目前为止,斋郎战斗旧址已完成了240米的红军路修筑、红军纪念亭建造及红军岭的绿化等工程,这些工程重现了当年被粟裕将军称为“关键性一仗”的恢弘场面,也为斋郎红色旅游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该基地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不断拓展……[详细]
温州江心寺
  江心寺系全国重点开放的著名古刹丛林,位居温州市北郭永清门外瓯江之中的一个小岛屿上。全岛屿的原来面积仅约一平方公里左右(现经填塞淤浅扩大地面,添建了新的游览点),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都有一座凌空的宝塔,东西相对峙,即名为东、西塔。东峰西麓原有“普寂禅院”(即今“温州烈士纪念馆”),西峰东麓有“净信讲寺”又名“西塔院”(即原“温州博物馆”)。唐咸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岛的东山建普济禅院。宋开宝二年(969),又在江对面的西山建净信讲院。南宋绍兴元年(1131),宋高宗赐改普济禅院为龙翔禅寺。因寺江中,俗称“江心寺”。宋宁宗时品选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1985年交还给佛教界。1983年,江心寺被定为汉……[详细]
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旧址
  1937年8月21日,徐贤议、孙绍奎、胡景瑊等发起,在温州城区九山河畔籀园图书馆成立了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简称永嘉战青团),其主要领导成员都是温州-的骨干。永嘉战青团设立干事会,民主选举干事11人(10月扩充为23人),总干事先后为徐贤议和胡今虚,内设组织、宣传、作战、总务4个部门。直到1938年底被国民党温台-司令部强制解散为止,永嘉战青团坚持活动一年零四个月,全盛时团员达8500余人,其中在农村以区为单位发展了10个分团、48个支团。期间,永嘉战青团担负宣传、救护、检查敌货和除奸反谍等任务,并协助建立与发展了学生联合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团体。永嘉战青团成为温州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和影响最大的抗日团体。永嘉战青团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救亡小丛书》、《动态》、《救国导报》、《战时……[详细]
上虞窑寺前古窑址
  窑寺前古窑址位于上虞市上浦镇甲仗村。窑群的主体分布在一个山冈上,整个低矮山冈均为瓷片所覆盖,其四面为农田,西面隔农田即山,山脚旁瓷片都有分布。从窑寺前窑址周围的自然环境可以看出,丘陵地带的燃料资源丰富,为烧窑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周围溪流环绕,水力资源较为充沛,为水碓的使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制瓷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窑址周围瓷土资源分布广泛,蕴藏量相当丰富,距窑寺前窑址不远的窑湖,据传由于大量挖掘瓷土,遂成窑湖。窑湖穿越于境内的曹娥江,是上虞水上交通的大动脉,窑寺前窑址生产的大量贡瓷及商品瓷,源源不断地通过曹娥江运销到海内外,为吴越国的经济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窑寺前窑址属于古窑群,窑址主要分布在窑寺前村周围的寺山、坳前山、道士山、立柱山和盘口湾等地。这些山的缓坡地段,就是窑址所在。其山脚旁尚散布着大……[详细]
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旧址
  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浙江省高等法院成立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浙江省杭县地方法院成立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后,其前身分别为设立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浙江高等审判厅及高等检察厅、杭州地方审判厅及地方检察厅。上述司法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同在法院路(清旧名臬司前)办公,即现在延安路和庆春路交叉口的西北侧。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侵占杭州,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随政府迁移后方,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迁回杭州,办公地点仍在法院路原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杭县地方法院改称为杭州地方法院。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州地方法……[详细]
溪口、涌泉窑址群
  溪口、涌泉窑址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东汉晚期—南朝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溪口、涌泉窑址群,位于临海市杜桥镇和涌泉镇境内,其中杜桥镇为岙里坑窑址、鲶鱼坑口窑址、安王山窑址开井村粟下等点;涌泉镇为西岙窑址一个点。1989年12月12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临海立县较早,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即立回浦县于章安(今椒江市章安镇)。东汉初改回浦为章安县,到三国置临海郡,直至两晋南北朝,郡治皆在章安。从窑址的分布范围看,其兴盛发展是与章安紧密相连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临海政治中心的内移而内移,从灵江下游向灵江上游发展。岙里坑窑址的器物,主要是碗、罐、罍、坛、钟等。釉色青中带黄。窑具多见三足支座(俗称三足丫奶,个别底部印有“金”字)与蹄型齿口,烧制时间始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