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1963年3月11日位于西湖区风篁岭下南天竺,龙井路旁。该墓群坐西北朝东南,墓地选址在原演福寺遗址上。烈士墓包括徐锡麟暨陈伯平、马宗汉墓;陶成章暨杨哲商、沈由智墓;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墓。1981年9月、10月三组墓分别从孤山等地迁建于今址。墓体均用条石及板石构筑。墓碑均用太湖石阴刻。墓台用石板铺设。1991年,在墓区内新塑辛亥革命烈士雕像一组,并新建辛亥革命纪念馆。……[详细]
达泽庙遗址
  达泽庙遗址位于海宁马桥街道先锋社区达泽庙自然村。属于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2500—4500年。遗址于1988年冬发现,1990年4月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发现墓葬12座,出土器物131件。出土器物有良渚文化的夹砂红陶鼎、鱼鳍形、扁凿形、丁字形鼎足、泥质灰陶豆、罐等,还有石器及玉器,并有一枚象牙戒指。另有商周的原始青瓷碗、盂,印纹硬陶片,陶片上饰小方格纹和叶脉纹。其中的玉龙首饰件,眼部突出、两角上竖,造型优美别致,为二级藏品。另有一件粗泥陶鼎,口径和高度均为60厘米,敞口、束颈、鼓腹、圜底、扁凿形足。这件大型陶鼎,在目前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尚无先例。考古发掘报告发表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刊》,1997年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钻探表明,该遗址东西长约120米,……[详细]
163、千甓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甓亭
  千甓亭(含皕宋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千甓亭位于湖州市区东门月河街,是清代著名学者陆心源的宅院建筑,因藏有汉、晋等朝古砖而得名。陆心源<1834—1894),字刚文,号存斋,又号潜园老人,湖州人。以藏书之富名冠两浙,与杭州八千卷楼丁氏、山东聊城海源阁杨氏、常熟铁琴铜剑楼瞿氏,并称海内四大藏书家。所撰辑《潜园总集》940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千甓亭建于光绪七年(1881),著名学者杨岘隶书题额。千甓亭构建于大门内左侧转角处,形同扇面,飞檐翘角。亭前凿有小池,池上架桥,院中有方形小厅,后有楼屋三楹,上为“皕宋楼”,是陆氏藏书处。楼下左壁嵌多刻石,有文天祥、赵孟頫等书法刻石2l方。亭内收藏石砖千块,均出于吴兴、长兴、武康等县古墓。砖上花纹别致,字迹奇肆,尤其是……[详细]
俞家湾桑基鱼塘
  俞家湾桑基鱼塘位于桐乡市河山镇五泾村俞家湾小组。俞家湾桑基鱼塘始挖于何时无从考证,桐乡地方史料也无相关记载,当地居民只知道此地自古就有“九埂十三池”之称。目前有关桑基鱼塘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沈氏农书》:“池畜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鱼,岁终可以易米,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明代以后,桑基鱼塘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逐步造就了江南“鱼米之乡”的雏形。故此我们认为俞家湾桑基鱼塘的开设应该在这一时期(明末清初)。桑基鱼塘是集种桑、养蚕、养鱼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养殖模式。这种传统的种桑养鱼法,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例。几千年过去了,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可见其对我国生态农业和淡水养鱼业的巨大影响。水利界和农业界的专家学者均对这种生产模式……[详细]
北山路近代建筑群
  北山路近代建筑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北山路近代建筑建筑群含新新饭店中、西楼,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静逸别墅。新新饭店有两幢历史建筑,中楼是原新新饭店,为杭州最早的新式饭店之一,西楼为南浔富商别墅,称“孤云草舍”。两幢建筑都受当时商业建筑中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影响,气派不凡,装饰华丽,是杭州较重要的近代建筑。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是现存唯一的1929年西博会专业场馆。该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内部为木桁架体系,正立面模仿西方古典建筑,横向分五段,纵向分三段,但仅仅是立面形式而已。该建筑是我省近代保留下来的极少数大跨度公共建筑,其结构体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是研究近代杭州经济、会展业发展、公共建筑变革的最佳实物案例。静逸别墅原为张人杰的旧居。张人……[详细]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
  松阳县安岱后苏维埃旧址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我县安岱后、枫坪、小吉一带,并以此为根据点,与当地的革命青年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人开辟了浙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浙西南特委(丽水市委前身)、浙西南军分区(丽水军分区前身);成立竹溪区委和根据地内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竹溪苏维埃政府;组建了根据地内的第一支人民游击队——松遂龙游击队;成立了第一支正规部队——红军挺进师第十五支队,后改为第五纵队,粟裕称这支部队是由浙西南地区领导干部、党员、进步青年组织的第一支人民子弟兵。农民领袖“三巨头”——陈凤生、陈丹山、卢子敬,为保卫红色政权、保卫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为革命流尽最后的一滴血,粟裕称他们“不愧是浙西南革命史上的光荣代表”。松阳在浙西南……[详细]
陶成章故居
  陶成章故居位于绍兴县陶堰镇陶堰村西上塘自然村。年代为清、民国。系清末建筑。故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间二进,占地407平方米。第一进门厅单檐硬山顶;第二进座楼,系以陶成章抚恤金翻建。两进中间以天井分隔,东厢有平屋四间。厢房南首第一间曾作陶氏书房。为绍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清末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中隔天井,东有侧厢,占地面积407平方米。第二进座楼曾毁于火灾,1916年陶成章父亲陶正用政府发给抚恤金重建。九十年代末全面整修并对外开放。第一进平屋,明间台门斗上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题的“陶成章故居”楷书横匾。仪门上挂有陶成章半身像,两侧挽联为“皖变是先驱,九死完成光复志;越贤为杰出,万流凭吊广慈魂。”总结了陶成章革命的一生。东次间为灶间和杂物间。东厢房平屋四间,南首第一间为陶……[详细]
潘天寿故居
  潘天寿故居在宁海县城关镇冠庄,潘天寿就出生在东首的“大房”里。潘天寿自童年至考入浙江第一师范以前的岁月,都在这里度过。1920年毕业回乡任教,曾在此结婚。1923年离家去上海任教,1928年定居杭州后,很少再回来,直到1962年潘天寿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来宁海视察,曾一度于此与乡亲叙旧。1985年,宁海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家乡这位饮誉中外的艺术大师,决定修复“潘天寿故居”,1993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998年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3月,宁海县政府在潘天寿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拨专款30多万元加上潘先生亲属的捐款,将潘天寿故居修缮如初,并正式对外开放。为方便人们瞻仰,还专门修筑了一条笔直宽阔的柏油路(命名为天寿路),直通冠庄;同时把路旁的广场命名为潘天寿广场;将与潘天寿广场相……[详细]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46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为纪念墓坊,原坊北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抗战阵亡将士墓园。建国后因城市建设,墓园被毁。牌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一”字形,三间四柱三楼,枋柱上承龙凤枋。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气壮河山”,檐下用斗拱,上承庑殿顶。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暮帐青”,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俞济时题“华表按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门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和竺鸣涛、宣铁吾题联。 此坊为纪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而建。1932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激起驻上海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的英勇抵抗。次日,驻浙江的……[详细]
楼家桥遗址
  楼家桥遗址位于浦阳江支系凤桐江畔的诸暨次坞镇楼家桥村。遗址依山临江,受钱塘江潮位影响明显,春夏多雨时节,潮水顶托,江水回流倒灌,遗址常遭水淹,受涝严重。1999年~2000年连续3期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堆积厚2~4米,上部属商周时期堆积,良渚文化遗存内涵不甚丰富,主体堆积的内涵具有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双重性。一如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宁绍平原边缘一样,文化面貌也呈现边缘的特征,即这里是河姆渡文化分布的边缘,也是马家浜文化分布的边缘地区,是两个文化圈的重迭部分。出土陶器陶系以夹炭红衣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陶器可明确区分为代表不同文化的两组:A组,夹炭陶绳纹带脊釜、单把钵等;B组,夹砂红陶圆柱足鼎,腰沿釜、泥质红陶喇叭圈足豆。A组器物胎质、器形到纹饰均与河姆渡文化的同类陶器相同;B组……[详细]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字蔚孙(1902—1979),鄞州区塘溪镇童村人。在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中,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使他成为我国发育生物学的奠基人,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被列为世界最优秀的100位科学家之一。建国后,童第周先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在生物学研究中,发表论文专著70余篇,为胚胎学理论,有害生物防治,经济水产动物养殖,培育鱼类新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故居位于村内弦溪之西侧,现存建筑为清代晚期风格,砖木结构四合院形式。主楼坐北朝南,二层楼房,面宽五间二弄,进深五柱七檩,前廊单步梁。前进为平屋,面宽三间,进深三柱五檩。东、西两厢房为矮平房,面宽四间,进深三柱五檩。四周屋檐铺长条阶沿石,中间天井用鹅卵……[详细]
叶氏义庄
  叶氏义庄,位于庄市街道叶家村。该义庄为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宁波商帮著名人物叶澄衷筹资创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更名为叶氏中兴学堂,民国5年(1916年)改为私立中兴学校,至1949年改制停办,义庄改用粮库,1987年海外杰出校友包玉刚、包从兴、叶茂彰、赵安中、赵享文为纪念母校筹资重修,并扩展为完全中学—中兴中学。百年之内,该义庄人才辈出,培养了象“世界船王”包玉刚、香港最成功的十大企业家“邵氏影都”创建人邵逸夫,西非纺织企业之首包从兴等一批杰出人才。叶澄衷,镇海庄市叶家人。六岁丧父,十一岁进油坊当学徒,十七岁开始由于他的勤信赢得了中外豪商重视,经营五金。逐渐积蓄增加,并陆续在上海及各大商埠开设可炽铁栈、新顺记、义昌成记、北顺记等18所分号,时称“五金大王”。他出巨资为家乡社会办……[详细]
独峰书院
  独峰书院,坐落在浙江省缙云县的倪翁洞景区内,位于好山山麓,面临好溪(练溪),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纪念地。元《仙都志》`明《处州府志》等书载:独峰书院在练金溪西,正对独峰。宋淳熙壬寅(1182),晦庵朱先生持常平节上疏劾台守(唐仲友)未报,八月二十二日巡历到缙云县,倘徉于仙都山,以伺朝旨,有:于此藏修,之语。同时,作《追和徐氏山居韵》七绝一首:“出岫孤云意自闲,不坊王事任连环。解鞍盘礴忘归去,碧涧修筠似故山。”朱熹离开后,他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宝庆三年(1228),在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下,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作为讲贯之所,以示纪念。咸淳丁卯(1267)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说友拨款扩建,名为独峰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缙云知县何乃容改址在好山脚下的“晦庵先生弥节于此”之处……[详细]
鹤溪潘家大屋
  潘家大屋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东南老城区(鹤溪镇百岁门戏台后15—16号)。始建年代不详,约建于明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整体建筑通面宽20.50米,通进深51米,占地面积1045.5平方米。前后三进,四合院式布局,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楼、门厅、轿厅、正堂。第一进由门楼、天井和门厅组成,门楼门眉上砖雕三爪龙与仙鹤,门前有旗杆石,天井以卵石铺砌图案,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屋面檐口瓦当精美,硬山顶,施封火山墙,后檐隔墙二小门通往二进;第二进为轿厅,前檐带两开间东西厢,与西侧厢房相通的垂花门,面阔进深均为一间,轿厅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悬山顶,明间为三进正堂之通道;第三进为正堂,前檐带三开间东西厢,后檐带两廊,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悬山顶。门厅、轿厅、正堂明间梁架……[详细]
景宁孔庙
  景宁孔庙位于景宁县鹤溪镇,年代为清。景宁孔庙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于县城西北里余,呈对称式结构,占地990平方米。后几经迁建至现在的地方,距今已有564年。在近现代史中,景宁孔庙曾灾难重重、几经风雨。2009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修缮孔庙。遵循历史文化记载,结合原来孔庙风貌,精心设计与施工。从2010年10月28日开工,筹建修复了义路、礼门、棂星门(照壁)、泮池、状元桥、东西庑(厢房)、大成门和大成殿等建筑。并将发掘出土或者保存的古代文物归位安置。工程历时一年,至2011年竣工。景宁孔庙修茸一新,矗立在鹤溪街头,朝晖夕照,红墙青瓦,雕栏画栋,气宇轩昂。背负石印青山,胸怀沐鹤之溪,与鹤溪古城、小街楼肆等浑然一体,熠熠生辉,再现古鹤溪之物泽天华。景宁孔庙是丽水市范围内唯一一座……[详细]
杭州天主教堂
  杭州市天主教堂,坐落于杭州市,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在李之藻家和杨廷筠家设堂。明天启七年(1627)秋,杨廷筠又捐献大批资金在观巷(观桥西,今中山北路415号天主教所在地)建造杭州天主教第一座圣堂。正殿顶部呈环弧形,堂内明朗,色彩鲜丽,光辉夺目。设有3座祭台,正祭台供救世主像,两侧祭台分别供伯多禄和保禄两像。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在李之藻家和杨廷筠家设堂。明天启七年(1627)秋,杨廷筠又捐献大批资金在观巷(观桥西,今中山北路415号天主教所在地)建造杭州天主教第一座圣堂。后阳玛诺曾在西湖边钱塘门建堂。清顺治十六年(1659),意大利耶稣会卫匡国神父,从罗马返杭,得到浙江巡抚佟国器等支持和资助,将杨廷筠旧居附近(该堂原址)一片大园地拨给教会,开始另建新堂。十八年(1661),内部……[详细]
177、萧王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王庙
  萧王庙,位于奉化市萧王庙街道西首,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萧王庙,为纪念宋天禧年间奉化县令萧世显而建。萧世显令奉的第三年,境内大旱,萧巡行阡陌间,教民筑堤捍水、凿河灌田。次年旱且蝗,萧又教民捕蝗,在巡行途中中风暴卒。人民为纪念他,在庆历年间即建庙祀之,原称萧公祠,历代均有毁建,现存的殿宇系清代建筑。萧王庙坐北朝南,建在铜山余脉的高坡上,居高临下,数里之外,就可望见它红墙灰瓦,飞檐翘角的雄姿。庙共三进,通面宽5间,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墙、前进、台亭、正殿、后殿,台亭两侧有厢房。前进为大门,重檐硬山顶;中进为正殿,重檐歇山顶,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明间又减前老檐柱,甚显轩敞。殿前四根前檐石柱,均雕有矫首昂尾、张牙舞爪的游龙,富有动态……[详细]
小六旺遗址
  小六旺遗址位于桐乡屠甸镇荣星村。遗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20米,分布范围东至沈家门组民宅边,南至沈家门组与西南方谢家门组之间的小漾潭北岸,西至小六旺组东边南北向的八字桥港,北至北侧糖坊桥港。1971年11月当地修建乡村机耕路时发现,多年来,保存状况较好。遗址的中心部位有一高土墩,传为明代通政使吕希周的葬茔,当地人称“吕大坟”,该墓座北朝南,封土高12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4米,封土平面呈椭圆形。墓丘南北两侧河流半抱,墓前本有神道,两侧有石兽和翁仲,现已毁。小六旺遗址所处的屠甸镇位于桐乡东南部,是良渚文化遗址的集中分布区。在小六旺遗址周边不到4公里范围内集中了姚家山遗址、小六旺遗址、普安桥遗址、杨家车遗址、井令头遗址、金家浜遗址、叭喇浜遗址等良渚文化时期的重要遗址。小六旺遗址恰处于遗址……[详细]
演武巷总工会旧址
  演武巷总工会旧址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演武街2号,简称总工会旧址。据历史资料记载,宁波是浙江省重要的工业城市,1921年已有近代企业39家,工人5000余人。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工人大-推动下,宁波的工人纷纷组织工会。1926年7月宁波总工会成立,会址在江北钱园巷30号左首,1927年3月被国民党烧毁后,迁到玛瑙路65号,因房子窄小,不久又迁今址。当时正屋的一楼为总工会的大礼堂,三楼为办公室,两侧厢房为和丰纱厂、顺记铁厂、美球袜厂、邮电、米业、铁路、海员等工会的办公用房。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发动政变,对宁波实行清党,中共宁波市委常委杨眉山、总工会委员长王鲲被捕,总工会遭封闭,工人运动转入地下。为保护文物,教育后代,宁波市政府建立了《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提写了馆名……[详细]
楼山后骏惠堂
  楼山后骏惠堂位于衢江区全旺镇楼山后村中,又名“娘娘厅”、“楼峰娘娘厅”,2011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成化年间(1466),是明孝贞王皇后家族建造。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13米,分布面积872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门坊、门楼、前厅、天井、正厅和后厅。门楼、前厅、正厅及后厅面阔各三间,通面宽13.15米,通进深35米。歇山式门楼檐下有“鐘英”两字描金匾,大门左右置有抱鼓石,两面刻有花草图案。门坊为砖石结构,硬山造,叠涩檐,门坊上额有“淛水名宗”四个苍劲行书,是康熙年间进士、吏部左侍郎仇兆鳌所提,砖雕上镶成花放叶飘图案。王皇后名钟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任皇后,史称“明孝贞皇后”。据康熙《衢州府志》和郑永禧编的《衢县志》载:“明孝贞王皇后,原籍衢之西安楼峰人,王孟文之女……”《楼……[详细]